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航业
icon
搜索文档
喧嚣背后“暑运”市场悄然变革,大众休闲度假将取代集中出游
华夏时报· 2025-08-29 20:42
暑运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暑运旅游订单量与出游人数保持高增速 品质游趋势明显 订单均价同比增长9.9% [2][3] - 长线游占比扩大 近半数国内游客选择长途出游 热门避暑地贵州 云南订单同比增长80%以上 小众避暑目的地内蒙古赤峰 辽宁丹东 吉林白山订单量同比增长200%以上 [3] - 新疆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0% 乌鲁木齐增长达11% 那拉提景区热度上涨68% 山西大同景区门票票量同比增长43% 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40% [4][5] 新兴旅游驱动因素 - 影视IP带动旅游热度 《凡人修仙传》取景地新疆那拉提爆火 《浪浪山小妖怪》带火山西古建 同款景点搜索量暴涨380% [4][5] - 体育IP推动文旅融合 库里亚洲行重庆站期间访渝人次增速达前半个月6倍 外地游客占比超80% 带动渝北区高星酒店间夜量订单同比增长714% [5] - 户外挑战和自然探索类度假产品受追捧 搜索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5] 民航业运营数据 - 暑运期间全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5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国内航线执行客运航班量超82万班次同比增长约2% 旅客运输量超1.1亿人次同比增长约3% [6] - 出入境航线执行客运航班量超13万班次同比增长约11% 旅客运输量超1454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1% [6] - 国内航线平均票价同比下滑7%-10% 7月份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0元同比下滑7.5% 较2019年下降5.0% [7] 消费行为变化趋势 - 学生群体出游人次占比增加 但"特种兵式"旅游热度下降 订单均价同比增长15.1% 品质更高 体验更深入的旅行更受欢迎 [5] - 民航业以价换量推动旅行消费升级 预计整个暑期约600万人首次乘坐飞机出行 主要为儿童 学生及银发族 [8] - 酒店消费呈现升级趋势 中高星酒店需求增幅显著快于低星 消费占比上升 多地客均消费实现增长 [9] 行业长期趋势演变 - 暑期旅游旺季将逐渐淡出历史 因少子化趋势导致学生数量减少 暑假带孩子出行量逐渐降低 [9] - 年假制度完善推动暑期集中出游向季节波动较小的大众休闲度假过渡 [9] - 旅游市场消费需求多元化 文博 动漫 演艺等内容活动推动目的地及景区发展 [2]
喧嚣背后“暑运”市场悄然变革 大众休闲度假将取代集中出游
华夏时报· 2025-08-29 20:33
2025年暑运市场整体表现 - 暑运市场呈现繁荣态势 订单量与出游人数保持高增速 旅游目的地和景区通过丰富活动获得良好收益 [1] - 暑期旅游需求强劲 机票 酒店 租车 海外当地玩乐等订单量持续增长 订单均价同比增长9.9% [2] - 长线游占比扩大 近半数国内游客选择长途出游 消费结构更趋理性 [2] 区域市场与目的地表现 - 避暑旅游需求旺盛 贵州 云南等地订单同比增长80%以上 内蒙古赤峰 辽宁丹东 吉林白山等小众目的地订单量同比增长200%以上 [2] - 新疆旅游受影视剧带动 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0% 乌鲁木齐增长达11% 那拉提景区热度上涨68% [3] - 山西古建旅游因动画热播爆发 大同景区门票票量同比增长43% 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40% 同款景点搜索量暴涨380% [3] - 重庆因体育IP活动带动 访渝人次达前半个月6倍 市外游客占比超80% 渝北区高星酒店间夜量订单同比增长714% [4] 用户群体与消费趋势 - 学生群体保持高活跃度 出游人次占比持续增加 但"特种兵式"旅游热度下降 订单均价同比增长15.1% [4] - 品质游趋势明显 包含文化娱乐体验的旅行热度大幅增长 [2] - 户外挑战和自然探索类产品受追捧 露营 徒步 