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
搜索文档
陈百里:香港要做好深化国际交往合作 加强推动不同产业、不同领域的持续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9:39
深化国际交往合作 - 发挥内联外通优势连接内地及全球市场 同时拓展全球南方新兴市场[1][2] - 加强区域合作 与东南亚国家联盟 中东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展开经贸合作 包括与巴林签订投资协定 与卡塔尔完成投资协定谈判 与沙特阿拉伯 孟加拉国 埃及和秘鲁探讨签订投资协定[2] - 积极联系RCEP成员进行游说 争取尽快加入RCEP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2] 供应链建设与一带一路推进 - 建立高增值供应链服务机制 吸引内地企业在香港建立管理离岸贸易和供应链的国际或区域总部 提供一站式专业咨询服务[3] -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行政长官率领50多位商贸代表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 达成59项合作备忘录和协议[3] 创新科技产业发展 - 聚焦发展生命健康科技 人工智能与机械人 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具策略性意义的创科产业[4] - 透过创新及科技基金支持航天相关研发 成立香港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4] - 简化低轨卫星牌照审批 目标2025年内完成相关工作[4] 低空经济发展 - 构建智慧低空经济生态圈 推行监管沙盒试点项目推动无人机技术突破性应用[5] - 立法会通过扩大无人机规管范围及开放载人飞行器试验的法例修订[5] 清真产业拓展 - 修订法例为发行伊斯兰债券提供与传统债券相若的税务架构 容许在政府债券计划下发行伊斯兰债券[5] - 香港旅游发展局提升穆斯林友善旅游设施 为酒店景点进行评级 推动餐厅参与清真认证[5] 金融创新监管 - 2023年6月实施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发牌制度[6] - 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稳定币条例》为稳定币发行人发牌订下法定监管制度[6] - 就其他数字资产活动规管范畴进行公众咨询[6] 绿色产业发展 - 透过低碳绿色科研基金和创新及科技基金支援本地绿色科技发展[7] - 政府可持续债券计划下发行合共约2400亿元等值政府绿色债券 包括两批代币化绿色债券[7] 文创产业发展 - 落实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 完善产业生态圈[7] - 培育具产业化潜质文创项目 设立香港国际潮玩博览 资助国际漫画家大会及国际漫画展[7] 体育产业扩张 - 体育及相关活动在2022年增加价值约380亿元 较五年前增加11.8%[8] - 启德体育园落成推动体育和周边产业发展 带动娱乐演出及旅游业[9]
欧盟委员会:该决定将影响以色列实体参与欧洲创新理事会加速器项目。
快讯· 2025-07-29 01:10
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以色列实体的影响 - 欧盟委员会决定将影响以色列实体参与欧洲创新理事会加速器项目 [1]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锁定创科发展目标不放松 一张蓝图绘到底
快讯· 2025-07-20 19:57
行业战略定位 - 香港特区政府将人工智能定位为关键产业 [1] - 创科产业为香港年轻人提供多元优质事业发展机会 [1] 产业发展措施 - 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并促进成果转化 [1] - 培育本地初创企业并吸引全球前沿科企落户 [1] - 加快北部都会区建设并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创科协作 [1] 政府执行承诺 - 锁定创科发展目标不放松并坚持一张蓝图执行到底 [1]
上海 大动作!研究推出独角兽上市服务举措!
证券时报· 2025-07-09 22:27
上海市高成长企业三年行动方案 - 上海市发布《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实施七大行动共21条举措,重点培育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1][4] - 方案提出构建"4321金字塔式"培育体系,到2027年推动高成长企业规模突破1000家,包括400家潜力瞪羚、300家瞪羚、200家潜力独角兽和100家独角兽企业[5] - 力争培育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百亿美元独角兽企业[5] 企业梯度培育措施 - 对初次入选的瞪羚、独角兽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200万元奖励[7] - 高成长企业租用上海调度算力开展大模型研发,最高支持合同金额30%(上限4000万元)[8] - 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核心人才团队最高可获3000万元奖励[8] 企业分类标准 - 潜力瞪羚企业:处于初创期,技术创新性强[4] - 瞪羚企业:处于成长期,已跨越初创困难期[4] - 潜力独角兽企业:处于壮大期,市场基础和品牌影响力稳定[4] - 独角兽企业:处于成熟期,具备高融资能力和估值提升空间[4] 上市支持政策 - 将独角兽企业纳入上市培育库,提供全方位上市服务支持[1][6] - 支持独角兽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生态[1] - 加强上市辅导,及时解决企业上市诉求[11] 区域配套措施 - 徐汇区实施"千帆计划",目标到2027年培育1000家中小企业和20家独角兽/潜力独角兽企业[10] - 徐汇区已建立200家优质中小企业储备库和近百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潜力库[10] -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将四类高成长企业纳入市区两级重点企业服务范围[9] 企业培育成效 - 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从63家增至156家,总估值超1.3万亿元[9] - 通过重大科技项目转化、高质量孵化、领军企业裂变等多渠道培育高成长企业[7]
香港财政司司长:在国际投资者眼中,香港成为稳健和可信赖的资金安全港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17:43
香港经济与金融发展 - 香港银行存款总额超过18万亿港元,较2022年6月底增加约19% [1] -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连续9个季度保持增长,突破3万亿港元水平 [1] - 香港通胀大致保持平稳 [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 香港股票市场重拾上升轨迹,大市交投显著增加,今年以来平均每日成交额超过2400亿港元 [1] - 香港IPO集资额暂列全球第一 [1] - 香港作为支持创新科技筹融资的平台功能持续加强 [1] 香港创科发展 - 香港本地研发总开支在2023年接近330亿港元,同比增长10% [1] - 香港本地初创企业数量增至约4700家的新高 [1] - 特区政府对创科加大投入,北部都会区提速发展,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合作 [1] 香港应对挑战与机遇 - 香港在变局中伴随国家发展看到新机遇、找到新定位、展现新作为 [2] - 香港面对挑战会想方设法变通应对,看见机遇会把握时机全力抢抓 [2]
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让投资者共享本土创新红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3:50
创业板改革核心内容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2] - 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2] - 制度创新从"只看当下盈利"转向"更重未来价值",承认"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在时序上的分离 [2][3] 改革背景与必要性 - 传统上市标准以盈利能力为核心,可能将最具潜力的创新企业拒之门外,现代科技企业需要经历较长的"价值创造期" [3] - 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期,需要原创性技术突破和颠覆性创新,这些创新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特征 [4] - 传统银行信贷体系不足以有效支持创新,必须依靠股权融资特别是公开市场融资来提供风险资本 [4] 改革意义与影响 - 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本链条,形成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有助于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孵化独角兽企业 [4] - 制度创新有助于与国际市场进行制度对标,纳斯达克、伦敦交易所等国际主要市场早已建立了多元化的上市标准体系 [4] - 公开市场能够将创新风险分散到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中,价格发现功能能够更好地引导资源配置 [5] 金融体系与资源配置 - 改革体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更加注重企业的未来价值创造能力,依赖专业判断和风险分散机制 [5] - 中国经济正在从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从依赖要素投入向依赖创新驱动转变 [6] - 制度创新需要在促进发展与防范风险之间寻求平衡,通过提高市值要求、强化信息披露等方式构建多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 [6]
上交所: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将于2025年6月1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交易。
快讯· 2025-06-10 16:07
公司上市信息 - 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将于2025年6月1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交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