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产业
搜索文档
超2000家参展商齐聚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
新华网· 2025-09-12 18:4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和相关产业企业8万家实现营业收入7.13万亿元 同比增长7.4% [5]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 同比增长20.6% [5]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5.2% [5] 博览会核心亮点 - 博览会以"深化文旅融合 畅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融合展、演、销、游四大功能 [3] - 展览总面积10万平方米 其中室外展区4万平方米展示文旅IP花车矩阵 室内展馆6万平方米展现文旅新业态 [1][3] - 吸引国内2000余家展商及50家海外旅行商参展 [1] 科技与文旅融合 - 机器人承担讲解、餐饮服务及表演功能 体现高科技+文旅特色 [5] - 展区涵盖数字集群、智能导览、低空文旅等新技术应用场景 [3] - 中国国家博物馆及故宫博物院等5家博物馆携400余件文创产品参展 [5] 产业生态与国际化 - 博览会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展会 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 [5] - 同期举办多场洽谈交易活动 促进产业供需对接 [5] - 各地展馆集中展示文旅产业发展成果与创新实践案例 [3]
“航文旅融合主题展区”亮相文旅产业博览会 逾30家民航企业参展
中国民航网· 2025-09-12 17:15
博览会概况 - 2025年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于9月12日在湖北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主题为"深化文旅融合 畅享美好生活" [1] - 博览会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 为期3天 同期举办交易洽谈会 首发首秀首演系列活动及线上"超级品牌日"直播活动 [2] - 部分特色活动延伸至武汉市域其他场景并持续至国庆假期 通过线上线下场内场外联动实现惠民乐民 [2] 航文旅融合主题展区 - 首次聚焦民航业与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专门设立"航文旅融合主题展区" 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与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共同策划 [1] - 吸引30余家民航领域重点单位代表参与 包括航空公司 机场及相关企事业单位 [1] - 系统呈现"民航+文旅"在发展成果 创新实践与未来方向上的深度融合 打造可感可知可购的一站式航旅体验空间 [1] 展区亮点内容 - 多款特色主题彩绘航班模型陈列 展示航空文化与旅游目的地元素的创意结合 [1] - 民航智慧出行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提升飞行体验便捷性 [1] - 多家参展单位销售独家开发文创产品 设置多轮抽奖和互动环节激发观众参与热情 [1]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武汉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3:12
博览会概况 -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于9月12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1] - 博览会吸引中国31个省区市及1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000家展商参与 [1] - 博览会主题为"深化文旅融合 畅享美好生活" [1] 活动内容与模式 - 博览会融合"展、演、销、游"四大功能,采取室内展馆和室外展区融合联动的模式 [1] - 活动包括中外演艺秀、海内外特色文旅IP表演,并开展文旅装备、项目运营等供应链交易洽谈 [1] - 展会现场设置离境退税购物专区,境外观众可体验"即买即退"的便捷服务 [2] 行业数据与趋势 - 今年上半年中国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7.4% [1] - 多家展商带来集演奏、跳舞、翻译等功能于一身的机器人,将人工智能融入文旅产业 [1] 产品与展示亮点 - 现场集中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甘肃省博物馆的"绿马"挂件等文创产品 [1] - 博览会旨在搭建展示推介、交流互鉴的平台,展现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 [2]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今日开幕 蒜鸟、悟空坐花车巡游武汉
长江日报· 2025-09-12 10:34
活动概览 -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于9月12日开幕 室外展区亮点为河山添锦绣文旅IP花车矩阵 共有22台主题花车集中亮相 [1] - 9月11日上午有9台花车组成队列从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出发 沿晴川大道行驶6公里进行巡游 [1] - 9月12日至14日 活动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A1馆中央大舞台及A1—A6馆内环室外区域延续 包括六大IP方阵静态展演及红色经典剧目等文艺表演 [2] 花车主题与设计 - 率先亮相的6个主题花车为河山锦绣 初心如磐 楚风汉韵 非遗国潮 动漫萌宠 全球狂欢 [1] - 河山锦绣花车长15米 宽4米 高4.5米 以金色巨龙和青绿山水为设计元素 [1] - 初心如磐花车采用1:1精准复刻的嘉兴红船 [1] - 楚风汉韵花车采用对称美学设计 包含黄鹤楼 虎座鸟架鼓 编钟等荆楚符号 [1] - 非遗国潮花车展示了传统非遗元素的时尚表达 车身为戏曲盔头和非遗纹样 [2] - 全球狂欢方阵以熊猫等IP形象为特色 [2] 内容与受众 - 动漫萌宠花车最受欢迎 其音乐串编覆盖了70后到10后各年龄段熟悉的动漫歌曲 如《大闹天宫》《黑猫警长》《喜羊羊与灰太狼》《黑神话:悟空》等 [2] - 14台品牌花车以湖北地市州为单位创作 包含荆州方特 潜江小龙虾 随州炎帝故里等元素 [2]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今日开幕