溯溪等搜索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3] 交通出行市场分析 - 民航旅客运输量创历史新高 暑期预计达1.5亿人次 [6] - 国内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超82万班次 同比增长约2% 旅客运输量超1.1亿人次 同比增长约3% 其中90%来自800公里以上长途航线 [6] - 出入境航线表现突出 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超13万班次 同比增长约11% 旅客运输量超1454万人次 同比增长约11% [6] 价格与收益表现 - 民航业面临票价下行压力 国内航线平均票价较2024年同期下滑7%-10% [6] - 7月份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达840元 同比下滑7.5% 同比2019年下降5.0% [7] - TOP20航线中仅1条票价正增长 19条出现下滑 11条航线降幅超两位数 [7] 行业结构性变化 - 民航业以价换量策略见效 推动旅行消费升级 预计暑期约600万人首次乘坐飞机出行 [7] - 酒店行业消费升级明显 中高星酒店需求增幅显著快于低星 消费占比上升 [7] - 高性价比酒店产品促进住宿消费升级 多地客均消费实现增长 [7] 长期趋势展望 - 暑期旅游旺季可能逐渐淡化 因少子化导致学生数量减少 带孩子出行需求降低 [8] - 年假制度完善推动暑期集中出游向季节波动较小的大众休闲度假过渡 [8] - 旅游行业进入缓慢消费升级过程 从"玩得好"向"住得更好"转变 [7][8]
为什么空姐不敢反抗白金卡?
虎嗅APP· 2025-08-24 11:26
行业现状与财务表现 - 中国三大航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扣非净亏损在16亿元至24亿元之间,其中国航亏损17-22亿元(同比减亏5.82-10.82亿元)、东航亏损12-16亿元(同比减亏11.68-15.68亿元)、南航亏损13.38-17.56亿元(同比增亏1.1-5.28亿元)[15] - 海航控股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净利润4500-6500万元;华夏航空净利润增幅达741.26%-1008.93%[16] - 航司经营持续困难,单位报销旅客成为核心优质现金流来源[16] 高价值客户与运营策略 - 白金卡旅客年飞行频次约60次,单次票价2000元起步,年均贡献营收超10万元[17] - 航司在硬件投入上趋于保守,老旧机型加班服役,经济舱座椅被戏称为"刀片椅",选座等增值服务开始收费[23] - 国内航司采用"硬件不够,服务来凑"策略,通过强化服务弥补硬件短板,成本显著低于数亿元的硬件升级投入[24] 服务人员管理困境 - 空乘人员被定位为服务成本,面临高卡客户投诉压力,投诉成立率极高且缺乏申诉机制[19][21] - 行业人员流动性高,离职空乘可被新毕业人员快速替代,形成"用笑容守评分"的运营模式[24] - 部分民航年轻人倾向跳槽外航,因外航更注重员工尊严保障[31] 安全与规则体系缺陷 - 乘客闯入后舱服务间等行为触及飞行安全红线,但航司为维护高卡客户未严格制止[28] - 欧美航司建立员工尊严底线保障机制,对越界乘客可拒绝服务并报警,且公司提供充分支持[30] - 国内航司过度强调"顾客至上",导致安全规则执行存在双重标准[28][29] 行业声誉与长期风险 - 川航事件引发舆论反噬,部分消费者表示不敢再乘坐该航司航班[27] - 航司对高卡客户的纵容可能导致失去普通乘客安全感,进而影响整体品牌声誉[29] - 行业若持续透支空乘尊严,可能面临人才流失和长期服务能力下降的双重代价[31]
2025年上半年,阿联酋民航业表现强劲
商务部网站· 2025-08-15 12:18
航空客运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阿联酋各机场接待7540万名乘客 同比增长5% [1] - 飞机起降总次数达53.1万架次 同比增长6.2% [1] 航空货运表现 - 货运量累计220多万吨 同比增长4.7% [1] 航线网络扩张 - 航空公司新开通15个覆盖欧洲、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航线 [1] - 持续扩大与全球市场的航空互联互通 [1] 行业战略定位 - 航空业是实现阿联酋长期经济目标的关键推动力 [1] - 在灵活监管框架、开放天空政策和基础设施发展计划支持下巩固全球领先航空枢纽地位 [1]
量增价跌!暑期航旅市场竞争激烈:部分酒店RevPAR降两成 航司以价换量
