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发动机
icon
搜索文档
低空经济行业专题系列二:eVTOL动力系统的市场空间、技术趋势和产业链机遇【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7 10:33
低空经济产业整体概况 - 低空经济定义为以1000米以内空域为依托,辐射制造、飞行、保障等产业的综合性形态,载人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高度通常在300米以下[11] - 2023年国内市场规模达5059亿元,同比增速33.8%,预计2025年达8592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23] - 政策推动形成"上游自主突破、中游协同攻关、下游标准引领"的全链条发展格局,30余省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4][17][18] eVTOL市场空间与技术路线 - 中期存量市场测算:旅游观光场景需求2.4万架,通勤场景8.5万架,整机销售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45][46][47] - 技术路线呈现百花齐放:多旋翼构型占比30%,复合翼17%,倾转旋翼36%成为主流[34][35] - 全球eVTOL概念产品超1000个,亿航EH216-S成为全球首款获标准适航证的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19][35] 动力系统产业链价值分布 - 动力系统占eVTOL成本结构40%,中期存量市场空间达1000亿元[48][52] - 永磁同步电机因功率密度优势成为首选,轴向磁通电机扭矩密度达传统径向电机4倍[117][118][123] - 新能源汽车电机企业如英搏尔、汇川技术凭借技术协同优势切入eVTOL电机市场[6][104] 航空动力系统技术对比 - 传统航空动力系统以燃油发动机为主,适用于大载重长航时场景,但存在高能耗高噪音问题[3][54] - 电推进系统分为纯电/混动/氢能路线,分布式电推进(DEP)技术能量利用效率超70%,较燃油发动机提升30个百分点[55][57] - 政策明确以电动化为主攻方向,要求2024-2030年实现250kW级航空电机规模化量产[54] 商业化应用场景进展 - 亿航智能累计完成超56000架次安全试飞,获全球首个载人eVTOL适航三证[1][20] - 物流配送场景率先跑通:美团、顺丰实现无人机城市常态化运营,中通采购峰飞航空30架货运eVTOL[20][52] - 低空旅游试点落地广州、深圳等地,单架次补贴最高达300元/人[18][45] 产业链竞争格局 - 整机制造形成三类主体:航空巨头(波音、空客)、车企(吉利、小鹏)、专业厂商(亿航、峰飞)[19] - 民航发动机市场被GE、普惠、罗罗垄断,CFM国际占比59%;军用领域仅中美英法等国具备自主研发能力[95][100] - 国内航空发动机整机制造由央企主导,CJ-1000A发动机正在推进国产大飞机替代[101]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所属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业绩说明会安排 - 会议将于2025年4月25日14:30-17:00举行,采用视频网络互动与现场结合方式,其中14:30-16:00为现场交流,16:00-17:00为网络在线交流 [2][3] - 出席人员包括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独立董事及有关部门人员(可能因特殊情况调整) [3] - 网络平台为上证路演中心,现场地点为成都海湾酒店(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南段255号) [4] 投资者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在2025年4月17日至4月24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预征集"栏目提交问题 [4] - 公司将在说明会上集中回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4] - 会后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说明会主要内容 [5] 公司信息披露 - 公司已于2025年4月2日在上交所网站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2] - 本次说明会旨在让投资者更全面了解公司2024年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发展前景 [2]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宁娇,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徐家湾13号信箱董事会办公室 [5] - 咨询电话:029-86152009,电子邮箱:hfdl2008@xae.acee.cn [5]
航发动力(600893):主业营收稳定增长,多元布局空间广阔
长江证券· 2025-04-06 2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收入及内贸主业稳定增长,受研发、财务费用增加及投资收益减少等因素影响业绩承压,子公司黎阳动力利润率转正或反映其产品成熟度提升 [2][12] - 2024年公司实现民品业务快速拓展,低空、通航、商用航发等或是未来核心看点,公司积极布局新产能迎接新一轮需求释放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78.8亿,同比增长9.48%;归母净利润8.6亿,同比减少39.48%;扣非归母净利润7.92亿,同比减少35.2% [6] - Q4实现营收219.23亿,同比增长25.81%,环比增长195.92%;归母净利润1.34亿,同比减少65.65%,环比增长2.06%;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同比减少70.69%,环比减少19.65% [6] 事件评论 - 2024年公司收入及内贸主业稳定增长,受研发、财务费用增加及投资收益减少等因素影响业绩承压 [12] - 分业务来看,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实现收入449.94亿元,同比增长10.03%;外贸出口转包业务实现收入20.74亿元,同比增长6.45%;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实现收入1.97亿元,同比减少24.91% [12] - 分子公司来看,西航本部收入160.33亿元(yoy+24%),黎明公司收入273.69亿元(yoy+4%),南方公司收入76.73亿元(yoy - 1%),黎阳动力收入50.93亿元(yoy+4%) [12]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为2.08%,同比提升0.81pcts,财务费用率为0.95%,同比提升0.39pcts [12] - 受四季度毛利率拖累,公司全年盈利能力波动,2024年销售毛利率为10.06%,同比降低1.03pcts,销售净利率为2.05%,同比降低1.42pcts [12] - 2024Q4销售毛利率为7.72%,同比降低1.84pcts,环比降低6.23pcts;销售净利率为0.76%,同比降低1.57pcts,环比降低1.37pcts [12] - Q4公司收入在全年的占比约46%,四季度毛利率偏低导致全年毛利率受较大影响 [12] - 分子公司来看,西航本部利润率3.8%(yoy - 1.2pcts),黎明公司利润率1.7%(yoy - 0.9pcts),南方公司利润率0.2%(yoy - 5.6pcts),黎阳动力利润率0.1%(yoy+1.5%),黎阳动力利润率转正或反映其产品成熟度提升 [12] - 2024年公司实现民品业务快速拓展,是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积极拓展低空经济及通用航空市场,重点发展AES100、AEP50/60E、AEP100系列、AEP500等涡轴、涡桨发动机 [12] - 2024年11月,公司子公司南方公司与客户签署约1500台通用航空动力产品意向采购合同,总金额超过100亿元 [12] - 外贸上,公司主要客户有赛峰集团、RR、GE航空等世界著名的航发OEM,主要产品是各类盘、环、轴、机匣、整体叶盘、叶片等零部件,主要配套于GE9X、CFM56、LEAP - 1A/B、Pearl、Trent、LM2500、LM6000等发动机和燃气轮机 [12] - 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9.7/16.3/23.0亿元,同比增速为12%/69%/41%,对应PE为90/53/38X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了2024A、2025E、2026E、2027E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数据 [17]
