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搜索文档
超62亿,43高校科研院所仪器采购意向汇总(2025年9月)
仪器信息网· 2025-10-14 17:09
行业政策与资金支持 - 国家发改委于2025年8月20日宣布下达18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支持设备更新,教育领域是重点支持方向之一 [3] - 超长期特别国债为高校设备更新提供了直接资金支持,9月多个大额采购项目与政策窗口期高度重合 [3] 行业趋势特征 - 高校设备更新热度呈现明显回升态势 [3] - 当前行业趋势呈现“政策驱动、高端化升级、国产替代加速”的三重特征,预计这一趋势将在下半年持续 [3] 近期采购规模统计 - 2025年第10期高校仪器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62亿元以上 [2] - 2025年9月,35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部分采购计划预算总额达60亿元以上 [4] - 2025年8月高校科研院所仪器设备采购意向为40亿元 [8] - 2025年7月48所高校科研院所仪器采购意向超57亿元 [8] - 2025年6月37所高校科研院所仪器采购意向超45亿元 [8] - 2025年5月34所高校科研院所仪器采购意向超34亿元 [8] - 2025年4月32所高校科研院所仪器采购意向超42亿元 [8] - 2025年3月30所高校仪器采购意向超46亿元 [8] - 2025年2月13所高校仪器采购意向超23.5亿元 [8] 代表性采购单位及金额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采购金额最高,达6.1亿元 [6] - 北京协和医学院采购金额为3.14亿元 [5] - 中国中医科学院采购金额为3.04亿元 [6] - 上海交通大学采购金额为2.7亿元 [6] - 哈尔滨理工大学采购金额为2.6亿元 [5] - 兰州大学采购金额为2.1亿元 [7] - 清华大学采购金额为1.83亿元 [6] - 天津科技大学采购金额为1.73亿元 [6]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购金额为1.75亿元 [6] - 北京大学采购金额为1.39亿元 [5]
校馆弦歌|四川大学博物馆:呈现多元文化 兼具科研教育
新华社· 2025-10-14 17:08
记者:刘海、杨华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编:秦雅楠、王瑞景 0:00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是筹建于1914年的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经 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四川大学博物馆如今已跻身全国高等院校重要综合性博物馆前列,尤其在文物遗 存、动植物标本、馆藏档案等方面的收藏保护和展览研究取得显著成就。 目前,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文物8万余件、动植物标本近百万份,还有超过13万页田野工作日记、调查 手稿等档案文献。 历时四年改扩建的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展厅面积约1万平方米,基本陈列包含自然篇、考古篇、民俗 篇、民族篇等。新馆展陈突出"新立意、新叙事、新体验",让观众在这里可看、可听、可闻、可触,鼓 励主动发现、自主探索。 ...
探索如梦如幻的“万年冰洞”
新华社· 2025-10-14 14:39
0:00 作者:邓浩然、裴元新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位于山西省宁武县的万年冰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冰洞深100余米,分上下五层。洞内四壁皆 冰,常年不化。洞中的冰笋、冰柱、冰瀑、冰葡萄、冰钟乳分布于各层空间,晶莹剔透,在五彩灯光的 照射下呈现出梦幻般的景象,宛若地下"水晶宫"。近年来,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开设国家级虚拟仿 真实验教学课程"万年冰洞三维建模及地理成因分析",采用"理论—实验—实习"的体系,对"万年冰 洞"进行研究。 ...
