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仿真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从本体到数据,从VLA到VLN!大家在这里抱团取暖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14 19:15
具身智能社区发展 - 社区成立三周年,专注于具身智能领域,目前正推动社区规模扩展至2000人[1] - 已见证ACT、RDT-1/RDT-2、CogACT、OpenVLA、π0、π0.5等具身智能技术迭代,行业进展迅速[1] - 社区成员包括学术研究者和求职者,内部梳理30+技术路线,覆盖benchmark检索、综述学习等需求[1] 资源与技术支持 - 汇集40+开源项目、60+具身智能数据集及主流仿真平台,提供技术学习路线如强化学习、VLN、VLA等[11] - 汇总国内外30家具身机器人公司(智元、优必选等)及高校实验室(斯坦福、清华等)资源[11][17] - 提供机器人零部件品牌清单(芯片、激光雷达等)及仿真平台资源(通用与真实场景仿真)[24][32] 行业活动与人才服务 - 举办圆桌论坛、直播活动,覆盖本体、数据、算法等主题,邀请产业界嘉宾参与[1] - 与多家具身公司建立内推机制,直接对接求职者与岗位需求[2] - 成员可获取专属研报(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技术书籍(导航、动力学等)及数据集(触觉感知、机械臂抓取等)[19][22][30]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向 - 强化学习全栈方案涵盖LLM强化学习、可解释强化学习等子领域[34] - 具身感知路线整合3D视觉定位、触觉感知等任务,交互方向覆盖抓取、视觉语言模型等[36][38] - 多模态大模型内容包含理解(Image+Text到Text)与生成(Video+Text到Video+Text)技术[44][46] 社区互动与案例 - 成员可自由提问工作或研究方向问题,获行业大佬解答[66] - 案例:研一学生通过仿真项目(如Isaac Sim)准备具身智能实习,社区提供项目建议[68] - 直播内容涉及机器人操作系统(EMO S)、协同感知(RoboTwin数据集)等前沿主题[65]
从本体到数据,从VLA到VLN!一个近2000人的具身社区,大家在这里抱团取暖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11 17:47
具身智能社区发展 - 社区成立三周年,当前重点推进具身智能方向,目标将社区规模扩展至2000人[1] - 已见证ACT、RDT-1/RDT-2、CogACT、OpenVLA、π0、π0.5等系列技术成果推出,显示领域发展迅速[1] - 社区成员包括学术研究者和求职者,提供30+技术路线梳理,覆盖benchmark检索、综述学习等需求[1] 社区资源与支持 - 邀请数十位产业界与学术界嘉宾参与,涵盖顶会专家和行业领袖,提供实时答疑[1] - 建立与近200家具身公司的内推合作机制,直接对接求职需求[2][5] - 汇总40+开源项目、60+数据集及主流仿真平台,技术路线包括强化学习、多模态大模型等12个细分领域[11] - 提供国内外高校实验室及头部公司名录,涉及斯坦福、清华、智元机器人等200+机构[11][14][17] 技术内容体系 - 按应用场景分类技术路线,包括机械臂抓取、机器人导航、Diffusion Policy等25个方向[11][35][37][51] - 整理行业研报、零部件品牌(芯片/激光雷达等)、机器人书籍及仿真平台资源[19][22][24][31] - 数据集覆盖触觉感知、视觉语言导航等8类任务,支持算法训练与验证[29] 会员服务与活动 - 定期举办圆桌论坛与直播,主题涵盖本体设计、算法优化等全产业链议题[1][64] - 提供专属学习视频、岗位推荐及项目对接服务,日均成本低于0.5元[16][71] - 社区互动案例:协助学生规划仿真环境项目,优化实习申请策略[68][69]
推动具身智能跨入ChatGPT-3时代,上海布局全球最大数据集
第一财经· 2025-05-30 19:37
具身智能技术突破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发布全球首款生成式人形机器人运动大模型"龙跃"(MindLoongGPT),标志着中国在智能体运动控制领域进入全球领先行列 [1] - "龙跃"大模型以自然语言驱动为核心,构建从多模态输入到高保真动作生成的完整闭环,颠覆传统运动控制范式 [3] - 该模型可解析用户自然语言指令(如"挥手致意")或参考视频,自动生成连贯动作,打破专业参数调整限制,实现"人人可用" [4] 数据基础设施布局 - 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已部署超100台机器人,覆盖10余种典型应用场景,作为数据工厂为行业提供训练数据 [3] - 麒麟训练场整合100多家异构机器人同步采集数据,构建从数据采集到大模型训练的一站式开发基础设施 [8] - 计划年底前完成2500万条高质量实体数据集建设,目标成为国际最大数据聚集地 [6] 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 - 具身智能数据需求远超无人驾驶领域,环境复杂度是无人车的几十倍,需PB级(1000TB)数据量才能满足模型训练要求 [5][8] - 当前操作精度约70%-80%,计划年底优化至90%达到ChatGPT-3水平 [8] - 主要挑战包括数据质量把控(完整性/一致性等7大指标)和规模化采集,信通院正推进数据质量标准制定 [5][6] 产业生态建设 - 发布"格物-致知"通用开发平台,融合开源社区框架形成向导式开发管道,推动行业从单点突破转向生态共建 [8] - 通过白虎百万开源数据集快速构建基础大模型库,加速实际场景应用落地 [8] - 人形机器人赛道进入量产元年,需解决从底层芯片适配到上层生态开发的全链路技术融合问题 [9]
