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娱乐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电影: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证券之星· 2025-06-10 17:18
提升经营质量 - 公司构建"3+1+X"产业发展矩阵,包括电影宣发、院线经营、IP运营三大核心业务,产融结合及创新孵化作为支撑[1] - 2024年参与发行的电影《好东西》通过精准营销实现7.2亿票房,未来将结合分线/分区域/分众发行打造"宣-发-映"新范式[2] - 探索"电影+IP"跨次元场景融合,如虚拟演唱会、XR沉浸体验等,并计划结合VR/AR/XR/MLED技术重塑影院价值链[2] - 上影元通过多IP商业化运营(如《浪浪山小妖怪》《中国奇谭2》)成为新增长引擎,联动AI及VR/AR/XR技术释放IP乘数效应[3] 股东回报政策 - 2024年中期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47.78%,2025年拟在半年报或三季报期间追加分红(比例不低于40%)[3] - 优先采用现金分红形式,响应一年多次分红政策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3][4] 公司治理优化 - 修订《公司章程》及内部制度,强化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督职能[5] - 加强对控股股东、董事等"关键少数"的法规培训以提升决策科学性[5] - 首次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建立董事会统筹的ESG工作机制[6] 投资者沟通机制 - 2024年召开3次业绩说明会并参与7家国企集体说明会,2025年计划常态化召开不少于3次[6] - 创新投关方式如"财富号"发文,并开展"我是股东"线上线下活动(2024年协同兴业证券举办)[7] - 拟为中小股东提供线上股东会登记便利,维护其参与治理权益[7]
库克官宣苹果首部原创电影《F1》将于6月27日全球公映
环球网· 2025-06-10 10:09
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025核心内容 影视内容领域突破 - 苹果首部原创电影《F1》将于6月27日在中国内地及北美同步登陆院线 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影视内容领域 [1] - 《F1》由苹果原创电影公司出品 华纳兄弟影业全球发行 好莱坞巨星布拉德·皮特主演 约瑟夫·科辛斯基执导 [3] - 影片讲述前F1车手桑尼·海耶斯重返赛道带领车队冲击世界冠军的故事 IMAX特别场次预售火爆 全球IMAX点映扩展至400家影院 较公映日提前两天 [3] - 电影后续将在Apple TV+流媒体平台上线 具体日期未公布 [3] 操作系统与AI技术升级 - 推出"基础模型框架" 开发者可通过三行代码调用Apple Intelligence核心大语言模型 实现本地化AI功能集成 [3] - 支持实时翻译 屏幕内容智能分析等功能 数据全程无需上传云端 兼顾隐私与效率 [3] 设计语言与系统更新 - 发布"Liquid Glass(液态玻璃)"设计语言 灵感源自Vision Pro空间交互界面 采用分层架构与半透明玻璃材质 模拟真实玻璃物理特性 [4] - 工具栏 控件及应用界面通过光影反射呈现立体层次感 圆角设计适配曲面屏设备 将同步应用于iOS 26 macOS Tahoe 26 watchOS 26等全平台系统 [4] - 首次统一全平台系统版本号为"26版" 以年份标识迭代周期 例如iOS 26将于今年秋季发布 覆盖至2026年秋季 [4]
阿里影业、猫眼娱乐
