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
搜索文档
青艺博汇集近千件作品 向复合型服务平台转型 让原创作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解放日报· 2025-11-05 09:58
活动概览 - 第十一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暨第四届全国青年艺术邀请大展以“城市漫游”为主题开幕 关键词为“年轻态” 活动初心是“年轻、活力、多元、创新” [1] - 活动汇集近200名青年艺术家的近千件作品 涵盖布面油画、绢本水墨、综合材料装置、数码微喷、丙烯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 [1] - 活动正式迈入第二个“十年计划” 11岁的青艺博正迎来向复合型服务平台的转型期 [1] 展览板块与内容 - 主展厅分为“青艺·视界”和“青艺·起点”两大板块 “青艺·视界”呈现青年策展人计划成果展 “青艺·起点”呈现“城市漫游”招募入选作品 [1] - “青艺·视界”板块由四位青年策展人策划 例如“之间:海外留学一代的游牧地图”聚焦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艺术家 “我们这一代:记忆的棱镜与未来的草图”呈现80、90、00后艺术家的共同记忆 [2] - 作品《甜山》通过卡通人物“全家福”油画唤起观众童年记忆 是“我们这一代”展览中的一件作品 [2] 展览模式与布局 - 本届青艺博突破传统展陈模式 打造“一主多分”结构 主展馆设于海派艺术馆 分展场深入城市核心商圈商业综合体、咖啡店、社区文化广场、历史街区 [2] - 艺术不再是刻意的“打卡” 而是日常流动中的惊喜邂逅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漫游” [2] 商业创新与产业链发展 - 创新项目“艺术品超市”正式亮相 包含“买得起的艺术品”与“艺术授权超市”双引擎 前者通过标准化定价、分级策展与顾问服务推广原创作品 后者聚焦IP商业化转化 涵盖插画授权、文创开发、数字藏品开发 [3] - “艺术小店”授权计划同步启动 将在书店、咖啡馆等场所设置青艺博“微型艺术展” 由艺术从业者或创作者自主运营 打通艺术消费的“最后一公里” [3] - 扎根闵行三年来 青艺博已带动30余家艺术机构落户 形成创作、衍生、交易的完整产业链 [3]
深秋上海 相约“展览之城” 从“偶然!激浪派!”的先锋脉搏 到“其命惟新”的百年脉络
解放日报· 2025-11-03 09:49
上海展览行业整体态势 - 上海各类展览涵盖经典艺术、当代实验、生活美学、历史纪念、科技融合等多个领域,密度高、质量优、种类全 [1] - 上海几乎是一座"展览之城",展览覆盖全年龄段、全审美偏好,成为包含互动、体验、思考的沉浸式公共文化产品 [1][7] 生活美学类展览 -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办"走!喫咖啡去——咖啡文化特展",展出182件展品回溯咖啡全球传播史,并配套举办有近90个摊位的"广场咖啡嘉年华"创历史新高 [2] - 复星艺术中心举办京都品牌"SOU·SOU"中国内地首场线下特展,展示日常物件传递"小而美"生活哲学,并推出"SOU·SOU×香云纱"系列融合传统工艺与年轻化设计 [2] 艺术类展览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推出林天苗迄今规模最大的个展,集中展出40余件围绕"身体"与"日常物品"主题的代表作品 [3] - 上海美术馆举办"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汇聚350余位广东艺术家的800余件作品,为迄今广东美术展览之最 [3] - "巍巍者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艺术展"汇聚詹建俊、靳尚谊等艺术家经典之作,并纳入青年创作者代表性作品 [4] - 西岸美术馆举办国内首个系统性梳理激浪派的大型展览"偶然!