新浪财经· 2025-08-02 10:13
酒店行业表现 - 国内酒店市场呈现量增价跌趋势 暑期以来入住率和单房收入下降约20% [1] - 酒店集团扩张导致市场供大于求 华住Q1新开业694家 锦江净增97家 首旅新开300家(同比增长46.3%) [1] - 连锁酒店RevPAR普遍下降20%-30% 疫情后供给恢复促使价格回归理性但未探底 [1] - 热门景区附近酒店表现坚挺 井冈山市酒店预订量同比增40% 延安增20% 韶山增12% [2] 民航市场表现 - 暑运上半程(7月)国内航线旅客量6034万人次(同比+3%) 国际航线776万人次(同比+10%) [2] - 7月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780.9元(同比-4.5% 较2019年-8.3%) 前20热门航线中19条价格同比下降 [3] - 航司采取以价换量策略 北京首都相关航线均价最高达1320元 仅杭州-深圳航线价格同比正增长 [3] 旅游市场热点 - 红色旅游搜索热度快速上升 《南京照相馆》等影片带动抗战主题旅游 井冈山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22% [2] - 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7月下旬起红色旅游目的地热度显著提升 预计8月将迎来小高潮 [2]
“去高跟鞋化”的空姐,告别“没苦硬吃”
南方都市报· 2025-07-13 17:09
行业变革 - 春秋航空跟进"去高跟鞋改革",自7月7日起女乘务员在值勤期统一穿自购黑色平底鞋,终结携带两双鞋更换的流程 [1] - 改革依据民航局《客舱运行管理》细则,规定飞机滑行至下机期间禁穿高跟鞋,从制度消除职业困扰 [1] - 高跟鞋长期作为空姐刻板印象,源于民航早期奢侈定位及服务行业对"视觉吸引力"的过度强调 [1] 职业健康与效率 - 高跟鞋增加扭伤、滑倒风险,加重静脉曲张和骨骼劳损,与职业装束应服务于高效安全的本质要求背离 [1] - 职业装束应优先考虑员工健康与工作效率,而非仅注重"优雅形象" [1] 社会影响与趋势 - 女性群体挑战不合理职业规约的意愿增强,"高跟鞋不应是空乘标签"从个体想法发展为公共意识 [2] - 空乘人员通过社交媒体和脱口秀等渠道发声,推动公众对职业健康权的共识 [2] - 改革为服务业重新定义"专业形象"提供范例,可能引发行业广泛效仿 [2]
飞航班不是演苦情戏
虎嗅· 2025-07-11 13:22
航空服务标准与主观体验 - 航空服务的评价具有高度主观性 不同旅客对"好服务"的定义差异显著[2][3] - 服务体验存在随机性 同一航空公司的不同航班可能因乘务组风格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5] - 过度服务可能适得其反 例如频繁问候反而降低部分旅客体验[4] SOP执行困境 - 标准化流程(SOP)旨在保障服务公平性 但实践中存在边界模糊问题[11][13] - 典型案例显示违规操作风险:乘务员赠送机组餐反遭投诉[8] 强行提供餐食引发旅客不适[10] - 差异化执行导致混乱 如对金银卡旅客问候标准不统一[15][16] 服务专业化建议 - 精准服务优于过度服务 应严格区分"必须做/可选项/禁止项"[14][22] - 制度确定性比临时发挥更重要 旅客更关注规则透明而非个别优待[28] - 专业表现为严格执行SOP 避免自我感动式服务成为新负担[25][26][29] 行业现状与反思 - 现代旅客更熟悉规则 临时性优待易引发后续服务预期管理问题[19][20][21] - 当前主要矛盾在于服务边界不清 而非旅客难以满足[12] - 需平衡人性化与标准化 避免情感因素干扰航班正常运转[17][18]
民用航空法修改拟设专章促进民航发展
快讯· 2025-06-24 14:51
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二审稿内容 - 草案二审稿增设"发展促进"专章,进一步充实促进民用航空事业发展的举措 [1] - 明确要求完善民用机场布局,加快民用航空枢纽建设,构建覆盖广泛、优质高效的民用航空服务体系 [1] - 增加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优化低空空域资源配置,推动建设民用低空飞行相关服务监管平台 [1] - 建立健全适应低空经济发展要求的适航审定、飞行管理等制度和标准,拓展应用服务领域,促进低空经济发展 [1] 行业影响 - 修订草案将推动民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和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链发展 [1] - 低空飞行服务监管平台建设及配套制度完善将加速低空经济商业化进程 [1]
