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刀具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欧科亿: 董事会议事规则(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7-17 18:10
董事会构成与职权 - 董事会由董事长1人及可设副董事长组成,均需全体董事过半数选举产生 [2] - 董事会下设证券法务部处理日常事务,董事会秘书兼任部门负责人并保管印章及资料 [2] - 董事会行使16项核心职权,包括召集股东会、决定经营计划、投资方案、高管任免及公司管理制度制定等 [2][4] 决策权限与标准 - 交易需提交董事会审议的标准包括:涉及资产超总资产10%、成交金额或标的资产净额超市值10%、相关营收/净利润占比超10%且分别超1000万/100万 [3][4] - 需提交股东会的更高标准为:资产/成交金额/标的资产净额占比超50%,或相关营收/净利润占比超50%且分别超5000万/500万 [4] - 关联交易审批权限:与自然人交易超30万、与法人交易超总资产0.1%且300万需董事会批准;超总资产1%且3000万需股东会审议 [5] 会议召集与表决机制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定期会议,临时会议可由1/10表决权股东或1/3董事提议召开 [7][8] - 决议需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关联交易需无关联董事过半数通过且出席人数不少于3人 [8][9] - 董事可书面委托其他董事投票,但一名董事最多接受两名委托,独立董事不可委托非独立董事 [9][10] 会议记录与档案管理 - 会议记录需包含出席人员、议程、表决结果(赞成/反对/弃权票数)等要素,由董事签字确认 [10][11] - 会议档案(通知、材料、表决票等)保存期限为10年,由董事会秘书负责保管 [11] 规则制定与修订 - 本规则由董事会制订并经股东会审议生效,与法律或章程冲突时以后者为准 [11] - 规则中"以上""以内"等表述均含本数,解释权归属董事会 [11]
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03:30
权益分派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0.15元[2] - 以总股本扣除回购股份后的157,531,70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3]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23,629,756.20元(含税)[3] - 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3] 差异化分红安排 - 除权除息参考价格计算公式为(前收盘价格-0.1488元/股)÷(1+0)[5] - 实际每股现金红利=(157,531,708×0.15)/158,781,708=0.1488元/股[5] - 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5] 实施时间与对象 - 分配方案经2025年5月22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 - 分派对象为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回购专用证券账户除外)[2]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1,250,000股不参与分配[3][6] 红利发放方式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5] - 袁美和、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谭文清所持股份由公司自行发放[7] 税务处理 - 自然人股东持股超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内按不同税率征收[8][9]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税后每股0.135元[9] - 香港市场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税后每股0.135元[10] - 其他机构投资者自行缴纳所得税,税前每股0.15元[10]
欧科亿: 欧科亿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18:17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5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1] - 差异化分红方案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为基数 [1] - 公司总股本为158,781,708股,扣除回购证券账户中股份总额为23,629,756.20元(含税) [2] 差异化分红除权除息计算 - 除权(息)参考价格=(前收盘价格-现金红利)÷(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 [2] - 每股现金红利=(参与分配的股本总数×实际分派的每股现金红利)÷总股本=(157,531,708×0.15)/158,781,708=0.1488元/股 [2] - 除权(息)参考价格=前收盘价格-0.1488元/股 [2] 分红实施日期 - 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现金红利发放日具体日期未在公告中明确 [1][2] 分配实施办法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的红利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通过其资金清算系统向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股东派发 [2]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股份不参与利润分配 [3] - 袁美和、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谭文清所持股份的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发放 [3] 税收政策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含1年)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转让时按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 [5] - QFII股东由公司代扣代缴10%现金红利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现金红利0.135元 [6] - 香港市场投资者股东由公司按照10%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现金红利0.135元 [6]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自行缴纳企业所得税,公司每股实际派发现金红利为税前0.15元 [7]
