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产业
搜索文档
银行股,全线飘红!险资“扫货”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13:00
11月A股市场定价特征 - 市场在10月对基本面充分定价后,11月进入“远期博弈”阶段,机构倾向于布局低位、低估且未来有盈利回升预期的板块 [1] 高股息资产表现 - 银行板块领涨高股息资产,板块内个股全部上涨,厦门银行涨幅超过6% [1][3] - 高股息资产持续走强,涵盖银行、煤炭、电力、公路铁路运输等多个板块 [3] - 银行股具体表现:上海银行股价10.05元,涨幅3.82%,市值1428亿;兴业银行股价21.21元,涨幅3.16%,市值4489亿;招商银行股价43.01元,涨幅2.92%,市值8872亿 [5] 险资增持银行股动向 - 险资于三季度大幅增持银行股,中国人寿新进成为工商银行前十大股东,持有7.57亿股,持股比例0.21% [5] - 中国平安人寿新进成为农业银行前十大股东,持有49.13亿股,持股比例1.4% [5] - 大家人寿增持兴业银行6212.41万股,中国人寿增持中信银行,国寿和国民养老共同增持苏州银行 [5][6] - 华泰证券观点认为,“险资+产业资本”是银行板块未来重要的增量配置力量,偏好盈利稳健、股息回报高的银行股 [7] - 华创证券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险资举牌(不考虑增持)共28次,其中银行板块被举牌7次,举牌标的特征集中于高ROE或高股息、高分红资产 [7] 消费板块反弹 - 消费股出现反弹,冰雪产业、免税店、旅游酒店等板块上涨 [8] - 冰雪产业板块指数上涨1.21%,成分股中晶雪节能股价27.99元,涨幅14.06%;雪人集团股价12.45元,涨幅9.98% [9] - 政策面上,五部门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旨在提振消费、引导海外消费回流 [10] - 冰雪旅游热度显著上升,美团数据显示“室外滑雪场”搜索量同比上涨近900%,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搜索量上涨279% [10]
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1.51%,多只福建本地股逆势大涨
新浪财经· 2025-11-04 11:35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下跌,上证指数跌0.19%,深成指跌1.27%,创业板指跌1.51%,北证50跌2.3% [1] -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2311亿元,较上日缩量1674亿元 [1] - 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下跌 [1] 上涨板块及个股 - 福建本地股早盘大涨,平潭发展、福建水泥、厦工股份、漳州发展、闽东电力等10余股涨停 [1] - 电网设备板块表现活跃,中能电气、三变科技、摩恩电气、神马电力盘中涨停 [1] - 银行板块表现积极,厦门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纷纷上涨 [1] - 福建、银行、保险、煤炭开采加工、电网设备、冰雪产业板块涨幅居前 [1] - 冰雪产业、房地产、保险等板块盘中异动 [1] 下跌板块及个股 - 贵金属、机器人、减肥药、风电设备、电池板块跌幅居前 [1] - 黄金、有色金属、能源金属板块集体调整,盛新锂能、腾远钴业、中金黄金、赤峰黄金等股下挫 [1] -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表现不佳,恒帅股份盘中一度跌超10%,安培龙、强瑞技术、拓普集团跌幅居前 [1]
吉陕携手设立5亿元冰雪经济基金
搜狐财经· 2025-10-29 16:21
基金设立概况 - 吉林省冰雪经济基金于10月28日在长春完成签约,总规模达5亿元人民币 [1] - 基金由吉林产投管理集团成功引入陕西旅游集团等优质资本共同设立 [1] - 基金从政策部署到签约落地仅用时10个月,体现了高效的“吉林速度” [3] 战略背景与目标 - 基金设立是响应吉林省委、省政府2024年12月发布的《关于推动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设立冰雪产业引导投资基金”的任务 [3] - 基金旨在为区域冰雪产业发展注入金融动力,助力吉林实现“冷资源”向“热产业”的转化升级 [1][3] - 合作被视为吉陕两省深化文旅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合作进入“金融赋能、产城联合、利益共享”的新时代 [3][4] 投资方向与领域 - 基金将重点投向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科技三大核心领域 [3] - 基金将积极探索“冰雪+演艺”、“冰雪+索道”、“冰雪+赛事”等跨界融合新业态 [3] 合作方优势互补 - 吉林省拥有独特的冰雪资源禀赋,但亟需突破产业链资金、项目运营经验及品牌打造能力等难题 [4] - 陕旅集团作为联合国旅游组织附属成员,具备从精品景区到文旅演艺、索道运营的完整产业链条 [4] - 合作基于“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陕旅集团将以“智慧资本”与“市场动能”为吉林冰雪产业赋能 [4]
新雪季拉开帷幕,万亿冰雪经济点燃资本市场
环球网· 2025-10-28 14:23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冰雪产业指数与冰雪旅游指数自10月9日以来涨幅均超过8% [1] - 大连圣亚股价半月内涨幅超50% [1] - 晶雪节能、长白山等相关个股也录得显著涨幅 [1] 消费市场热度 -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搜索量环比上涨近163% [3] - 哈尔滨11月五星酒店预订增速高达122% [3] - 新疆博乐市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55% [3] - 河北崇礼在万龙滑雪场开板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2倍 [3] 室内滑雪与培训需求 - 上海耀雪冰雪世界、广州热雪奇迹等场馆搜索量同比增幅超150% [3] - 十一假期后热雪奇迹各雪场总入园人次同比增长超六成 [3] - “儿童滑冰培训”搜索量同比增长近87% [3] 产业规模与参与度 - 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3] - 上一雪季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2.92亿人 [3] - 上一雪季冰雪运动直接带动消费规模超1875亿元,同比增长超25% [3]
