生态环境

搜索文档
“一次查清”既方便企业也方便执法
中国环境报· 2025-04-30 09:34
执法优化措施 - 宿迁市生态环境局推出"预约式检查,一次查清"模式,企业可主动申请全面环境问题排查[1] - 检查内容包括环评报告、排污许可证、自行检测报告等文件审查及现场跑冒滴漏现象排查[1] - 通过列出问题清单指导整改,帮助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并降低风险[1] 企业受益点 - 解决企业因专业知识缺乏导致的环境管理难题,即使投入资金也效果不佳的问题[1] - 通过专业辅导识别环境"病灶",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1] - 主动申请检查的企业可获得资金支持、荣誉授予和减少检查频次等激励[2] 实施机制 - 执法人员需提供完整环境风险清单并明确告知企业改进建议[2] - 建立企业专门档案,后续检查可直奔已识别风险点提高效率[2] - 需通过宣传动员和激励机制形成企业环境管理良性循环[2] 政企协作 - 企业应珍惜上门技术服务机会,借助外部力量查找环保短板[2] - 实现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双提升的理想局面[2] - 保护环境是企业基本社会责任,需全面审视自身污染防治行为[2]
诚邦股份(603316) - 诚邦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4-30 00:06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3月公司及子公司新签项目合同2项[1][2] - 2025年1 - 3月子公司新签项目合同合计金额68.40万元[1][2] 其他情况 - 新签合同中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类合同2项[1][2] - 公司目前无已签约尚未执行的重大项目[3]
正和生态业绩稳中向好 业务升级成效显著凸显可持续经营实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0:28
2025年4月30日,正和生态(605069)(605069.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 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31.9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增长比例为118%;实现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90.68万元,净利润实现大幅减亏,亏损收窄比例为61.16%;经营性 现金流大幅改善为15444.81万元,财务健康度显著提升。此外,2025年公司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为4201.56万元,同比增长21.02%,整体业绩呈现稳中向好趋势。 公司的战略目标始终清晰明确,业务升级之路走得扎实而坚定。2025年,公司将秉承"大道源和、诚信 永恒"的企业理念,以客户为中心,诚信担当,研究创新,致力于获取订单、紧抓回款、完善交付能 力,并围绕生态环境、城市滨水客厅及文旅景区运营和人工智能三大业务板块,构建稳固的发展基石, 并着力提升经营弹性与韧性。(燕云) 据介绍,2024年公司通过紧抓"保订单、回款、交付"核心任务,推动业绩稳步回升。市场布局上,公司 聚焦北京、武汉、江苏等实力雄厚的地区,同时稳固河北战略根据地市场。业务升级策略上,公司稳健 ...
微山县生态环境分局举办庆五·四“致敬青春 筑梦未来”草地沙龙
齐鲁晚报· 2025-04-29 15:03
活动概述 - 济宁市微山县生态环境分局于4月28日上午在微山湖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开展草地沙龙活动 [1] - 活动主题为弘扬五四精神,激发青年干部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 [1] - 参与人员包括全局共青团员、青年干部和网格员代表 [1] 活动内容 - 青年干部在签到墙上写下环保誓言,如"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用青春力量,绘就生态画卷"等 [1] - "时光信笺"环节中,5名年轻干部朗诵"致20年后的一封信",表达对未来生态环境的美好憧憬 [1] - 全体青年干部集中收看局领导寄语视频,表示要传承五四精神,当好南四湖生态保护先锋队 [3] 活动意义 - 活动旨在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绽放异彩 [1] - 青年干部通过誓言和信笺表达对生态环保事业的热爱和坚定信念 [1][3] - 活动激励青年干部在生态环保道路上不断前行,共同绘就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微山壮美画卷 [1][3]