激浪派!",通过蓬皮杜中心200余件馆藏真迹追溯该艺术流派 [4] 科技与艺术融合展览 - 刘海粟美术馆举办"机·智——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以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为背景,通过绘画、装置、AI艺术等形式展示青年创作力量 [4] - 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提视造境Promptoscape:国际人工智能艺术文献展",汇集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20多位AI艺术家的31件/组作品,涵盖互动影像、行为表演、AI生成艺术等 [5] 历史人文类展览 - 敦煌当代美术馆举办"登临出世界"年度大展,联动甘肃省博物馆等机构展出东汉至元代跨越千年的文物及当代创作者佳作 [6] - "何以敦煌"展览系统呈现莫高窟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壁画、洞窟与彩塑,去年吸引30万观众,今秋回归 [6]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上海举办多场历史人文类展览,如"中国之声 世界之光——宋庆龄与国际传播"特展及党的隐蔽战线主题展等 [7]
线下试线上购!天竺海关监管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货值同比增140%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2 18:09
业务增长数据 - 北京海关所属天竺海关监管前三季度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货值达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 [1] - 其中文化艺术品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货值为2.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 [1] - 火凤凰公司2024年以来累计申请和参加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近40批次,展览展示作品1200余件,业务总量增长明显 [2] 业务模式与支持措施 - 北京海关已与13个直属海关建立跨关区保税展示业务配合机制,支持区内企业将保税货物运至区外展示和交易 [1] - 天竺海关推出包括跨境贸易单据无纸化交货、7×24小时预约、AI认证验证等“政策包”,为企业节省各类运营成本近千万元 [2] - 该模式打破了企业只能在原有保税仓储和配套服务区域开展业务的局限性 [1] 企业案例与市场拓展 - 王府井全球购跨境电商体验店采用线下体验、线上下单模式,商品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发出,最快次日送达 [1] - 王府井全球购体验店已拓展至西安、沈阳、长沙、嘉兴、上海等多个城市 [1] - 王府井免税品数字零售有限责任公司表示其所有跨境自营商品备货均来自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接待客户人数及销售额同比整体保持增长 [1]
20个国家近500位艺术家的2000多件作品亮相第十七届大艺博
环球网· 2025-10-24 17:00
活动概况 - 第十七届国际大学生暨青年艺术博览会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 为期4天 [1] - 活动汇聚全球20个国家近500位艺术家的2000多件作品 [1] - 展馆面积达10000平方米 规划十三个主题单元 [5][12] 历史成就与合作伙伴 - 大艺博十七届以来累计为1万多位青年艺术家的3万多件作品提供免费展示机会 其中超过5000名艺术家通过作品销售 收藏 奖项等形式获得赞助与扶持 [1] - 蓝月亮作为首席赞助商已连续支持十二年 今年被授予"青年艺术同行者"荣誉称号 [1][3] - 公牛集团旗下品牌沐光今年首次成为特别赞助商 [5] 学术与策展体系 - 本届从3018位艺术家的20116件应征作品中甄选出近500位艺术家的2000多件作品进行展示 [12] - 采用"学术专业"与"艺术消费"双轨并行的策展思路 [12] - 学术专业方向以"非空间单元"为核心 呈现十位艺术家的个展项目 并设有"新壤" "IN-OUT国际专区" "色彩变奏" "墨象" "实验影像"等主题单元 [16] 艺术消费与市场拓展 - 艺术消费方向打造"生活美学"版块 包含"可及之美" "潮前Art Tide跨界艺术展" "火星岛MARS