上海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成功举行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30 14:20
行业盛会概况 -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会在上海浦东举行,汇聚200余家人形机器人及产业链企业、5000余位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 [1] - 活动采用"峰会+大赛+展览"三位一体新模式,聚焦技术落地与生态构建,由上海市经信委、浦东新区政府指导,国地中心和张江集团主办 [1] - 活动得到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交大、上海科大等机构支持 [1]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浦东新区已集聚智元、傅利叶、开普勒等整机企业和50多家产业链企业,加速打造具身智能产业集聚区 [2] - 浦东新区发布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十六条,涵盖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场景示范、人才保障等层面 [2] - 张江机器人谷已集聚90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ABB机器人赋能中心、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放创新中心等功能平台形成产业引领 [15] 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 - 大赛设置5大赛道覆盖28个高难度场景,吸引60余支顶尖队伍参赛,包括开普勒K2"大黄蜂"团队、北理工急行智学团队等 [5] - 大赛设置工业场景、家庭场景、全地形动态环境等挑战赛,验证高负载技术、地面适应技术、双臂协作能力等关键技术 [6] - 核心部件技术创新赛聚焦传感器、一体化关节、控制器、电子皮肤等关键领域,吸引18支队伍参赛 [7] 产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国地中心联合多地创新中心启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标准互认计划,建立统一标准规范 [3] - 成立具身智能数据联盟和"格物-致知"通用具身智能开发平台生态共创伙伴计划,汇聚智元、傅利叶、华为云、百度智能云等十余家机构 [10] - 举行张江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集中签约仪式和上海具身智能产业基金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13] 技术成果展示 - 人形机器人创新产品展吸引8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分为四大主题区域 [15] - 智元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启元大模型,国地中心联合高校研发"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 [15] - 傅利叶N1开源人形机器人展示行走和语言沟通,智元远征A2展示中英文实时交互,清宝机器人展示人机对话和舞蹈表演 [5] 学术与技术研讨 - 举办9场专业开发者论坛,围绕具身智能、本体技术、关键零部件、数据集构建等核心领域展开研讨 [11] -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等行业领军人物参与技术对话 [10] - 活动配套开发者之夜、技术共创工作坊等系列活动,促进产业交流 [13]
上海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 加快机器人软硬件协同攻关
环球网· 2025-05-30 12:00
浦东新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 浦东已集聚智元、傅利叶、开普勒等整机企业和50多家产业链相关企业,加速打造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1] - 市区两级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政策十六条,覆盖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场景示范、大模型应用、人才保障等六大层面 [1] - 政策目标包括推动具身智能在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治理等领域扩大应用,并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 [1] 人形机器人行业标准化与生态建设 - 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启动,首次建立统一标准规范,涵盖智能化分级、训练场建设、数据管理和核心零部件研发指引 [2] - 国地中心联合五省创新中心启动产业标准互认计划,多场产业合作签约仪式为生态注入动能 [2] - 上海建设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智元超级工厂已启动数据采集及实训工作 [2] 技术研发与产业载体布局 - 智元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启元大模型,国地中心联合高校研发"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 [2] - 核心零部件企业向模块化、轻量化、高性能和低成本方向持续创新 [2] - 张江机器人谷集聚90余家相关企业,ABB赋能中心、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放创新中心等平台形成产业引领 [2]
