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物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重新思考卫星物联网:需求、技术选择和市场格局
36氪· 2025-11-18 17:55
文章核心观点 - 卫星物联网是物联网重要分支,市场需求持续释放但落地复杂,需从频谱、网络架构、技术演进等多维度评估市场机会与局限性[1] - 卫星物联网连接数占全球物联网比例低(0.04%),但ARPU值高(40-70美元),是蜂窝物联网的15倍,收入份额预计持续增长[7] - 市场面临竞争加剧和整合,新进入者使市场分散化,预计未来将淘汰运营能力弱的厂商,并购重组将持续出现[7][8] - 国内卫星物联网市场尚未真正开启,但前景广阔,政策支持商用试验,旨在服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9] 卫星物联网需求与应用场景 - 应用场景相对集中,包括农业环境监测、海事物流、能源公用事业、应急人道主义行动等,多为混合系统确保无缝可见性[2] - 各类应用因数据量、延迟、功耗和地理范围差异大,需根据特性评估选择适当技术,供应商在协议、频谱、星座架构方面也不同[2] - 覆盖要求、数据量(从几个字节到高带宽)、延迟(GEO数百毫秒 vs LEO约20毫秒)、成本复杂性是评估关键因素[3] - 能效至关重要,许多设备依靠电池或太阳能,低功耗协议是核心需求[4] 技术格局与选择 - 技术路线选择迫切,标准方面专有协议在超低功耗应用出色,3GPP NTN标准因庞大生态和低门槛更受青睐,LoRaWAN也发展自身生态[4] - 消息传输需权衡,针对小型不频繁数据包优化的协议适合资产跟踪,基于IP的协议满足宽带需求但硬件更复杂耗能[4] - 卫星与地面网络整合是重点,3GPP NTN允许同一芯片运行,实现近乎无缝切换;网关模式聚合数据但增加延迟和单点故障风险[5] - 频谱可用性由国际电信联盟和国家监管机构管理,区域差异增加复杂性;轨道类型(LEO低延迟高容量 vs GEO)需平衡延迟、设备成本和总拥有成本[6] 市场格局与运营 - 2024年卫星物联网连接数750万个,占全球物联网连接数188亿的0.04%,占蜂窝物联网连接的0.17%,但ARPU值40-70美元是蜂窝物联网15倍,收入份额3.8%[7] - 市场进一步分散化,新公司进入使竞争加剧,2024年前7家运营商市场份额超80%,格局将分化;63%运营商拥有LEO星座,其制造和发射成本具优势[7] - 老牌厂商拥有数十年运营经验,3GPP NTN处于早期但生态强大,企业需平衡技术创新与运营稳定性[6] - 国内市场是新兴领域,应用未启动但预计形成全球最大市场,国内供应商因部署范围限制和海外运营商业务限制具广阔前景[8]
鹏鹄物宇李源:卫星物联网将带动新一轮物联网产业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4:45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关系正从单向赋能转向双向赋能,核心驱动力是模型轻量化、算力平民化和商业闭环[2] - 卫星物联网通过5G NTN技术路径补足地面网络覆盖不足,将带动传统物联网产业升级,开辟全新的万亿级市场[1][5] - 实现“人工智能+物联网”融合发展需打破行业壁垒,通过芯片级深度融合、场景与模型匹配、数据资产化来推动[5][6] 行业技术趋势 - 技术发展使物联网有能力以低成本实现边缘计算,模型数据量可从100MB压缩至1MB甚至1KB[2] - 边缘计算在汽车、工厂等场景已能实现99.7%或99.9%的准确率,成本远低于云端计算[2] - 物联网通信模式正从单一架构的云端处理转向边缘计算与云端计算分工的综合模式[2] - 卫星物联网是真正实现全球互联互通的有效手段,其技术路径是5G NTN(非地面网络)[3] - 未来3到5年,地面所有物联网终端都将具备卫星通信+地面通信的双模模组,实现百分百数据回传[3] 公司产品与战略 - 鹏鹄物宇首发4款小体积、低功耗、低成本的5G NTN卫星物联网芯片,7款支持多种模式的卫星物联网通信模组,以及8款小型化卫星数传终端和定位追踪器[1] - 公司物联网通信功率为200毫瓦,与手机相当,目标待机十年[3] - 公司技术路径是将地面5G物联网芯片“上星”,使成本与地面网保持一致[3] 应用场景案例 - 红外相机动物识别:在无网无电区域,通过AI初步识别珍稀或野生动物出现,再选择性回传图片[3] - 车牌监测与侵入监测:将视频元素转为特征值进行是否判断,实现常态监测,未来将采用窄带+宽带模式仅传回有用图片[4] - 资产监测:在T-box端用AI进行故障检测,仅回传问题数字编码,指导线下维修[4] 产业发展建议 - 推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企业在物理层做芯片级深度融合,建议每个MEMS传感器配一个低成本NPU,形成“一心一脑”[5] - 政府可推动典型化场景,促使两类企业组合解题,核心是基于实际场景进行新技术融合[5] - 借助模型、特征值等方式推动数据资产化与融合,并结合政策与资本支持形成正向商业闭环[6]