航发动力:2024年年报点评:新老型号过渡期业绩承压,看好公司长期发展-20250402
民生证券· 2025-04-02 17: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航发动力2024年年报业绩表现较市场预期略低,主要因研发费用增加以及未按预期处置股票所致;当前处于新老型号过渡期业绩阶段性承压,但长期发展潜力值得看好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4月1日公司发布2024年报,全年营收478.8亿元,同比增长9.5%;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下降39.5%;扣非净利润7.9亿元,同比下降35.2% [1] 4Q24情况 - 单季度4Q24营收219.2亿元,同比增长25.8%;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65.7% [1] 利润率情况 - 2024年整体利润率有所下降,毛利率同比下降1.0ppt至10.1%,净利率同比下降1.4ppt至2.1% [1] 费用情况 - 2024年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94ppt至6.95%;整体研发投入10.5亿元,同比增长72.1%,其中费用化研发支出10.0亿元,同比增长79.8%,资本化研发支出5717万元;财务费用同比提升84.3%至4.6亿元,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0.39ppt至0.95%;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7%至2.9亿元 [1] 分产品情况 - 2024年航发及衍生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0.0%至449.9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0.5ppt至9.5%;外贸出口转包收入同比增长6.5%至20.7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5.3ppt至19.7%;非航空产品及其他收入同比下降24.9%至2.0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1.3ppt至18.4% [2] 分主机厂情况 - 西航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3.6%至160.3亿元,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0%至6.14亿元;黎明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3%至273.7亿元,利润总额下降31.9%至4.62亿元;南方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3%至76.7亿元,利润总额下降96.5%至1570万元,主要因2024年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09.5%至3.7亿元;黎阳动力收入同比增长3.8%至50.9亿元,利润总额436万元,2023年同期为 - 0.69亿元 [2] 2025年经营计划 - 预计实现收入476.6亿元,与2024年收入基本持平;预计归母净利润5.92亿元,较2024年同比下滑31.2% [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7亿元、10.66亿元、15.7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4x/92x/62x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7,880|47,691|52,840|58,020| |增长率(%)|9.5|-0.4|10.8|9.8|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860|597|1,066|1,572| |增长率(%)|-39.5|-30.6|78.5|47.4| |每股收益(元)|0.32|0.22|0.40|0.59| |PE|114|164|92|62| |PB|2.5|2.4|2.4|2.3| [4]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包含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及主要财务指标预测,如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等指标在2024A - 2027E期间的变化情况 [9][10]
航发动力(600893):2024年年报点评:新老型号过渡期业绩承压,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民生证券· 2025-04-02 17:2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航发动力2024年年报业绩表现较市场预期略低,主要因研发费用增加以及未按预期处置股票所致;当前处于新老型号过渡期业绩阶段性承压,但长期发展潜力值得看好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4月1日公司发布2024年报,全年营收478.8亿元,同比增长9.5%;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下降39.5%;扣非净利润7.9亿元,同比下降35.2% [1] 4Q24情况 - 单季度4Q24营收219.2亿元,同比增长25.8%;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65.7% [1] 利润率情况 - 2024年整体利润率有所下降,毛利率同比下降1.0ppt至10.1%,净利率同比下降1.4ppt至2.1% [1] 费用情况 - 2024年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94ppt至6.95%;整体研发投入10.5亿元,同比增长72.1%,其中费用化研发支出10.0亿元,同比增长79.8%,资本化研发支出5717万元;财务费用同比提升84.3%至4.6亿元,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0.39ppt至0.95%;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7%至2.9亿元 [1] 分产品情况 - 2024年航发及衍生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0.0%至449.9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0.5ppt至9.5%;外贸出口转包收入同比增长6.5%至20.7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5.3ppt至19.7%;非航空产品及其他收入同比下降24.9%至2.0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1.3ppt至18.4% [2] 分主机厂情况 - 