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测

搜索文档
广电计量(002967):签署中科智易股权投资意向书 完善国防科工业务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5-13 10:43
交易公告 - 北京中科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股东沈增辉于2025年5月9日签署《股权投资意向书》[1] - 交易完成后广电计量将提名中科智易3名董事并控制董事长及高管任命权,同时委派全职人员参与经营管理[3] 战略协同 - 广电计量通过收购中科智易可将国防科工业务从摸底/比测试验延伸至作战试验/在役考核环节,完善装备全寿命周期试验能力[1][6] - 中科智易在武器装备试验鉴定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广电计量"计量+科研+检测"一站式服务形成产业协同[1][5] 标的公司业务 - 中科智易专注于为军工单位提供试验鉴定/模拟训练/作战管理平台等技术服务,战略目标是成为装备数字化领域标杆企业[3] - 公司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试验数据深度挖掘,通过三维重构/多模态融合等技术建立毁伤模型支撑装备试验[4] 财务表现 - 中科智易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0.56/0.60/0.59亿元,同比增速+33.29%/+7.27%/-2.75%[4] - 同期归母净利润0.11/0.10/0.08亿元,净利率从19%降至13%,主要因销售人员薪酬增加[4] 收购方概况 - 广电计量2024年起战略转型为做深行业,重点构建国防科工等领域的一站式服务能力[1][5] - 公司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4.00/4.59/5.35亿元,对应PE 26/23/20倍[6]
广电计量20250511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广电计量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板块表现** - **科技创新类业务**:收入占比超 60%,2021 年至今年收入增速 15%-25%,净利润率 15%-20%,2025 年一季度订单增长迅速,预计全年增速 15%以上,二季度预计增长 15%-20%,拉动公司整体收入两位数增长 [2][3][8] - **计量标准业务**:占 2024 年收入结构 23%,2024 年价格下跌超 15%,收入增速 3.56%,预计 2025 年价格下滑约 10%,后续价格企稳有望低速增长,二季度预计持平 [2][3][4][8] - **传统业务**:合计占收入 15%左右,过去四年复合增速为零或负值,食品业务一季度下滑,预计全年稳定或小幅增长,环保业务可能亏损增加,EHS 一季度订单增长,预计今年好转 [2][3][4] - **公司战略与发展** - **聚焦高端高科技下游行业**:聚焦特殊行业、汽车、通信和航空航天等,加大对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和数据科学新兴市场拓展力度 [2][4] - **收购中科智翼**:旨在扩展特殊行业领域,尤其是装备试验鉴定市场,实现产业协同和测试能力补充,已签投资意向协议,正在尽调,存在不确定性 [3][10] - **盈利能力提升** - **成本结构与利润增长**:成本结构偏刚性,收入增加带动利润快速增长,毛利率逐步提升 [3][11] - **2025 年目标**:科技创新类业务占比提高、EHS 净利润提升、商誉减值下降、固定资产折旧占收入比持续下降 [3][11][12] - **收入与利润预期**:预计 2025 年整体收入两位数增长,利润端增速 15%-20%,基于折旧、场地利用及人工成本控制等有效管理,以及战略优化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15] - **市值管理举措**:内部优化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经营业绩,对外加强与投资者、分析师及媒体沟通,适时制定发布市值管理制度,创新沟通方式 [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前董事长减持**:前董事长黄总 2025 年 3 月离职后计划减持 1%股份,与管理层充分沟通,三个月内逐步减持,不会对二级市场产生冲击,对公司无实质性影响 [2][5][6] - **管理层换届**:2023 年 12 月换届后,新管理团队调整战略和经营制度,经营业绩提升,现有管理层年轻且专业素质高,科技创新类业务由技术出身领导分管 [6][7] - **固定资产折旧**:2021 年以来连续四年固定资产折旧绝对额下降,2024 年显著下降,有助于提升利润率,场地利用率提高预计场地占用费和费用率下降 [13] - **人工成本控制**:2025 年实行适度人工成本控制策略,追求人效提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利润增长 [14]
广电计量于莉莉:AI大模型竞相绽放 数据将成为重要命脉
广州日报· 2025-04-29 23:45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现状 -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深度融入智能制造 智慧医疗 金融科技 智慧城市等千行百业 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 - 人工智能技术正式进入大模型时代 以DeepSeek 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快速整合并颠覆现阶段的AI技术 [3][5] - 大模型催生企业数字化转型新趋势 大模型 大数据与大算力深度融合协同 共同构筑"大智能"的核心驱动力 [5] 大模型技术特征与价值 - 大模型是对原有算法模型的技术升级 基于海量数据开发预训练模型 具有"两低一高"特征 即开发门槛降低 计算资源降低和预测效果提高 [3] - 大模型划分为通用大模型 行业大模型 垂直大模型 专属大模型四大类 其算法开发流程更智能 更高效 更灵活 [5] - DeepSeek采用"有限算力+算法创新"模式突破算力限制 