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广大民营企业在乡村全面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跨越发展 在希望的田野上双向奔赴(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5-31 05:59
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与就业带动 - 飞鹤乳业在黑龙江泰来县建厂带动1000余名年轻人返乡就业,配套企业提供1000多个岗位,员工月薪达6000元,农户年收入超10万元,为县财政贡献数亿元税收 [2] - 飞鹤全国累计创造17万个就业岗位,带动16万农民增收 [3] - 羚锐制药在河南新县建立中药材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800多户种植,年纳税超6亿元 [3] 农业产业链升级 - 拼多多通过"中转集运+平台兜底物流"模式降低西部农产品物流成本,电商西进带动日均发货2000箱苹果,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 [4] - 喜茶在汕头金灶镇发展订单农业,引导400户农户标准化种植桑葚,推出"酷黑莓桑"饮品实现产销联动 [6] - 京东"奔富计划"开设2200余个农特产馆,茶百道年采购超25万吨农产品原料 [6] 乡村多元价值开发 - 九牛文旅将江西望仙乡废弃矿山改造为景区,年接待游客310万人次,营收5.28亿元,带动1000家民宿和300家农家乐,培训4万余人创业就业 [7] - 秀艺毯业在四川苍溪县打造"非遗+产业"工坊,带动200人就业,融合旅游观光与手工艺生产 [7] 规模与成效 - 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产业帮扶集群化、绿色化发展 [3] - 拼多多累计带动30万新农人返乡创业,助力超2000万农业经营主体增收 [4]
解码德保农商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德保样本”
证券日报· 2025-05-30 14:51
德保农商银行业绩与战略 - 2024年1月至4月累计为县域经济输送信贷资金超5.5亿元,截至4月末存款余额54.06亿元、贷款余额42.82亿元 [1] - 综合排名从2022年末第44名跃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第8名,监管指标持续向好 [1] - 坚持"做小、做散、做精"转型方向,围绕重大项目、园区建设及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发力,打造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德保样本" [1] 工业领域金融支持案例 - 对石灰岩产业企业信贷支持从600万元增至4350万元,通过"全周期+嵌入式"服务机制精准匹配产能扩建需求 [3] - 投放"桂惠贷"为企业减少融资成本47.57万元,该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 [3] - 支持企业建成13座石灰窑和3座现代化钢窑,形成日产量2155吨规模,成为广西华银铝业长期合作伙伴 [3] 文旅产业金融创新 - 以收费权质押+股东担保方式为德保矮马王国景区提供1800万元固定资本贷款 [4] - 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13.52万人次,实现营收约925万元,带动周边村落发展 [4] - 累计投向文旅产业信贷资金6000万元,推动产业突破"门票经济"边界 [4] 农业领域金融服务 - 创新以"财政补贴型水果种植保险单"质押方式向百乐德农业发放280万元贷款 [6] - 支持企业打造5000余亩柑橘产业版图,提供代发工资、移动支付等一站式服务 [6] - 计划重点支持企业建设"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系统,探索"金融+科技+农业"融合路径 [7]
双节巧遇催生文旅新体验 电广传媒打造“回到童年过端午”主题游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12:57
文旅活动策划 - 公司以"回到童年过端午"为主题,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IP,在湖南全域打造双节文旅盛宴 [1] - 长沙世界之窗推出水上龙舟竞渡与旱地龙舟趣味赛,结合传统点雄黄、射五毒活动与现代水幕光影秀 [2] - 汨罗屈子文化园新增"百粽宴"、儿童龙舟体验等互动,强化端午文化符号 [2] - 安化茶马古道景区推出黑茶入粽制作、清凉溯溪、田园垂钓等自然体验活动 [2] - 湘潭万楼·芒果青年码头通过祭屈祈福、非遗火壶秀等演艺唤醒童年记忆 [2] 科技赋能文旅 - 衡阳青春东洲岛打造全国首个数字船山书院,运用AR、VR、AI技术实现与王夫之跨时空对话 [3] - 长沙芒果未来艺术中心"千里江山奇幻游"光影展通过动态数字长卷、全景CAVE空间等技术复活《千里江山图》 [3] - "群星闪耀时"馆藏展结合AI交互与数字艺术再现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师真迹 [3] 亲子活动创新 - 长沙世界之窗联合"猪猪侠"打造首个线下端午主题乐园,推出限定版"高粽"猪猪侠互动 [4] - 湘潭万楼·芒果青年码头推出"赛龙舟"主题活动,超级飞侠助阵趣味龙舟赛 [4] - 衡阳青春东洲岛、安化茶马古道等景区推出超级飞侠见面会、亲子旱地龙舟等丰富活动 [4] - 圣爵菲斯大酒店、南岳芒果晨曦客栈推出非遗连粽三元、古法香囊DIY等亲子手作体验 [4] 战略成果 - 公司通过创新文旅实践探索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同的新路径 [5]
