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

搜索文档
充电宝行业安全亟须全链条整治
环球网· 2025-07-10 10:07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充电宝行业因民航局禁令引发广泛关注,禁止无3C标识或标识不清晰的充电宝登机 [1] - 行业存在低价竞争、供应链管理失控、监管滞后等长期问题 [2] - 2024年充电宝市场规模达10.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30%以上 [7] - 2020-2023年网络销售充电宝不合格率逐年攀升,分别为19.8%、25.0%、35.4%和44.4% [8] - 2024年初抽查显示88批次充电宝过充电保护等安全项目不合格率达37.5% [8] 公司动态与召回事件 - 罗马仕召回49万余台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安克创新在中美市场召回180余万台产品 [1] - 召回原因指向电芯和原材料问题 [1] - 涉事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70余张电池与电芯3C认证证书被暂停或撤销 [4] - 绿联、倍思、小米等多个头部品牌产品3C认证被大面积暂停 [1] 技术与成本结构 - 电芯成本占充电宝总成本50%以上,是品牌方压缩成本的首选 [4] - 优质电芯成本在40元以上,充电宝基础物料清单成本通常在60元以上 [4] - 厂商为压缩成本使用含杂质正极材料,导致电芯更容易过热 [4] - 充电宝本质是锂电池产品,能量密度大,可能发生短路、过热、"热失控" [8] 监管与标准升级 - 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3C认证的充电宝不得出厂、销售或进口 [9] - 工信部公开征集《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意见,拟新增或加严多项试验要求 [10]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5年将大幅提升充电宝等产品抽查批次至1.6万余批次 [11] 消费者影响与市场反应 - 消费者对充电宝安全产生巨大"信任危机" [1] - 电商平台充电宝产品显著标明"有3C认证"、"可上飞机高铁"等字样 [11] - 违规出售的3C认证贴纸已无法搜索到,规范整治初步见效 [11]
充电宝行业“大地震”,风暴背后的供应链生死局
齐鲁晚报· 2025-07-09 13:34
市场监管与行业整顿 - 市场监管总局暂停充电宝相关企业3C证书5269张,撤销343张,目前有效3C证书5900多张,涉及全国700多家企业 [1] - 民航局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乘机,政策实施后引发行业震荡 [1] - 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华强北市场禁止销售无3C认证的充电宝 [2] 产品质量危机与召回事件 - 罗马仕因电芯原材料问题召回49万余件20000毫安充电宝,涉及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生产的三个型号 [1] - 安克创新因供应商电芯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召回7款型号共计71万件移动电源产品 [1] - 危机源头指向共同上游供应商安普瑞斯,其为消费级电芯领域头部企业,以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电技术著称 [2] 充电宝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芯)、PCB板、外壳与结构件,电芯供应商以安普瑞斯、宁德新能源等头部企业为主,PCB和结构件供应商集中于珠三角 [3][4] - 中游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为核心生产聚集地,OEM模式渗透全产业链,大型与中小型厂商并存,行业集中度高 [5] - 下游品牌商采用轻资产模式,外包生产环节,专注品牌营销与渠道建设,但存在依赖代工厂检测报告、"贴牌即上市"现象 [7] OEM模式风险与行业痛点 - 头部OEM厂同时服务多个品牌,安普瑞斯问题导致安克创新、罗马仕等多品牌连锁反应 [6] - 中小型OEM厂因价格竞争利润微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5] - 品牌方为降低成本可能压缩材料成本或转包中小厂,加剧质量隐患 [7] 供应链管理对比与改进方向 - 苹果通过多元化供应商网络(每零部件2-3家供应商)、淘汰制及全流程数据监控(如二维码溯源)保障供应链稳定性 [8][10] - 国内部分企业借鉴苹果模式,使用第三方工具(如企查查)进行供应商资质审查、风险筛查及分级监控(核心/战略/一般供应商) [8][9] - 技术驱动的透明化管理(如企查查风险排查系统)可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供应商动态监控,突破数据孤岛 [10]
