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饮品
搜索文档
京东正式推出“七鲜咖啡” 预计今年年底覆盖北京主要城区
北京商报· 2025-11-17 19:33
北京商报讯(记者何倩)11月17日,第3场京东品酒会在三亚保利瑰丽酒店举办。活动现场,京东正式推 出旗下现制饮品品牌"七鲜咖啡"。京东集团创始人、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品酒会现场表 示:"京东推出七鲜咖啡,只用鲜奶,希望为用户提供更新鲜、更好喝、更健康的咖啡体验。七鲜咖啡 面向全国招募合作商,希望随着七鲜咖啡在全国各地的开业,能够整体带动咖啡消费。" 据了解,目前七鲜咖啡已率先在北京落地,正以每周新开3—5家门店的速度稳步拓展,预计在今年年底 覆盖北京主要城区。 ...
瑞幸回应重回美国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16:37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正积极推动重回美国主板上市进程 [1] - 公司表示重返主板上市没有确定的时间表,现阶段首要任务是践行业务战略和聚焦发展 [2] - 公司认为重返主板上市一旦完成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事件 [1] 公司历史与治理 - 公司于2019年5月在纳斯达克成功IPO,后于2020年6月因财务造假退市并转入粉单市场 [2][3] - 财务造假事件后,原股东和团队彻底退出,大钲资本作为新控股股东和新管理团队全面接手公司 [4] - 公司重塑了企业价值观,重新打造了业务战略和发展模式,完成了历史切割 [4]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1%至123.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6%至12.5亿元 [4] - 公司当期咖啡门店总数达到26206家,并持续加快海外门店布局 [4]
瑞幸回应美国主板重新上市:没有确定的时间表
搜狐财经· 2025-11-12 23:45
公司战略与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正积极推动在美国主板的重新上市进程 [1] - 公司官方回应称会持续关注美国资本市场,但对于重返主板上市没有确定时间表,现阶段首要任务是践行业务战略和聚焦发展 [1] - 公司总部位于福建厦门,2017年创立,2019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2020年因财务造假问题退市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为12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1% [2]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1.8%,达17亿元人民币 [2] - 2025年第二季度GMV(成交总额)达141.79亿元人民币 [2] 门店扩张与运营规模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全球总门店数达26206家 [3]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新开门店数为2109家 [3] 产品与市场复苏 - 2021年公司共推出113款全新现制饮品,生椰拿铁年销量超7000万杯 [1] - 2022年后公司完成金融债务重组,并通过椰云拿铁、酱香拿铁等联名产品重获市场关注 [1] - 公司在经历2024年同店销售负增长后,于2025年展现出强劲复苏势头 [2]
瑞幸咖啡正推动重回美国主板上市? 公司发言人回应
凤凰网· 2025-11-12 22:30
郭谨一在由政府主办的活动中表示,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瑞幸"正积极推动在美国主板的重新上市进 程"。他同时感谢了政府在瑞幸转型过程中给予的支持。然而,郭谨一并未在现场提供关于重返美股的 具体进展或时间表。 瑞幸咖啡的官方发言人随后在给媒体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仍致力于美国资本市场",但"目前没有 重返主板上市的明确时间表"。公司当前的重点仍然是战略执行、业务运营和提升品牌竞争力。(作者/ 于雷) 凤凰网科技讯 11月12日,自2020年因财务造假丑闻从纳斯达克退市后,瑞幸咖啡的回归之路似乎正迎 来关键节点。据CNBC报道,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CEO郭谨一近日在厦门的一次企业家活动上透露, 公司正准备重返美国主板市场。 ...