2025-06-09 23:30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影行业、演唱会行业、游戏行业、线下演出市场、区域型体育赛事、潮玩行业 - **公司**:阿里影业、猫眼娱乐、巨人网络、电魂网络、恺英网络、完美世界、吉比特、友谊时光、泡泡玛特 核心观点和论据 阿里影业和猫眼娱乐投资逻辑 - 阿里影业发布财报及改名公告后股价上涨,市场对其演唱会赛道长期逻辑认可度高,5 月 22 日至今又有涨幅[3] - 阿里影业旗下灯塔专业版更新月度数据,可作判断演唱会行业景气度的重要参考[3][8] - 疫情修复后演唱会和线下演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达五六百亿,互联网售票平台分配比例增大,提供增量空间[3] 演唱会行业发展趋势 - 处于类似 2016 - 2017 年电影票务阶段,格局稳定,主要收入为票务提成,未来互联网平台将向上游发展,成为主办方或承办方,分润比例增加[4][5] 电影行业挑战与机遇 - 4、5 月票房不佳,进口片减少致整体票房仅 10 多亿,不及院线盈亏平衡线,但暑期档内容丰富,端午档已增长 20%,低预期下有反转机会[6][7] 线下演出市场发展趋势 - 增速维持较高水平,灯塔数据显示 40%以上增长,是新消费领域一部分,年轻人偏好驱动市场发展[12] 演出市场票房增长因素 - 主要驱动因素是场次数增加,自 2023 年年中以来票价恢复正常波动,行业增加场次吸引观众,推动票房增长[15] 演唱会市场需求与供给 - 需求强劲但未充分满足,大麦购票成功率不足 20%,潜在市场规模千亿级别,需从供给端增加艺人场次,挖掘中腰部艺人潜力[16][17] 中腰部艺人推动供给端增长方向 - 海外艺人到国内开演唱会、网红艺人开线下小型剧院演唱会、老牌艺人通过宣发复活、地方政府举办拼盘型音乐节或大型活动[19] 演唱会市场增长动力 - 主要来自中腰部艺人,需求端强劲,供给端驱动行业增长,预计未来演出市场同比增速 15% - 20%[21] 区域型体育赛事对票务公司影响 - 如村 BA 和中超比赛增长潜力大,市场规模可观,为大麦和猫眼带来增量[22] 阿里影业 2024 年业绩拆分 - 报表净利润 3.3 亿元,加回投资处理后主营业务净利润 8.8 亿元,剧集业务可忽略,电影业务受《封神》影响,大麦和 IP 业务贡献超 8.8 亿元净利润,预计达 10 亿元左右[28] 泡泡玛特股价创新高原因 - 由 EPS 上修和高频数据支持,当前估值 30 倍刚出头,不建议追高[38] 游戏行业变化 - 竞争格局趋缓,中小体量产品盈利能力提高,需求稳定长久,买量成本未大幅提升,各公司明确赛道优势[45] 其他重要内容 - **电影行业观众和供给情况**:需求韧性强,优质供给能吸引观众,3 - 5 月票房差因进口片未补充,暑期档有大制作定档,行业预期票房高,供给充足有望推动行业恢复[9][10][11] - **线下演出市场票房增长拆分**:从量价角度拆分,平均票价自 2024 年 1 月起在 550 - 650 元波动,与活动类型有关,整体平均票价稳定[13] - **影视公司投资建议**:当前是布局影视公司最佳时机,建议关注猫眼娱乐、阿里影业、上海电影等公司股价催化潜力并积极布局[14] - **大麦技术优势**:在高流量下保证平台稳定性,能整合渠道资源,利用阿里集团地推资源优势,为区域性体育赛事提供技术支持[23][24] - **猫眼娱乐发展状况**:主营业务核心业绩来自电影票务,暑期档有两部头部电影主发,有望带来票房收益,有信心全年票房达 450 - 500 亿元,市占率 60%稳定,拓展线下演出市场和海外业务[25] - **阿里影业在区域型体育赛事角色**:通过大麦平台为赛事提供售票服务和技术支持,承办大型活动售票,确保小程序售票系统稳定,整合资源为地方活动提供支持[26] - **猫眼在国内演出市场表现及潜力**:受益于行业趋势,获头部资源,体量小但预计增长不错,计划拓展海外业务[27] - **大麦网发展潜力**:短期关注线下演出市场,增速 15% - 20%,中长期在本地演出市场市占率低,需整合票务资源,已接入体育赛事有望扩展[29] - **阿里影业 IP 业务情况**:分为阿里鱼和锦鲤拿去,阿里鱼是核心贡献者,2024 年 14 亿总收入中占 12 亿,通过授权运营提升 IP 商业潜力,进行版权管理维持合作关系[30] - **阿里鱼业务增长点**:2025 年主要增量来自齐咔王和三丽鸥等 IP,对外授权合作方数量增长驱动业务增长[34] - **阿里影业业绩预期**:2024 年业绩由大麦和 IP 贡献,2025 