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September 5, 2025 Deadline: Contact Levi & Korsinsky to Join Class Action Suit Against IRBT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15 04:28
诉讼案件概述 - Levi & Korsinsky律师事务所通知iRobot Corporation投资者有关证券集体诉讼事宜 诉讼旨在为2024年1月29日至2025年3月11日期间因涉嫌证券欺诈而遭受损失的投资者挽回损失 [1] - 投资者可通过指定链接或联系方式获取更多信息并参与诉讼 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5日 [1][3] 诉讼指控内容 - 指控iRobot公司管理层虚假陈述和/或隐瞒以下事实:重组计划对公司终止与亚马逊收购后维持稳定的帮助被夸大 [2] - 指控iRobot作为独立公司难以实现盈利运营 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 [2] - 指控公司公开声明在相关时间段内存在重大虚假和误导性 [2] 律所背景信息 - Levi & Korsinsky律所过去20年为受损股东追回数亿美元 在证券集体诉讼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4] - 该律所连续七年被ISS证券集体诉讼服务评为美国顶级证券诉讼律所之一 拥有70多名专业人员团队 [4]
预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近期相关活动预告
机器人圈· 2025-07-14 21:51
机器人行业政策与活动 -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十六大部委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1] - 未来两周国内外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将举办20场行业活动,包括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第八届信号处理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等[2][3][4][5] 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1] -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火爆来袭,科技革命下的产业重构与社会想象[8] - 微纳感知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浙江大学熊蓉教授探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与进展[8] 机器人企业表现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行业表现分化[8] - 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越疆科技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8]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打通迎机遇[8] 机器人技术创新 - 仿生机器人技术新突破:向松鼠学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8] - 清华大学赵明国团队加速进化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8] - 院士谈机器人创新设计的六大关键技术,推动机器人协同智能制造的新动能[8]
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引领人形与具身智能机器人测评新标杆,护航产业创新发展
机器人圈· 2025-07-14 21:51
人形与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 行业正处于加速落地的关键时期 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通过全链条专业测评能力为产业提供质量安全屏障 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应用场景 [1] 智能性测评体系 - 构建全光谱视觉动态训练场景 模拟昼夜更替 强光直射等极端光照条件 测试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目标识别与路径规划能力 [3] - 开发覆盖多语种 方言及噪声环境的智能语音测评平台 提升AI助手的语音唤醒和语义理解能力 [3] - 打造多维度全地形高仿真机器人运动智能训练场景 还原家居 餐饮 酒店等真实场景 检验机器人运动控制与环境感知的联动效率 [3] 人机交互安全测评 - 集成全域空间态势感知系统 多模态碰撞检测系统及复杂环境适应性测评场景三大核心模块 [7] - 可复现多级变阶地形 动态坡度场 涉水域 非结构化裂隙环境及高约束性通道等复杂工况 [7] - 实现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动态场景下的全维度运动学参数与交互力场的同步感知 [7] 可靠性测评 - 国内首个机器人可靠性专业实验室 通过250立方米步入式环境箱模拟-70℃至150℃极端温变 测试核心部件寿命表现 [8] - 配备温湿振三综合试验台 半消声室与电磁兼容实验室 确保通信模块在强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 [8] - 测试数据获得莱茵 SGS等国际机构认可 成为企业优化设计的黄金指南 [8] 零部件测评 - 覆盖近60个标准的零部件测评能力 针对关节模组 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从扭矩精度 传动效率 耐久性等维度展开测试 [9] - 对传感器 