停工、闭店!“90%员工被放假”!退款排到17万位……
新华网财经· 2025-07-08 18:13
公司现状 - 罗马仕突然发布停工停产通知,停工6个月,仅保留处理产品召回的员工,90%员工已被放假[1] - 公司组织架构仍有六七百人,但大部分员工停工[1] - 各大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已关闭,仅剩京东自营店和抖音旗舰店未关闭[1] 消费者问题 - 充电宝产品因安全问题被全线下架,仅余数据线等配件在售[3] - 消费者退款排队达17万位,部分用户倒贴运费且客服无回应[3][5] - 用户反映退款未到账,淘宝店已关闭[5] 员工问题 - 公司未提前沟通即发布停产公告,第二月起工资按深圳最低工资80%发放,到手约1000元出头[6] - 员工社保未足额缴纳,加班费、生育津贴拖欠[6] - 供应商垫付款项面临回收困难,部分可能停止服务[6] 管理层变动 - 法定代表人频繁变更,6月30日由雷社杏变更为雷杏容,3天后又换回雷社杏[7] - 五位主要负责人已退出钉钉群,未再露面[7] 行业问题 - 充电宝行业竞争激烈,平台充斥廉价产品,低价牺牲供应链利润[8] - 60%企业采用代工模式,品牌方忽视工厂和质量管控[9] - 电芯成本占充电宝成本50%-60%,部分电芯厂家因价格过低拒绝供应[8] - 电芯起火爆炸与原材料、工艺有关,需加强3C认证和企业资质控制[9]
充电宝事故,扯下了电池技术的“遮羞布”
虎嗅· 2025-07-08 17:19
行业危机与召回事件 - 罗马仕充电宝发生爆炸事件 目击者确认涉事产品非召回型号 公司此前已发布停工停产通知 [1] - 行业头部品牌罗马仕与安克创新发起大规模召回计划 合计召回充电宝超120万台 民航局同步禁止被召回型号登机 [2] - 上游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70余张3C认证证书被暂停或撤销 电池安全问题引发消费者恐慌 [3] 电量焦虑与技术瓶颈 - 手机用户电量焦虑加剧 超70%用户在电量剩余10%-30%时充电 临界点较2022年提升至20%以上 [5] - 居民日均互联网使用时长达5小时37分钟 较2018年增加2小时55分钟 AI应用加速耗电 文字生成耗电0.042kWh 图片生成耗电11.49kWh [6][7] - 人形机器人续航仅2-6小时 宇树科技H1机型锂电池容量0.815kWh 实际续航不足1小时 [7] 电池技术发展滞后 - iPhone电池容量十年间仅从1560mAh增至3349mAh 安卓机型5500mAh仍存电量缺口 重度使用5小时后电量仅剩13.1% [10] - 手机电池寿命500-800次循环 用户换机周期延长至51个月 电池健康度下降加剧焦虑 [10] - 电动汽车续航虚标严重 固态电池尚未实现规模化量产 锂电池能量密度接近物理极限 [11][12][13] 价格战与供应链风险 - 充电宝价格战白热化 罗马仕20000mAh产品从129-149元降至69元 白牌10000mAh产品低至30-50元 [15] - 优质电芯成本40-50元 价格压力导致供应商违规替换隔膜材料 安普瑞斯代工厂操作引发爆炸 [16][17] - 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30.05亿美元 2030年预计CAGR仅1.3% 技术停滞迫使厂商转向价格竞争 [18][19] 跨行业价格战传导 - 两轮电动车锂电价格战爆发 比亚迪48V24Ah磷酸铁锂降至999元 星恒同型号产品最低728元 [20] - 电动汽车领域价格战持续 比亚迪22款车型降价1.2-5.3万元 车企要求供应商同步降价 [20][21] - 价格战挤压供应链利润 上游偷工减料风险上升 技术研发投入受制约 [21]
罗马仕停工首日 员工集体找律师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07:13