欧科亿: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关于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权益分派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09 18:17
差异化权益分派原因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1,250,000股,占总股本0.79%,回购专用账户股份不参与利润分配,导致2024年度利润分配存在差异化分红 [4] - 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介于3,000万元至6,000万元,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起不超过12个月 [4] 差异化权益分派方案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302,404.17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677,110,945.33元 [4] - 以扣除回购股份后的股本157,531,70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合计派发23,629,756.20元 [4] - 现金分红与回购金额合计41,831,924.41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3.00% [4] 差异化权益分派计算依据 - 参与分配的股份数为157,531,708股,每股现金红利0.15元 [5] - 以2025年6月27日收盘价18.24元/股为参考价,除权除息参考价格为18.09元/股 [5] - 差异化分红对除权除息参考价影响的绝对值为0.0066%,影响较小 [5][6] 法律合规性结论 - 本次差异化权益分派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等法规要求 [6] - 方案实施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6]
金万众拟上市:董事长孙小明控制90%表决权,曾任职机械工业部经济信息中心
搜狐财经· 2025-07-08 09:10
公司IPO进展 - 北京金万众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史骏、杨黎,会计师事务所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 - 公司曾申请沪市主板IPO,2024年4月撤单,2024年6月主板IPO终止,撤回原因是2024年4月上交所颁布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提升了市值及财务指标要求,公司财务指标未达标[4] 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88亿元、9.5亿元、9.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346.4万元、7549.35万元、8731.79万元,毛利率分别为25.3%、24.33%、24.64%[4] 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自2012年起开展刀具自主生产业务,2016年创立自有刀具品牌"刃天行"[4] - 公司逐渐发展刀具涂层服务、刀具修磨服务等刀具应用延伸服务[4] 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孙小明,直接持有公司78.62%股份,通过悦依科技、冲势科技、鸿营科技分别控制4.12%、3.84%、3.7%股份表决权,合计控制90.28%股份表决权[5] - 林欧阳直接持股7.07%,刘朝阳、郑希、李少润、孙敬臣、吴彬、王宇分别直接持股0.44%[7] 管理层信息 - 孙小明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历,曾在机械工业部经济信息中心任职工程师,在北京金万众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任职总经理[7] - 孙小明目前在三和众恒、金万众发展、品悦科技、万众精密、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夸克涂层、西格数据、冲势科技、悦依科技、鸿营科技等多家企业担任董事或执行事务合伙人等职务[8]
鼎泰高科(301377):PCB刀具龙头,业务多元化布局打造成长曲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6 22: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鼎泰高科是全球 PCB 钻针龙头,业务涵盖“工具 - 材料 - 装备”三大领域,受益于行业发展及国产替代,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良好 [8] - PCB 刀具主业竞争优势稳固,高性能钻针需求旺盛;数控刀具聚焦 3C 领域,推进产能扩张及降本增效;功能性膜产品不断突破;数控装备自研螺纹磨床,拓展具身智能领域 [8]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3.38/4.33/5.47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5 - 27 年 PE 分别 40/31/24X,可比公司 PE 均值分别 58/44/3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1. 