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让“电影+”撬动消费大市场
经济日报· 2025-10-28 06:45
行业近期表现 - 10月13日至19日电影票房达2.62亿元 [1] - 内容独特的电影如《浪浪人生》《刺杀小说家2》广受欢迎 [1] 产业转型与政策支持 - 电影产业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 [1] - 国家电影局与商务部联合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等活动 为电影与餐饮、文旅等产业融合搭建平台 [1] - 多地推出促消费措施 例如北京、江苏推出"电影+美食"促消费补贴 内蒙古推出"一票多用"互认互惠机制 河南、重庆、云南推出凭电影票享酒店住宿折扣 浙江湖州南浔推出凭电影票根享商户优惠活动 [1] 未来发展方向:业态融合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影院与精品酒店、艺术画廊等业态结合 打造目的地式文化消费综合体 [2] - 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规划电影主题街区 引入电影主题餐厅、周边产品店等丰富业态 [2] - 鼓励头部影院、连锁餐饮、景区和零售品牌组建跨行业联盟 推行电影消费一卡通或积分互通计划 [2] 未来发展方向:IP开发 - 鼓励地方非遗企业、老字号企业与热门电影IP推出跨界联名产品 [2] - 引导电影集团与文旅、餐饮企业合作 围绕热门电影IP打造城市漫游剧本杀、同款美食地图及旅游线路 [2] 未来发展方向:主题活动 - 引导企业策划电影主题嘉年华 开展首映活动 利用数字技术丰富沉浸式体验 [2]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电影文化节、美食节、旅游节等活动 发放惠民消费券以激发消费意愿 [2]
多端发力 跨界融合 “电影+”激活消费新动能
央视网· 2025-10-10 20:25
行业整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观影人次超过5000万 [1] - 电影播放场次达到314.66万场,同比增长12.82% [1] - 国庆档观众满意度调查得分85.4分,创下近年来新高 [1] 行业消费趋势 - 电影产业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 [1] - 由电影带动的文旅、餐饮等关联消费快速增长 [1] - 行业逐步构建“内容IP化、场景多元化、运营协同化”的消费环境 [1] 行业政策与活动 - 多地推出发放电影消费券、优惠票价等惠民观影措施,票价平均降低近10% [1] - 在“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去旅游”、“中国电影消费年”等活动推动下,电影关联消费场景不断创新 [1] - 北京、浙江、福建等地积极开展“电影+”消费联动,用电影“票根”激活文旅大市场 [1] 行业联动效应 - 《志愿军:浴血和平》等电影拍摄地、取景地和故事发生地成为假期旅游出行热门目的地 [1] - 电影“流量”成功转化为景区景点客流量 [1] - 电影产业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1]
多端发力 “电影+”激活消费新动能
新浪财经· 2025-10-10 08:12
电影市场表现 - 国庆档电影市场势头迅猛,成为假期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1] - 国庆档满意度得分85.4分,同比增长2.1分,为近四年最高 [1] - 电影平均票价为36.64元,同比下降9.28% [1] 产业联动发展 - 档期内"电影+"联动消费规模在票房数据基础上叠加升级 [1] - "电影+文旅"、"电影+衍生周边"、"电影+美食"等多元消费关键词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1] - 多元消费模式见证中国电影产业破圈的高质量发展 [1] 内容供给情况 - 国庆档共有十余部新片上映 [1] - 新片涵盖历史战争、动画、奇幻、喜剧等多元类型 [1]
电影消费“破圈”生长 ——假期市场热点见闻⑦
经济日报· 2025-10-08 06:07