青岛冠中生态2024年报解读:营收净利双降,财务风险需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4-29 01: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90万元,同比下降30748% [1][4] - 扣非净利润为-7818万元,同比下降35217%,显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恶化更显著 [5] - 基本每股收益-05064元/股,扣非每股收益-05584元/股,均同比下降超300% [6] 营收结构分析 - 总营收145亿元,同比下降6146%,主要因政府项目预算不足及回款延迟 [2] - 分业务:植被恢复(下降6979%)、园林绿化(下降8204%)、水环境治理(下降4068%)为主要拖累,土地整治业务增长382480%但基数小 [3] - 分地区:山东省内收入(下降6347%)占比75%,西南(下降8513%)、西北(下降8208%)等区域全面下滑,仅其他地区收入增长8060% [3] 费用变动 - 销售费用598万元(下降956%),管理费用3188万元(下降224%),显示成本控制措施 [7][8] - 财务费用2068万元(增长7848%),主要来自可转债利息费用新增2060万元 [9] - 研发费用1762万元(增长126%),营收占比从461%升至1213% [1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797万元(下降10299%),因销售回款减少9752万元 [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8828万元(上年为-277亿元),因理财产品到期收回321亿元 [1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09亿元(下降12821%),筹资流入从49亿元锐减至1585万元 [13] 行业与经营挑战 -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高度依赖政府财政,地方"紧平衡"状态导致项目进度放缓 [2] - 完工项目造价审减、应收账款计提减值4189万元进一步挤压利润 [4] - 资产负债率从4945%升至5026%,显示财务压力上升 [15]
建设“亲绿、滨水、田园、生境”生态空间 打造可亲可近的美丽上海
中国环境报· 2025-04-28 12:48
生态空间建设规划 - 上海市计划建设"亲绿、滨水、田园、生境"四类生态空间,提升市民生活环境质量 [1] - 外环绿带和五个新城绿环建设中,预计2024年底建成105公里外环绿道、50座环上公园及40座驿站 [1] 滨水空间治理成果 - 上海市4.6万多条河湖、超3万公里河道水质持续改善,2024年镇管以上河湖断面优Ⅲ类比例达90.0%,较2020年上升21.3个百分点 [1] - 黄浦江、苏州河累计贯通超100公里,浦东新区陆家嘴水环形成12.5公里慢行亲水空间 [1] - 首批21条美丽幸福河湖名单公布,徐汇区蒲汇塘完成生态改造 [1] 乡村生态发展 - 上海郊野乡村面积占全市超60%,95%以上行政村完成环境整治 [1] - 建成339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4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生态从"干净整洁有序"向"生态美丽宜居"转型 [1] 社区生态创新 - 长宁区建成27座生境花园,作为超大城市生态治理创新模式,兼具居民休憩和野生动物栖息功能 [2] - 上海市计划出台社区生境花园建设技术导则和管理指南,推广更多社区生态空间 [2]
补短板、提能力、求实效,福建南安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中国环境报· 2025-04-28 11:05
南安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 - 公司通过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将党建融入业务和监测队伍建设全过程,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和监测业务能力"双提升" [4] - 公司围绕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任务分工方案要求,狠抓主责主业,补短板、提能力、求实效,着力提升监测支撑管理决策能力 [4] 水质监测网络建设 - 公司参与7座国省控断面、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与建设,全面掌握水质实时状况和变化规律,提高流域水环境预警预报准确率 [4] - 该举措有助于及时发现突发性污染事故或水质异常情况 [4] 大气监测系统构建 - 公司参与建成3座空气自动监测站、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和大气主要污染物监测网络系统 [4] - 督促300多家重点排污单位实现监测监控设施和数据联网,强化环境数据与生产状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等信息的关联分析 [4] - 系统提升环境违法线索侦查识别、污染天气追因溯源和精准治污能力 [4] 硬件设施投入 - 公司争取到1500多万元资金,配套常规监测设备135台(套)、应急监测设备20台,包括气相色谱、离子色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 [5] - 监测能力覆盖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噪声与应急等领域,形成CMA监测能力4大类项目/参数72个、方法101个 [5] 人才与质量管理 - 公司负责人参与南安市政府与华南师范学院共建的低碳研究院管理,依托高校资源强化监测人员技术交流 [5] - 制定监测能力和质量提质增效方案,通过盲样考核、现场监督、理论考核等方式确保数据"真、准、全" [5]
恩施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八条硬核举措护航高质量发展
中国环境报· 2025-04-28 08:54
