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季报板块业绩结构性回暖,关注订单基本面触底回升
中信建投· 2025-05-18 23: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军工板块营收增1.16%,船舶、航发、航空营收正增长,归母净利润下滑;2025年一季度部分板块回暖,行业业绩有望触底回升 [1][2] - 军工行业进入新一轮周期,呈现结构性增长,建议围绕传统军工、新域新质、改革出海三条主线配置 [2][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核心观点 1.1 2024年年报回顾 - 162家重点公司营收7649.03亿元,同比升1.16%,船舶、航发、航空营收正增长,地面兵装等板块下降 [10] - 归母净利润266.55亿元,同比降38.01%,仅船舶板块正增长 [12] - 毛利率从19.8%降至17.7%,净利率从5.69%降至3.48%,产业链各环节毛利率均降 [14] - 四费费用率总体降0.09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增,财务费用率升,销售费用率降,管理费用率持平 [20] - 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经营净现金流下降,合同负债小幅增加 [23][24] 1.2 25年一季度回顾 - 162家重点公司营收1538.94亿元,同比升2.35%,地面兵装、船舶等板块营收正增长,商业航天承压 [29] - 归母净利润73.10亿元,同比降7.80%,船舶、地面兵装、航天(弹)利润正增长 [32] - 毛利率从18.9%降至18.6%,净利率从5.27%降至4.75%,产业链各环节毛利率涨跌不一 [34] - 多家公司发布订单公告,关联交易预计增加,军工板块基本面加速回暖 [38] 1.3 估值回暖叠加周期重启 - 军工行业处业绩预期到兑现转折点,2025年进入业绩兑现阶段,板块结构性分化或更明显 [43] - 中证军工板块PE为102.68倍,受印巴冲突和行业基本面改善催化上涨 [43][61] 1.4 投资策略 - 军工行业进入新一轮周期,由“量价齐升”过渡到“量增价稳”等阶段,建议围绕三条主线配置 [44] - 传统军工关注航发、船舶、航空航天产业;新域新质关注新式战争、新质生产力、新技术相关行业;改革出海关注有资产整合预期和军贸市场竞争力的公司 [2][44] 二、每周板块数据回顾 2.1 板块指数 - 本周上证综指涨0.76%,中证军工指数跌1.00%,跑输大盘1.76个百分点 [53] - 本月上证综指涨1.40%,中证军工指数涨3.24%,跑赢大盘1.84个百分点 [53] - 本年上证综指涨0.47%,中证军工指数跌0.27%,跑输大盘0.74个百分点 [53] 2.2 个股表现 - 上周利君股份等个股涨幅居前;月表现利君股份等居前;年表现航天南湖等居前 [56] 2.3 板块估值 - 军工板块整体估值102.68倍,受印巴冲突和行业基本面改善催化上涨 [61] 2.4 新股跟踪 - 列出兴图新科等多家新股的主营业务、总市值、最新收盘价和一周涨跌情况 [64] 2.5 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需求跟踪 - 展示全军装备采购信息网招标公告和采购需求数量统计图表 [71][73] 2.6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给出航发动力等多家重点公司的总市值、归母净利润预测和PE估值 [76] 2.7 军工基金复盘 - 列出富国中证军工等多只军工基金的单位净值、基金份额、年初至今份额变化、近一周涨跌和今年以来收益率 [80] 三、投资策略 宏观大势 - 国际局势复杂,中美战略竞争或强化,国防军费将长期稳健增长,2025年国防支出增7.2% [81] 传统军工 - 船舶行业水面舰艇放量,水下装备待发;航发行业产品谱系丰富,产能质量突破;航空航天增长稳健 [82][83][84] 新域新质 - 新式战争无人化智能化趋势明显,低成本弹药和智能化底座发展前景好 [85] - 新质生产力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大飞机市场空间大 [86][87][88] - 新技术MEMS器件、3D打印、陶瓷基复合材料发展良好 [89][90][91] 改革出海 - 军贸出海市占率有望提升;军工国改聚焦资产整合与重点领域控制 [92][93] 四、细分赛道行业动态 4.1 商业航天板块 - 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和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95][96][97] - 美国太空军斥资1760万美元打造“联合天线市场”,还将采购新相控阵卫星天线 [98] 4.2 低空经济 - 2024年我国通用航空持续增长 [99]
琼港在多个领域有广阔合作空间
海南日报· 2025-05-13 09:48
琼港合作领域 - 琼港在五大领域深化合作,包括人才交流 [2] - 琼港在建筑工程和环保专业领域有合作空间,如新技术应用、人才培训、节能环保和生态管理 [2] - 琼港可以在共建低碳示范区、卫星数据产业协作、文旅联合开发三大领域深化合作 [3] - 建议建立琼港生态城市专家委员会,推动两地建设标准对接 [3] - 建议设立跨境绿色技术孵化基金,支持装配式建筑等技术的联合研发 [3] - 建议策划琼港卫星数据应用论坛,促进航天产业链深度合作 [3] 考察成果 - 考察团深入了解海南在城市规划、生态保护及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2] - 考察团与当地政府部门座谈交流,了解海南在建筑工程、环保领域的经验 [2] 人才交流 - 海南"港证琼认"政策已覆盖45项香港职业资格 [3] - 建议进一步扩大职业资格覆盖范围,吸引更多香港人才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3] - 建议建立公务员互访机制,海南可借鉴香港在工程监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成熟经验 [3]
山东城市观察 | 获批“国家级”城市化定位!为什么是胶州?