国庆档电影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7日12时05分,国庆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6亿元 [1] - 档期影片类型丰富,包括奇幻、动作、战争、剧情、动画、历史、喜剧等,满足不同观众需求 [1] - 《志愿军:浴血和平》市场表现良好,为整体票房走势提供重要支撑 [1] - 主旋律题材开创“家国叙事”商业类型片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1] 电影与文旅产业融合 - “电影+文旅”模式盛行,实地探访影视取景地成为游客假期选择,例如重庆因《刺杀小说家2》取景成为文旅热点 [2] - 福建泉州借助电影《浪浪人生》热度吸引游客感受城市海洋文化与人文底蕴 [2] - 电影IP通过文化内涵挖掘和创新表达实现产业共赢,例如杭州举办融合电影、市集与青年文化的艺术盛宴 [2] - 电影成为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 票根经济与消费场景延伸 - 电影票根成为连接“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通行证 [3] - 浙江省以电影票根串联美景与美食,江苏省部分影院推出“电影+民乐表演”“电影+非遗美食”活动实现三赢 [3] - 吉林省推出“跟着电影去旅游”惠民消费券活动,联动全省文旅资源,实现观影消费向文旅体验的场景延伸 [3] - 票根经济是产业深度融合的体现,政策举措促进“电影+”消费提质升级 [3] 电影产业转型与政策支持 - 电影产业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 [4] - 行业需探索电影IP的多元化开发与新形态表达,巩固电影在文化消费中的重要地位 [4] - 政策推动将“跟着电影去旅游”等“电影+”消费方式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4] - 政策措施助推电影与线下消费业态融合发展,催生更多复合型文化消费场景 [3]
今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持续飘红 解码票房亮眼成绩单
央视网· 2025-10-03 07:16
整体市场表现 - 2025年度总票房(含预售)突破425.022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电影票房成绩 [2] - 2025年全国观影人次(含预售)突破10亿 [2] - 2025年开年至今已上映影片数量超300部 [5] 国产电影主导地位 - 国产电影票房占比高达89.7% [2] - 年度票房榜前十名全部为国产电影 [2] -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总票房突破154.4亿元 [5] 关键档期票房表现 - 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6亿元 [4]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达119.66亿元,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7] - 春节档呈现“一超多强”局面,被称为“史上最强” [5] - 清明档、五一档等小档期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7] 产业生态与消费促进 - 电影产业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电影+”多元消费生态转型 [8][9] - 国家启动“电影消费年”,推出“电影+文旅”、“电影+美食”等活动,多地联动提供消费补贴 [9] - 电影票根可解锁景点、商圈、餐饮门店优惠,激活消费新动能 [9][11] 中国故事出海与国际影响 - 中国影片融入传统文化与最新科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12] - 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作为首部出海作品,总票房突破4300万元,在多国亮相 [12] - 《哪吒之魔童闹海》海外票房超4亿元,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位 [14] - 《南京照相馆》在美、加、德等国热映,引发海外观众热议 [14]
文化·视点丨“电影+”如何创新消费场景?
新华网· 2025-09-26 19:44