年大麦预计保持增速,阿里鱼预期增速更高,电影业务战略收缩,暑期档表现超预期将上修整体业绩[35][36] - **泡泡玛特催化点**:7 月底发布中报预告,8 月中下旬披露中报并给出全年指引,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速加速,中报优异有望上修盈利预测[39] - **泡泡玛特市场发展情况**:美国市场发展良好,门店数不超 40 家,单店表现好明年开店数短期目标达 100 家左右,带动日韩地区;欧洲市场受北美影响提升,明年注重艺术性和潮流性运营,有望提升单店水平[40][41] - **泡泡玛特平台优势**:平台属性明显,头部 IP 带动二线 IP 趋势增强,促进整体销售额增长,今年新 IP 市场反应积极,接受度加快[42][43] - **泡泡玛特发展策略**:短期关注中报预告和正式中报及经营指引,产品有新糖胶和猫眼娱乐 3.0;中期布局北美店铺,提升欧洲单店运营效率;长期根据高频数据调整盈利预测,推荐逢低加仓或买入[44] - **游戏行业新产品**:未来几个月腾讯无畏契约手游、凯德石英信长之野望 SLG 产品、三七互娱斗罗大陆、金山软件解神机、电魂网络修仙时代、完美世界年底新品等值得关注[46] - **游戏公司推荐标的**:推荐巨人网络、电魂网络、恺英网络、完美世界、吉比特,港股推荐友谊时光,其爆炒萌厨手游有较大 DAU 潜力[48]
智通港股解盘 | 多重利好刺激医药继续站上C位 明天关注重磅新闻发布会
智通财经· 2025-06-09 21:37
市场动态 - 中美会谈推动港股上涨,恒指收盘涨1.63% [1] - 美国国内骚乱反映政策矛盾激化,可能促使特朗普寻求改善中美关系 [1] -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访英期间将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技术出口管制成为博弈焦点 [1] 贸易数据 - 中国前5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同比增长2.5% [2] - 5月出口2.28万亿元,增长6.3% [2] - 5月稀土出口环比大增22.57%,达5864.6吨 [2] - 船舶5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3.65% [2] 医药行业 - GLP-1类药物成为糖尿病会议焦点,相关概念股涨幅显著 [3] - 金斯瑞涨超16%,绿叶制药涨超8%,诺诚健华涨近12% [3] - 国务院新闻办将举行医药相关政策发布会 [3][7] AI与科技 - 快手可灵AI视频生成技术领先,已服务超1万家企业客户 [4] - 金蝶国际、第四范式、金山云涨幅均超9% [4] - 布鲁可调入港股通,市场份额达30.3%,大涨22% [5] 光伏行业 - SNEC光伏展规模空前,但行业面临价格战困境 [5][6] - 多晶硅价格较2月更低,n型复投料均价3.75万元/吨 [5] - 协鑫科技涨超6%,福莱特玻璃、信义光能涨超4% [6] 民生政策 - 国务院将发布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涉及医疗、养老、消费等领域 [7] - 重点关注锦欣生殖、微创医疗、中国平安等企业 [7] 生物制药 - 中国生物制药TQB2102临床数据亮相ASCO年会 [8] - QP001获中美批准,2024年收入增长21.9%至120.6亿元 [8] - 创新产品达17个,计划每年新增4-7款 [9] - 安尼可®获FDA批准,为首个美国上市创新药 [9]
