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
搜索文档
超4亿人,体育市场呈现亮点!借助大数据“数”看户外运动“火”出新高度
央视网· 2025-11-16 10:25
群众性体育运动参与度 - 2025年群众性体育运动参与度高,成为体育市场亮点 [1] - 中国户外运动人群已超过4亿人 [1] 新兴体育业态与热门项目 - VR虚拟登山、夜间徒步、荧光骑行等新体育业态开始流行 [3] - 冰雪、山地、水上运动参与度高,马拉松、骑行、铁人三项、滑雪、漂流关注度高 [3] - 山地与水上运动热度显著,小红书徒步类笔记点击量达160亿,登山笔记增速340%,攀岩笔记增速250% [3] 区域消费格局 -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领跑户外运动消费,二线城市加速跟进 [7] - 消费格局呈现以华东地区为中心,向华北、西南等地辐射 [7] - 山东高唐、广东揭西、重庆垫江等县域地区匹克球、铁人三项等潮流赛事不断密集 [7] 相关用品销售增长 - 滑雪杖、滑雪镜、滑雪鞋、单板滑雪板销量增长均超80% [12] - 越野跑鞋销售增长100% [12] - 潮流运动需求增速明显,带动周边设备租赁服务需求增长 [12] - “桨板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超470%,团购订单量增幅超315% [12]
《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发布 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4亿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08
产业规模与参与度 - 截至2025年4月初,中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过4亿 [1] - 2024年中国冰雪运动产业总规模达9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9% [1] - 2024—2025冰雪季,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客流量达2.56亿人次 [1]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户外运动相关企业数量达33.5万家 [2] 消费人群与区域格局 - 中青年群体是户外运动主要消费者,其中25—34岁群体占比最高,消费者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 [1] - 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领跑户外运动消费,二线城市加速跟进 [1] - 产业发展格局以华东地区为中心,向华北、西南等地区辐射 [1] 细分市场与消费热点 - 冰雪、山地、水上等户外运动项目群众参与度较高 [1] - 马拉松、骑行、铁人三项、滑雪、漂流等细分项目关注度较高 [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自行车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 [1] - 2024年中国田协认证赛事参赛者年度消费总规模达168亿元,总参赛规模超700万人次 [1] 新兴业态与基础设施 - VR虚拟登山、骑行、潜水等沉浸式体验,以及夜间徒步、荧光骑行、星空露营等活动成为引领消费潮流的新业态 [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拥有健身步道17.18万个,总长度达40.76万公里 [2]
国家体育总局: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4亿人
上海证券报· 2025-10-24 23:39
户外运动产业总体发展态势 - 行业参与人数已突破4亿人 [1] - 行业成为体育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 - 截至2025年6月底,户外运动相关企业数量达33.5万家,2025年上半年新增注册企业约2.4万余家 [2] 消费人群与地域特征 - 中青年群体是主要消费者,其中25-34岁群体占比最高,且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 [1] - 高强度户外运动项目以男性群体为主导,中低强度项目更受女性青睐 [1] -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消费领跑,二线城市加速跟进 [1] 细分领域产业规模与参与度 - 2024年冰雪运动产业总规模达9700亿元,2024-2025冰雪季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客流量2.56亿人次 [2] - 2024年水上运动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参与人数突破1.2亿 [2] - 冰雪、山地、水上项目参与度较高,马拉松、骑行、铁人三项、滑雪、漂流等项目关注度较高 [1] 新兴业态与消费趋势 - VR虚拟登山、骑行、潜水等沉浸式体验成为引领消费的新业态 [1] - “夜经济”下的夜间徒步、荧光骑行、星空露营等新业态正在兴起 [1]