又花1亿!这所大学今年已发布超14亿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10-14 11:51
空天信息大学采购规模与趋势 - 空天信息大学近期发布19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01亿元[2][3] - 2025年至今,该校已累计发布仪器设备采购意向超14亿元,是仪器设备市场的超大买家[4] - 2025年4月至6月期间,该校已公布多批大规模采购,金额分别为5.07亿元、3.68亿元、2.55亿元和2.43亿元[4] 2025年9-10月主要采购项目详情 - 定量遥感科学实验系统科教设施采购预算最高,为5670万元,用于建设遥感机理与目标特性分析等实验系统,采购设备包括宽波段光谱辐射计、车载温室气体分析仪、激光雷达等[5] -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项目预算为1522万元,拟采购金属切削加工、3D打印、电子信息装配与调试等设备[5] - 探测与通信实验平台包含多个子项目,总预算超1737万元,涉及低空网联运控系统、机载成像与测试系统、FPGA+GPU口袋实验室等[5][6][7] - 专业实验室建设及MCU与FPGA联合仿真实验平台等项目预算分别为161万元和480万元,主要采购测量设备及集成电路教学实验平台[5] 采购设备的技术与应用方向 - 采购设备高度集中于空天信息领域,包括遥感测量(如水体光谱仪、植被指数传感器)、雷达系统(如不同频段雷达、SAR成像系统)以及通信技术(如卫星通信教学系统)[5][6][7] - 多个项目明确服务于教学与科研,旨在支持信号与信息处理、嵌入式开发、无人机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5][6][7]
1亿元!兰州理工大学采购大批仪器设备(多材料领域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10-14 11:51
采购计划概览 - 兰州理工大学发布33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00亿元[2][3] - 采购涉及色谱仪、质谱仪、应变及振动测试仪器、工业电热设备、电化学分析仪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3] - 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8月至10月[3] 主要采购项目详情 - 药物制剂实验室补充项目采购色谱仪等,预算236万元,目标为满足工程教育认证及培养生物医药新工科人才[9] - 功能材料专业教学平台建设项目采购质谱仪等,预算150万元,目标为提升本科创新实践平台与产业发展协调一致[9] - 镍、钛金属关键材料制备与性能评价设备项目采购应变及振动测试仪器,预算200万元,用于通过压痕法检测金属材料残余应力[9] - 材料学院特种材料项目采购电化学分析仪器,预算110万元,用于高质量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9] - 数字孪生实验平台项目采购其他网络设备,预算1275万元,用于校园室内外实景三维重建及多模态GIS模型融合[10]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采购项目预算580万元,用于微观形貌表征、成分衬度表征、化学元素分析等[10] - 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采购项目预算700万元,用于在反应进行的同时对样品表面进行分析,提供化学状态变化的实时信息[11] - 科研数据分析实验平台项目采购其他网络设备,预算1425万元,采用最新一代至强系列处理器,提供双精度峰值计算[12] 学校科研实力背景 - 学校拥有6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及7个教育部科研基地,包括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15] - 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与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15] - 近五年牵头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473项,科研进款累计达9.56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2806篇[16] - 近五年为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产业升级项目2800余项,有力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16]
1.84亿元!北京理工大学采购大批仪器设备
仪器信息网· 2025-10-14 11:51
北京理工大学仪器设备采购概况 - 北京理工大学发布33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84亿元[2][3] - 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9月至10月[3] - 此次采购是该校一系列大规模设备投入的一部分,此前在2025年7月和10月分别有1.19亿元和1.35亿元的采购意向[7] 前沿科研设备采购重点 - 采购清单中包含多项基于量子技术的高端设备,如面向自旋磁场测量的光学集成系统(预算384万元)和光量子干涉仪系统(预算541万元)[4][5][9] - 量子计算模拟机预算为375万元,具备大规模光量子模拟和量子通信能力[9] - 单原子-单光子系统预算达1095万元,用于精确操控单个原子与光场的相互作用[11] 航空航天与无人系统研究平台 - 采购临近空间自由基分析仪(预算230万元),用于中高层大气关键活性物种探测[18] - 具身无人集群跨域自主协同平台包含边缘感传算终端和多功能水面无人平台集群系统,预算分别为105万元和150万元[9][12] - 星上处理地面等效验证子系统预算555万元,计算能力不低于24TOPS,样机质量不大于35kg[9] 材料科学与数据平台建设 - 材料数据平台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有两项采购,预算分别为2471万元和1720万元[9] - 激光脉冲沉积系统预算306万元,用于高质量NV色心金刚石薄膜制备[9][10] - 大数据技术研究平台预算751万元,包含可视化系统和机器学习系统等软件硬件[9] 能源动力与测试分析系统 - 热电耦合双向转化输出测试分析系统预算150万元,支持热电双向转化,功率10kW,能量综合利用效率达到80%[13] - 高功率多通道瞬态电能输出变换及测试分析系统预算400万元,支持功率测试等级超过300kW[16] - 超谱段射频目标模拟与分析子系统预算3119万元,包含多台高端射频测试仪器[13][14] 精密测量与表征技术设备 - 高压激光诱导荧光测试系统预算180万元,利用泵浦激光实现1MPa高压燃烧条件自由基测量,且不接受进口[11] - 超高分辨近场量子表征系统预算491万元,具备超高分辨率与多功能性[13] - 光学动作捕捉系统预算100万元,分辨率达5120×5120,帧率150Hz,延迟4ms,精度±0.03mm[11]
瞭望·瞭望访谈 | 以有组织科研构建药学自主创新体系——专访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
新华社· 2025-10-14 10:34
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 牵头实施药学"101计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与疾病认知—基础研究—产业转化—临床应用"全 链条药学人才培养体系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凌军辉 朱筱 坐落于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药学高等学府,被誉为"中国生物医 药人才的摇篮"。多年来,学校累计培养了10余万名高素质药学专门人才,走出了10位两院院士和发达 国家院士,以及药学领域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校的科技支撑与人才供给。中国药科大学 如何通过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校科技工作从"单打独斗"迈向"协同创新"?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药学拔 尖人才培养体系?如何研发更多符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与身体特质的原创药?近日,《瞭望》新闻周 刊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 贯通有组织科研全链条 《瞭望》:中国药科大学加快推进有组织科研有哪些战略考量和具体部署? 郝海平:过去的高校科技工作多采用自由探索模式,高校科技工作要实现再次跨越,仅靠自由探索 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在新药研发这一高度工程化、集约化的系统领域,其具有多链 ...