新浪财经· 2025-05-10 09:44
青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核心要点 - 青岛市政府印发《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由国务院批复,明确了未来10余年的发展蓝图 [1] - 规划将青岛10个区市分为两类:8个国家级城市化地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和2个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平度市、莱西市) [1] 国家级城市化地区定位 - 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建设用地,提升环湾都市区综合承载能力 [6] - 胶州作为唯一非市辖区的县级市入选,可能成为青岛发展的重要支点 [2][4] 胶州经济发展现状 - 新兴产业形成"3+2+1"梯队(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等),在全国县域经济排名第16(山东第一) [7] - 2024年一季度GDP首破4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7%,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等大项目为支柱 [7]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超50%,其中创投风投基金规模251.8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48亿元(占青岛26%) [7] 胶州战略地位提升 - 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2024年带动山东与上合国家进出口额5316.2亿元(2018年的3.1倍),实际投资8.5亿美元(2018年的6.9倍) [12] - 山东省出台23项措施支持上合示范区扩能提质,增强"上合工具箱"功能(含11个平台载体) [14] - 规划明确胶州为三大副中心之一,重点保障对外开放门户和临空制造业用地需求 [14] 未来发展潜力 - 胶州是8个国家级城市化地区中唯一县级市,未来可能推进撤市设区 [15][16] - "丝路千古情"演艺项目将打造北方旅游地标,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9] - 与西海岸新区共建"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 [9]
一季度河南GDP为14945.58亿元 同比增长5.9%
中国经济网· 2025-04-28 14:03
宏观经济表现 - 河南省一季度GDP达14945.58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速最快达6.6% [1] - 工业生产表现突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制造业贡献显著,增加值增长9.7%,贡献率达85.6% [3] - 服务业增势良好,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长8.5%,文化娱乐和商务服务业增速超20% [4] 产业发展动态 - 装备制造、食品和汽车产业成为工业增长主要驱动力,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1.3%,其中装备制造拉动1.6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亮眼,增加值增长14.1%,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速分别达50.9%和42.8% [8] - 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冶金和轻纺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7.4%和7.0%,较上年同期提升5.8和5.1个百分点 [3]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工业投资增速达21.9%,民间投资增长9.6%显示市场活力增强 [5] - 消费市场持续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升级类消费如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95.1% [6][7] - 线上消费加速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1.8%,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 [7] 创新与新兴动能 - 技术成果转化加速,技术合同成交额690.6亿元,同比增长1.6倍 [8] - 高端制造产品产量大幅提升,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1.4倍、58.3%和42.2% [8] - 数字经济活力显著,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服务器产量增长67.1% [8] 重点行业表现 - 物流行业回暖,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42.6%,公路货运量增长10.0% [4] - 文旅消费活跃,接待游客2.96亿人次,旅游收入2805.73亿元,分别增长5.3%和4.8% [4]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3%和6.9% [4] 政策与市场效应 - 设备更新政策显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46.3%,贡献率达49.7% [9] - 以旧换新带动消费,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86.4%和33.3% [9] - 房地产市场边际改善,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连续8个月收窄至1.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