从无人驾驶小巴到工业智能体……2025世界物博会带领公众感受物联网的最新“惊喜”
扬子晚报网· 2025-10-31 23:31
物博会核心概况 - 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于10月31日在无锡开幕 主题为"万物智联 无尽前沿" [1] - 近400家中外企业参与 包括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和40余家上市企业 [1] - 展示物联网在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加持下对生活和生产的深刻影响 [1] 智慧生活应用展示 - 智慧生活馆展示智能家电 可穿戴设备 AI机器人 智慧出行等前沿产品 [1] - 设有外骨骼机器人 AI健康检测仪 智能助听器等健康管理与适老关怀产品 [1] - 场馆外设自动驾驶体验区 包括新款无人小巴和高级智驾车辆 [1] 行业专业应用与技术 - 物联能力馆 行业应用馆及智联生态馆聚焦智能传感器 先进通信技术 物联网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突破 [1] - 重点展示"车路云一体化"和"工业智能化"两大方向的深度融合 [1] - 中科创达 吉利展示"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京东 华智 浪潮展示工业互联网与智能装备应用 [1] 国产化与自主创新 - 行业企业以自研为目标 在软硬件设计 研发和生产方面加紧国产替代努力 [2] - 蓝创智能科技的生态环保智控设备传感器为自研 精度效率不低于外国产品且价格具吸引力 [2] 重大成果发布 - 开幕式发布《2025全球物联网十大趋势洞察》由7家国内外行业组织联合编制 [3] - 江苏省MEMS传感器与专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揭牌 [3] - 发布5G-A"四融合"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实践成果和5G NTN卫星物联网全球试验网 [3] - 华为云CloudRobo平台发布首批工业赋能实践成果 [3] 产业生态与无锡发展 - 设立空天物联网 智慧环保等生态展区 展现物联网技术的跨界融合与生态拓展 [1] - 无锡作为中国物联网"发轫地" 2024年物联网规上列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2500亿元 [4] - 无锡涌现航天新气象 中科光电 天安智联 海澜智云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4]
5G NTN卫星物联网全球试验网在无锡发布
扬子晚报网· 2025-10-31 16:55
行业技术发展 - 5G NTN卫星物联网全球试验网在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正式发布 [1] - 通过迭代5G网络协议上星推动卫星物联网实现跨代升级 并创新重构地面芯片实现"芯片上星" [3] - 公司在三年前完成全球领先的3GPP R17卫星物联网协议研发 现推出国际先进的卫星物联网基带及核心网设备 [3] 公司产品与服务 - 公司首发产品包括4款小体积、低功耗、低成本的5G NTN卫星物联网芯片 [3] - 推出7款支持卫星单模、天地双模、天地多模及高速率定制的卫星物联网通信模组 [3] - 提供8款小型化卫星数传终端和定位追踪器等系列产品 [3] - 5G NTN卫星物联网试验网已在海外服务能源、海洋、重型机械及无人机监测等多个规模化场景 [3] 市场前景与目标 - 未来五年公司将推动卫星通信资费与终端成本下降两个数量级 逐步接近地面网络水平 [4]
两大利好突袭,科技股狂掀涨停潮!