“天水蓝”背后的绿色动能 ——甘肃省天水市清洁能源发展助力绿色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网· 2025-05-29 15:56
空气质量与绿色发展 - 2024年天水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5天,优良天数比率97.3%,为监测机制实行以来最好水平[1] - 能源结构调整推动"风光电+文旅+交通"全链条绿色产业发展,形成常态化蓝天景观[3] 文旅产业电气化转型 - "秦州食光"美食街区使用75台智能电厨具,日均减少碳排放约1.2吨[4] - 西关古城等新晋打卡地日均客流突破2万人次,"绿电+文旅"模式实现零碳烟火气[4] - 苏湾村通过全电厨房改造,热效率达90%以上,较燃气灶提升30%-60%,减少碳排放30%-50%[6] - 秦州区分布式光伏年发电1596.3万千瓦时,风电年发电1.4亿千瓦时,可满足5万游客/天用电需求[6] 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清水县盘龙山风电场总装机100兆瓦,年发电1.9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6.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4万吨[7] - 天水市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2000万千瓦时,节约1.5万吨碳排量及8000吨标准煤[7] - 截至2025年5月,光伏电站装机22.77万千瓦,风电场装机85.45万千瓦,新能源发电总量6.69亿千瓦时,占电网电源总装机60%[9] - "十五五"期间规划开发100万千瓦风光资源,目标2030年新能源装机突破400万千瓦[9] 绿色交通网络发展 - 截至2025年5月建成充电桩超1000个,覆盖工业园区、高速路口等场景[12] - 创新"购车-装桩-充电"全链条服务,与6家车企数据共享实现"车到桩通"[12] - 充电桩故障响应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推行身份证"一证通办"简化报装流程[10][12]
佛山,重回新一线!
搜狐财经· 2025-05-29 14:47
城市排名与指标体系 - 佛山时隔两年再次上榜新一线城市,排名第15位,与成都、杭州、重庆等14座城市并列 [1][3] - 榜单采用五大一级维度评估: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未来可塑性 [1][3] - 佛山在五大维度中表现均衡:商业资源集聚度得分45.66(第19名)、城市枢纽性得分31.91(第19名)、城市人活跃度得分45.4(第15名)、新经济竞争力得分53.2(第16名)、未来可塑性得分45.98(第19名) [4] 人口与经济数据 - 2024年末佛山常住人口达969.89万人,新增超8万人,户籍人口527.74万人创历史新高 [5] - 同期人口增量优于部分万亿级城市(如南通增长0.15万人、泉州增长3.1万人) [5] - 人才资源总量245万人(博士超7000人、领军人才超400人),入选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7]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62元(增长2.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917.94亿元(接近3万亿) [7] 文旅与城市发展战略 - 佛山提出文旅融合发展策略,实施"串珠成链"工程,构建"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打造城市IP [8][10] - 2024年接待游客6042.81万人次(增长8.2%),过夜游客2014.70万人次(增长0.7%),外国人34.82万人次(增长96.0%) [10] - 2025年五一假期A级景区接待游客278.18万人次(增长37.82%),星级饭店接待超3万人次(增长35.05%) [10] - 2025年目标接待游客突破65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700亿元 [10]
以实际行动为谱写中原大地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