2024年西航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3.6%至160.3亿元,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0%至6.14亿元;黎明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3%至273.7亿元,利润总额下降31.9%至4.62亿元;南方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3%至76.7亿元,利润总额下降96.5%至1570万元;黎阳动力收入同比增长3.8%至50.9亿元,利润总额436万元,2023年同期为 - 0.69亿元 [2] 2025年经营计划 - 预计实现收入476.6亿元,与2024年收入基本持平;预计归母净利润5.92亿元,较2024年同比下滑31.2%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7亿元、10.66亿元、15.7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4x/92x/62x [3] 财务指标预测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8.8亿元、476.91亿元、528.4亿元、580.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5%、 - 0.4%、10.8%、9.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8.6亿元、5.97亿元、10.66亿元、15.7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9.5%、 - 30.6%、78.5%、47.4%等 [4][9][10]
航发动力2024年财报:净利润暴跌39.48%,现金流压力凸显
金融界· 2025-04-02 00:52
文章核心观点 航发动力2024年年报暴露出公司在盈利能力、现金流管理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多重问题,虽在技术创新和内部管理上有进展,但转化为实际业绩增长仍是重大挑战 [1][7] 净利润大幅下滑,盈利能力堪忧 - 2024年净利润8.6亿元,同比下降39.48%,扣非净利润7.92亿元,同比下降35.20%,盈利能力大幅削弱 [1][4] - 第四季度营收219.2亿元,同比增长25.8%,但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65.7%,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70.7%,年末经营压力加剧 [4] - 净利润暴跌与成本上升有关,成本控制不力问题突出 [4] 现金流恶化,资金链承压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 -143.09亿元,同比下降112.3%,运营面临严重资金压力 [5] - 现金流恶化影响日常运营和未来投资发展计划,派发现金红利2.59亿元在现金流紧张下不切实际 [5][6] - 总资产同比增长16.2%,归母净资产仅增长1.1%,资产增长依赖负债增加,加剧财务风险 [6]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双重挑战 - 2024年积极推进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领域取得进展,建立产学研中心和创新平台强化核心竞争力 [7] - 技术创新投入未带来预期盈利回报,新兴市场贡献未显现,外贸出口转包订单增长有限,未拉动整体业绩 [7] - 流程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优化提升内部管理,但未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需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间找平衡 [7]
航发动力:2024年报净利润8.6亿 同比下降39.48%
同花顺财报· 2025-04-01 19:23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展示公司2024年年报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及分红送配方案 [1][2][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32元,较2023年降39.62% [1] - 2024年每股净资产为0元,较2023年降100% [1] - 2024年每股公积金10.3元,与2023年持平 [1] - 2024年每股未分配利润3.47元,较2023年增4.2% [1] - 2024年营业收入478.8亿元,较2023年增9.48% [1] - 2024年净利润8.6亿元,较2023年降39.48% [1]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2.17%,较2023年降40.71%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56309.45万股,占流通股比58.66%,较上期减少1098.56万股 [1]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股东持股数量不变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减少711.79万股,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持股减少29.99万股 [2] - 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为新进前十大股东 [2] - 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ETF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实行10派0.970元(含税)的分红送配方案 [3]
航发动力连跌7天,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3-24 17:51
公司股价表现 - 航发动力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 区间累计跌幅达3.83% [1] - 近1周股价下跌2.3% 近1月下跌1.58% 近3月微跌0.13% [2] - 近6个月累计上涨22.63% 但今年以来收益率为负0.32% [1][2] 基金持仓情况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于去年四季度新进成为航发动力前十大股东 [1]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负0.32% 在3442只同类基金中排名2604位 [1] - 基金近6月收益22.63% 低于同类平均的31.47% 但跑赢沪深300指数的17.39% [2] 基金管理人背景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基金经理柳军累计任职时间15年又297天 现任公司副总经理 [3][4] - 柳军目前在管基金总规模达4388.51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任期回报130.46% [4] - 华泰柏瑞基金成立于2004年11月 股东包括PINEBRIDGE INVESTMENT LLC(49%) 华泰证券(49%) 苏州高新(2%) [4] 公司历史沿革 - 航发动力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国营红旗机械厂 系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第二批航空工业企业 [1] - 公司现为我国大中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研制生产基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