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

搜索文档
本周操盘攻略:新一轮东升西落交易可能很快来临
Wind万得· 2025-05-26 06:46
宏观经济与政策 - 5月31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5月PMI数据 [1] - 特朗普威胁自6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 并警告手机制造商不在美国生产将面临25%关税 [1] - 中央网信办启动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 重点打击四类问题 [2] - 美国政府撤销哈佛大学国际学生招收资格 现有6800名国际学生需转学 占总学生数27% [2] 行业动态 托育行业 - 2025年中国婴幼儿托育市场规模预计达1621.3亿元 2030年有望增至2323.1亿元 年均增长7.5% [4] - 现有机构仅能满足不到10%的0-3岁婴幼儿需求 持证保育人员约50万 缺口近100万 [4] 数据产业 - 国家数据局推进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预计2030年数据产业规模达7.5万亿元 [5] - 计划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 [5] 公司动态 消费电子 - 苹果中国推出换购计划 iPhone12及以上机型最高可折抵5700元 涵盖多品类产品 [1] - 华为终端将于5月30日举行尊界S800发布会 [9] - 小米YU7展车将陆续抵达全国门店 [8] 汽车行业 - 比亚迪推出限时促销 22款车型最高补贴5.3万元 [7] - 比亚迪4月欧洲电动车销量7231辆 同比增长169% 总销量飙升359% 超越特斯拉 [7] - 赛力斯与德国莱茵TÜV达成战略合作 覆盖汽车全产业链认证检测 [7] 银行业 - 苏商银行部分存款产品将降息 2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下调30个基点至2.1% 3年期定期存款下调40个基点至2.2% [1] 资本市场 指数与产品 - 港交所7月2日起提高恒生系列指数期货期权持仓限额 [2] - 宁德时代H股6月2日纳入MSCI全球标准指数和中国全股票指数 [2] - MSCI中国指数新增6只中国股票 剔除17只 调整5月30日生效 [2] 限售股解禁 - 本周46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合计5.24亿股 市值165.74亿元 [11] - 5月30日为解禁高峰 7家公司市值64.63亿元 占比38.99% [12] - 解禁市值前三:万达轴承53.92亿元 炬芯科技16.22亿元 菲菱科思14.12亿元 [12] 新股发行 - 本周2只新股发行 合计募资7.81亿元 包括优优绿能和影石创新 [15] 机构观点 - 东吴证券:美元指数或跌破97.9 驱动"东升西落"交易 看好科技成长板块 [18] - 浙商证券:市场进入休整期 建议切换至大金融等防御板块 [19] - 中信证券: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仍是主线 黄金最具确定性 [20]
托育行业人才缺口近百万 全国持证保育人员约50万人
快讯· 2025-05-24 19:07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托育行业人才缺口较大,相关培训活动正加速展开。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中 国婴幼儿托育市场规模为1621.3亿元,预计2030年有望达2323.1亿元,年均增长率约7.5%。目前,现有 托育机构仅能满足不到10%的0-3岁婴幼儿需求,而全国持证保育人员约50万人,人才缺口近100万人, 尤其是对于具备婴幼儿照护、早教以及营养保健、心理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央视 财经) ...
托育机构艰难求生:一边建一边倒
经济观察报· 2025-05-19 20:49
行业现状 - 中国托育行业正从"数量扩张"向"质量竞争"转型,面临盈利困境的机构开始探索第二曲线寻求增长[1]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托位数突破600万个,每千人拥有4.2个托位,接近2025年4.5个的目标[2] - 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托位规模快速扩张但超七成机构亏损,2023年托位实际使用率仅46.7%[2] - 私营托育机构受普惠托育和公办幼儿园挤压,生源不足导致运营困难[7] 私营托育困境 - 小企鹅成长馆从12家缩减至1家,累计亏损超800万元,每月成本13-18万元但学费收入仅3.8-4万元[5][6][7] - 疫情导致停业和退费要求,同时固定成本如租金和人员工资持续支出[6] - 全国出生率从2020年8.52%降至2024年6.77%,潜在生源减少[7] - 房租和人工成本占总收入75%以上,约七成机构处于亏损状态[8] 公建民营挑战 - 公建民营机构虽享受场地优惠和政策扶持,但仍面临盈利难题[10] - 补贴金额有限(每月每托位300-400元),发放滞后且条件严格[11] - 选址不当导致生源不足,如北山街道托育园因老龄化严重和建筑安全问题中断经营5个月[11] - 普惠托育机构受限于价格管制,政府补贴不足以覆盖成本压力[11] 转型与创新 - 机构采取多元化策略:小企鹅成长馆拓展早教、夏令营等业务形成教育综合体[7] - 童乐幼幼采用"1+1+X"模式,托育服务占30%,多代同堂养育占30%,其他增值服务占40%[14] - 新鸿麦芽采用社区控股混改模式,社区持股51%,9个月内收回投资成本[15] - 谢耿直聚焦中高端市场,通过特色活动和新媒体营销,并开展ToB端赋能业务[16][17] 行业趋势 - 行业进入结构性洗牌阶段,普惠化发展是不可逆趋势[17] - 单一业态难以支撑长期运营,需构建"差异化服务矩阵+多元化业态组合"[17] - 第二曲线拓展需锚定机构既有优势,在专业能力范围内进行生态延伸[17]
托育机构一边建一边倒 急于寻求第二曲线自救
经济观察报· 2025-05-17 13:2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托育行业面临"建设与闭店并存"现象,2023年托位实际使用率仅为46.7%,超七成机构亏损[1][6] - 全国托位数突破600万个,平均每千人拥有4.2个托位,接近2025年每千人4.5个的目标[1][10] - 私营托育机构受普惠托育和公办幼儿园挤压,生源不足导致满员率低,如小企鹅成长馆仅20个孩子,远低于45人的满员容量[4][5] - 行业成本压力显著,房租和人工成本占总收入75%以上,小企鹅成长馆月成本13万-18万元,收入仅3.8万-4万元[4][5][6] 企业经营案例 - 小企鹅成长馆从12家缩减至1家,累计亏损800万元,负责人变卖房产仍负债300万元[1][3][5] - 杭州公建民营机构童乐幼幼投入超1000万元,仍有400万元亏空,关停3家机构[7][11][12] - 成都新鸿麦芽采用社区控股混改模式,9个月收回投资成本,将家庭服务周期从1.5年延长至5-6年[12] - 郑州谢耿直12家直营园聚焦中高端市场,ToB端业务盈利强劲,团队效率相当于400人幼教团队[13] 政策与标准化进展 - 杭州发布全国首个《托育机构设施设备配置规范》团体标准,推动行业专业化转型[2] - 公建民营机构补贴存在滞后性,如北山街道托育园改造超预算,补贴次年结算且条件严格[8] - 部分地区托育资源布局失衡,有的区域"货比三家",有的"一位难求"[9] 转型与创新模式 - 机构普遍探索"第二曲线",如小企鹅成长馆拓展早教、夏令营等业务,收入依赖延伸服务[5][6] - 童乐幼幼采用"1+1+X"模式,托育服务仅占30%营收,40%来自课后培训等增值服务[11] - 行业向"差异化服务矩阵+多元化业态组合"转型,强调在专业能力范围内生态延伸[14]
