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物联网

搜索文档
A股盘前播报 | 商务部发声!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 两大稀土公司精矿交易价格再上调37%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08:36
类型:宏观 情绪影响:正面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的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只要是用于民用用途的、合规的出口申请,都 可以获得批准,相关企业无须担心。对于关税战,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盘前要闻 1、商务部:稀土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将予以许可 2、外围市场反攻!美股期货高开逾1%,万斯称特朗普愿与中国进行理性谈判 类型:市场 情绪影响:正面 今日早盘外围市场率先反攻,美股期货开盘走高,标普500指数期货涨1.1%,纳指期货涨1.4%,上周五 晚上狂跌的虚拟货币市场全线反攻。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愿意与中国进行理性谈 判,总统珍视他与中方建立的友谊。 3、工信部等七部门: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类型:行业 情绪影响:正面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文提出,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和规模化应 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数据资源化、资 产化和要素化,建设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 4、半导体业务核心资产突遭荷兰政府冻结一年,闻泰科技:坚定维护权利 2、中国银河:关税 ...
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证券时报· 2025-10-11 08:54
从市场前景来看,卫星物联网赛道增长潜力显著。据卫星专业咨询公司Euroconsult预测,到2030年,全 球卫星物联网连接数将突破3亿,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千亿美元级别。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指出,我国卫星物联网星座规划具备较强前瞻性,核心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与数字经 济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国卫星物联网的客户群体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主,这些国家整体 网络覆盖度相对较低,对低成本卫星物联网服务的需求尤为迫切。研报同时认为,随着我国卫星物联网 组网完整度的持续提升,其全球化市场规模有望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快速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技术与安全规范方面,《通知》提出明确要求:参与企业需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支持互 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同时需严格规范无线电频率使用行为,并落实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管理责 任。 此次商用试验的推进,是我国卫星通信产业政策持续落地的重要体现。随着低轨卫星通信技术快速发 展,卫星物联网已成为支撑新型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早在8月27日,工业和信息 化部发布的《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 验,支持符合 ...
“太空微信”来啦,太空从未如此热闹
36氪· 2025-09-30 17:40
行业宏观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已完成超50次卫星发射,发射频率约为去年同期的两倍,发射场需提前半年预约排位[1] - 卫星通信行业迎来政策和技术的双重拐点,工信部印发“卫星通信十九条”,简化准入流程并优化设备审批,支持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2] - 卫星通信正从奢侈品变为日用品,消费级手机和汽车直连卫星的应用推动了技术普及[3]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A股卫星通信板块在8月末9月初掀起涨停潮,三维通信、航天环宇、万通发展等多只股票封板[1] - 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需成千上万颗卫星组网,马斯克斯星链在轨卫星已超8000颗,中国星网等国家队正在全球追赶[6] - 卫星物联网赛道竞争相对缓和,铱星二代以75颗在轨卫星覆盖全球超200万用户排名第一,中国民营公司时空道宇以64颗在轨卫星位列第二,用户规模有望支持2000万[9] 技术路径与应用场景 - 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仅需约100颗卫星即可实现全球覆盖,其通信资费仅为传统卫星通信的1%,投资回报周期更短[8] - 卫星物联网可弥补地面网络短板,覆盖海洋、沙漠、山区等区域,服务于物流、能源、农业、渔业、应急等行业[8] - 卫星互联网被比喻为“太空中的光纤”提供宽带服务,而卫星物联网则像“太空中的微信”或“物流网”,支持中低速数据传输和物体联网[8] 产业发展趋势 - 消费级手机和汽车直连卫星的应用,正将卫星互联网从试验阶段推向规模化商业运营,但目前主要依赖高轨卫星[5] - 民营商业航天力量有望在卫星物联网领域实现弯道超车,通过“太空微信”和“太空物流网”等应用让技术成为千行百业用得起的日用品[9]
工信部提出19项举措 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04:39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指导意见 提出19项举措推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 目标到2030年发展用户超千万 实现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规模应用 [1] - 政策聚焦扩大市场开放 拓展应用场景 培育产业生态 优化资源供给 加强监管和协同推进 [1] - 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 开展终端直连卫星业务 探索新型卫星通信业务 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 [2] - 促进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 数字惠民 融合创新等场景应用 提升网络覆盖水平和社会公平 [3] -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 构建标准体系 创新频轨资源管理 降低用户成本 推动技术迭代和产业协同 [4] 市场开放与业务创新 - 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 实现全球宽带网络覆盖 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 [2] - 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 提供话音和短消息业务 鼓励拓展高速数据服务 [2] - 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 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 鼓励租用卫星资源和开展增值服务 [2] - 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 为地面网络无法覆盖区域提供广域物联网连接服务 [2] 应用场景拓展 - 优先满足国家应急通信需求 综合利用多种卫星资源提供统一调度和融合应用服务 [3] - 通过高通量卫星和低轨互联网为偏远地区提供多样化网络接入 降低覆盖成本 推进数字惠民 [3] - 鼓励在工业 农业 交通 能源等领域创新应用 推动汽车 船舶 飞机等直连卫星 发展大众化规模化应用 [3] 产业生态培育 -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增强芯片和终端设备供给 降低用户成本 推动技术迭代 [4] - 促进卫星通信与5G/6G 人工智能等深度互融 加快推进非地面网络等技术创新 [4] - 构建开放共享标准体系 制定和完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促进不同系统开放共享 [4] 资源供给优化 - 创新频轨资源管理方式 批量颁发空间电台执照和频率使用许可 支撑低轨星座建设 [4]
工信部提出19项举措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04:17