雪季“开板”!“冷经济”撬动“热消费”,南北雪场火爆
南方都市报· 2025-10-23 16:45
行业规模与增长前景 - 中国冰雪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成为扩大内需和培育新型消费的重要增长点[1] - 冰雪运动热潮摆脱自然地理条件和季节限制,“三亿人上冰雪”成为现实[1] - 2024-2025冰雪季,滑雪场周边两公里消费金额增长27.97%[1] 冰雪旅游消费趋势 - 2025年10月中旬以来,“室外滑雪场”搜索量同比上涨近900%[1] - 深圳、北京、上海、哈尔滨、张家口、武汉、广州、杭州、沈阳、成都为冰雪游Top10客源地城市[1] - 美团上“滑雪场附近美食”搜索量同比上涨40%,“滑雪场附近酒店”搜索量上涨超20%[1] - “长白山滑雪酒店”搜索量上涨620%,“亚布力滑雪场附近酒店”搜索量上涨447%[1] 哈尔滨冰雪旅游热度 - 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迎来历届规模最大的园区建设[2] - 10月中旬以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景区在美团日均搜索量环比上涨近163%[2] - 美团旅行带来的Top10异地游客客源地为辽宁、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河北、吉林、天津[2] - 00后年轻游客占比年增长32%[2] - 截至10月21日,哈尔滨11月文旅预订同比增速接近20%,五星酒店预订增速达122%[2] 南方室内滑雪市场发展 - 中国成为全球室内滑雪场发展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全球前十位的室内滑雪场中中国占据七席[3] - 上海耀雪滑雪场排名全球第一[3] - 10月下旬以来,上海“交通银行耀雪冰雪世界”搜索量同比上涨154%[3] - “交通银行耀雪冰雪世界”上榜2025年必玩榜,有9万多条用户点评[3] 冰雪培训与服务需求 - 近两周,室内滑冰场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07%,“花样滑冰”搜索量同比增长超93%[4] - “儿童滑冰培训”搜索量同比增长超87%,滑冰类团购订单同比增长超32%[4] - 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的用户更热衷于冰雪玩乐体验[4] - 冰雪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今年雪季参与冰雪项目的人数有望再创新高[4]
冰雪产业概念股快速拉升 大连圣亚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11:25
冰雪产业概念股市场表现 - 冰雪产业概念股于10月23日出现快速拉升行情 [1] - 大连圣亚股价涨停 [1] - 长白山、三夫户外、晶雪节能等公司股价跟随上涨 [1]
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破万亿,企查查:前九月相关企业注册量涨近20%
企查查· 2025-10-23 11:19
行业总体规模与前景 - 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正式突破万亿元[1] - 在技术、市场、政策等多方利好下,冰雪产业有望迎来新增长,将带动冰雪旅游、冰雪装备等多条产业链企业发展[1] 企业数量与注册情况 - 国内现存冰雪经济相关企业1.44万家[1][4] - 2024年全年注册相关企业2397家,虽较2023年的峰值2497家有所下滑,但仍处于高位[4] - 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1970家相关企业,其中前9月注册1882家,同比增长19.34%[1][4] 企业成立年限分布 - 成立年限在1-3年的冰雪经济相关企业最多,占比25.77%[1][6] - 成立年限在5-10年、3-5年的相关企业分别占比25.24%、18.31%[6] 企业地区分布 - 归属于华北地区的冰雪经济相关企业最多,占比25.73%[1][8] - 归属于东北地区、华东地区的冰雪经济相关企业分别占比19.51%、18.19%[8]
中国冰雪产业由“热”而“融”
人民日报· 2025-10-22 06:4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冰雪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8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2] - 2024-2025冰雪季居民冰雪运动及带动消费规模超1875亿元,同比增长超25% [2] - 全国滑雪场消费金额达786.13亿元,滑雪场周边2公里消费金额增长27.97% [2] 产业生态与融合 - 冰雪产业已由单一竞技体育拓展为复合型经济体,形成"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科技"等新增长点 [3] - 2023-2024冰雪季全国冰雪旅游接待游客超4.3亿人次,收入突破5200亿元 [3] - 产业实现体系化布局,形成从竞技体育、群众参与到装备制造、文旅融合的完整生态 [3] 市场与消费趋势 - 中国冰雪产业正从"赛事热"向"消费热"转型,室内雪场普及成为带动大众冰雪消费的重要引擎 [7] - 热雪奇迹在全国布局11家大型室内滑雪场,构建贯通南北的冰雪休闲网络 [7] - 冰雪消费对周边零售、交通、餐饮等行业拉动作用明显 [2]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 - 冬博会整合全球冰雪资源,搭建国内外冰雪企业和品牌展示平台、全球冰雪产业融合发展平台 [1] - 2025冬博会有来自奥地利、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参展 [1] - 国际体育组织负责人高度评价中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表达深化合作意愿 [4] 技术与装备发展 - 天冰集团占据全球约60%的造雪市场份额,连续为8届冬奥会提供造雪系统 [6] - 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冰雪装备领域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 [6] - 中国冰雪科技实现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转变,自主制造冰鞋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 [3] 区域发展与平台建设 -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现从工业"锈带"到冰雪"秀带"的蜕变,构建"赛事引领、产业集聚、全民共享"的冰雪经济生态体系 [6] - 首钢滑雪大跳台承接国际雪联世界杯赛事,首钢冰球馆承办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 [6] - 冬博会展览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设置冰雪装备、经济、旅游、赛事等多展区,搭建产业国际交流平台 [6]
10.21犀牛财经早报:26只基金同日发行 三季报科技类公司业绩持续向好
犀牛财经· 2025-10-21 09:36
基金发行与市场动态 - 10月20日23家公募机构旗下26只基金同日启动发行,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数量最多,反映出机构对行业发展的判断和布局逻辑[1] - A股三季报披露加速,截至10月20日19时共有125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报,其中93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74.4%[1] - A股共有140家上市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117家预喜,预喜比例约为83.57%,半导体、人工智能、消费电子、通信等科技类公司业绩持续向好[1] - 券商年内发行科创债活跃,截至10月20日已有43家券商发行科创债合计规模近600亿元,另有6家上市券商获批发行额度合计达1148亿元,发行呈现头部券商规模高、中短期品种居多、票面利率最低1.64%等特征[1] 科技与新兴产业 - 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正式突破万亿元,在技术、市场、政策等多方利好下有望迎来新增长[2] - 人形机器人企业频获大单,智元机器人获得龙旗科技数亿元订单,智平方未来三年部署超1000台机器人,优必选与富士康云智汇合作推动机器人落地[2] - 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预计到2029年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中国市场份额五年复合增长率达55.6%[2] - 2025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发布宣言设定未来五年年均新增装机不低于1.2亿千瓦目标,海内外市场双轮驱动与三季度项目开工旺季共振推高行业景气度[3] 公司特定事件与公告 - 蔚来汽车CEO李斌内部表示四季度盈利必须实现,前提是做好重点车型营销、供应链保供与降本、按时交付高质量软件版本,强调靠多卖车而非砍费用实现盈利[5] - 蓝箭电子公告股东银圣宇计划减持不超过480万股(占总股本2%),比邻创新计划减持不超过240万股(占总股本1%),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和基金到期退出[6] - 群兴玩具公告终止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杭州天宽科技有限公司不低于51%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各方未能就交易价格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7] - 浙矿股份公告大股东陈连方和陈利刚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9999%[9] - 均胜电子公告子公司新获汽车智能电动化项目定点,预计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50亿元,产品包括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智能座舱车载多联屏等[10] - 保龄宝公告股东趵朴富通拟减持不超过1141.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11] - 中岩大地预中标流态固化土集约化采购项目,中标金额7698.26万元,项目包含5个核电项目的流态固化土供应[12] 国际市场与资产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均涨超1%,纳指涨1.37%,道指涨1.12%,标普500指数涨1.07%,科技股中苹果涨近4%年内首次创历史新高[13] - 黄金连续六日创盘中历史新高,期金一度逼近4400美元涨超4%,白银期银曾涨超3%[13] - 亚马逊AWS云服务解决持续约15小时的服务故障问题,此次停摆影响了包括Venmo、罗宾汉、Apple Music和Apple TV在内的数百个网站和应用程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