天天基金网· 2025-10-24 13:2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在上午交易时段齐涨,上证指数最高触及3946.16点,创下年内新高,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42%,深证成指上涨1.3%,创业板指上涨2.09% [3][4] - 科技股成为市场上涨的主要驱动力,半导体和算力等板块表现突出 [3] 存储芯片板块 - 存储芯片板块大幅上涨,其中普冉股份、香农芯创、江波龙等龙头股集体大涨并创历史新高 [3][8] - 具体个股表现:江波龙股价上涨13.59%至216.03元,市值达593亿元;另一公司股价上涨13.27%至125.56元,市值512亿元;神工股份上涨12.76%至49.30元,市值84.0亿元;中巨芯-U上涨10.58%至11.18元 [8] - 板块上涨受到隔夜美股美光科技、闪迪等存储芯片股大涨以及外围消息催化 [8] - 存储芯片分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和NAND闪存两大类,其中高带宽存储器(HBM)作为DRAM的一种特殊形式,因速度快且专用于AI训练和推理而受到市场追捧 [9][10] - 机构认为存储芯片有望迎来“超级周期”,供给端因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等巨头在2025年上半年执行10%–15%的产能压缩计划并加速向HBM、DDR5等高端产品迁移,导致传统存储芯片供应紧张;需求端因AI技术发展对存储容量和带宽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且美国科技巨头持续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 [11] - 天风证券指出,本轮由AI驱动的“超级周期”具有结构性特征,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长达四年之久 [11] 算力与光模块板块 - 算力产业链中的光模块、PCB等板块上涨,光模块龙头股中际旭创上涨6.6%,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为5222.3亿元,半日成交额达132.7亿元,居A股第一 [3] 商业航天板块 - 商业航天板块全线走强,航天环宇、航天智装等个股大涨 [12][13] - 具体个股表现:航天智装股价涨停,涨幅19.98%至19.76元,流通市值140亿元;西测测试上涨15.21%至58.87元;航天环宇上涨15.02%至25.65元,流通市值24.8亿元;达华智能上涨10.12%至4.46元;中国卫星涨停,涨幅10.01% [14] - 行业头部企业加速资本化进程,星河动力提交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该公司是国内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民营商业火箭企业;天兵科技也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IPO辅导协议 [16]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构建商业模式与安全监管体系,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 [16] - 分析人士指出,商业航天作为新型生产力代表,可通过卫星与火箭推动“天地空一体化”网络建设,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赛道 [17]
20cm速递|创新应用积极布局,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回调超2.4%,回调或可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15:39
通信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通信行业传统业务稳健发展,创新应用积极布局 [1] - 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卫星物联网业务从概念探索迈向规范化商用新阶段 [1] - 政策为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泛在信息网络奠定基础,短期市场将迎来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热潮,长期有望推动正式商用全面放开,成为驱动数字经济的新引擎 [1] - 截至8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物联网终端用户达28.72亿户 [1] - 行业受益于算力网络建设,工信部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全域覆盖的城域毫秒级算力网络体系,将推动光通信等技术发展 [1]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产品信息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跟踪的是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970070),单日涨跌幅为20% [1] - 该指数从创业板市场中选取涉及软件开发、智能硬件制造、大数据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应用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指数聚焦中国新兴科技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涵盖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1]
上海港湾(605598):卫星太阳翼能源系统核心企业 深度受益于卫星互联网浪潮
新浪财经· 2025-10-23 12:27