公司运营状况 - 罗马仕于7月7日正式停工停产,计划持续6个月,期间首月按约定工资标准支付,次月起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支付生活费[4][6] - 公司16-18层办公区域由安保人员看守,仅允许员工领取个人物资时进入,且需接受物品检查[6] - 超过200名员工集体签署《委托人签字确认事项》,委托律师维权,员工反映公司拖欠社保、加班费(300多小时未发)及生育津贴[5][7] 管理层与沟通问题 - 自4月起五位主要负责人(雷桂强、雷灿锋等)未露面,已退出钉钉群且企业系统查无信息[9] - 公司未对停工停产提供任何解释或解决方案,管理层未与员工沟通[5][7] - 多次联系公司未获回应,包括采访邮件及消费者退款问题[8][10] 产品质量与召回事件 - 6月14日罗马仕多款移动电源3C认证被暂停,6月16日宣布召回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生产的3款产品共49.17万台[8] - 召回原因为电芯原材料问题导致过热风险,涉及供货商安普瑞斯,其所有电芯被监管部门封存检测[11] - 消费者反馈召回后退货退款困难,公司致歉但未解决实际问题[8] 销售渠道变动 - 7月7日天猫、淘宝官方旗舰店关闭,京东自营店仅剩充电线等配件,移动电源下架[5][9] - 抖音、拼多多店铺仍运营,客服称不会关闭但未回应具体计划[9] - 公司声明将全面排查移动电源产品,暂停多平台销售以消除安全隐患[9] 行业背景 - 罗马仕曾连续6年(2012-2018)获天猫双十一移动电源销量第一,为行业领军品牌[10] - 电芯供货商安普瑞斯为无锡首家千亿规模国企,现74张CCC证书均被暂停或撤销[11]
罗马仕充电宝安全风险引退款潮,17万位排队成消费维权焦点
搜狐财经· 2025-07-08 05:32
退款危机核心事实 - 消费者退款申请排队超17万位 具体订单号显示第177124位 查询系统提示需等待15-30个工作日到账 此前客服承诺的10天退款期已无法兑现 [1] - 顺丰 京东等快递以"危险品"为由拒收召回产品 客服建议用户自行盐水浸泡销毁 部分完成销毁者仅获5元补偿 [2] - 淘宝 京东平台因商家保证金不足无法退款 系统提示需30-90天催缴 [2] 企业全面停摆 - 天猫 淘宝 拼多多官方旗舰店已关停 仅剩京东自营店及抖音店 仅售配件 [2] - 7月7日起全员停工6个月 仅保留召回岗位 次月起按深圳最低工资80%约2016元发放生活费 [2] - 董事长雷桂强等5名核心高管自4月起退出所有工作群 三个月内法定代表人变更三次 被质疑转移资产 [4] 资金链断裂 - 账户仅余1200万元 召回直接损失超4000万 每月营收损失达1-2亿元 6月工资靠贷款发放 [6] 消费者应对指南 - 召回型号包括PAC20-272 PAC20-392 PLT20A-152 生产日期为2023年6月5日至2024年7月31日 通过抖音客服或邮箱提交凭证 [7] - 已寄回 销毁用户需保留物流单号 视频证据 通过12315平台投诉 未处理用户优先选择中国邮政寄回 电量≤25%且容量≤2万毫安 [7] - 联合消费者发起集体诉讼 主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及惩罚性赔偿 [7] 行业连锁反应 - 市场监管总局暂停其快充产品3C认证 若9月13日前未整改将永久失效 民航局禁止无3C标识充电宝登机 21所高校联合禁用涉事产品 [8] - 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外包厂违规替换隔膜材料 厚度从12μm减至8μm 致满电温度达87℃ 超国标5倍 公司作为其最大客户 未建立电芯溯源体系 [9] - 2020-2024年网售充电宝不合格率从19 8%飙升至43 6% 公司20000mAh产品售价仅76元 竞品安克同规格369元 [10] 与ofo事件关键差异 - 涉及规模49万台产品召回 ofo为1600万用户押金 公司拥有实体工厂 技术专利 ofo为轻资产运营 消费债权在清算中排序靠后 ofo为普通债权 [10] - 召回资金无监管账户 ofo押金未银行托管 企业通过破产程序将缺陷产品召回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暴露出召回制度中资金托管机制的缺失 [11]
罗马仕充电宝召回致退款排17万位,企业资金链断裂暴露制度性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7-08 02:20
退款现状与渠道关闭 - 消费者退款排队规模已超17万人 需等待15-30个工作日 部分用户遭遇"商家保证金不足"提示 [1] - 天猫 淘宝 拼多多官方旗舰店全关闭 京东仅剩自营店销售配件 抖音成为唯一登记入口 [2] - 顺丰 中通等快递以"锂电池危险品"为由拒收退货 消费者被迫选择高风险自毁操作 [2] 企业资金链与经营状况 - 公司自7月7日起全员停工6个月 次月起员工按深圳最低工资80%(约2016元)发放生活费 [3] - 账户余额仅1200万元 但召回直接损失超4000万元 每月营收损失达1-2亿元 [3] - 董事长雷桂强等5名核心高管自4月起失联 三个月内法定代表人变更三次 [4] - 员工曝6月工资仅发一半 产假工资 加班费 年终奖全拖欠 [6] 产品缺陷与行业问题 - 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材料缺陷(隔膜偷工减料)是直接诱因 [4] - 2020-2024年网售充电宝不合格率从19 8%升至43 6% 公司20000mAh售价76元(竞品安克同规格369元) [10] - 49万台隐患产品最终由用户自担风险 企业破产程序使消费者沦为"普通债权人" [11] 消费者应对措施 - 登记入口通过抖音"ROMOSS罗马仕官方旗舰店"客服发送【召回登记】 限召回批次PAC20-272等三款 [7] - 销毁替代方案需放电至≤25%电量→5%-10%盐水浸泡24小时→封装标记"废弃电池"投有害垃圾箱 [7] - 可通过淘宝/京东客服引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要求强制退款 [8] - 集体投诉渠道包括全国12315平台或黑猫投诉 [9]