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发布 支持广深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广州日报· 2025-05-12 15:56
就业增收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2][7] - 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 [2][7] - 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2025年培训超78万人次 [2] 生育养育与教育 - 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加大对二孩、三孩家庭的生育支持力度 [2] - 2025年推动超4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构建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机制 [2] - 打造150个以上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牵头的幼儿园共同体 [2] - 推动珠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组团融入式托管15所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县中 [2] "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 推动长者饭堂建设提质增效,引导大型商超举办银发主题购物活动 [3][8] - 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5个 [3][8] - 完善公办托育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市、县级示范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3] 入境消费与服务业开放 - 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市推出优质特色入境旅游线路和服务 [3][9] - 支持广州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支持深圳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3] - 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市内免税店试点建设 [3] - 深化广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支持深圳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新一轮试点 [3] - 支持广州、深圳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3]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 - 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补贴范围 [4] - 支持12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 [4] - 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4] - 2025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不少于600个,启动2.65万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 [4] - 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并申请贷款 [4] 新型消费与休闲政策 - 加快培育低空和邮轮游艇消费,支持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建设试点 [5][10] - 争取国家支持实施粤港澳游艇自由行 [5] - 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与小长假连休 [5]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5] 消费限制优化 - 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 [5][6] - 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外摆促销 [6] - 适当允许车辆停靠、增加夜间停车位和出租车候车点 [6]
确保“双过半” 河南亮出经济发展新“底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6 16:24
河南省一季度经济表现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9%,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加快1.2个和0.8个百分点 [1] - 工业、投资、消费等指标增速均快于去年同期且高于全国水平 [1] - 经济实现"开门红",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重任 [1] 二季度经济政策组合拳 - 发布《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政策措施》作为"1+7"政策体系的核心 [1] - "7"项配套政策包括提振消费、促消费活动、基础设施投资、外贸稳量提质等重点领域 [1] - 政策涵盖企业补贴、消费券、适老化改造等"真金白银"措施 [2] 消费提振措施 - 推出文旅消费繁荣行动,强化"老家河南"品牌效应 [2] - 实施农村消费促进行动,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2] - 推动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3] - 培育数字消费、低空消费等新增长点 [3] - 打造新零售、新餐饮、新文娱等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 [3] 基础设施投资措施 - 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0.5%,低于全国16.3个百分点 [3] - 出台14条措施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回升 [3] - 建立重大项目集中督导机制和前期工作会商机制 [3] - 制定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重点项目清单 [3] - 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用地技术指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