新浪财经· 2025-09-12 08:35
9月12日至14日,武汉迎来一场文旅产业盛会——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本届博览会以"深化文 旅融合 畅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集"展、演、销、游"四大功能于一体,汇聚各省区市近2000家企业参展 参会。博览会为期3天,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集中呈现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成果与创新实践案 例,同期举办多场交易洽谈会,组织首发、首秀、首演系列活动及线上"超级品牌日"直播活动等。部分 特色活动将延伸至武汉市域其他场景,并持续至国庆假期,通过线上线下、场内场外联动,让文旅魅力 深度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真正实现惠民乐民。(湖北日报) ...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明日启幕 十大看点引领文旅融合新潮流
长江商报· 2025-09-11 08:07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于9月12日至14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全国31个省区市参展 超2000家展商参与 16个国家和地区带来国际风情 [1] - 六大主题花车领衔20台花车亮相 包括"河山锦绣""初心如磐""楚风汉韵""非遗国潮""动漫萌宠""全球狂欢"六大方阵 数百名演员同场演绎 [2] - 香港迪士尼巨型米奇装置在A0馆门口亮相 北京环球影城于展会首日带来特别版狂欢嘉年华演出 [2] 科技与文旅融合亮点 - 博览会以"高科技+文旅"为核心亮点 通过十大看点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化的文旅盛会 [1] - A2、A3馆聚焦各地非遗民俗与数字化互动 福建、重庆展区带来美食与非遗展示 内蒙古展区有乌兰牧骑演出和羊皮画《草原图腾·一鹿平安》 [3] - 天津展区提供VR互动游船设备 观众可化身海河"船长"沉浸式体验"津河元梦" 上海、宁夏、浙江等展区展示AR、VR交互式体验与数智文旅新玩法 [3] - 武汉馆推出《星汉耀江城》人机共舞大秀 以机械矩阵与舞者互动呈现科技之美 [3] 文化表演与地域特色 - 中央大舞台持续上演精品文艺演出 包括《洪湖水浪打浪》《西兰卡普》等经典歌舞 歌剧《沂蒙山》选段 以及《凤舞楚天》《橘颂》等舞蹈节目 [1] - 全国多地文旅推介会接连举办 湖北潜江花鼓戏、襄阳唐城风采展示等地域特色表演悉数登场 [1] - 花车展演呈现广东普宁英歌舞、西藏山南藏戏、陕西社火、四川变脸等国内外知名剧目 同时有汉服巡游与国潮动漫IP互动 [2] - 湖北A4馆集中展现荆楚文旅风采 包括鄂州古典舞《铜镜乐舞》、天门茶艺与古筝表演、襄阳《霓裳羽衣舞》与三顾茅庐情景剧、潜江花鼓戏与皮影戏 [3] - 黄冈展区展示黄梅戏、岳家拳、活字印刷术与艾灸疗法 体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3] 文创产品与非遗体验 - A1馆国潮文创展区汇聚五大顶流博物馆、13家城市精品文创以及多家非遗机构 800余款爆款文创产品现货亮相 包括国博凤冠冰箱贴、甘肃"绿马"盲盒等 [2] - 非遗簪花、大漆手作等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打造现场版"文创盲盒" [2] 线上活动与商业推广 - 博览会策划两大线上直播活动 9月12日上午主持人与智能机器人带领观众线上探馆 直播全程覆盖A1至A6馆 [4] - "文旅融合 潮购中国"线上超级品牌日大直播活动组织展商与文旅企业设立"超级直播间" 开展多场带货直播 推出1500余款文旅产品 涵盖机票、酒店、门票、游轮、度假等九大品类 [4]
淮安大运河遗产保护展新姿
新华日报· 2025-08-23 07:26
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进展 - 淮安市启动125公里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 聚焦遗产保护与生态治理 着力将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和百姓增收动力 [1] - 工程东起淮安船闸 经里运河 京杭运河至五河口 向南延伸至老子山镇龟山村 打造人文生态富民宜居四大画廊 [2] 生态治理与工业遗址改造 - 东港码头改造为体育公园 保留龙门吊作为历史符号 成为网红打卡点 码头功能转移至黄码港 [2] - 洪泽湖大堤周桥大塘区域整治 拆解2500条住家船和27条餐饮船 恢复水域生态 [3] - 二河西堤生态修复工程挖掘古堤文化 设置清代镇水铁牛和乾隆御碑 目标建成生态廊道和旅游热道 [6] 文旅融合与项目运营 - 板闸遗址公园2024年7月开放 推出沉浸式夜游剧场《板闸夜未央之霓裳惊梦》 结合投影沙盘和微缩模型等互动形式 [4] - 公园举办仲夏夜梦消费嘉年华 包含主题市集 音乐会等活动 今年以来吸引游客达87万人次 [4] - 清晏园 周桥大塘等遗址成为文旅地标 重新焕发文化遗产活力并带动周边商机 [5] 旅游业发展成效 - 蒋坝古镇国家甲级旅游民宿"云沧海"由7个乡村民居改造 保留老建筑结构并融入新中式元素 暑期周五周六客房全满 [7] - 百里画廊沿线河下古镇 蒋坝老街等8个景点进入淮安人气前十景区榜单 [8] - 里运河沿线改造老船厂及龙首湾驿站 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中心竣工 形成串珠成链的美景带 [8] 文化活动与品牌建设 - 举办蒋坝螺蛳美食季 马拉松 龙舟大赛及征文短视频摄影大赛 擦亮"运河之都"城市名片 [8] - 通过文旅活动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 惠及民生 [8]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税动力” 让“流量”变“留量”