充电宝行业竞争激烈,目前存在哪些问题?记者探访→
搜狐财经· 2025-07-07 21:25
公司动态 - 罗马仕作为全球主要充电宝制造商之一突然发布停工停产放假通知[1] 行业现状 - 充电宝行业竞争激烈 各平台充斥廉价产品 低价策略牺牲供应链企业利润[3] - 电芯成本占充电宝总成本50%-60% 部分电芯厂家因价格过低拒绝供货[3] - 行业60%企业采用代工模式 品牌方侧重产品设计和线上营销 对工厂质量管控存在疏忽[7] 供应链问题 - 电芯生产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缺乏基本利润将导致工厂关闭[5] - 行业生产企业质量参差不齐 存在明显分化现象[5] 产品安全 - 电芯起火爆炸原因多样 涉及原材料质量和制作工艺合规性[9] - 需要建立企业技术团队资质标准 加强生产环节管控[11] - 行业呼吁实施充电宝产品3C认证 强化生产企业资质控制[9]
代工模式反噬,罗马仕如何陷入“死循环”
北京商报· 2025-07-07 21:23
公司现状 - 罗马仕因"市场环境变化"和"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自7月7日起停工停产6个月,除召回相关员工外其余员工进入停工状态 [1] - 公司总部办公层员工数量锐减,多数员工未被召回且公司未回应主动申请召回的人员 [3] - 公司高管对媒体询问保持沉默,前公关部门高管表示"墙倒众人推" [3] - 公司线上渠道在主流电商平台被全面下架,淘宝显示"没有找到相关宝贝",京东和拼多多也未展示罗马仕产品 [7] - 部分消费者退款因账户余额不足出现延迟,加剧资金链压力 [7] 产品质量问题 - 罗马仕召回2023年6月5日—2024年7月31日期间制造的三款移动电源共计491745台,原因是电芯原材料问题可能导致过热和燃烧风险 [3] - 2025年前六个月社交媒体已传出超过三次罗马仕充电宝安全问题,涉及起火、爆炸等事故 [4] - 行业人士指出充电宝行业大量采用质量较差的B品甚至C品电芯,相较于A品更不稳定 [10] - 民航领域人士证实某些被召回充电宝的电芯存在质量问题,在航空环境下易发生事故 [10] 市场表现 - 罗马仕曾连续11年成为天猫"双11"移动电源品类销冠,年出货量超过5000万件 [7] - 全球充电宝市场前五大厂商占有约18%份额,小米以8%份额位居第一,罗马仕未单独披露份额 [8] - 罗马仕部分20000mAh机型售价低至69-99元,10000mAh产品售价129.95元,显著低于安克(289元)和飞利浦(139元)同类产品 [9] 经营模式 - 公司长期依赖低价策略和大规模代工生产压缩成本,忽视电芯等核心部件质量管控 [9] - 作为整机厂商不直接生产电芯,依赖供应链提供核心部件 [10] - 代工模式及供应链质量问题集中爆发,导致主要营收途径受阻同时承担巨额售后成本 [1]
评论:充电宝行业“内卷”下的危与机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19:49
充电宝召回事件与行业现状 - 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品牌召回超过120万台充电宝产品,罗马仕宣布停工停产 [1] - 2024年中国充电宝市场规模达10.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30%以上 [1] - 2020-2023年网络销售充电宝不合格率逐年攀升,分别为19.8%、25.0%、35.4%、44.4% [1] 行业"内卷"问题分析 - 行业长期存在低价竞争、供应链管理失控、监管滞后等问题,价格战成为主旋律 [2] - 企业为降低成本,削减电芯等核心部件质量,导致安全底线失守 [2] - 光伏、汽车等行业同样陷入"内卷",价格战导致利润下滑、创新动力不足 [2] 破局方向与建议 - 监管部门需强化法律约束,惩处低价倾销,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3] - 行业协会应制定自律规范,引导企业协作共赢,避免恶性竞争 [3] - 企业需转向技术研发与创新,通过差异化提升附加值,而非压低原材料成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