其开源特性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迭代 [3] 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转型 - AI正加速从"以模型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转变 大规模高质量多样化数据集对提升模型效果和泛化能力至关重要 [6] - 当前大模型训练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开数据集 合作数据分享 网络数据及数据众包 但数据要素管理存在流通意识弱 质量不均 安全机制不健全 价值评估标准缺乏等痛点 [6] - 广电计量构建"1+8+4"数据服务体系 包括全价值链数字化转型咨询 8类细分业务实践方案和4套数字化咨询服务模式 [7] 企业数据能力建设路径 - 提升数据要素管理能力需从认知意识提升 数据资产识别 数据治理 安全合规 价值评估 使用能力等多维度入手 [7] - 企业数据能力体系"金字塔"由战略规划 数据产品与服务 工具技术平台 组织人才四大要素构成 [7] - 广电计量已形成"计量检测+科研服务+评价咨询+规划设计+认证"全生态链服务 覆盖数字化评估认证 咨询治理 人才培训等环节 [7]
广电计量以AI赋能计量检测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广州日报· 2025-04-28 03:04
人工智能赋能计量检测行业 - 公司为人工智能芯片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服务 覆盖医疗影像 自动驾驶等场景的软硬件协同可靠性测试 并打造基于AI大模型的计量证书质量智能分析方案 [2] - 公司构建"技术+标准+生态"三位一体布局 形成覆盖芯片 算法 系统 装备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致力于成为智能时代质量保障领域的创新标杆 [2] AI+无人机智能巡检解决方案 - 公司开发的AI+无人机巡检系统通过激光雷达 RTK高精度定位和AI算法 可自动生成通信铁塔巡检航线全局路径 并在遇到电磁干扰或动态障碍物时触发避障程序 [3] - 该系统能实现人员与高风险环境物理隔离 消除坠落和电气伤害风险 同时提升设备运维效率 快速接近难以到达的区域 [4] - 传统人工攀塔检测存在效率低 风险高等痛点 难以满足现代通信网络精细化 高频次维护需求 [4] 标准化建设与生态布局 - 公司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去年7月参与发布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技术"5+1"标准化发展倡议 填补行业空白 [5] - 公司与北京亦庄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计量检测AI大模型联合创新中心 开展算法验证 安全测试等技术研发 [5] - 公司近期与江南大学成立具身智能产业应用研究院 计划建设人形机器人标准化测试认证服务平台 [6] 人才战略与技术创新 - 公司重点培养三类AI人才梯队:复合型人才(检测技术+AI) 创新型研发团队(AI与检测技术结合) 应用型骨干团队(AI技术落地能力) [6] - 公司作为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理事单位 将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合作 构建具身智能装备及无人系统创新验证平台 [6]
广电计量(002967) - 广电计量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4-27 16:5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投资者线上交流会 [2] - 参与投资者 92 位,来自广发证券、西南证券等多家机构 [2][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史宗飞、财务负责人习星平、证券事务代表苏振良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5 日 16:00 - 17:00,形式为线上 [3]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 营业收入 - 实现营业收入 6.1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16%,业务有季节性特征,一季度营收占全年财务指标比例低,无法线性推算全年增速 [3] 业务订单 - 整体订单金额两位数增长,计量校准和环保业务订单增长缓慢,新兴业务目标市场订单突破与快速增长拉动整体订单 [4] 净利润 - 归母净利润 482.3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02.86%,净利润波动性减少并持续改善,降本增效与新兴业务拉动整体利润 [4] 现金流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短期资产超 10 亿元,有效银行授信额度超 50 亿元,经营性现金回款正常 [4] 问答环节要点 人员增速 - 2024 年优化人才结构,人员数量下降,人均收入和净利润提升;2025 年适度优化,人员数量谨慎增长,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强化新兴领域研发力量 [5] 数据科学业务 - 2024 年单独分类披露,是重点培育新兴业务,营业收入增长 28.86%,未来围绕系统测试等服务能力覆盖多领域,有望成业绩增长点 [7] 集成电路检测行业 - 2024 年营业收入增长 26.28%,处于快速增长阶段,CNAS 参数和部分细分领域领先;2025 年一季度订单延续高增长,构建全栈式技术咨询服务 [7][8] 商业航天业务 - 构建六大技术平台,为商业航天全链条服务提供保障;成立“天星院”组建人才团队,完善全链条检测技术服务能力,打造创新生态 [8][9] 机器人及低空经济领域业务 - 机器人领域提供多方面检测服务和安全认证,关注技术和需求变化拓展业务;低空经济领域构建检测和创新平台,加强合作推动新技术应用 [10] 并购策略及进展 - 投资并购是产业发展战略重要补充,保持积极审慎,以产业协同为要求,关注不同赛道机会;2025 年初收购曼哈格,将继续推进并购工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