电池等关键组件结合环境适应性与电磁兼容测试 确保稳定协同 [9] - 助力国内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 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9] 安全与性能测评 - 全国首家机器人专业防爆实验室 满足多种防爆机器人产品检测需求 进行防爆改造设计和国内国际防爆合格认证 [10] - 深耕机械电气安全 功能安全测评 精准捕捉人机协作高频场景中的潜在风险点 [10] - 全国首个具备无人机国家强制性标准GB42590-2023全项CNAS&CMA资质的实验室 提供抗风抗雨等环境适应性测评 [10] 软件测评 - 对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八大质量特性展开深度测试 包括视觉识别算法的功能性精准度 续航管理的性能效率优化 信息安全防护等 [12] 一站式服务 - 国内少数具备一测多证与国际认证互认能力的机构 提供检测-认证-标准-咨询全周期服务 [13] - 显著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成为企业优化产品设计的智能参谋 [13]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与具身智能机器人正迎来商业化爆发前夜 国评中心(重庆)持续深耕安全 智能 可靠三大技术方向 [13] - 成为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lighthouse 引领人机共融的未来图景加速实现 [13]
具身智能想要迈过「商业化拐点」,必须解决的「两个难关」和「一个争议」
机器人圈· 2025-07-14 21:51
具身智能行业投资动态 - 2025年具身智能行业投资事件已超110起,总投资金额超120亿元,较2024年(77起/72.87亿元)和2023年(28起/49.45亿元)显著增长 [1] - 京东、美团、腾讯、华为等巨头积极布局,美团投资银河通用(7亿元天使轮)、宇树科技(10亿元B+轮)、自变量机器人(数亿元A轮) [3][6] - 腾讯投资智元机器人(数亿元B轮)、宇树科技(7亿元C+轮)、云鲸智能(1亿美元E轮) [4][6] - 阿里系投资宇树科技(7亿元C+轮)、源络科技(数亿元A+轮)、星动纪元(3亿元Pre-A轮)等 [5][6] - 银河通用完成11亿元融资,刷新具身大模型机器人单笔融资纪录 [6] 二级市场表现与IPO进展 - 中证机器人指数年内涨幅8%,华夏机器人ETF规模增长245%(净增101亿元),天弘机器人ETF增长超300%(新增43.6亿元) [7] - 极智嘉港股上市,市值228亿元;智元机器人拟借壳上纬新材登陆科创板,估值150亿元 [8][26] - 宇树科技估值120亿元,已完成股改计划年底IPO;卧安机器人(40.48亿元)、斯坦德机器人(21亿元)等递交港交所招股书 [8][9][10] - 优必选已上市,市值313亿元;傅利叶智能估值80亿元完成E轮融资 [8] 商业化与财务表现 - 行业普遍未迈过商业化拐点,B端场景(物流/工厂)为主,C端(家庭/养老)处于探索阶段 [11][12][17] - 极智嘉2024年营收24.09亿元(较2022年增长66%),海外占比72.1%;斯坦德机器人营收2.5亿元(较2022年增长1.6倍) [12][13] - 卧安机器人聚焦海外家庭场景,2024年营收6.1亿元(较2022年增长1倍多);宇树科技年营收超10亿元且盈利1亿元 [14][15] - 行业亏损常态:优必选2024年亏损11.24亿元,极智嘉亏损8.32亿元,多数公司现金流紧张(卧安/乐动/斯坦德账面现金不足1亿元) [18][22][24] 技术挑战与行业争议 - AI大模型实时性不足,需突破数据瓶颈(依赖仿真合成数据与规模化部署采集) [28][29] - 制造端存在传动装置寿命短、灵巧手负载低等问题,特斯拉Optimus效率不足工人一半,成本达43万元(优必选Walker S1成本40万元) [31][32] - 行业争议人形与非人形机器人形态,但现阶段核心是解决实际效率问题 [34] - 政策支持力度大: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组建产业基金 [12]
September 5, 2025 Deadline: Contact The Gross Law Firm to Join Class Action Suit Against IRBT
Prnewswire· 2025-07-14 21:00
公司诉讼事件 - iRobot Corporation (NASDAQ: IRBT) 股东在2024年1月29日至2025年3月11日期间购买股票可能受到虚假或误导性陈述影响 [1] - 指控内容包括公司夸大重组计划在亚马逊收购终止后维持稳定的能力 以及独立运营盈利能力存疑 [1]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导致公开声明被指控存在实质性虚假和误导 [1] 法律程序时间节点 - 股东参与集体诉讼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5日 需通过指定链接登记信息 [2] - 登记股东将获得案件生命周期内的投资组合监控服务 无需承担参与费用 [2] 律所背景 - Gross Law Firm专注于保护因欺诈和非法商业行为受损的投资者权益 [3] - 该律所致力于追究企业虚假陈述或重大信息遗漏导致股价人为波动的责任 [3] 联系方式 - 律所地址位于纽约西38街15号12层 提供电子邮件和电话沟通渠道 [4]
人形机器人首个商业化大单正式落地,近200只概念股集体狂欢