瑞幸咖啡CEO:公司正准备在美国重新上市
华尔街见闻· 2025-11-12 20:58
瑞幸咖啡CEO:公司正准备在美国重新上市。 更多消息,持续更新中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 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进博会观察:瑞幸咖啡多国馆联动,中国品牌全球化进阶新路径
新浪财经· 2025-11-07 09:08
进博会平台意义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向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展示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性和确定性 [1] - 进博会不仅是境外企业拥抱中国市场的平台,也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机遇,是"秀全球"的舞台 [3] 品牌参展表现 - 瑞幸咖啡作为"进博会推荐咖啡品牌",其标志性产品在场馆中随处可见,以品牌展示、快闪店等多种形式参与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馆 [1] - 公司参加了多个国家馆的开馆仪式并剪彩,在巴西馆设立快闪店,在印尼馆设计专属杯套,并在各馆内循环播放原产地溯源宣传片 [3] - 公司通过突出各国原产地风味的高品质咖啡产品及文化属性杯套设计,为各个国家馆带来超高人气,成为吸引客流的"咖啡流量密码" [4] 品牌战略升级 - 公司在进博会上的表现超越传统参展,更像是一场"品牌外交",意味着中国品牌的价值实现从"产品力"到"平台力"的跃升 [1][3][6] - 能够在进博会这种全球顶尖平台上为多个国家馆赋能,为中国品牌的全球化赢得更主动的地位,这种赋能是互利共赢的 [6] 全球供应链整合 - 公司具备整合全球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巴西、埃塞俄比亚、印尼和哥伦比亚等地建立长期、稳定、互信的伙伴关系 [6] - 在巴西,公司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签署了5年24万吨咖啡豆采购备忘录,价值约100亿元人民币,巴西成为其咖啡豆采购的最大来源国 [7] - 在印尼,公司建成落地"瑞幸咖啡专属生椰岛",享有5年100万吨椰子的独家采购权,并与合作伙伴共建农业种植中心 [9] - 在云南,公司通过建成首个咖啡鲜果处理厂,将标准化加工与种植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惠及2万家农户 [12] 合作模式深化 - 公司与原产地的合作不止于采购,实现了从"买家"到"发展伙伴"的转变,例如在巴西设立办公室、种植者支持中心和高品质种植基地,并启动"巴西中小咖农扶持计划" [7] - 公司通过在国内举办巴西咖啡文化节、落地巴西咖啡博物馆和咖啡主题店,与原产地在价值层面深度绑定 [7][12] - 公司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印尼提供种苗与化肥支持,在云南推动咖啡产业从"原料产出"向"产业赋能"的价值跃迁 [9][12] 全球化路径启示 - 公司的全球化路径展示了一种能力出海,通过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成为连接中国市场与全球资源的关键节点 [10] - 公司通过将ESG战略融入产地合作,树立了负责任的中国品牌形象,其品牌如同水电一般,成为当地经济与文化生态高效运行不可或缺的基础 [12] - 公司的模式表明,中国品牌的全球化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通过平等共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塑全球价值链 [12]
星巴克中国40亿美元易主博裕资本 低线布局剑指2万门店再临大考
长江商报· 2025-11-05 07:32
交易概述 - 星巴克与博裕资本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中国业务,博裕资本持股60%,星巴克保留40%股权 [2][4][5] - 交易价格为40亿美元,星巴克出让中国业务控股权 [2][4] - 交易讨论历时大半年,最终胜出方为博裕资本,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集团、高瓴资本等意向方出局 [2][8] 交易背景与历程 - 星巴克于1999年以合资模式进入中国市场,后逐步回收代理权转向直营,至2017年实现中国大陆市场100%直营 [3][6] - 2024年7月,星巴克首次在股东大会上提及引入合作伙伴的可能性 [7] - 2025年2月,媒体报道多家投资机构及企业为潜在买家,交易引起大量兴趣 [8][9] 博裕资本背景 - 博裕资本是中国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总募集规模近100亿美元的基金 [10] - 公司投资领域包括零售消费等,投资组合有93家公司,如极兔快递、小红书等,在餐饮领域曾认购蜜雪集团基石股份 [10] 星巴克中国经营状况 - 星巴克中国市场份额从2017年42%的峰值下滑至2024年的14%,瑞幸咖啡以35%的市场份额居首 [3][11] - 2024财年营业收入29.58亿美元,同比下降1.4%,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8% [11] - 2025财年营业收入31.05亿美元,同比增长5%,第四财季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9% [3][12] 市场竞争与应对策略 - 面临瑞幸咖啡等本土品牌激烈竞争,瑞幸门店数超过2.4万家,星巴克中国为8000多家 [11] - 星巴克中国推进本土化,包括罕见降价促销、加速布局低线市场、采用“小而美”的轻量化门店模型 [11][12] - 2025财年新进入166个县级市场,下沉市场门店占比从2024年末的17%升至35% [12] 未来展望 - 交易被视为星巴克中国市场本土化的进一步实践,公司目标是将门店数扩展至2万家 [11][13] - 星巴克中国估值达130亿美元,市场关注其能否借助博裕资本夺回市场份额并重回增长轨道 [13]
星巴克首次推出无糖版限定饮品太妃榛果拿铁
北京商报· 2025-11-04 17:27