鼎泰高科:全球 PCB 钻针龙头,业务涵盖“工具 - 材料 - 装备”三大领域 - 深耕 PCB 钻针行业二十余年,积极推动新业务扩张及全球化布局,业务涵盖四大板块,2023 年 PCB 钻针销量全球第一,市占率 26.5% [19] - 股权结构稳定且集中,实控人合计持股 83.29%,下设多个子公司 [21] - 产品包括刀具、研磨抛光材料、功能性膜产品、智能数控装备四大类,各有不同应用领域 [25] - 2018 - 2024 年营收从 5.29 亿元增长至 15.80 亿元,CAGR 达 19.99%;归母净利润从 0.70 亿元增长至 2.27 亿元,CAGR 达 21.79%;2025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27.21%和 78.51% [29] - 刀具产品是主要营收来源,PCB 钻针为核心业务;研磨抛光材料收入增速与主业一致;功能性膜材料近两年营收增长迅速 [30] - 销售毛利率基本稳定在 35% - 40%区间,2025Q1 销售净利率回升至 17.04%;分业务看,研磨抛光材料毛利率最高,功能性膜产品毛利率逐年改善 [37] 2. PCB 刀具:主业竞争优势稳固,高性能钻针需求旺盛 - PCB 是电子元器件电气相互连接的载体,广泛应用于各电子产品制造领域,行业有广阔市场空间和良好发展前景 [41] - 2024 年全球 PCB 产值达 7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5.8%;中国 PCB 产值达 4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9.1%,占全球总产值 56%;预计 2029 年全球和中国 PCB 产值分别增长至 947 亿美元和 497 亿美元,CAGR 分别为 5.2%和 3.8% [45] - 2024 年各细分 PCB 产品均有增长,高多层板及 HDI 板增长迅速;全球和中国 PCB 产品结构有所不同,高端板材仍有发展空间 [47][49] - PCB 下游主要集中在手机、服务器等领域,服务器增速有望领跑;AI 系统等是 PCB 需求增长主要动能;智能驾驶推进,车载 PCB 有增长机遇;通信设备和消费电子用 PCB 市场也稳步发展 [56][62][63] - 多项政策出台助力 PCB 行业发展,2024 年 PCB 企业营收规模扩张,带动公司 PCB 钻针业务收入增长 [71][75] - 全球 PCB 刀具市场规模呈螺旋上升态势,预计 2025 年达 9.91 亿美元,2029 年达 11.79 亿美元,2025E - 2029E CAGR 为 4.45% [79] - PCB 刀具行业集中在中国大陆、日本等地区,中国大陆厂商份额逐渐提升,2023 年公司 PCB 钻针市占率提升至 26.5% [84] - PCB 刀具行业有较高壁垒,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拥有多项专利;自主研发生产及检测设备,实现进口替代,保障供应链安全 [86][87][92] - 公司产品布局完善,自研涂层技术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及 AI 驱动,PCB 刀具销量有望增长;高性能 PCB 刀具迎来新机遇,公司相关产品销量占比提升 [94][100][105] - 公司深化全球布局,海外收入增长迅速;与多家知名客户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107] 3. 数控刀具:聚焦 3C 领域,积极推进产能扩张及降本增效 - 数控刀具是机床加工关键部件,全球切削工具市场超 2600 亿元,我国切削工具行业规模波动增长 [111][114] - 公司数控刀具主要为 3C 领域整体硬质合金刀具,自研设备助力降本增效,截至 2024 年 12 月,设备产能已增加至 60 万支/月 [116] 4. 功能性膜:3C/汽车产品不断突破,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 功能性膜市场规模稳健扩容,2024 年国内市场规模达 1623 亿元,同比增长 8.9%,细分领域结构持续优化 [120] - 公司功能性膜材料包括多种类型,核心产品防窥膜实现国产替代,车载光控膜通过车企认证进入量产前准备,Mini - LED 显示膜有突破 [122][123] 5. 数控装备:自研螺纹磨床,拓展具身智能领域 - 公司加强新品开发,实现内外圆磨床、数控螺纹磨床等新产品研发突破,相关设备及零部件将受益于人形机器人量产,毛利率持续改善 [10]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刀具收入分别 15.13/18.15/20.8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 27%/20%/15%,毛利率分别 35.5%/36.0%/36.5% [9] - 预计 2025 - 2027 年功能性膜业务收入分别 1.55/2.02/2.6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 0%/30%/30%,毛利率分别 16.6%/20.0%/25.0% [10] - 预计 2025 - 2027 年研磨抛光材料收入分别 1.96/2.55/3.3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 30%/30%/30%,毛利率分别 61.8%/62.0%/62.2% [10] - 预计 2025 - 2027 年智能数控装备收入分别 0.71/0.93/1.2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 30%/30%/30%,毛利率分别 35%/37%/40% [10]
沃尔德:对于行星滚柱丝杠关键部件加工 公司已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
快讯· 2025-06-26 17:14
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在行星滚柱丝杠关键部件(丝杆、螺母、滚柱、内齿圈)加工方面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 [1] - 自主研发的PCBN旋铣刀片和刀盘可加工多头螺纹丝杠和滚柱 精度达±1μm [1] - 针对螺母加工的特殊需求(多头螺纹、高精度螺距、细长结构)开发了专用PCBN车刀片及铣刀片 [1] - 在梯形丝杠加工领域开发了多款硬质合金旋铣刀片 确保加工精度满足客户要求 [1] 产品商业化进展 - 滚珠丝杠加工刀具在2024年度已实现部分收入 正在积极拓展市场 [1] - 行星滚柱丝杠及梯形丝杠加工刀具处于客户送样试制阶段 2024年度形成的营业收入非常小 [1]
IPO雷达|家族企业欣兴工具出资及股权变动存瑕疵!主要产品价格下跌,毛利率持续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6-24 21:09
