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俞敏洪:做生意首先要解决痛点
创业家· 2025-09-11 18:18
活动概述 -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带队100家企业家于2025年9月21日至23日赴四川泸州开展线下游学活动 探索下沉市场创新与增长机遇 [2][8][11] - 活动聚焦空天科技产业升级与国民消费科技 旨在打开万亿赛道蓝海市场 [8][9][27] 投资计划 - 梅花创投预计下半年投资金额不低于15亿元 重点投向优质创业项目 [4][5] - 公司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100亿元 已投资企业达600余家 其中13家企业实现上市 [13] 产业聚焦领域 - 泛机器人领域涵盖工业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及智能技术等产业升级方向 [25] - 智能制造领域覆盖工业4.0 数字化与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相关技术 [25] - 低空经济领域包括无人机应用 城市物流及空中交通上下游服务商 [26] - 卫星通信领域涉及数据传输 通信技术与商业航天服务 星移联信公司聚焦卫星互联网载荷研发与天地一体化业务 [17][27] - 科技与消费结合领域关注AI+生产等创新模式 [9][27] 活动内容设计 - 安排产业重做深度链接 与独角兽企业及梅花投资人共建协同生态 [11] - 设置3天沉浸式学习 涵盖技术创新商业化 破局战略战术及实战方法论 [11] - 包含卫星制造模式变革案例课堂 由星移联信创始人彭媛媛分享商业化路径 [28] - 组织红色文化徒步 企业参访(泸州老窖)及资源链接环节 [20][22] 参与企业背景 - 梅花创投已投明星项目覆盖硬科技 智能制造 企业服务 产业升级 消费品牌及文娱等领域 [31][32] - 星移联信作为商业航天企业 已完成五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东证创新 元航资本与梅花创投 [17]
“牛市”氛围下的两张“面孔”
经济观察网· 2025-09-11 17:19
市场行情特征 - 中国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重估与健康慢牛行情 与美国英国长期国债抛售潮形成对比[2] - 行情由"广义基本面"主导 包括宏观预期、政策信号、科技浪潮、估值扩张、风险溢价重塑、全球资本再平衡、创新叙事、产业链自主化、美元主导权边际衰退及人民币资产战略替代[3] - "狭义基本面"尚未全面实现 表现为企业盈利、行业景气度与业绩改善的滞后[3] - 市场分化明显 主板稳健而成长板块震荡 估值抬升与盈利未同步[4] 指数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初A股急跌:上证指数三日累计跌2.83% 科创综指三日累计跌8.74%[3] - 随后反弹:9月10日上证指数收3812.22点涨0.13% 深证成指收12557.68点涨0.38% 创业板指收2904.27点涨1.27% 两市成交额近2万亿元[3] - 9月11日午盘三大指数集体大涨:上证指数涨1.65% 深证成指涨3.36% 创业板指涨5.15% 全市场成交额达2.46万亿元[3] - 创业板指过去4个月上涨超55% TMT板块市值逼近历史高位 融资融券余额创10年新高[10] 板块与资金动向 - 科技板块调整中估值扩张基础仍存:9月8日上证指数涨0.38% 科创50涨0.58% 成交额2.46万亿元[5] - 小微盘指数涨幅显著 北交所、机器人、卫星通信题材领涨 黄金板块走强反映避险资金布局[5] - 固态电池板块受设备招标推动升温 涨幅集中中小市值公司及上游企业[8] 但9月10日下跌0.82%显示资金阶段性获利了结[10] - 南向资金60日净买入3519.24亿元[16] 全球对冲基金8月对中国股票净买入规模创近一年新高 总持仓量达两年峰值[16] - 亚洲市场风险偏好连续4个月高位 8月中国仓位大幅增加76个基点[16] 驱动因素分析 - 上涨底层驱动为全球货币秩序重构与中国科技产业链价值重估[12] - 风险溢价下行是主要推动力 资金流入与赚钱效应为结果而非起点[12] - 行情本质是"风险溢价下行+产业升级"双轮驱动[13] - 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与科技创新、"反内卷"、全球经贸秩序重构等外生变量相关[10] 宏观经济背景 - 8月PPI同比下降2.9% 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 环比由降转平[17] - CPI同比下降0.4% 环比下降与食品价格季节性疲软相关[17] 但核心CPI连续4个月同比回升显示内需逐步恢复[18] - 出口同比增长4.4% 对非美市场渗透能力增强[18] 但需警惕四季度基数效应及季节性因素带来的回落压力[19] - 地产数据边际好转:新房销售同比转正 二手房成交同比增速扩大 但建材、钢铁、煤炭、水泥等供给端指标回落[17] 全球市场环境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85% 西方长债市场出现抛售潮[15] - 英国、法国、日本、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创10年新高[15] - 美元抛售支撑风险资产偏好 但美元净持仓处于低位需警惕[7] - 投资者对新兴市场风险偏好升温 对美股超配程度略有下降[6]
梅安森(300275.SZ):目前知与行与某移动通讯设备公司合作正在开展星上载荷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
格隆汇· 2025-09-11 15:25