四川日报· 2025-08-15 11:00
文旅产业政策支持 - 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 [6] - 税务部门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优化税费服务举措 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税动力 [6] - 扩大离境退税商店覆盖面 全面推广即买即退服务 提升文旅设施和服务国际化水平 [7] 离境退税服务升级 - 成都世运会期间推出即买即退服务 全程不超过10分钟 42名双语志愿者进驻15个服务点位 [7] - 离境退税指南提供14种语言版本 12366热线增设世运会税费咨询专线 [7] - 离境退税口岸扩展至川渝滇陕五机场(成都天府 重庆江北 西安咸阳 昆明长水 丽江三义)实现跨省互认 [8] - 2024年1-6月四川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200% 退税额同比增长270% 办理人次增长204% [9] - 全省离境退税商店总数超500家 其中115家开通即买即退服务 [9] 重点文旅项目税务支持 - 资阳税务为方特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召开税企座谈会解答企业所得税 印花税 增值税等问题 [10] - 乐山税务为苏稽古镇项目提供三阶段套餐式服务 帮助享受税费减免43万余元 [11] - 税务部门建立线上快速响应渠道 第一时间解决项目涉税问题 [10] 文化出口税收助力 - 自贡海天文化2024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减免税费426.61万元 [14] - 海天文化2024年出口免税销售额2492万余元 同比增长61.8% [14] - 自贡亘古龙腾科技2024年办理出口免抵退税24万元 出口退税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 [15] - 该公司近3年出口额从2600万元升至2800万元 产品出口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5] - 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优化出口退税流程 实现手续减材料 流程减环节 [15]
河西走廊上的宝藏小城,藏不住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13:34
甘肃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甘肃2024年接待国内游客4.51亿人次,同比增长16.2%,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3452亿元,增长25.8% [8] - 与重庆(游客4.73亿人次/收入5031.93亿元)和新疆(游客3.02亿人次/收入3595.42亿元)相比存在差距,与四川陕西差距更明显 [9] - 文旅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影响整体竞争力 [9] 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规划 - 甘肃发布《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利用 [1] - 构建"一带贯通、六市联动、多点支撑"总体布局,计划10年左右成功申报世界遗产 [14] - 覆盖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及白银景泰等6市21县,全长约1000公里 [12] 山丹县文旅资源与战略 - 拥有焉支山、山丹马场(面积2195.7平方公里)、汉明长城(境内绵延近200公里)等核心资源 [21] - 2023年起连续举办炒拨拉美食节,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314.46万人次,旅游花费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和17.7% [24] - 规划建设双高铁枢纽(现有山丹马场站+在建山丹北站),融入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线路 [25] 产业升级与体验优化 - 推动从"单一景点型建设"向"全域吸引物开发"转变,形成点状辐射、带状串联布局 [11] - 山丹马场新增动力滑翔伞体验业态及万马奔腾常态化演出,提升基础设施与服务 [28] - 通过深挖山体演化机制、历史文化意涵建立鲜明旅游形象 [28]
近镜头·习近平的文化足迹 | “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新华社· 2025-07-15 20:36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2024年肇兴侗寨累计接待游客102.7万人次,同比增长63.4% [5] - 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63.8% [5] - 村集体经济收入24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16万元,同比增长12.3% [5] - 村里已建设特色酒店、民宿、饭店400多家,培育传统手工艺企业60多家,带动村民就业创业2000余人 [7] 非遗产业发展 - 蜡染合作社订单额突破800万元,3月以来线下订单和研学团队同比明显增加 [6] - 合作社共培训绣娘3000余人,每年带动全县123个村寨1200多名绣娘、染娘增收 [6] - 合作社产品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中瑞建交75周年庆祝活动上展示 [6] - 合作社拓展集展示、体验、教学于一体的新空间以满足更多需求 [6] 产业带动效应 - 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开民宿、卖特产、当导游 [5] - 老艺人直播教学,年轻人开旅拍店,非遗传承人参加中外展销活动 [7] - 各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相继成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