IPO及募资计划 - 浙江欣兴工具创业板IPO获受理 拟募集资金5.60亿元 主要投向精密数控刀具夹具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 [1] - 公司曾于2024年7月19日撤回上交所IPO申请 导致上市终止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孔加工刀具生产企业 专注于钻削刀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环形钻削系列和实心钻削系列 [1] 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 - 实际控制人家族(朱冬伟等5人)合计控制公司92.65%股份 发行后仍保持绝对控制权 [2][3] - 实际控制人之间存在多重亲属关系 包括父子、兄妹、夫妻等关系 [3] - 2020-2024年累计分红4.325亿元 其中2020年分红1.725亿元 2021年1.5亿元 2022年4000万元 2024年7000万元 [4] 历史出资及股权问题 - 1994年设立时存在实物出资8.38万元无法核实价值 货币出资23.42万元缺少凭证 [5] - 1996年新增投入18.94万元未履行评估手续 [5] - 2009年专利出资1174万元(朱虎林899万元 朱冬伟275万元)可能存在职务发明问题 [5] - 1994-1997年股权登记存在错误调整 涉及代持情况 [5] - 公司表示已通过货币补缴方式规范整改 不存在纠纷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1亿元、4.25亿元、4.67亿元 [8]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1.77亿元、1.85亿元 [8] - 2024年资产总额13.35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51亿元 [9]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7.83%升至2024年13.79% [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2年21.30%降至2024年16.70% [9] 客户及产品结构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约35-40% 其中第一大客户三环进出口占比23.62-29.26% [9] - 钢板钻产品收入占比持续超73% 产品集中度较高 [10] - 环形钻削系列产品产销率98.92-111.02% 实心钻削系列产销率从104.05%降至78.10% [10] 产品价格及毛利率 - 环形钻削产品均价从57.89元/件降至56.59元/件 该系列收入占比超80% [11] - 实心钻削产品均价从103.67元/件波动上涨至117.79元/件 [11] - 综合毛利率从58.06%降至56.49%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57.73%降至56.16% [11]
欣兴工具创业板IPO已受理 为国内领先的孔加工刀具生产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07:09
公司IPO及募资计划 - 浙江欣兴工具深交所创业板IPO已受理,华泰联合证券为保荐机构,拟募资5.6亿元[1]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精密数控刀具夹具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投资总额5.6亿元[2] - 募投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产能660万件/年(含500万件螺纹刀具+100万件可换刀头式刀具+45万件硬质合金钻头+15万件夹具),年新增营收5.1亿元,净利润1.09亿元[2] 公司业务及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孔加工刀具企业,专注钻削刀具研发生产,产品包括环形钻削系列、实心钻削系列及配套产品[1] - 产品终端应用覆盖钢结构工程、轨道交通、造船业、能源装备等领域,客户包括国家铁路、中核建设、博世等,应用于秦山核电站、上海磁悬浮等国内外知名工程[1] - 受益于数控机床转型升级,刀具需求量和性能要求快速提升,公司产能利用率达96.02%,产销率101.47%[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3.91亿元→4.25亿元→4.67亿元,CAGR为9.3%[2][3] - 同期净利润稳步上升:1.72亿元→1.77亿元→1.85亿元,2024年扣非净利润1.84亿元[3] - 资产规模显著扩张:总资产从2022年9.3亿元增至2024年13.3亿元,归母净资产从8.58亿元增至11.51亿元[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7%,研发投入占比4.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4亿元[3] 产能扩建必要性 - 现有产能已饱和,扩建新生产基地是解决数控刀具产能瓶颈的关键举措[2] -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提升产能规模,匹配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趋势[1][2]
张小泉控股股东被裁定重整
第一财经· 2025-06-21 13:48
控股股东重整 - 张小泉集团进入重整程序 法院已受理重整申请 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动 [1] - 富春控股集团(间接控股股东)2025年3月启动预重整 持有张小泉集团99.9981%股权 [3] - 控股股东债务逾期合计59.25亿元 涉及多起被执行案件 实控人被"限高" [4][5] 股权结构变动 - 2025年4月张小泉集团2875.63万股被司法拍卖 持股比例从57.28%降至38.85% [6] - 上海兔跃呈祥以3.58亿元竞得股份 成为第二大股东(18.43%) 实控人为白兔集团创始人 [6] - 2025年7月将再拍卖550万股 若完成过户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将降至25.45% [7] 品牌与业绩表现 - 2022年"拍蒜断刀"事件引发品牌危机 2023年因刷单被罚25万元 [10][11] - 2022年净利润下滑47.3%至4149万元 2023年再降39.48%至2511万元 [11] - 2024年业绩回暖 营收增长11.87%至9.08亿元 扣非净利润增长14.54% [12] - 销售费用持续增长 2021-2023年分别为1.17亿/1.46亿/1.48亿元 [11] 公司治理风险 - 深交所2024年问询关注控制权稳定性 公司承认品牌舆情持续影响业绩 [12] - 保荐机构提示若债务问题未解决 可能引发控制权变更风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