公司业务进展 - 参股子公司知与行卫星通信业务处于推广阶段 [1] - 与某移动通讯设备公司合作开展星上载荷产品研发 包括星上基带处理机 星上相控阵天线 星上电源等产品 [1] - 相关合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1] 产品开发与市场前景 - 知与行正自主开发性能更优的卫星通信终端产品 [1] - 该类卫星通信终端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1]
马斯克的“星链”正在“接管”新兴市场的互联网
华尔街见闻· 2025-09-11 14:07
星链业务发展现状 - 全球用户数从2025年4月的500万增长至超过600万 覆盖134个国家 [1] - 已部署约8400颗低轨道卫星 计划将星座规模扩大至约4.2万颗 [2] - 母公司SpaceX收购50MHz无线和移动卫星服务频谱 推进直连蜂窝服务 [1][2] 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势 - 新一代星链V2 Mini卫星容量是前代的4倍 [4] - 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可能推动边际带宽成本下降高达90% [1][4] - 单次发射成本有望从猎鹰9号的6200万美元降至1000万美元以下 [4] 市场扩张策略 - 与多国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 包括T-Mobile、Optus、Rogers、KDDI和Kyivstar [2] - T-Mobile推出每月10美元的T-Satellite订阅服务 KDDI免费提供兼容短信服务 [2] - 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推出价格更低的住宅轻享版套餐 [6] 新兴市场竞争格局 - 菲律宾星链住宅套餐月费约67美元 高于当地运营商PLDT的28美元光纤服务 [6] - 东南亚固定宽带家庭渗透率较低 菲律宾25% 印度尼西亚16% [6] - 若在菲律宾月费降低60% 价格将与当地运营商持平 [6]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低轨道卫星互联网供应商网络容量有望增长100倍 [1] - 亚马逊Kuiper项目计划发射超过3200颗卫星 [4] - 直连蜂窝技术允许标准智能手机直接连接卫星 提供文本语音和数据服务 [2]
梅安森:公司参股子公司知与行卫星通信业务处于推广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3:28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参股子公司知与行卫星通信业务处于推广阶段 [1] - 知与行与某移动通讯设备公司合作开展星上载荷产品研发 涉及星上基带处理机 星上相控阵天线 星上电源等产品 [1] - 知与行正自主开发性能更优的卫星通信终端产品 该类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1] 合作与研发状态 - 知与行拥有三张卫星互联网牌照 [1] - 相关合作在有序推进中 [1] - 后续产品研发进程及市场拓展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1]
梅安森:参股子公司知与行卫星通信业务处于推广阶段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1:50
公司业务进展 - 参股子公司知与行卫星通信业务处于推广阶段 [1] - 知与行与某移动通讯设备公司合作开展星上载荷相关产品研发 涉及星上基带处理机 星上相控阵天线 星上电源等产品 [1] - 知与行正自主开发性能更优的卫星通信终端产品 [1] 市场前景 - 卫星通信终端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1] 研发与市场不确定性 - 后续产品研发进程及市场拓展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1]
马斯克要做运营商?卫星直连手机两年后出货
36氪· 2025-09-11 09:13
星链手机直连卫星服务计划 - 公司正推进高带宽手机直连卫星网络服务计划,有望两年后实现商用[1][2] - 公司同意以约170亿美元购买回声星的无线频谱资源,用于其星链卫星网络[2] - 由于当前手机不支持相关频段,需与手机厂商合作进行硬件改造,修改芯片组以添加相应频段,支持新频段的手机预计两年后开始出货[2] - 公司需要建造能够使用这些频率通信的卫星,待卫星与手机完成良好对接后,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卫星在手机上观看视频,而不必依赖地面基站[2] 星链对电信行业的潜在影响 - 星链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性电信服务商,用户或无需开通AT&T等传统运营商账户,也无需支付国际漫游费,可直接与星链签约享受全球覆盖网络[3] - 传统运营商不会因此破产,因其拥有大量频谱资源,但用户未来可直接选择星链作为电信运营商[3] - 公司设想用户在家中可通过星链天线享受高速Wi-Fi,手机可直连星链卫星上网,形成完整通信解决方案[3] - 公司已在全球多国部署星链天线服务,在偏远地区表现远超传统电信服务,手机直连卫星实现后,星链将从补充角色转向主流,挑战现有电信巨头[3] 卫星通信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4][5]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允许其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4] - 卫星通信正从传统语音与应急连接,走向"通信+算力+数据"的复合型基础设施升级,是对新一代信息网络的延伸与补充[5] - 随着卫星产业链在中国加速成型,ToC与ToB两类模式将共同构成卫星应用的"双轮驱动",为天地一体化网络发展奠定基础[5]
跨界卫星通信,这家公司复牌涨停!