政策导向与市场开放 - 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并进一步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 [1][2] - 鼓励民营企业依法依规利用各类高低轨在轨卫星资源并通过租用卫星资源、开展增值服务、分销代理业务等多种商业化合作方式 [1][2] - 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并适时开展商用试验以实现全球宽带网络覆盖 [1] 应用场景拓展 - 促进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领域应用并优先满足国家应急通信需求 [2] - 推进数字惠民服务并通过高通量卫星、低轨卫星互联网为偏远地区提供多样化网络接入服务 [2] - 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创新应用并推动汽车、船舶、飞机等直连卫星 [3] 产业发展目标与技术推进 - 计划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并推动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 [1] -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增强基础元器件、芯片、关键终端设备供给并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3] - 促进卫星通信与5G/6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互融并加快推进非地面网络(NTN)技术创新 [3] 标准体系与资源管理 - 构建开放共享、天地融合的卫星通信标准体系并制定完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3] - 推进频轨资源创新管理并通过批量颁发空间无线电台执照和频率使用许可支持低轨星座建设 [4]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卫星通信充分融入新发展格局 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2:33
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30年卫星通信用户规模超千万 [1] - 推动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 [1] - 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 [1] 市场开放措施 - 加快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和应用服务 [1] - 针对低轨卫星通信应用开展商用试验 [1] - 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模式 [1] 技术应用拓展 - 优先满足国家应急通信需求 [2] - 深化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和安全生产领域应用 [2] - 推动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挖掘 [1][2] 产业生态建设 - 开展卫星通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 [2] - 增强基础元器件/芯片/终端设备供给水平 [2] - 促进卫星通信与5G/6G/人工智能技术互融 [2] 行业发展态势 - 天地融合成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重要趋势 [3] - 手机/汽车/无人机直连卫星创新探索活跃 [3] - 卫星通信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 [3]
卫星通信产业迎利好 业务准入获优化
证券时报· 2025-08-28 01:40
政策目标与愿景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指导意见 旨在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激发商业航天创新活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 支撑制造强国 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 [1] - 目标到2030年 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 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1] - 目标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推动卫星通信充分融入新发展格局 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产业发展与能力建设 - 目标显著提升基础设施 产业供给 技术标准 国际合作等综合发展水平 [1] - 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将实现规模应用 [1] - 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 天地融合已成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 [2] 市场开放与创新模式 - 将针对低轨卫星通信应用适时开展商用试验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1] - 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 共享等模式 [1] - 鼓励民营企业依法依规利用各类高低轨在轨卫星资源 盘活存量卫星资源 丰富业务种类 繁荣卫星通信市场 [1] 应用场景与连接服务 - 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托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提供广域物联网连接服务 [1] - 服务覆盖天空 海洋 偏远地区等地面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 [1] - 手机 汽车 无人机等直连卫星创新探索活跃 卫星通信正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 [2] 经济影响 - 卫星通信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利好来了!刚刚,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8-27 19:34
政策支持方向 - 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并适时开展商用试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实现全球宽带网络覆盖[1] - 政策提出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模式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提供话音和短消息业务[1][3] - 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鼓励利用高低轨卫星资源通过租用卫星开展增值服务等方式盘活存量资源丰富业务种类[4] 产业发展目标 - 政策目标到2030年完善卫星通信管理制度法规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基础设施产业供给技术标准国际合作等水平显著提升手机直连卫星等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用户超千万[2] - 推动卫星通信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 应用场景拓展 - 加快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拓展多样化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领域[3][4] - 鼓励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航空机载通信低空智联网算力网络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交叉融合推动汽车船舶飞机等直连卫星发展大众化规模化应用[4] - 推进北斗短报文与公众通信网互联互通和融合应用提升服务能力培育壮大北斗短报文产业生态[4] 技术创新与融合 - 持续开展卫星通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基础元器件芯片关键终端设备等供给水平提升技术性能降低用户成本推动技术迭代演进[4] - 促进卫星通信5G/6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互融加快推进非地面网络(NTN)等卫星通信技术创新发展[4] - 面向专用终端规划卫星通信专用号段支持新业态高质量发展面向手机终端创新不换卡不换号模式挖掘存量号码潜力支持手机直连卫星应用[5][6] 组网进展与规划 - 中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使用Ka等频段载荷为用户提供宽带通信和互联网接入服务[7] - GW星座计划在2029年前完成约1300颗卫星部署远期目标构建约1.3万颗卫星的全球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引擎[7] - 相关部门近期将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利好组网进程和商业化探索[7] 产业链发展机遇 - 在可回收火箭成熟单星造价降低卫星智能化提升政策支持加大牌照发放促进生态构建推动下卫星互联网建设迎来较好发展机遇[8] - 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出现集群化效应可回收火箭低成本卫星星间链路等关键技术逐步突破牌照发放可提升低轨卫星互联网组网积极性[8] - 卫星互联网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宇航级器件代表先进制造能力赋能千行百业协同发展以三体计算星座等为代表的太空算力建设带来新市场空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