盘活资源扩大体育消费
经济日报· 2025-10-21 07:59
政策导向与资源优化 - 鼓励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仓储用房等现有建筑打造体育运动空间以丰富供给 [1] - 梳理公园绿地、旧厂房、桥下空间等"沉睡资源"进行改造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1] - 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及校园场地免费低收费开放力度并鼓励经营性场馆公益性开放 [1] 设施建设与资本投入 - 将健身空间开拓建设与城镇化改造同步规划融入城市更新和公园绿地建设 [1] -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按照"15分钟健身圈"要求改善公共体育设施布局 [1] - 探索建立智慧体育平台提供场地预约和赛事查询等服务以适应新需求 [1] 消费场景拓展与产业融合 - 积极发展"体育+旅游"新模式放大赛事效应培育体育消费新热点 [2] - 在山水资源富集地区发展露营、骑行、溯溪等户外项目释放消费潜力 [2] - 推动体育与城市空间、消费场景及数字技术融合形成体育消费链条 [2]
美团S-team新添两位成员,过去五年晋升多位“80后”
第一财经· 2025-10-20 21:30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变动 - 美团CEO王兴发布组织公告邮件,宣布软硬件服务负责人肖飞、Keeta负责人仇广宇将加入S-team(美团最高管理团队)[1] - 此次是美团领导梯队的常规调整,不涉及组织架构变动[1] - 肖飞于2014年2月加入美团,2023年9月晋升为副总裁,2025年4月开始担任软硬件服务负责人,管理餐饮SaaS、酒店SaaS、Peppr(SaaS海外)、骑行、充电宝等业务[1] - 仇广宇于2022年5月加入美团,在到家事业群开始探索境外业务,带领Keeta团队进入中国香港、沙特、阿联酋等市场[1] Keeta业务扩张进展 - Keeta在2024年9月进入中东市场,首站为沙特阿拉伯,进入沙特不到一年时间已跃升为沙特市占率前三的外卖平台,覆盖沙特20个城市[2] - Keeta在2024年加快了扩张脚步,8月19日上线卡塔尔,9月15日上线科威特,9月27日上线迪拜,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上线筹备工作也已在进行中[1] - 美团宣布未来几个月内将旗下外卖服务Keeta引入巴西,并计划5年内投入10亿美元支持该项目发展[4] - 10亿美元投资将用于开发数字工具、营销资源、建设拥有超过10万名骑手的物流网络,并设立客户服务中心,在巴西招聘1000多名员工[4] 公司人才培养体系 - 截至目前,公司总监及以上管理者和技术专家中,超过一半来自内部晋升[4] - 内部晋升人才包括通过已持续15年的"美团校园招聘计划"加入的应届毕业生,以及从不同行业引入并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4] - 2020年1月启动"领导梯队培养计划",推动人才盘点、换岗锻炼、继任计划等一系列工作[4] - 过去五年内部晋升了李树斌、毛一年、孙致钊、肖飞、肖昆、张晶、李锦飞、陶雪璇等多名副总裁及以上高级管理者,其中大多数为"80后"[4]
美团官宣两位S-team新成员,分管软硬件服务与国际化业务Keeta
国际金融报· 2025-10-20 21:27
组织架构与人事任命 - 公司宣布增补两位高管进入S-team,分别为软硬件服务负责人肖飞和Keeta负责人仇广宇 [1] - 此次调整被描述为领导梯队的常规动作,不涉及组织架构变动 [1] - 肖飞于2014年加入公司,从外卖产品经理起步,历经多次换岗,于2023年9月晋升为副总裁,2025年4月开始负责管理餐饮SaaS、酒店SaaS、Peppr(SaaS海外)、骑行、充电宝等业务 [2] - 仇广宇于2022年5月加入公司,在到家事业群探索境外业务,并带领Keeta团队在香港、沙特和巴西市场从零到一取得突破 [2] 人才梯队建设战略 - 公司近年来采取多种措施建设人才梯队,培养内部管理者,旨在追求更大概率、更大面积的内部人才成长 [1] - 2020年1月公司启动"领导梯队培养计划",内容包括推动人才盘点、换岗锻炼、继任计划等 [1] - 本次人事任命是上述"领导梯队培养计划"的持续落地 [2] - 过去五年,公司已内部晋升李树斌、毛一年、孙致钊、肖飞等多名副总裁及以上高级管理者,其中大多数为"80后" [2] 内部晋升与人才结构 - 截至目前,公司总监及以上管理者和技术专家中,超过一半来自内部晋升 [3] - 内部晋升人才包括通过持续15年的"美团校园招聘计划"加入的应届毕业生,以及从不同行业引入并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 [3] - 肖飞团队被视作公司"招聘并发展最佳人才"管理实践的代表,已输出多位高级管理者 [2] - 仇广宇积极吸引内外部优秀人才,初步建设了一支来源多样、有战斗力的国际化团队 [2]
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 | “轻”健身,如何改变你我生活?