产品创新与回归 - 公司标志性节日饮品“太妃榛果拿铁”与“节日红杯”于11月4日正式回归 [1] - 本季新品为无糖及甜度可选的太妃榛果拿铁 由星巴克中国团队研发并在全球首次推出 [1] - 新品提供“风味加满不加糖”的体验 延续至节日限定饮品系列 [1] 技术体系与战略 - 公司于今年4月在中国市场首次推出“真味无糖”创新体系 [1] - 该体系将原有风味糖浆拆分为风味饮料浓浆与糖浆 实现风味与糖分的完全分离 [1] - 此举旨在进一步扩大咖啡风味轮的覆盖范围 丰富消费者的口味选择 [1]
咖饮品类发展报告2025:下沉市场成必争地
36氪· 2025-11-03 14:19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国咖饮市场规模预计接近1,300亿元 [1] - 截至2025年9月全国咖饮门店数超过26万家,同比增长19.9% [2] - 2025年前10个月咖饮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3.2万家,企业存量保持增长态势达16.1万家 [2] 市场区域分布特征 - 咖饮门店区域分布高度集中,华东、华南、西南区域占比分别为35.9%、23.2%和14.4% [4] - 华中、华北、东北、西北区域门店数占比不足10%但增长迅速,同比增速均超过20% [4] - 河南、安徽、河北、陕西、天津等省份因门店密度低于平均水平而具备较大市场潜力 [4] 市场参与者格局 - 独立咖饮店是市场主力,占比达到60.5%,连锁品牌门店占比接近四成 [6] - 头部品牌加速扩张,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门店数分别达到2.6万家和1.3万家 [8] - 中腰部品牌如M Stand、Peet's Coffee等扩张速度有所放缓 [8] 独立品牌运营模式 - 独立咖饮品牌形成五大运营形态:社区客厅型、空间审美型、专业品鉴型、业态融合型和快取效率型 [8] - 各类形态在核心特征、选址偏好、面积规模、业态构成和价格带方面呈现显著差异 [9] - 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的独立品牌类型多元,呈现“审美+专业+业态融合”发展趋势 [9] 精品咖啡细分赛道 - 精品咖啡门店数在全国占比接近三成,但面临连锁品牌低价挤压、成本高企和收入结构单一等挑战 [11] - 精品品牌通过推出平价副牌、采用小店模型、借助智能设备及探索“咖啡+”模式等方式寻求破局 [12] 产品创新与上新趋势 - 2025年1—9月54个样本品牌中有32个品牌推出新品,新品总数达1,037款,现制饮品占比68.2% [15] - 茶饮产品成为重要增长点,新品占比达23.8%,库迪咖啡、瑞幸咖啡等品牌茶饮新品均在10款及以上 [16] - 样本品牌月均上新次数为1.5次,月均上新产品数3.6款,星巴克、M Stand等品牌上新产品数较高 [16] 下沉市场布局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增速迅猛,成为品牌战略重点 [13] - 幸运咖、蓉小乔、沪咖咖啡等品牌在下沉市场门店占比分别高达71.2%、超过50%和46.3% [18] - 瑞幸咖啡、库迪咖啡、肯悦咖啡等多个品牌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占比超过30% [18] 价格竞争与人均消费 - 全国咖饮品类人均消费从2023年9月的41元下滑至2025年9月的26元 [20] - 人均消费15元以下的门店占比从2024年9月的29.8%上升至2025年9月的36.9% [20] - 价格战加剧及外卖平台竞争导致部分产品单杯价格降至5元以下,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20]
《咖饮品类发展报告2025》发布:咖饮品牌密集推出茶饮产品,下沉市场成必争地
36氪· 2025-10-31 20:28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国咖饮市场规模预计接近1,300亿元 [1][2] - 截至2025年9月全国咖饮门店数超过26万家 同比增长19.9% [2] - 2025年前10个月咖饮相关企业注册量达3.2万家 达到上年全年水平 相关企业存量16.1万家 [2] 区域市场分布 - 咖饮门店区域分布集中度高 华东/华南/西南占比分别为35.9%/23.2%/14.4% [4] - 华中/华北/东北/西北区域门店数占比不足10% 但门店数同比增长均超过20% [4] - 河南/安徽/河北/陕西/天津等省份消费金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门店密度低于平均水平 具备增长潜力 [4] 市场竞争格局 - 独立咖饮店占比达60.5% 连锁品牌咖饮店占比接近40% [6] - 瑞幸咖啡与库迪咖啡门店数领先 分别达2.6万家和1.3万家 [8] - 中腰部品牌如M Stand/Peet's Coffee/LAVAZZA等扩张速度放缓 [8] 独立品牌运营形态 - 独立咖饮品牌形成五大运营形态:社区客厅型/空间审美型/专业品鉴型/业态融合型/快取效率型 [8] - 五大形态在选址/面积/业态/价格带/客群等维度特征各异 例如快取效率型面积3-30平方米 价格带9.9-15元 [8] - 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独立品牌类型多元 呈现"审美+专业+业态融合"趋势 [9] 精品咖啡细分赛道 - 精品咖饮门店数占比接近全国总门店数的三成 [11] - 精品咖啡面临连锁品牌低价挤压/成本高企/收入结构单一三大挑战 [11] - 品牌通过推出平价副牌/小店模型/智能设备/"咖啡+"业态等策略破局 [12] 产品与渠道趋势 - 2025年1-9月54个样本品牌中32个品牌推出新品 新品总数1,037款 现制饮品占比68.2% [15] - 茶饮产品成为重要增长点 样本品牌茶饮新品占比23.8% 库迪/瑞幸等品牌茶饮新品超10款 [16] - 咖饮品牌月均上新次数1.5次 月均上新产品数3.6款 [15] 下沉市场拓展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增速迅猛 成为品牌战略重点 [18] - 幸运咖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高达71.2% 蓉小乔/沪咖咖啡占比超46% [18] - 瑞幸/库迪/肯悦等品牌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占比均超过30% [18] 价格竞争态势 - 全国咖饮人均消费从2023年9月41元下滑至2025年9月26元 [20] - 人均消费15元以下门店占比从2024年9月29.8%上升至2025年9月36.9% [20] - 价格战叠加外卖平台竞争 部分品牌单杯价格降至5元以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