发挥大型机场建设带动作用
经济日报· 2025-06-24 06:07
行业动态 - 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机场建设年会在大连开幕 吸引了全球200余家民航机构 企业及逾千名权威专家参与[1] - 民航业作为重要战略性产业 是综合立体交通的重要一环 多地正以枢纽建设助推航空经济高质量发展[1] - 大型机场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场发动机" 在航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1] 智慧机场建设 - 通过智能驱动强化日常保障业务精益管理 打造智慧运营新范式 提升服务质量[2] - 机场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新技术 赋能各类运行场景 实现信息系统个性化 精细化 可视化[2] - 通过集成化管理机场生产经营信息 实现内外部信息共享 提高生产 经营 运输 管理效率[2] 新机场建设理念 - 新建机场应坚持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并重 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2] - 航站楼设计需融入当地文化元素 突出地域特色 同时注重减震设计提升安全性[3] - 践行"平安 绿色 智慧 人文"的"四型机场"建设理念 采用绿色技术实现节能与增效双赢[3] 服务质量提升 - 以服务质量提升为核心 打造卓越出行体验 优化旅客服务流程[2] - 把握好客户需求这条"主线" 构建产品体系"一张网" 充实产品服务供给[2]
全国人大答南都:民航法修改将优化低空空域配置拓展低空应用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14:29
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核心内容 - 民航法修订草案二审稿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旨在优化低空空域资源配置 推动建设民用低空飞行相关服务监管平台 建立健全适应低空经济发展的适航审定 飞行管理等制度和标准 [1] - 修订草案增加"发展促进"一章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用航空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 充实推动民航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举措 [1] 民用航空制造业创新体系 - 增加规定国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民用航空制造业创新体系 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1] - 提升大型飞机和先进发动机等研发设计能力 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促进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 [1] 民用航空器适航审定体系 - 增加规定国家完善民用航空器适航审定组织体系和标准规范 加强适航审定人才培养 [2] - 建立健全基于风险的分类分级适航管理方式 提升适航审定能力和水平 [2] 民用机场布局与航空枢纽建设 - 增加规定完善民用机场布局 加快民用航空枢纽建设 [2] - 构建覆盖广泛 优质高效的民用航空服务体系 [2] 低空经济促进措施 - 国家将优化低空空域资源配置 推动建设民用低空飞行相关服务监管平台 [2] - 建立健全适应低空经济发展要求的适航审定 飞行管理等制度和标准 拓展应用服务领域 [2] 国际合作与激励机制 - 增加促进民用航空领域国际合作内容 [3] - 新增表彰 奖励等激励机制条款 [3] 修订草案实施效果 - 修改内容有利于民用航空事业进一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 实现安全有序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