LAND艺术IP集合展" "生活美学市集"四大单元 [18] - 实现"画廊/机构—博览会—拍卖行"资源贯通 与中国嘉德合作 优秀作品将同步在嘉德BLUE平台上线拍卖 [22] - 整合线下与线上资源 通过大艺博ONLINE平台打造365天不落幕的博览会 [24] 跨界合作与资源整合 - 跨界整合30余家合作方 包括艺术家 设计师 潮流IP 原创品牌及AI科技企业等 [24] - 设立"大艺博×蓝月亮:洁净的艺术"特别展区 由装置艺术家和插画艺术家与品牌联动创作 [24] - "火星岛MARS LAND"展区汇聚原创艺术衍生品 潮流IP和文创设计 [18][20] 公共教育与观众互动 - 举办两场学术论坛 主题分别为"情感认知与视觉重构:新媒介影响下的青年艺术实践"和"价值发现与未来叙事:当代收藏话语中的青年艺术" [26] - 推出FREE计划艺术家个展演讲秀及两场行为艺术展演 [28] - 现场设有套色版画集章打卡 肖像速绘 艺术家签售 音乐快闪 艺术桌游 互动抽奖 DIY手作等多种体验活动 [42] - 周末提供免费艺术导览 并对教育单位开放免费观展申请 1.4米以下儿童免票 学生票半价 [45]
杭州韩美林艺术馆20岁 数字演绎“河喜”
杭州日报· 2025-10-24 11:01
公司活动与战略 - 杭州韩美林艺术馆举行建馆二十周年庆典及"萌物有灵——韩美林动物画再创作展"开幕式 [2] - 公司于2005年接受韩美林捐赠的1000件艺术作品并为此兴建艺术馆 [2] - 艺术馆定位为集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教育与对外交流于一体的艺术殿堂 [2] 行业趋势与创新 - 展览特邀中国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对经典作品进行当代再创作,诠释文化传承与创新 [2] - 青年艺术家运用数字化技术与装置艺术全新演绎吉祥物"河喜",实现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碰撞 [2] - 公司通过创新实践为未来艺术教育探索新路径,践行"扎根传统、面向当代、关怀青年"的使命 [2]
中俄美术作品展在沈阳举行
辽宁日报· 2025-10-24 09:01
展览概况 - 展览名称为"41°N-59°N双纬共振:中俄美术作品展",于10月23日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1] - 展览共展出69幅美术作品,其中俄方作品37幅,中方作品32幅 [1] - 作品类型包括油画和版画 [1] 主办与协办单位 - 主办单位为辽宁省商务厅,承办单位为鲁迅美术学院和辽宁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 [1] - 协办单位为俄罗斯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和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 [1] 展览内容与意义 - 俄罗斯艺术家作品展现了古典写实的深刻诠释,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家作品体现了对东方意蕴的当代探索 [1] - 展览是一次深度的文化交流互鉴与对话,体现了两国艺术家的友好合作和对中俄友谊的展望 [1] 出席嘉宾 - 副省长单义和俄罗斯驻沈阳总领事普雷日科瓦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展览 [2]
千余艺术精品汇聚第12届嘉德艺术周展开跨文明对话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20:09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12届嘉德艺术周展商数量创历届新高,达到56家国内外古董商、画廊与艺术机构[1] - 展会汇集千余件高质量艺术品,展期共六天[1] - 参展商来源国际化,包括中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重要展商[3] 参展商与展品亮点 - 法国水晶奢侈品牌莱俪展示融合前卫创意与百年传承的作品[3] - 美国纽约佛瑞曼画廊展出近现代西方名家力作[3] - 日本如如美術画廊带来高古雕塑和造像系列[3] - 中古陶艺术机构首次对外展出精品元明青花瓷器[3] - 楚斋带来精美宋元漆器,ALSO