南开“新工科”升级再出发
中国青年报· 2025-10-14 10:17
南开大学新工科建设战略 - 南开大学新工科建设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范式革新,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解决产业实际问题为导向,打破学科壁垒,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1] - 新工科建设深刻契合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时代需求,旨在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亟需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1] 学科专业布局与体系 - 新工科建设在专业布局上靶向发力,增设与国家急需学科领域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实现教育与前沿技术、行业需求精准匹配 [2] - 学校新增人工智能、计算机、光电信息3个新工科卓越班,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 [2] - 学校在工学门类下布局建设一级学科10个、专业学位类别6个、工学本科专业18个,覆盖多个前沿方向,构建起多元协同的新工科专业体系 [2] - 新工科建设的核心支撑源于数学、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实力和面向前沿的交叉学科布局,形成理科引领、工科突破的独特学科生态 [2] 学科交叉融合与平台建设 - 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工科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学校作为教育部首批16个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单位,重点推进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建设 [3] - 学校拥有包括特种化学电源、光伏材料与电池等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各类理工科科研平台90余个,为跨学科工科团队打造集中攻关平台 [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新设立的卓越班实行本研贯通培养,全程导师领航,学生全部纳入新时代优秀青年人才后备计划,可提前加入课题组进行项目实践 [4] - 学校打破传统工科培养壁垒,推动本硕博一贯制培养,实现高阶课程有效衔接,开设专业+微专业课程体系 [5] - 卓越工程师学院创设一二三四培养新范式,通过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双轮驱动,打破学科、校企、校际界限 [5] 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 新工科建设成效体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创新攻关路径包括主动发现行业新问题、催生战略新产业 [6] -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赵新团队承担的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面向脑科学研究的机器人化膜片钳系统研制已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6] - 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教授张振杰团队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的吨级量产 [7] - 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程明明教授团队的基于对焦任务的显著性检测技术被华为评为全球18个优秀技术合作项目之一 [7] - 学校全面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增加横向科研和成果转化等对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考核权重,形成人才培育-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 [7] 重大技术突破 - 南开大学聚变智能实验室助力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万安培(兆安)氢硼等离子体放电 [1]
陕西一高校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培养托育人才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5:28
陕西一高校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培养托育人才 中新网西安10月13日电 (记者 党田野)位于西安城南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以培 养学前教育师资为特色的高校。2025年4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获批全国首个普通本科"婴幼儿发展与健 康管理"专业。今年开学季,学校迎来了该专业的首批新生。 图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学生正在上课。党田野 摄 近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副校长李明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深度 融合,旨在培养既懂专业又善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国家卫健部门统计,我国现有3岁以下婴幼儿约3000万名,其中超过三成家庭存在入托需求。然 而,全国婴幼儿实际入托率仅为7.86%,托育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显著差距。"李明军称,面对这 一现实,学校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着力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 国家托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编辑:张澍楠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记者走进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看到,"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理论知 识、体验VR教学设备。校方介绍,截至目 ...
2025年度《金融时报》全球EMBA百强榜单发布
国际金融报· 2025-10-13 14:50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商学院开始不再单纯依靠薪酬及其涨幅等单项指标,各单项排名的成绩更加均 衡,如在碳足迹排名中,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合作的金融财务EMBA项目 排名全球第七、国内第一;ESG整体排名中,法国SKEMA商学院Global EMBA(设有中国模块)位列 全球第五、诺欧商学院EMBA项目(设有中国项目)位列全球第六、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凯瑞金融财务 EMBA项目位列全球第七,法国Kedge—交大Global MBA全球第九;国际师资占比方面,诺欧商学院 EMBA项目以97%位列全球第四、国内第一,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凯瑞金融财务EMBA项目位列全球第 六、国内第二。 在薪资增长率榜单中,中国EMBA项目表现依然优越,在前十中占据9席:复旦大学—华盛顿Olin EMBA以134%的增长率领跑,复旦大学—BI(挪威)在职MBA以126%的增长率紧随其后。 10月13日,2025年度《金融时报》(FT)全球EMBA百强榜单正式揭晓。中国各商学院表现尤为 抢眼,相较于2024年,今年再添2所上榜学院。复旦大学—华盛顿商学院EMBA首次登顶,中欧国际工 商学院EMBA紧随其后,香港科技大学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