阿里影业(01060):现场演出+IP衍生高景气,打造现实娱乐平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9 16: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阿里影业,给予“买入”评级,SOTP估值方法下,公司整体目标估值319亿人民币,对应港股目标价1.17港币/股,对应上行空间22.9% [4][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阿里影业拟更名大麦娱乐,业务重心向线下演出、IP衍生等多元化娱乐场景延伸,预计FY26 - 28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9] - 市场低估大麦持续增长潜力和阿里影业在IP衍生品行业的优势 [12] - IP衍生品业务、线下娱乐景气度、AI应用等方面超预期将成为股价表现催化剂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阿里影业:拟更名大麦娱乐,打造现实娱乐平台 - 经历多阶段发展,业务从电影向演出、IP衍生等拓展,FY2025演出和IP衍生品成主要利润来源 [19][20] - 2014 - 2017年完善电影产业链,2018 - 2022年夯实数字化基建并奠基IP衍生品,2023年以来现场娱乐成重心,IP衍生品获头部IP高速发展 [21] - 阿里巴巴持股比例高,核心高管经验丰富 [24] 大麦:演出票务领军,向上游延伸,现场娱乐全产业链布局 - 大麦是线下演出票务领军,疫情后演出票房高景气,大型演唱会拉动增长,量价齐升 [27][30] - 大麦在票务市场份额高,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用户池与多平台联动、内容优势,业务增长驱动有大型演唱会基本盘稳固、扩充品类、票务出海 [37][40][41] - 对标Live Nation,大麦向上游拓展内容制作,向下游加强场馆运营,有望建立一体化演出生态闭环 [42][48][49] IP衍生品:依托阿里娱乐和电商生态助力IP商业化并反哺IP - 2024年以来IP市场加速增长,IP衍生品产业链分IP、产品开发设计、渠道3个环节 [50][53] - 阿里巴巴IP衍生品业务以B端授权为主向C端布局,阿里鱼排名全球授权代理商前列,与三丽鸥等合作成果显著 [57][58][64] - 阿里影业IP业务前瞻布局,收入高增长,预计中期保持较高景气 [72] AI影视工业应用的初探索 - 阿里影业以AIGC助推影视工业化,应用于制作、宣发环节,推出虚拟人产品 [75] - 阿里影业在AI内容工业应用领域有技术先发、数据资产与行业标准制定、生态协同与资源整合优势 [79] 电影行业进入内容供给驱动阶段 - 电影近年增长波动大,疫情后内容驱动明显,《哪吒之魔童闹海》带动25Q1票房创新高 [80] - 阿里影业电影业务含票务和内容,票务方面淘票票观影人次是核心,云智保持领先,内容业务取决于影片票房表现 [82][83][85] 财务分析、盈利预测及估值分析 财务分析 - 随着大麦及IP衍生业务占比提升,拉动整体利润率提升,FY2025经调整EBITA、经营利润、归母净利润有变化 [89] 盈利预测 - 预计FY2026 - 2028年收入分别为75.66/86.84/97.39亿元,对应增速13%/15%/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5/11.18/12.88亿元,对应增速152%/22%/15% [8][96] 估值分析 - 采用分部估值法,大麦、IP衍生品业务、电影票务分别给予不同PE倍数,SOTP估值下公司整体目标估值319亿人民币,对应港股目标价1.17港币/股 [103]
港股午评:恒指收涨1.01% 大市重返两万四关口
快讯· 2025-06-09 12:13
金十数据6月9日讯,美股上周五三大股指全线上涨,中国金龙指数亦低开高走。港股盘初表现强势,恒 指早盘高开185点报23977点,买盘随即涌入,一度站上两万四关口最多涨超373带你报24166点。截至收 盘,恒指早盘收涨1.01%,科指早盘收涨2.03%,恒指大市成交额放大至1518亿港元。盘面上,影视娱 乐、医药外包、超市便利店股走强,新消费股再度拉升,军工、芯片股表现亮眼;贵金属、锂电池、汽 车股走低,有色金属、服装零售股再度回调。个股方面,中国稀土(00769.HK)涨超40%,布鲁可 (00325.HK)涨超18%,金蝶国际(00268.HK)涨超7.5%,腾讯音乐(01698.HK)涨超6%,快手(01024.HK)、 美团(03690.HK)涨超5%;紫金矿业(02899.HK)跌超4%,周大福(01929.HK)、比亚迪股份(01211.HK)跌 超2.6%。 港股午评:恒指收涨1.01% 大市重返两万四关口 ...