公司业务布局与进展 - 公司于2023年8月成立子公司伏羲炘空,深度布局商业航天卫星能源系统,聚焦轻量化、低成本、高效能的空间能源解决方案 [1] - 公司能源系统产品已累计保障16颗卫星顺利发射,40余套卫星电源系统、太阳帆板及结构机构持续在轨稳定运行 [1] - 公司深度参与多个重要卫星星座项目,客户覆盖长光卫星、时空道宇等二十余家卫星总体单位,报告期内实现新签订单3402万元 [1] - 公司计划拓展海外市场,正与多家东南亚潜在客户洽谈合作,计划于年内启动多个海外试点项目 [1] 产品与技术实力 - 公司产品全面覆盖卫星能源系统,包括钙钛矿太阳电池、柔性折叠太阳翼、电源控制模块等,累计拥有19项能源系统相关核心专利 [2] - 2023年8月,公司投产运行一条空间级钙钛矿电池生产线及一条柔性太阳阵总装线,配套科研生产场地6500平方米 [2] - 子公司晶皓新能源的柔性钙钛矿电池已完成在轨测试,大尺寸超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9.1%,刷新该领域纪录 [3] - 柔性钙钛矿电池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低成本等优势,制备成本可比传统无机材料降低数倍甚至数十倍 [3] 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 商业航天组网进入密集期,星网在两个半月内完成8次发射,发射频率大幅提速,新领导层到位后预计后续发射及招标进度将大幅加速 [4] - 垣信卫星在轨数量达108颗,预计2026年年中将发射324颗,2027年达1296颗,2030年后达15000颗,并开启新一轮50-60亿元融资 [4] - 卫星物联网进入商用试验期,试验期为2年,将成为卫星应用的新增量 [5] - 公司参与的吉利星座已完成一期组网,是我国首个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的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系统具备每天3.4亿次通信能力,可支持全球2000万用户 [5][6] - 根据SpaceX披露,Starlink V3卫星的太阳翼尺寸接近V2卫星的两倍,太阳翼阵面扩张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2]
我国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全箭亮相,航空航天ETF(159227)交投活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0:55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3日,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长城军工领涨2.41%,内蒙一机上涨0.44%,钢研高纳上涨0.37% [1] - 航空航天ETF(159227)最新报价为1.11元 [1] 行业动态与催化剂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遥一运载火箭于10月18日至20日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为后续正式入轨发射及一子级回收做准备 [1] - 国内低轨卫星组网进入规模化阶段,预计2028年GW星座将达成“百箭千星”计划,2035年将完成全年近2500颗卫星的发射 [2] - 星网及垣信取得突破,组网密集期到来,火箭发射、卫星制造及下游应用迎来加速拐点 [2] 行业前景与驱动力 - 商业航天正式进入复苏期开端,产业加速期已经到来,后势强劲 [2] - 民营火箭有望与国家队形成合力,补充国内火箭发射资源,解决发射成本高、频率低等问题 [2] - 国家发布深空经济定义,目标从月球、火星等天体获取资源,带动地面产业技术升级和变革 [2] - 工信部推动卫星物联网正式进入商用期,为卫星应用打开新空间 [2] 相关投资工具 -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 [2] - 该指数覆盖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卫星导航、新材料等关键产业链环节,成分股为军工领域头部企业,涵盖大飞机研制、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 [2]
安控科技(300370.SZ):目前暂未涉及卫星物联网技术及业务
格隆汇· 2025-10-16 15:15
公司业务澄清 - 安控科技在互动平台明确表示公司目前暂未涉及卫星物联网技术及业务 [1]
卫星物联网商用落地,航空航天ETF(159227)盘中拉升,中航成飞领涨
搜狐财经· 2025-10-16 10:52
市场表现 - 10月16日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军工板块表现活跃,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159227)上涨0.59% [1] - 航空航天ETF持仓股中航成飞涨幅超过7%,长城军工、中航沈飞、航发科技等个股涨幅居前 [1] - 资金面上,航空航天ETF单日资金净流入1407万元,最新规模达13.71亿元,规模稳居同类第一 [1] 政策动向 - 工信部将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商用试验期为两年,旨在推动技术商业化应用并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该举措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提供通信基础设施支撑,标志着我国低轨卫星通信规模化应用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1] 行业影响 - 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将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从上游制造向下游应用端延伸,产业进入需求侧与供给侧双向发力新阶段 [1] - 卫星物联网可实现对低空飞行器的全球范围实时追踪与数据传输,精准补齐低空经济的通信短板 [1] - 卫星物联网成为串联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两大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纽带,推动二者深度耦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1] 产品特征 - 航空航天ETF(159227)跟踪国证航天指数,该指数高集中度覆盖中国军工领域核心公司,涵盖大飞机、低空经济等新业态 [2] - 指数在申万一级行业中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相较于其他军工指数,在航空装备、航天装备领域占比更高 [2] - 指数聚焦于军工领域中的空天力量,航空装备是现代战争核心,行业技术门槛高,在军工产业链中价值量占比较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