央广网· 2025-09-29 23:23
轻健身的定义与特征 - 轻健身在价格和运动强度上均体现“轻”的特征,价格亲民且运动强度低,属于低强度范畴,运动时可轻松交谈或唱歌 [2] - 轻健身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是新兴现象,但其概念在运动谱系中一直存在 [2] - 轻健身模式包括资金和强度较轻的瑜伽馆,以及场地要求低的体育上门或体育外卖等时兴方式 [2] 轻健身的受众与效果 - 轻健身主要面向没有良好运动习惯的入门人群,因其在运动能力和资金投入上门槛较低,从不运动到开始运动的健康回报率最高 [4] - 轻健身的效果评估不仅关注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指南强调“每一步都算数”,用轻运动代替久坐能显著避免久坐带来的危害 [4] - 轻健身用户的后续路径呈现橄榄型结构,符合二八定律:20%用户向专业项目进阶,60%用户观望,20%用户可能放弃 [4] 轻健身的商业模式与盈利能力 - 轻健身商业模式为轻资产加灵活用工,数据显示30%的9.9元体验用户会升级为99元月卡,10%的月卡用户会升级为1980元私教课,结合健身用具和保健品销售,其盈利能力优于普通健身房 [5] - 业态下沉至县城后,经营成本和风险大幅降低,利润空间更为可观,更适合个人工作室加灵活用工的模式 [5] - 轻健身降低了行业门槛,为健身行业带来供给侧改革,并能通过轻量化改造传统运动项目吸引不常运动群体,助力全民健身 [5] 轻健身的产业链与未来前景 - 轻健身撬动丰富产业链,推动传统健身器械向小型化、便携化、智能化发展,并易于与咖啡馆等周边业态联动或与游戏结合出现智能运动设施 [6] - 在国家发展体育产业的背景下,轻健身有助于挖掘巨大的运动消费潜力,行业前景被看好 [6]
超73万人次到发!松山湖暑运“大动脉”带动消费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9-10 22:37
交通客流表现 - 城际松山湖北站7-8月累计到发旅客超过73万人次[3] - 进站客流达36.84万人次,同比增幅21.7%;出站客流37.02万人次,同比增幅高达49%[7] - 7月中旬与8月下旬日均到发旅客分别稳定在1.28万人次和1.3万人次[7] 公共交通配套 - 地面公交作为"移动通道"将客流输送至商圈和景点[5][7] - 松湖烟雨公交站成为"人气王",松山湖北站和管委会站同样热闹非凡[7] - 公交直达消费地成为暑期最流行的出行方式[7] 商业消费表现 - 万象汇暑期客流量达473万人次[9] - 松山湖ULAND悠兰里吸引总客流超68万人次,带动营业额超440万元[10] - 活动总曝光量超1000万次,通过系列主题活动有效吸引客流[10] 旅游消费特征 - 松湖烟雨景区冷饮摊、骑行和划艇项目迎来客流高峰[9] - 呈现"交通带动人流、消费释放活力"的夏日图景[5] - 形成"跨城游"和"本地游"相结合的消费模式[14] 交通保障措施 - 工作日平均发车间隔控制在30分钟内,周末压缩至约22分钟[12] - 广惠城际铁路额外加开2组动车组应对客流高峰[12] - 地面公交备足应急运力保障班次和线路服务[12] 经济联动效应 - 交通网络高效串联"人、货、场",形成良性循环[14] - 客流红利迅速转化为消费动能[10][14] - 便捷出行吸引客流,多元场景留住消费[14]
“错峰游”迎来窗口期 旅游市场出现“换挡”特征
证券日报· 2025-09-08 00:09