上海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成功举行
机器人圈· 2025-05-29 20:21
行业盛会概况 -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会汇聚200余家人形机器人及产业链企业、5000余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采用"峰会+大赛+展览"三位一体新模式[1] - 活动由上海市经信委、浦东新区政府指导,国地中心、张江集团主办,联合10余家高校及机构支持,聚焦技术落地与生态构建[1] 政策与产业布局 - 浦东新区发布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十六条,覆盖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场景示范等六大层面,目标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2] - 浦东已集聚智元、傅利叶等50余家产业链企业,将开放超大城市场景加速具身智能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2] 技术标准与赛事创新 - 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设置5大赛道、28个高难度场景,吸引60余支顶尖团队参赛,覆盖工业、家庭、全地形等真实场景验证技术能力[6][7] - 国地中心联合五省创新中心启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标准互认计划,首次建立统一标准规范,涵盖智能化分级、训练场建设指南等四大方向[4] 生态合作与资本投入 - 具身智能数据联盟与"格物-致知"联合开发平台成立,汇聚智元、华为云等十余家企业和高校,推动技术标准统一与垂类场景数据共享[8] - 上海具身智能产业基金签约落地,聚焦智能本体与核心部件领域,张江机器人谷已集聚90余家企业并形成平台引领效应[10][11] 技术成果展示 - 大赛展示傅利叶N1开源人形机器人行走与大模型交互、智元远征A2实时双语交互等前沿技术,优秀团队将直通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6] - 80余家企业参展覆盖3000平方米,展出异构训练场、启元大模型等成果,核心零部件向模块化、轻量化方向突破[10][11] 长三角协同发展 - 活动联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场景落地驱动产业,张江作为核心承载区加速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进程[12]
具身智能,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3-21 17:34
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发布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上海大学、清华大学发布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该平台集成强化学习框架与多模态运动控制技术,为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提供一站式机器人开发与测试解决方案 [1] - "格物"核心技术突破在于通用强化学习框架与模型自动化适配技术,一套代码覆盖百余款机器人,新机器人导入即训练,无需重新编程,大幅降低研发门槛 [1] - 平台具有"一键式训练"功能,用户导入机器人模型后平台自动优化奖励函数并生成运动策略,将传统耗时数周的开发周期缩短至分钟级 [2] "格物"平台技术优势 - 自动化模型适配和自适应课程学习技术使新机器人训练无需重新编程,开发周期缩短至分钟级,学习速度提升数倍 [3] - 通过引导学习技术,训练步数由数千万缩短至数百万,实现高效训练 [3] - 支持多模态运动学习,涵盖双足、四足、轮式等多样化机器人形态,可自主切换行走、奔跑、跳跃等复杂动作,适应家庭服务、工业巡检、灾害救援等多场景需求 [3] "格物"应用与愿景 - 已成功应用于多款机器人原型开发,双足机器人Tinker展示稳健行走与抗扰能力,四足机器人Go2实现敏捷跳跃与动态平衡控制 [3] - 愿景是成为机器人强化学习领域标杆平台,通过开源协作与模块化设计降低技术门槛,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创新行列 [3] - 未来将扩展至全身控制、多机协作等高级任务,持续优化用户体验,助力中国在全球机器人竞赛中占据领先地位 [3] 具身智能未来发展 - 具身智能赋予人工智能"身体",使人工智能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 [2] - 未来范式是"生成式预训练+实物在线学习",真正的具身智能可满足开放环境中自主生存十天等基本生存需求 [3] 开放基金发布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开放基金,总规模300万元,平均单项目资助金额30万—50万元 [4] - 基金围绕平台技术、具身智能、数据集、训练场四大领域及细分研究方向设置课题,面向高校和企业的优秀青年学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