36氪· 2025-07-14 19:4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涨0.27%收报3519.65点,深证成指跌0.11%收报10684.52点,创业板指跌0.45%收报2197.07点 [1] -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涨幅居前,中大力德(002896.SZ)涨停且涨66.6%,恒工精密(301261.SZ)涨14.76%,步科股份(688160.SH)涨11.52% [1][2] - 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板块共254家上市公司,机械设备占比29.1%,汽车占比16.1%,电子占比15.7% [6] 商业化进展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1.24亿元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创国内最大订单记录 [3] - 优必选科技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获百台订单,预计2025年交付超300台 [3] - 行业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量超万台,市场规模82.39亿元,占全球50% [4] 行业融资与资本布局 - 2024年前5个月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融资额突破230亿元,超2023年全年总和 [5] - 6月以来银河通用、云深处科技等多家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 [5] - 创投机构和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引导资本投向人形机器人重点领域 [4] 公司动态 - 新时达(002527.SZ)计划推进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本体研发,其SCARA机器人全球销量第四 [6] - 中大力德(002896.SZ)精密减速器产品可用于人形机器人,泰国制造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成 [7] - 年内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中8家上市公司股价翻倍,胜宏科技(300476.SZ)等表现突出 [6]
Zimmer Biomet Announces Definitive Agreement to Acquire Monogram Technologies, Expanding Robotics Suite with Autonomous Solutions
Globenewswire· 2025-07-14 19:35
文章核心观点 - 齐默尔百美公司拟收购Monogram Technologies公司,以扩大骨科机器人和导航技术组合,预计2025 - 2027年对调整后每股收益无影响,之后将产生增值并推动营收增长 [1] 交易概述 - 齐默尔百美将以每股4.04美元现金的预付款收购Monogram全部流通股,股权价值约1.77亿美元,企业价值约1.68亿美元 [1] - Monogram普通股股东还有权获得或有价值权(CVR),若2030年前达到特定产品开发、监管和营收里程碑,最高可获每股12.37美元现金 [1] - 交易需获得监管批准、Monogram普通股股东批准等常规成交条件,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完成 [8] 技术优势 - Monogram的半自主和全自主机器人技术将为齐默尔百美旗舰ROSA机器人平台及导航和支持技术套件增添新功能 [2] - Monogram基于CT的半自主AI导航全膝关节置换(TKA)机器人技术于2025年3月获FDA 510(k)批准,预计2027年初与齐默尔百美植入物商业化 [2] - Monogram正在开发该技术的全自主版本,有望显著提高安全性、效率和手术效果,并拓展TKA以外的应用 [2] 公司战略 - 交易将扩大齐默尔百美骨科机器人、支持解决方案和分析套件,满足外科医生术前、术中和术后需求 [3] - 齐默尔百美可凭借Monogram技术成为首家提供全自主手术机器人的骨科公司,重新定义骨科手术标准和未来 [3] - 齐默尔百美将通过资产负债表现金和其他可用债务融资来源为交易提供资金,预计维持强劲资产负债表并支持资本分配优先事项 [5] 财务预期 - 收购预计2025 - 2027年对调整后每股收益无影响,2028年及以后产生增值 [7] - 交易预计在第五年产生高个位数的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此后贡献不断增加 [7] 公司情况 - 齐默尔百美是全球医疗技术领导者,拥有90多年历史,业务遍及25 + 国家,销售覆盖100 + 国家 [10][11][12] - Monogram是一家专注于骨科手术的AI驱动机器人公司,正在开发结合3D打印、先进机器视觉、AI和下一代机器人的产品解决方案架构 [13] 顾问信息 - 摩根士丹利为齐默尔百美独家财务顾问,霍金路伟为法律顾问 [9] - 富国证券为Monogram独家财务顾问,杜安莫里斯为法律顾问 [9]
从本体到数据,从VLA到VLN!大家在这里抱团取暖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14 19:15
具身智能社区发展 - 社区成立三周年,专注于具身智能领域,目前正推动社区规模扩展至2000人[1] - 已见证ACT、RDT-1/RDT-2、CogACT、OpenVLA、π0、π0.5等具身智能技术迭代,行业进展迅速[1] - 社区成员包括学术研究者和求职者,内部梳理30+技术路线,覆盖benchmark检索、综述学习等需求[1] 资源与技术支持 - 汇集40+开源项目、60+具身智能数据集及主流仿真平台,提供技术学习路线如强化学习、VLN、VLA等[11] - 汇总国内外30家具身机器人公司(智元、优必选等)及高校实验室(斯坦福、清华等)资源[11][17] - 提供机器人零部件品牌清单(芯片、激光雷达等)及仿真平台资源(通用与真实场景仿真)[24][32] 行业活动与人才服务 - 举办圆桌论坛、直播活动,覆盖本体、数据、算法等主题,邀请产业界嘉宾参与[1] - 与多家具身公司建立内推机制,直接对接求职者与岗位需求[2] - 成员可获取专属研报(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技术书籍(导航、动力学等)及数据集(触觉感知、机械臂抓取等)[19][22][30]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向 - 强化学习全栈方案涵盖LLM强化学习、可解释强化学习等子领域[34] - 具身感知路线整合3D视觉定位、触觉感知等任务,交互方向覆盖抓取、视觉语言模型等[36][38] - 多模态大模型内容包含理解(Image+Text到Text)与生成(Video+Text到Video+Text)技术[44][46] 社区互动与案例 - 成员可自由提问工作或研究方向问题,获行业大佬解答[66] - 案例:研一学生通过仿真项目(如Isaac Sim)准备具身智能实习,社区提供项目建议[68] - 直播内容涉及机器人操作系统(EMO S)、协同感知(RoboTwin数据集)等前沿主题[65]