郑州日报· 2025-05-29 08:5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郑州高新区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环大学科创圈"建设,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物理空间融合 [2] - 高新区持续做强智能传感器、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打造超硬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高新区厚植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软件、氢能氢燃料电池四大战新产业优势,推动上规模、成链条 [2] - 高新区前瞻布局算力、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三大未来产业,建设河南省未来产业先导区 [2] - 管城区聚焦创新引领,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 文旅产业与融合发展 - 登封市将实施8处世界遗产数字化场景展示、中岳文化苑等项目,加快推进专题文化博物馆建设 [4] - 登封市加快推进天中湖康养文旅示范区等16个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少溪河环境综合整治等10个景区提升项目 [4] - 登封市依托"天地之中"和"少林功夫"两大IP,培育"文旅+低空""文旅+赛事"等新业态,力争2025年接待游客突破3200万人次 [4] - 郑州市文物局将加快文物科技创新和文旅文创产业融合发展,擦亮"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 [5] - 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以"文旅+科技"赋能产品升级,推出"数字动物互动""冰雪探险"等新业态 [7] - 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等本土文旅内涵,推出"乐海神话世界主题演艺"等文旅产品 [7] 产业融合与区域发展 - 登封市积极探索"农文工旅"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推进北部乡村全面振兴山地先导区建设 [4] - 登封市培育壮大铝加工制品、新材料、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 [4] - 管城区统筹推进标志性文物展示、文化内涵挖掘、老城有机更新,加快亳都·新象、北庆里1926等文旅街区和豫州韵等文化场馆建设 [3] - 管城区深化游径打造和动线组织,持续打造"郑州有戏""巍巍亳都""漫步商都"等文化IP [3]
紫禁飞檐揽星河 金融笔墨绘新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9 06:13
北京东城区文旅发展 - 北京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推动文旅发展焕新活力,东城区作为核心承载区,依托故宫、王府井、隆福寺等文化地标,打造"文化金三角",培育"戏剧生活圈""露台经济"等新型消费场景 [1][3] - 东城区通过"故宫以东"品牌矩阵及中轴线申遗等项目,推动历史文脉与现代消费交织,目标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3] 华夏银行金融支持举措 - 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设立东城管理部,通过11家网点嵌入"十百千万"工程,为区域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绿色通道 [4] - 公司推出专项金融方案,整合银行信贷、消费金融等资源,串联故宫、前门、隆福寺等核心文旅场景,构建"金融+文化+消费"生态闭环 [4][6] - 针对文旅项目轻资产特点创新服务模式,成为东城文旅经济发展的"金融合伙人",2024年累计提供资金支持近1.5亿元 [3][5] 消费金融与场景创新 - 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围绕居民日常消费加大投入,上线"惠加油"功能触达超300万人次,联合商超推出满88元立减20元等活动 [5] - 在文旅产业领域,为中青旅提供4亿元授信,支持"保利文化"发展,为北京世园投资提供5000万元授信推动旅游区升级 [5] - 推出"大美华夏"信用卡品牌,针对高端消费场景提供单笔5折最高立减50元优惠,针对亲民场景提供单笔5折最高立减20元优惠 [6] 科技赋能普惠金融 - 依托微信支付生态实现"支付即优惠"全链路,消费者扫码支付可毫秒级立减,简化传统领券流程 [7] - 运用大数据与智能算法动态调整补贴策略,针对热门时段、新兴场景或特定群体精准加码优惠资源 [7] - 通过支付体验升级与动态补贴双向驱动,推动"露台经济"从概念转化为全民参与的消费热潮 [7] 未来合作方向 - 华夏银行将持续深化与东城区在"文化金三角"建设、文旅消费提振等领域的合作,助力打造"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旅消费新范式 [8]
【江北嘴发布】重庆本轮国资国企改革“交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8 19:26
