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政
icon
搜索文档
确保“双过半” 河南亮出经济发展新“底牌”
河南省一季度经济表现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9%,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加快1.2个和0.8个百分点 [1] - 工业、投资、消费等指标增速均快于去年同期且高于全国水平 [1] - 经济实现"开门红",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重任 [1] 二季度经济政策组合拳 - 发布《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政策措施》作为"1+7"政策体系的核心 [1] - "7"项配套政策包括提振消费、促消费活动、基础设施投资、外贸稳量提质等重点领域 [1] - 政策涵盖企业补贴、消费券、适老化改造等"真金白银"措施 [2] 消费提振措施 - 推出文旅消费繁荣行动,强化"老家河南"品牌效应 [2] - 实施农村消费促进行动,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2] - 推动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3] - 培育数字消费、低空消费等新增长点 [3] - 打造新零售、新餐饮、新文娱等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 [3] 基础设施投资措施 - 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0.5%,低于全国16.3个百分点 [3] - 出台14条措施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回升 [3] - 建立重大项目集中督导机制和前期工作会商机制 [3] - 制定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重点项目清单 [3] - 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用地技术指导 [3]
刘宁在郑州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劳动者
河南日报· 2025-05-01 18:44
刘宁来到省委总值班室,视频调度部分省辖市、省直单位和县区安全保障工作。他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 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汲取近期事故教训,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以高度警觉性和责任感,统筹好应急管理和常态管理,把各项工作 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抓早抓小,加强值班值守和紧急信息报送,做好防火防灾、防汛抗旱、大型活动安全监管等工 作,防范各类"意想不到、突如其来、如影随形、习以为常"事件,坚决整治节日"四风"问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省领导安伟、张雷明、陈星、郑海洋参加有关活动。(记者 刘婵 张笑闻) 郑州圆方集团深耕家政领域,员工数量众多。刘宁与全国劳动模范薛荣及职工代表深入交流,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 劳动群众坚定信心、保持干劲,弘扬劳动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刘宁说,我们要牢记嘱托、艰苦奋斗,抓好企业党建, 锻造技能本领,奋力干出新业绩、取得新成就。 责任编辑: 路娇 在金水区文化路街道工会驿站,刘宁与环卫工人、外卖小哥亲切交谈。"大家冒着严寒酷暑,用辛勤汗水扮 ...
【央广时评】新职业劳动者获表彰的“代入感”
央广网· 2025-04-30 15:45
文章核心观点 新职业劳动者代表获表彰,弘扬劳模和劳动精神,体现“劳动最光荣”价值认同,推动就业观念转变和新职业健康发展,提升劳动者职业归属感等,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3][7] 分组1:表彰情况 -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2426人受表彰,含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这是第17次评选表彰 [1] - 获表彰人员来自传统行业、教科文卫一线、传统文化传承领域及新职业领域 [1] 分组2:新职业劳动者群体情况 - 我国新就业群体总量达8400万人,覆盖社会各领域各层次,包括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 [2] - 随着互联网等与实体经济融合,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人数增多,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人员开辟就业新空间 [3] 分组3:表彰意义 - 表彰弘扬劳模和劳动精神,激励劳动者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引领就业观念有深远意义 [2] - 体现“劳动最光荣”价值认同,激励劳动者在平凡岗位干出业绩 [2] - 让社会关注新职业领域,转变就业择业观念,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3] - 推动建立完善新职业行业标准、规范和培训体系,促进新职业健康有序发展 [7] 分组4:保障措施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7] - 8部门联合出台举措指导加强快递员等服务管理,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7] - 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推进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建设,提升劳动者职业归属感等 [7]
各地如何大力提振消费?
北京青年报· 2025-04-29 17:59
经济政策与消费提振 - 北京市二季度将出台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激活消费"主引擎"[1] - 2024年我国GDP达134.9万亿元增长5%,一季度GDP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3] -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名义增长5.3%实际增长5.1%[3] - 国家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8] 地方消费激励措施 - 浙江省计划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为80万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4] - 河北省计划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左右[4] - 海南省计划2027年休闲渔业消费达80亿元,海洋旅游接待游客超1800万人次[11] - 北京市将深化"演艺之都"建设,推进环球影城二期等重大项目[9] 消费市场表现 - 清明节期间北京玉渊潭公园日均游客超10万人次,樱花冰激凌单日销量达1.6万支[2]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6] - 截至4月8日消费者累计购买家电以旧换新产品3571万台,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208.5万份[9] 消费升级趋势 - 义乌小商品城商户年销售晴雨伞500万把,产品款式达3000种[7] - 消博会设立"新消费科技展区",展示AI按摩椅和智能新能源汽车[8] -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扩围至12类产品,数码产品补贴达销售价格15%[8] 消费环境优化 - 2024年我国食品抽检合格率99.2%,药品抽检合格率超99%[12] - 云南省计划公示放心消费单位48000家以上,发展无理由退货单位5000家[13] - 北京市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重点查处九大领域违法行为[13] 专家观点 - 服务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包括健康、体育、文旅、教育、养老等领域[16] - 需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16] - 要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消费者信心和意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