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锁定创科发展目标不放松 一张蓝图绘到底
快讯· 2025-07-20 19:57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锁定创科发展目标不放松 一张蓝图绘到底 金十数据7月20日讯,连续七天的第35届香港书展16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揭幕,首度设置"香港创科专 题快闪展示区"。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20日发表的网志中提到,特区政府将人工智能定位 为关键产业。从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到促进成果转化,从培育本地初创企业到吸引全球前沿科企落户,从 加快北部都会区建设到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兄弟城市的创科协作,香港创科产业发展已经有了一张扎实 的蓝图。特区政府会锁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他相信,创科产业将为香港年轻人提供更多 元、优质的事业发展机会,让更多年轻人一展抱负、成就梦想。 (中新网) ...
上海 大动作!研究推出独角兽上市服务举措!
证券时报· 2025-07-09 22:27
上海市高成长企业三年行动方案 - 上海市发布《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实施七大行动共21条举措,重点培育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1][4] - 方案提出构建"4321金字塔式"培育体系,到2027年推动高成长企业规模突破1000家,包括400家潜力瞪羚、300家瞪羚、200家潜力独角兽和100家独角兽企业[5] - 力争培育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百亿美元独角兽企业[5] 企业梯度培育措施 - 对初次入选的瞪羚、独角兽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200万元奖励[7] - 高成长企业租用上海调度算力开展大模型研发,最高支持合同金额30%(上限4000万元)[8] - 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核心人才团队最高可获3000万元奖励[8] 企业分类标准 - 潜力瞪羚企业:处于初创期,技术创新性强[4] - 瞪羚企业:处于成长期,已跨越初创困难期[4] - 潜力独角兽企业:处于壮大期,市场基础和品牌影响力稳定[4] - 独角兽企业:处于成熟期,具备高融资能力和估值提升空间[4] 上市支持政策 - 将独角兽企业纳入上市培育库,提供全方位上市服务支持[1][6] - 支持独角兽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生态[1] - 加强上市辅导,及时解决企业上市诉求[11] 区域配套措施 - 徐汇区实施"千帆计划",目标到2027年培育1000家中小企业和20家独角兽/潜力独角兽企业[10] - 徐汇区已建立200家优质中小企业储备库和近百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潜力库[10] -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将四类高成长企业纳入市区两级重点企业服务范围[9] 企业培育成效 - 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从63家增至156家,总估值超1.3万亿元[9] - 通过重大科技项目转化、高质量孵化、领军企业裂变等多渠道培育高成长企业[7]
香港财政司司长:在国际投资者眼中,香港成为稳健和可信赖的资金安全港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17:43
香港经济与金融发展 - 香港银行存款总额超过18万亿港元,较2022年6月底增加约19% [1] -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连续9个季度保持增长,突破3万亿港元水平 [1] - 香港通胀大致保持平稳 [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 香港股票市场重拾上升轨迹,大市交投显著增加,今年以来平均每日成交额超过2400亿港元 [1] - 香港IPO集资额暂列全球第一 [1] - 香港作为支持创新科技筹融资的平台功能持续加强 [1] 香港创科发展 - 香港本地研发总开支在2023年接近330亿港元,同比增长10% [1] - 香港本地初创企业数量增至约4700家的新高 [1] - 特区政府对创科加大投入,北部都会区提速发展,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合作 [1] 香港应对挑战与机遇 - 香港在变局中伴随国家发展看到新机遇、找到新定位、展现新作为 [2] - 香港面对挑战会想方设法变通应对,看见机遇会把握时机全力抢抓 [2]
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让投资者共享本土创新红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3:50
创业板改革核心内容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2] - 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2] - 制度创新从"只看当下盈利"转向"更重未来价值",承认"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在时序上的分离 [2][3] 改革背景与必要性 - 传统上市标准以盈利能力为核心,可能将最具潜力的创新企业拒之门外,现代科技企业需要经历较长的"价值创造期" [3] - 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期,需要原创性技术突破和颠覆性创新,这些创新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特征 [4] - 传统银行信贷体系不足以有效支持创新,必须依靠股权融资特别是公开市场融资来提供风险资本 [4] 改革意义与影响 - 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本链条,形成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有助于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孵化独角兽企业 [4] - 制度创新有助于与国际市场进行制度对标,纳斯达克、伦敦交易所等国际主要市场早已建立了多元化的上市标准体系 [4] - 公开市场能够将创新风险分散到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中,价格发现功能能够更好地引导资源配置 [5] 金融体系与资源配置 - 改革体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更加注重企业的未来价值创造能力,依赖专业判断和风险分散机制 [5] - 中国经济正在从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从依赖要素投入向依赖创新驱动转变 [6] - 制度创新需要在促进发展与防范风险之间寻求平衡,通过提高市值要求、强化信息披露等方式构建多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