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以影视作品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 [1] - 国务院提出促进电影关联消费,国家电影局与商务部联合推动电影业和餐饮业深度融合发展 [2] - 国家电影局等部门启动"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去旅游""中国电影消费年"活动,以发挥电影对提振消费的积极作用 [4] 行业融合与创新模式 - 电影与图书、文创、美食等多元业态跨界联动,推动消费场景和服务体验推陈出新 [3] - 影院通过开展线下活动,为观众提供全流程互动、全空间体验服务,例如上影影城美罗城店打造动漫主题影院,自6月揭幕以来累计接待观众超10万人次 [1] - 电影深度链接线下业态,激发消费内生动能,助推行业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 [3] 具体案例与市场表现 -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衍生沉浸式XR体验项目在全国超60家商业综合体推出,延伸电影消费场景并延长电影IP生命力 [3] - 《罗小黑战记2》团队在北京朝阳公园打造快闪店,10天内客流量超15万人次 [3] - 电影《长安的荔枝》与多家品牌联名合作,多款荔枝饮品热销 [3] 文旅融合趋势 - "跟着电影去旅游"成为文化新风尚,《哪吒2》带火天津哪吒小镇等多个旅游目的地,暑期档电影《南京照相馆》带动游客走进上海影视乐园 [4] - 影旅融合推动电影观众向旅游游客转变,扩大消费半径,需将短期流量通过延长消费链条转化为长期留量 [4] - 各地文旅部门通过发布观影消费券、举办主题活动等形式推动影旅融合,发展票根经济 [4]
拯救电影,先要拯救电影院
虎嗅· 2025-09-05 21:43
行业挑战与市场表现 - 电影行业面临介质老化及年轻人娱乐选择多元化的冲击 观众越发追求"附近""现实性""代入感"和"情绪价值" [1] - 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154亿元 但节后市场断崖式下滑 工作日票房跌至1000万元 创近10年最低点 [2] - 暑期档呈现两极分化:6月仅两部国产片票房过亿 7月《恶意》票房2.5亿元(较2023年同制作人作品《消失的她》35亿元下降92.9%) 8月《南京照相馆》预测票房从10亿元上调至30亿元 《浪浪山小妖怪》从5亿元上调至17亿元 [2][3] - 截至8月10日暑期档总票房突破85亿元 但市场呈现"骤冷骤热"特征 [3][4] 内容创作趋势 - 成功作品特质:摒弃宏大叙事 采用小人物视角增强代入感(如《南京照相馆》通过1937年普通市民处境折射历史) [7][8] - 动画电影优势明显:技术成熟(2D/3D不落伍) 题材限制少 规避演员舆论风险 盈利可能性高于真人电影 [17][18] - 情绪价值成为核心需求:观众追求直给式情绪输出 要求即时性的哭或笑体验 而非遮遮掩掩的表达 [21] - 好莱坞IP面临老化:年轻观众对"漫威宇宙""DC宇宙"认知度下降 而《唐人街探案》系列因强类型叙事和人性主题保持生命力 [19][20] 受众行为变化 - 年轻观众审美壁垒形成:反感精英化说教 偏好有灰度缺陷的人物形象(如《浪浪山小妖怪》冒牌英雄设定引发打工族共鸣) [12][14] - 去明星化趋势明显:观众对权威展示产生抵触 姜文作品《你行!你上!》因未适应此变化导致市场失语 [15][16] - 性价比成为决策关键:电影作为重资产形态(投资大/制作长/回收难)与轻资产消费趋势存在矛盾 [3] 产业结构问题 - 档期依赖症严重:春节档/暑期档外日常时段票房惨淡 影厅常出现零观众状况 [9][10] - 收入结构单一:中国电影98%-99%收入依赖票房(美国部分影片票房占比仅40%) 缺乏衍生品/文旅等多元化收入渠道 [25][26] - 新人导演崛起:因成本低(酬劳与阵容费用低)/执行快(如申奥团队5个月完成《南京照相馆》制作上映)/更懂年轻受众需求而受资方青睐 [22][23][24] 未来发展路径 - 电影院生存成为核心议题:需解决非档期客流量问题 避免"卖场"消失导致行业系统性危机 [10][11] - 内容为王原则不变:电影影响力决定衍生开发空间 失败作品难以通过营销补救 [27] - 行业危机尚未解除:暑期档表现可能为阶段性反弹 需持续关注题材与内容创新力 [28][29]
发千万元观影券,“2025北京仲夏电影嘉年华”助力暑期档市场
新京报· 2025-07-23 16:54
活动概况 - 北京启动"2025仲夏电影嘉年华"系列活动 旨在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并带动城市综合消费 [2] - 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 北京市电影局、商务局及中央广电总台北京总站联合主办 [2] - 计划通过惠民观影活动在暑期及国庆期间实现1000万元优惠总规模 [2] 市场数据与档期表现 - 暑期档已有60余部新片定档 影院热度持续升温 [4] - 海淀区今年观影人次达399.43万 票房收入2.14亿元 [11] - 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五棵松商圈单周客流增长90.8% 达36.24万人次 [11] 财政补贴与消费刺激措施 - 通过猫眼平台发放1000万元惠民观影补贴 [4] - 联合美团发放25万份66元优惠券包 