错峰旅游趋势 - 9月成为旅游市场价格洼地 机票酒店价格普遍跳水 例如北京至昆明机票从国庆期间1500元以上降至400多元[1] - 错峰出游用户占比接近八成 预计趋势延续至国庆前一周 其中50岁以上银发族和中老年游客占比超四成[2] - 错峰游时间段为8月底至9月中下旬 此期间机票酒店价格处于全年低位 国内跟团游产品价格较暑期下降20%以上[3] 价格变化特征 - 国内外多条航线票价降幅显著 北京直飞曼谷、吉隆坡等东南亚航线维持在800-1000元区间 仅为国庆假期一半[1] - 热门酒店价格较暑期下降三成以上 五星级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幅达56%[1] - 旅游产品价格将在9月下旬后逐步回升 出境游和长线游可能率先上涨[3] 区域市场表现 - 海南成为错峰游热门目的地 文旅消费增速同比上涨58% 海南菜搜索量同比增长33% 糟粕醋火锅搜索量上涨30%[1] - 国内十大错峰游热门目的地包括海南、贵州、新疆、四川、云南、青海、上海、湖南、内蒙古和天津[1] - 西藏鲁朗花海牧场、云南雨崩、恩施大峡谷等徒步路线及桂林山水、环洱海骑行等主题产品订单量增长显著[2] 客群结构变化 - 出游主力人群从暑期亲子客群转变为中老年游客 产品偏好从亲子体验转向人文观光和观光游览[2] - 银发族更青睐节奏舒缓的跟团游和定制游 这两种方式在该群体中占比接近70% 偏好自然风光和康养休闲线路[2] - 年轻群体和户外爱好者追捧个性化玩法 包括行摄、徒步、骑行、露营和旅拍等主题旅游[2] 产品策略方向 - 旅游企业需精准把握客群需求变化 对银发群体开发含无障碍设施和专业陪护的慢游产品[3] - 针对年轻人设计分段式旅行和本地文化沉浸项目 借助数字工具动态监测市场变化[3] - 超长线、深度、全面的国内旅游产品需求增长明显 企业需平衡价格与服务质量[2][3]
全民健身日一起动起来 这些常见误区帮你避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8 09:09
常见锻炼项目 - 游泳是全身性有氧运动 对关节冲击小且呼吸肌负荷高于陆上运动 能显著强化呼吸系统机能 [1] - 骑行可增强腿部肌肉力量 改善心血管机能并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 - 健步走需按体能分级:普通人群步频80-100步/分钟 运动能力强者110-130步/分钟 每日总量7000-8000步含3000步快走 [3] - 超慢跑适合初跑者及中老年人 速度4-6公里/小时 属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4] 运动前准备事项 - 室内运动需保持25-28℃室温 避免低温诱发关节炎 并确保通风防止缺氧症状 [5] - 室外运动应避开高温时段 选择早晚进行 穿着轻质透气吸汗衣物并做好防晒 [6][7][8] 科学补水方案 - 运动前补水可提高热调节能力 防止脱水 [9] - 运动中需少量多次补水 运动后忌暴饮及冰水 避免碳酸饮料以防消化系统负担 [10] 运动误区解析 - 过量运动导致关节肌肉修复不足 引发机能抑制如过度疲劳 长期危害健康 [11][12] - 单纯运动减肥效果有限 需结合饮食调控 [13] - 运动中出现疼痛应立即停止 此为肌肉关节危险信号 [14] - 重复相同项目导致局部过度锻炼 其他肌群未能充分参与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