机器人ETF易方达、机器人50ETF涨超2.6%,年内超百亿资金机器人ETF
格隆汇APP· 2025-07-14 15:2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涨0.27%,深证成指跌0.11%,创业板指跌0.45%,沪深两市成交额不足1.5万亿,较上周五缩量约2500亿 [1] -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涨幅居前,上纬新材20cm四连板,新时达、大丰实业涨停 [1] - 机器人ETF普遍上涨,机器人ETF易方达、机器人50ETF涨超2.6%,机器人ETF、机器人ETF嘉实、机器人ETF基金、机器人产业ETF均上涨 [1] ETF资金流向 - 年内超186亿元资金净流入机器人ETF,其中华夏机器人ETF、天弘机器人ETF、机器人ETF易方达年内分别吸金109.05亿元、47.25亿元、15.93亿元 [5] - 机器人ETF易方达、机器人50ETF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覆盖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核心标的,权重股包括双环传动、机器人、石头科技、绿的谐波、科沃斯、汇川技术等细分领域龙头 [9] - 机器人ETF、机器人ETF嘉实、机器人ETF基金、机器人产业ETF跟踪中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 [9] 行业动态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等民营企业家将亮相中外记者见面会,智元、宇树中标中国移动旗下公司1.2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 [9] -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采购项目总预算为1.2405亿元(含税),采购包1(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7800万元由智元机器人中标,采购包2(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等)预算4605万元由宇树科技中标 [9] 行业数据 - 2025年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6.91万台,同比增长35.5%,1-5月产量28.72万台,同比增长32%,主要受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张、消费电子复苏及半导体设备国产化驱动 [10] -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经历"三重跃迁":下游需求从汽车独大到新能源、电子、医疗多行业爆发,技术从组装集成到核心部件自主攻关,全球化从国内市场主导到出海抢夺高端市场份额 [10] - 2025年5月服务机器人产量为121.64万台,同比增长13.8%,1-5月产量530.59万台,同比增长14%,应用场景从家务、老年陪护扩展到医疗手术、公共服务等 [11] 行业展望 - 在国内外需求回暖、政策持续发力及产品性能不断提升的催化下,中国机器人行业仍将继续处在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中,国产品牌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11]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机器人板块午后领涨,机器人产业ETF(159551)涨超1.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14:49
汽车制造领域 - 优必选WalkerS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进入蔚来、比亚迪、奥迪一汽等多家车厂 参与质检、贴标等任务 [1] - 该机器人与无人物流车协同作业 实现了零件入库流程的无人化 [1] 医药领域 - 越疆与药师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探索智慧解决方案在医药研发、仓储、配送、零售、用药服务等全链场景的应用 [1] 基础设施巡检领域 - 云深处"绝影"系列四足机器人已在新加坡国家电网的电力隧道中投入使用 执行自主巡检任务 [1] - 该机器人提高了巡检效率和安全性 [1] 服务行业 - 智元机器人推出的灵犀X2人形机器人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 已应用于展厅讲解、文娱表演等场景 [1] - 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服务行业的潜力 [1] 行业展望 - 预计未来随机器人智能性逐步提高 有望持续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1] 投资工具 - 机器人产业ETF(159551)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 该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等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中证机器人指数全面反映机器人相关证券的整体表现 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机器人产业的便捷工具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机器人产业ETF的联接基金(020290)把握机器人产业的投资机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