总价值约1500万元 [4] - 推出四大购票优惠:早场立减30元、全日立减20元、黄金场满3减20/张、特定影片最低19.9元 [8] 商圈联动与票根经济 - 联动全市30个商圈深化"票根经济" 实现观影与商场消费互惠 [4][6] - 万达广场推出"票根经济2.0" 凭影票可享近千家品牌跨业态优惠 [10] - 通州区推出300余项票根优惠活动 计划全年放映公益电影1.4万场 [11] 创新观影场景与技术应用 - 推广飞行影院、虚拟现实影院、沉浸式影院等科技观影新场景 [4] - 首都电影院升级科技体验 包括VR、LED HDR屏及沉浸光影馆等新消费空间 [10] - 《东极岛》运用IMAX特制拍摄及世界级海洋视效 水中戏份占比40%创华语影史纪录 [6] 重点影片与市场定位 - 《罗小黑战记2》豆瓣评分8.6 采用20万张手绘原画 联合1000家影城开展主题快闪活动 [7] - 《捕风追影》定位"暑期档唯一犯罪动作爽片" 成龙与张子枫首次搭档演师徒 [7] - 《东极岛》取材真实历史事件 1:1复刻战俘船及24艘渔船 揭露日军罪行 [6] 区域特色活动规划 - 海淀区组建"电影消费联盟" 拓展电影+亲子/运动新场景并开展露天放映 [11] - 通州区打造40余场"运河边的光影故事"活动 暑期活动预计惠及70万人次 [11] - 全市组织开展创意露天放映活动 打造沉浸式夏日光影体验 [4] 企业参与与业绩表现 - 万达广场在京冀地区运营22家广场 2025年票房收入稳居北京市场前列 [10] - 首都电影院面向学生及游客提供半价优惠 发放超百万张观影券 [10]
看电影品红酒,《康熙与路易十四》探索“电影+消费”新尝试
搜狐财经· 2025-06-30 21:13
活动概况 -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法语国家分会举办《康熙与路易十四》专场观影活动 吸引近百名观众参与 包括高校师生及分会代表 [1] - 活动结合电影观影与法国红酒品鉴 尝试落实"电影+消费"模式 [3] - 留法分会会长强调影片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献礼的重要意义 [7] 活动内容与形式 - 影片以艺术视角再现300年前康熙与路易十四的交往历程 展现中法文明交流历史 [7] - 映后设置法国红酒品鉴会 由"爱酒客"代理商赞助 旨在提升品牌影响力并扩大销量 [3] - 观众对影片呈现的历史场景表示赞赏 认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10] 参与人员与反馈 - 留法分会领导、兄弟分会代表及高校师生等嘉宾共同参与 [9] - 复旦大学法语专业学生表示影片增强了对中法文化交流的直观认识 [10] - 活动组织者邱天及其"爱酒客"团队获得特别致谢 [7]
广东省电影局发布56条跟着电影游广东旅游线路导览图
南方都市报· 2025-06-29 09:34
广东2025年主题电影展映活动 - 活动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电影局主办,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电影集团承办,融合惠民观影、非遗展演、旅游推介、特色市集,以"电影+"模式助力暑期文化市场消费 [1] - 创新打造"电影放映+'文旅·美食·体育'消费特色集市"联动模式,15个主题摊位汇集十五运会特许商品、影视旅游线路、体育装备、非遗文创及岭南美食 [2] - 同步启动"影惠万家,'粤'享精彩"2025年夏季电影惠民消费活动,影迷可通过扫码领取观影优惠券 [2] 电影与文旅消费联动 - 发布56条"跟着电影游广东"旅游线路及电子导览地图,串联《英雄三元里》《长安的荔枝》等影片取景地,提供"云游"功能 [3] - "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上线,覆盖21地市全维度场景库,为剧组提供信息渠道并方便观众"跟着电影去旅行" [3] - 活动通过电影消费带动文旅消费,探索影旅融合新模式 [3] 广东新片发布与暑期档布局 - 三部粤产电影主创亮相:《英雄三元里》(9月上映)还原三元里抗英事件并融入粤剧、醒狮元素 [4] - 《长安的荔枝》(7月25日上映)三分之一场景取自广东多地,结合岭南荔枝林与唐代职场故事 [4] - 《奇遇》(8月8日上映)在东莞取景,讲述角色互换的合家欢故事 [4] - 另有《逆风而行》《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等粤产电影将陆续上映,丰富暑期供给 [5] 活动亮点与市民参与 - 十五运会特许商品摊位推出文创周边及集章游戏,奖品包括电影票、主题乐园门票等 [2] - 美食摊位展出《长安的荔枝》同款风味荔枝,吸引市民打卡 [2] - 压轴公益放映《飞驰人生2》,300多名观众参与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