港股异动 | 阿里影业(01060)大涨超17% 近半个月来累涨近1.4倍 公司聚焦大麦演出以及IP衍生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6-09 10:39
股价表现 - 阿里影业(01060)大涨17.89%至1.12港元,成交额6.13亿港元,自5月20日至今累计涨幅近1.4倍 [1] 战略调整 - 公司拟将名称改为大麦娱乐,提出四大未来策略方向:内容领先、用户增长、强化商业衍生能力及积极布局海外 [1] - 中金认为公司旨在建立综合娱乐平台,发展多元化业务 [1] 演出业务 - 5月至10月为行业旺季,2025年五一假期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票房同比增长5.1% [1] - 大麦一级市场演出票务市占率领先,预计2025年现场演出大盘保持增长 [2] - 公司拥有用户大数据优势,内容布局加速向上游延伸 [2] IP衍生业务 - 2024年新签Chiikawa和蜡笔小新等IP,持续丰富IP矩阵 [1] - 阿里鱼自2016年积累数百个优质IP包括三丽鸥、宝可梦、环球、吉伊卡哇等 [2] - 未来将加强电商渠道建设,通过类目运营把握货物品类趋势,孵化C端品牌 [2] 影视内容储备 - 淘票票市占率稳定,储备《抓特务》《东极岛》《无名之辈2》等头部影片待释放 [2] 行业对标 - 演出业务对标海外龙头Live Nation,IP衍生业务对标泡泡玛特,市场认为估值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1]
国剧选角辣眼的原因找到了
虎嗅· 2025-06-08 12:13
行业现象分析 - 综艺节目《无限超越班3》因郝蕾点评片段热度上升,豆瓣评分从5分提升至及格线[1] - 节目内容反映出娱乐行业存在权力边界模糊问题,制片人以非专业标准(如探班素颜)否定演员[7][8][9] - 行业存在流量导向顽疾,选角标准从演技转向市场认知度,S级短剧演员柯淳击败表现更好的颜安获得合作机会[34][35][36] 权力关系问题 - 行业存在自上而下的PUA现象,选角权力被延伸到戏外非正式场合[11][15] - 制片人公开评价演员外型限制(如钟丽丽被指"不如甜妹要宽")导致心理伤害[20][22] - 权力不对等导致职业标准缺失,类似电梯未让领导就被开除的荒谬案例在行业普遍存在[17][19] 流量经济影响 - 流量成为核心决策因素,409万票房电影《永不失联的爱》仍选择争议演员丁真[40][43] - 短剧演员明确拒绝长剧拍摄,李沐宸直言"长剧没钱",柯淳选择持续演霸总角色[54][55] - 专业演员如曹骏、蒋奇明等虽有实力但机会有限,行业资源向流量倾斜[56][60] 职业化缺失 - 行业缺乏好莱坞式工会体系,演员被当作"人设资产"而非职业工作者[54] - 选角过程非专业化,"看眼缘"取代演技评估,饶雪漫后期对颜安的态度转变动机存疑[46][63] - 15年来行业环境未改善,郝蕾早年称演艺圈为"鱼龙混杂的烂泥垃圾场"的观点至今适用[51][53] 专业发展困境 - 新生代演员如王星、奚望等展现潜力,但受制于非专业环境难获发展[58][59] - 剧组各环节专业性缺失导致作品质量参差,奇葩项目频现[66][67] - 行业技术进步但思维陈旧,急需建立职业化标准体系[48][69]
Why Is Disney (DIS) Up 7.1% Since Last Earnings Report?