环评审批改革 - 创新建立州、县两级局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生态环保难题 [2] - 对符合要求的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环评审批容缺受理,实现即报即受理即评估 [2] - 推行环评"打捆"审批、告知承诺审批等便捷模式,提高审批效率 [2] - 试行环评审批、排污许可、入河排污口设置"三同时"审批服务 [2] - 允许在排污许可证核发前完成排污权交易,加速项目落地 [2] 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 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导申报环保专项资金,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3] - 搭建"恩施智慧生态信息平台",提供环境数据查询和智能预警服务 [3] - 平台可提示企业环境违法风险,引导企业从源头预防违法隐患 [3] 规范涉企执法 - 严格落实"进一次门办多项事",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4] - 推行包容审慎执法,杜绝"一刀切"行为,维护企业权益 [4] - 实施"三书同达"制度,同步送达行政指导书、信用承诺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 [4] 优化营商环境成效 - 豁免173个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涉及十大类30小类行业 [5] - 对37个项目环评审批实行告知承诺,涉及十七大类44小类行业 [5] - 简化13个建设项目环评内容,推动69个项目在线备案 [5] - 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正面清单,实施不予处罚78件,免罚金额1623万元 [5] - 累计协调解决环境问题127个 [5]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发布17项新政,推动绿色转型与审批提速
齐鲁晚报网· 2025-04-27 22:47
潍坊市生态环境领域政策改革 -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潍坊市生态环境领域强经济促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服务新发展格局并优化营商环境 [1][3] - 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实施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推进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压减办理时间95%以上 [3] - 2024年完成项目环评审批手续1513个,无高质量发展项目因环评审批影响落地 [3] 审批与服务优化 - 建立重点项目服务保障清单,实行"全员包靠""全程服务",开展"入企驻厂执法帮扶"等活动 [3] - 推行"差异式"监管和"无感式执法",2024年非现场执法占比达42.6% [3] - 《若干措施》包含17项政策,其中5项涉及审批制度改革,如拓宽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扩大打捆环评试点范围 [5][6] 金融与资金支持 - 建立绿色金融项目库,2024年金融机构对26个重大项目授信54.1亿元,发放贷款15.2亿元 [4] - 累计培育EOD项目7个,总投资达320亿元 [4] - 4项资金要素保障政策包括优化总量指标管理、加大环保资金支持力度等 [5] 产业升级与环保服务 -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标2025年环保绩效A级、B级或引领性企业累计达116家以上 [6] - 4项环保服务升级举措包括组建重点项目包靠团队、开展"点单式"执法帮扶活动 [6] - 允许企业中试项目免予提交立项材料,营造企业创新良好生态 [6]
杭州再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市称号
每日商报· 2025-04-27 10:59
近日,2024年度美丽浙江建设考核结果出炉,杭州市再获优秀市称号,已连续十年获评美丽浙江考 核优秀。 2024年以来,杭州通过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高质量完成 2157个减排项目和457个重点区域近源污染整治,市区PM2.5浓度同比改善3.2%。扩面升级40个"污水零 直排区",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功能区达标率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 质达标率连续4年保持100%。提供"净地"约549亩,累计建成"无废细胞"2900余个,"无废指数"连续3年 位列全省第一。 同时,实施7项碳达峰重点工程,建立七大类91个"双碳"重大项目库,共计投资1200多亿元,新增 光伏并网137.34万千瓦,新增新型储能53.87万千瓦。成为首个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中国零排放施 工机械试点城市。新增更新电动公交车1218辆、新能源出租车(含网约车)24017辆,改建完成全国首 艘甲醇燃油双燃料发动机营运货船。创建国家级绿色低碳工厂11家,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2家、工厂 12家。 在生态方面,划定4693.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制定《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