Gallery亦可美术遴选20件古代龙泉窑、磁州窑经典器物[3] 核心艺术板块 - 高级珠宝艺术板块中,ASO LEON艺术珠宝融合钛金属与非遗大漆工艺[4] - 互象艺术举办“游心于羽”珠宝艺术大师林弘裕精品展,首次公开创作手稿[4] - 丈四笔金饰采用传统手工作坊形式设计黄金饰品,玉璞雅琢以“妙玉天成”主题展示传统与创新玉雕[4] - 喜马拉雅艺术板块由源喜艺术推出特展,展品时间跨度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8世纪,多件珍品首次展出[4] 传统工艺与现当代艺术 - 传统工艺板块呈现大漆艺术、核雕艺术、玉雕艺术、龙泉青瓷等,多家展商以精湛技艺使古老技艺焕发新活力[6] - 现当代艺术板块中,首次参展的言午画廊探寻东西方及传统与现代的内在线索,积极扶持创新艺术项目[6]
莫言、王振书法摄影展在香港开幕
第一财经· 2025-10-23 15:19
展览概况 - 莫言与王振"放宽心·吃茶去"书法摄影展于10月18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开幕 [1] - 展览由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办 展期至11月3日 [3] - 展览以"文墨共生"为核心主题 采用创新光影技术呈现沉浸式体验 [3] 展览内容与特色 - 展品包括莫言书法作品《香港万福》以及莫言和王振合作的摄影书法长尺幅作品《扶杖雪行图》 [3] - 展览突破传统形式 利用灯箱和光影透视技术展示书法墨色层次与流动质感 [5] - 展览融合了书法作品和以手机、无人机记录的自然摄影 传达"以脚步丈量山河 以笔墨书写心境"的创作理念 [8] 创作者背景与合作 - 莫言与王振相识十几年 对中国古典文化和书法有共同热爱 [5] - 两人于2019年共同创办书法诗词公众号"两块砖墨讯" 至今已办100多期 发表原创诗词、散文和书法作品 [5][6] - 六年来两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坚守"文墨共生"原则 即兴赋诗并挥毫书写 [6]
2025第12届嘉德艺术周6天连展
环球网· 2025-10-23 10:06
展会概况 - 第12届嘉德艺术周于2025年10月21日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开幕 [2] - 本届展会汇聚56家国内外展商,创下历届展商数量新高 [2] - 展会展出千余件高质量艺术品,活动持续6天 [2] 国际展商参与 - 法国水晶奢侈品牌Lalique莱俪参展,展示融合前卫创意与百年传承的作品 [6] - 法国Toulouse Antique Gallery带来具备博物馆水准的十九世纪绘画、古典时计等艺术精品 [6] - 美国纽约佛瑞曼画廊展出爱德华・维亚尔、萨尔瓦多・达利等近现代西方名家作品 [6][7] - 美国Antique Rug Studio展示Art Deco风格古董地毯及法式皇家工艺地毯等多幅作品 [7] - 日本东京的如如美術Ruru Gallery以一系列高古雕塑、造像亮相 [7] 古董与经典艺术 - 华丽之眼主营18-20世纪欧洲古董艺术品,甄选馆藏级别古董珍奇 [13] - 楚斋以宋元漆器、佛造像等古代器物为主题,探寻与历史的对话 [13] - ALSO Gallery遴选20件古代龙泉窑、磁州窑等经典器物,均在不同时期得自日本 [13] - 忆舍带来伊朗、阿富汗等国风格独特的古老艺术品,包括罕见的哈达遗址风格佛陀头像 [13] - 中古陶艺术机构首次对外展出馆藏级别的元、明青花瓷器及唐卡、造像艺术 [13] 高级珠宝艺术 - 鸿玺古董珠宝将古董艺术品融入生活美学,展示融合中外的珠玉文化 [18] - 又及展出荣获"百鹤杯"的"飞龙在天"系列代表作,以"中国传统蓝"为美学线索 [18] - ASO LEON艺术珠宝将钛金属与非遗大漆工艺相融合,突破传统珠宝材质局限 [18] - 宝主会·悅翠珠宝带来"开花结果"系列作品,将沉香、钻石等与翡翠结合 [18] - 互象艺术呈现珠宝艺术大师林弘裕以鹤为意象的飞羽系列代表作及创作手稿 [21] 喜马拉雅艺术 - 源喜艺术推出喜马拉雅艺术特展,展品时间跨越公元前2至18世纪,多件为国内首次展出 [28] - 追逐喜马拉雅东麓天珠馆专注于天珠文化交流传播,直观呈现天珠的美与价值 [28] - 魑魅魍魉甲子展出超过100件古代喜马拉雅艺术"残件",涵盖造像、唐卡、法器等多个门类 [28] - 瞻相(佛像堂)携手科技文化企业朔元EMERGE,将中国古代漆木造像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艺术并置 [28] 传统工艺 - 指尖造物展出百余件稀有历史核雕作品,包括中国明清时期、欧洲及日本与东南亚地区的代表作 [33] - 王伯杨工作室呈现漆艺与陶艺相融合的艺术作品,传递安静、古意、自然之美 [33] - 紫来山房臻选明清佳瓷二十余件,涵括清代御窑单色釉、彩瓷等窑火凝珍 [36] - 宝盛轩展示龙泉青瓷经典仿古器型作品,为古老的青瓷文化注入全新活力 [36] 现当代艺术 - 蛙人艺术连续九年参展,呈现格·沛利尼、阿卢纳斯·吉利斯等国际艺术家佳作 [43] - K空间呈现何多苓、周春芽、托尼·布朗等名家的艺术力作 [43] - 言午画廊首次参展,带来阳新的雕塑作品和胡杰彬的漆艺作品,呈现多元化艺术 [43] - 宋雨桂艺术馆着力展示宋雨桂先生不同时期的精品力作 [44] 生活美学 - ChaCha Art以多媒体影像叙事的方式,实验性阐述禅宗精神以及东方线型的宇宙观 [50] - 石味文化携"天成不工全国巡回艺术展"亮相,展陈含Art风格配饰及传统文化主题赏石藏品 [50] - 闲云山房带来以心观物、脱出古人的石、砚作品,通过有形的山石表现无形的山水 [50] - 明心古美首度参展,甄选东亚瓷器、泛亚佛造像,观照东方文化中"物心合一"的境界 [50]
赴一场艺术与科技的邀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3 06:54
展览概况 - 第三届“良渚论坛”的组成部分“中国(杭州)艺术与科技国际双年展”在浙江杭州余杭美术馆举办,展览将持续至12月18日 [4][10] - 展览汇聚了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160余位(组)艺术家、科学家等创造者的作品 [4] - 展览旨在成为助力“良渚与世界、艺术与科技”深度对话的桥梁,打造一个融通艺术创作、科技创新与产业实践的交互平台 [9] 技术与艺术融合趋势 - 数智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是近年来的艺术创作热门趋势,艺术与科技相遇不仅创造了瑰丽的视觉奇观,也深刻改变着生活 [4] - 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人类的感知、认知乃至存在方式,艺术为理性的逻辑注入温度 [10] - 展览作品广泛运用AR(增强现实)、编程、算法、交互等技术,未来感十足 [4] 代表性展品 - 数字非遗展品《玉琮王》对以良渚玉琮为代表的珍贵实体版本进行内容挖掘和数字化演绎,突破时空限制 [5] - 影像作品《微纳山水》以微纳米机器人的实拍运动轨迹为素材,构建水墨般流动的动态图景 [7] - 动态机械装置《循回仪》用青铜齿轮演绎东方哲思,是今年中国美院毕业展上的高人气作品 [7]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影像作品《时空弹性》以引力透镜效应为灵感,将天体光线在引力场中弯曲形成的奇异影像转化为互动体验 [8] - 虚拟仿真交互装置《深海智能无人潜航器》基于深海自主机器人工作平台设计,生动模拟未来深海科考工作场景 [8]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作品《每日速写》通过实时捕捉观众的手势、声音与面部表情驱动抽象动态图形生成 [9] - 芬兰艺术家格伦伦德·尼苏宁的作品《轨道》通过机械装置使不锈钢球获得不同速度,形成持续的运动与光影 [9] 文化交流与产业平台 - 自2023年首届“良渚论坛”以来,中国美术学院已成功举办三届“艺汇丝路”作品巡展,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艺术家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 [9] - 展览既有国际艺术家为良渚而来、为“艺汇丝路”而来的采风创作,也有中国艺术家从良渚出发、对话世界文明古国的广泛实践 [9] - 东方智慧如“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和“天人合一”的生命观,为理解科技与人类、科技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独特视角,期待中国的科技与艺术能以独特的东方美学与哲学为人类文明提供新的审美范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