ZACKS· 2025-06-07 00:37
A month has gone by since the last earnings report for Walt Disney (DIS) . Shares have added about 7.1% in that time frame, outperforming the S&P 500.Will the recent positive trend continue leading up to its next earnings release, or is Disney due for a pullback? Before we dive into how investors and analysts have reacted as of late, let's take a quick look at the most recent earnings report in order to get a better handle on the important catalysts.How Have Estimates Been Moving Since Then?It turns out, es ...
3倍薪资挖人!曝京东「偷袭」飞猪携程去哪儿;李斌:水军黑蔚来每月花3-5千万,大V:黑比亚迪得2亿;零跑汽车高管为业务不熟道歉
雷峰网· 2025-06-06 08:38
京东布局酒旅业务 - 京东以3倍薪资从飞猪、携程、去哪儿等平台挖人,加速布局"酒店+机票"业务[4] - 招聘岗位涵盖产品经理、后端开发、航空运营等关键职位,酒旅业务系统架构师月薪达50K-70K[4] - 招聘要求明确标注优先录用携程、美团等企业从业者,尤其青睐0到1业务搭建经验者[4] 新势力车企毛利率 - 赛力斯以27.62%毛利率领跑行业,较2024Q4提升1.2个百分点,问界M8/M9高端产品拉动结构优化[6] - 小米汽车毛利率达23.2%排名第二,超越比亚迪和理想,YU7上市后或冲击30万-40万价格带[6] - 理想(19.8%)、极氪(16.5%)、特斯拉(16.3%)、零跑(14.9%)、小鹏(10.5%)、蔚来(10.2%)分列3-8位[6] 小红书估值与IPO动态 - 小红书估值跃升30%至260亿美元,金沙江创投内部文件显示其占基金资产91%[6][7] - 估值已超越2021年疫情期间高点,市场预计最快年内启动IPO[7] 长安与东风重组进展 - 长安汽车业务从兵装集团分立为独立央企,由国资委直接管理[7][8] - 东风汽车公告称"暂不涉及重组",与2月提及的央企整合计划形成反差[8] 零跑汽车高管风波 - 零跑COO徐军因误传"支持车主权益变更"信息公开道歉,自曝两年前企业濒临绝境时订单水分达1万台[10] 阿里高管变动 - 阿里前高管梅锋峰(九界)或回归国际业务,曾主导社区团购和零售分销业务拓展[11] 花旗中国裁员 - 花旗精简上海和大连技术团队约3500人,赔偿方案高于国内N+1标准但低于微软N+8[12] 比亚迪与蔚来应对黑公关 - 蔚来CEO李斌称每月水军攻击成本达3000-5000万,汽车博主透露黑比亚迪费用是其5倍[13] - 比亚迪法务部悬赏5万-500万打击黑公关线索[14] 科技产品动态 - 小鹏与华为联合发布AR-HUD系统,首搭G7车型,可实现车道级导航和风险预警[17] - Rokid AR眼镜通过速卖通"百亿补贴"计划出海,目标助力1000个新品牌突破百万美金[14] 特斯拉军工潜力 - 摩根士丹利称特斯拉具备"军工DNA",无人机和eVTOL技术或使其切入1万亿美元城市空中交通市场[20][21] - 星链低延迟通信可能成为低空经济关键基础设施,每股价值或增100-1000美元[21] 高通与苹果关系 - 高通CEO称已做好苹果完全转向自研基带准备,2027年合同到期后预计退出供应链[22] - 当前高通年收入57亿-59亿美元来自苹果,2025年iPhone采用率将降至20%[22] 苹果技术升级 - 苹果用Swift重写Java服务后内存占用减少90%,代码量缩减85%,吞吐量提升40%[24] OpenAI事件改编电影 - 亚马逊米高梅将OpenAI创始人被解雇闹剧改编为电影《人工智能》,聚焦五日政变与复职过程[25][26] 腾讯云国际业务 - 腾讯云完成印尼GoTo集团千余微服务迁移,国际业务覆盖80国超1万客户,保持双位数增长[28] 大众汽车转型 - 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2027年转型电动车生产,过渡期或实行四天工作制[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