重庆国资国企改革成果 - 重庆国资国企系统进行了直辖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革,围绕"止损、瘦身、提质、增效"展开,聚焦主责主业,排除风险隐患,增强核心竞争力[1] - 市属重点国企从51家整合为33家大型企业集团,完成5个批次19组战略性重组[2] - 重组整合的15家企业1-4月实现营收增长4.8%、利润增长31%、增加值增长22.8%[2] 企业重组与整合成效 - 重庆水务环境集团成为中国环境企业营收50强净资产第一名[2] - 重庆三峡担保集团注册资本金跃升全国第2,在保业务规模全国第1[2] - 重庆文旅集团入围"中国文旅集团品牌传播力100强"[2] 企业瘦身健体成果 - 市属国企法人主体从2260家压减到690家,压减率近70%[3] - 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上市公司4级),实现扁平化管理[3] - 市属重点国企整体亏损面从40%下降到18.6%,经营性亏损面降至13.7%[3] 资产盘活与招商引资 - 累计盘活资产1510亿元,回收资金595亿元[3] - 通过"三企"联动吸引央企、民企、外企落户重庆,签约项目1206个、总金额4045亿元[4]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庆铃汽车与德国博世联合研发49T氢燃料电池牵引车,续航400公里,最大能效转化率达63%[4] - 发布200个"四链"融合项目(去年100个+今年100个)[4] - 与中国通用、国机集团等央企形成合作标志性成果[4] 经营业绩与发展规划 - 1-4月市属国企营业收入增长4.3%、增加值增长7.2%、利润总额增长9.6%[5] - 为33家企业集团划定5条高质量发展跑道:核心功能、主责主业、精干高效总部、重要子企业、个性化指标体系[6]
一座太行山庄的国际文旅实验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18:14
文旅产业转型 - 山西文旅产业正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意驱动",通过"荆浩文化+元宇宙+新消费场景"的组合拳实现转型 [1] - 澳涞山庄以"文化+生态+数字"的产业矩阵,将"沉睡资源"转化为"振兴资本",打破传统"门票经济"模式 [3][7] - 元宇宙技术被应用于影视拍摄、短视频制作、动漫游戏等领域,实现"一源多用"的生态闭环 [5] 项目特色与创新 - 山庄融合荆浩画派文脉与元宇宙技术,使山水画"动"起来,打造差异化文旅体验 [1][5] - 构建"新烟火气"生活场景,包括晨间慢跑、八段锦、围炉煮茶、篝火造梦夜等互动体验 [4] - 住宿空间设计融合东方美学与自然野趣,如新中式客房、星宿主题房、湖景别墅等 [5] 商业模式与业态拓展 - 采用"生态圈经济"替代传统门票模式,通过"艺术IP+生态经济"(如星光林项目)实现收益反哺乡村 [7] - 整合周边空心村闲置院落打造"太行山写生基地集群",形成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循环 [7] - 拓展"文旅+体育"业态,承办世界智能攀岩大赛亚洲赛事,依托峡谷崖壁开发垂直赛道 [7] 社会效益与行业影响 - 项目带动返乡创业,激活峡谷村落闲置资源,促进年轻人回流与乡亲增收 [3] - 为资源型地区转型提供样本,展示山西"从煤海到林海、从矿区到景区"的实践路径 [1][7] - 通过跨界联动(如文艺工作者植树、攀岩赛事)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国际关注度 [7]
文化强国与人文湾区建设论坛举行 专家分享行业前沿真知灼见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16:02
文化强国与人文湾区建设论坛 - 论坛主题为"粤韵风华 岭南印象——传承 创新 共融" 聚焦数字时代的文化发展和人文湾区建设 [1] - 各界专家学者通过多维思想碰撞与深度对话 凝聚推动发展的战略共识 为文化强国战略和人文湾区建设注入新活力 [1] - 暨南大学强调该论坛对传承中华文脉 推动人文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大湾区文化融合发展模式 - 提出"价值追求+文明转型"双轮驱动模式 在价值追求方面要创造公平公正发展环境 构建法治社会 在社会制度层面筑牢融合根基 [2] - 文明转型要求保持城市文化底色同时实现互补共生 不仅是文化整合 更是心态 心理结构升级和新人格塑造 以重塑湾区人文生态 [2] 数字时代大湾区文旅产业发展 - 提出"三新五转六径"战略框架 把握政策 消费 科技三大新趋势 推动五大维度转型 [2] - 六大发展路径包括城市IP形象塑造 传统文化场景体验创新 爆款产品培育 数字科技生态赋能等 [2] -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催生新生活体验方式 应以场景再造激活文化基因 以体验升级重塑文旅价值 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科技魅力的新型体验经济模式 [2] 高校在人文湾区建设中的作用 - 暨南大学将继续发挥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作用 与社会各界合作探索文化创新与产业融合新模式 [3] - 共同书写人文湾区建设新篇章 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智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