IPO日报· 2025-09-11 08:33
交易概况 - 东珠生态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凯睿星通89.49%股份 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交易完成后凯睿星通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2] - 发行股份价格定为5.47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7] -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且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 [7]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但不导致控制权变更 不构成重组上市 [7]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凯睿星通2023年营收1.49亿元 净利润895.16万元 净利率5.99% [9] - 2024年营收2.58亿元 净利润4150.01万元 净利率16.1% [9] - 2025年1-6月营收1.10亿元 净利润781.64万元 净利率7.13% [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4.48亿元 负债总额1.90亿元 所有者权益2.58亿元 资产负债率约50% [10] 上市公司经营状况 - 东珠生态2022年营收12.42亿元 净利润0.27亿元 [12] - 2023年营收8.29亿元 净利润-3.26亿元 [12] - 2024年营收3.76亿元 净利润-6.35亿元 [12]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000万元至-500万元 上年同期为1298.80万元 [12] - 业绩下滑因行业竞争加剧 新签订单减少 工程结算周期拉长 项目回款缓慢 [12] 战略转型动向 - 东珠生态主营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务 涵盖生态湿地保护/水环境治理/市政景观等领域 [11] - 本次收购标的凯睿星通主营卫星通信技术与系统研发 产品包括卫星通信基带/终端/网络管理系统 [9] - 此次交易属于跨界收购 拟切入卫星通信领域 [12]
马斯克:正打造为直连手机设计的卫星;国产民机C909首条地区航线开通|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7:12
卫星通信技术发展 - SpaceX推进手机直连卫星网络服务 计划两年后实现商用 手机硬件需调整以适配星链频率[1] - 公司正开发专为智能手机连接设计的卫星 并与智能手机厂商合作[1] - 手机直连卫星面临星地网络协同难 建设成本高 卫星网络性能较地面网络存在差距等商业化挑战[1] 3D打印制药突破 - 全国首张3D打印药品生产许可证落地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公司 标志3D打印制药通过合规生产门槛[2] - 该技术验证规模化制药可行性 提供精准给药与个性化制药新路径[2] - 推动制药工艺革新 加速创新药物研发 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精准治疗方案[2] 国产航空制造业进展 - 国产C909涡扇支线客机首条地区航线开通 执飞南昌至澳门航线 每周三班[3] - C909航程2225-3700公里 是我国首款按国际规章研制且具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客机[3] - 航线开通构建江西与澳门间空中通道 是国产客机地区航线运营的重要里程碑[3]
东珠生态拟收购凯睿星通跨界卫星通信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9-11 00:41
公司战略转型 - 东珠生态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凯睿星通89.49%股份 切入卫星通信领域 [2]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实现战略转型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并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3] - 跨界转型需考虑业务体系匹配问题 需建立合理组织架构实现双业务协同发展 [4] 财务表现 - 东珠生态2023年营收8.29亿元 2024年降至3.76亿元 净利润从-3.15亿元恶化至-6.30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8亿元同比下降23.04% 净利润为-953.89万元 [2] - 凯睿星通2023年营收1.49亿元 2024年增长至2.58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1.10亿元 [3] - 凯睿星通净利润从2023年895.16万元增长至2024年4150.01万元 2025年上半年为781.64万元 [3] 交易细节 - 本次交易涉及20名交易对象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3] - 审计及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交易价格和业绩承诺协议暂未确定 [3] - 专家建议通过分阶段资源投入和差异化市场策略降低转型风险 [4] 业务协同 - 收购标的凯睿星通专注卫星通信技术 产品包括基带产品、终端产品及网络管理系统 [2] - 短期可帮助上市公司止血 长期需实现双业务协同发展 [4] - 若卫星通信业务营收占比在2-3年内突破30% 可有效对冲传统业务下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