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商品
icon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Gucci母公司拟以40亿欧元出售美容业务 | 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07:17
开云集团出售美容业务 - 开云集团以40亿欧元现金将其美容业务出售给欧莱雅集团[1] - 欧莱雅集团将获得Creed品牌以及开云集团旗下Bottega Veneta、Balenciaga等多个奢侈品品牌50年的授权[1] - Gucci品牌将在结束与科蒂集团的授权期后再加入该交易 交易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1] - 开云集团剥离美容业务以聚焦核心时装与皮具板块 欧莱雅凭借渠道与研发优势强化其在高端香氛美妆市场地位[1] 飞猪"双11"旅游活动 - 飞猪"双11"活动旅游商品报名数量同比翻倍增长 历年套餐爆款全面回归[2] - 平台在"双11"活动中面向用户和商家的投入量级创历届之最 同比去年大增60%[2] - 旅游需求回暖背景下 折扣套餐有望刺激更广泛消费 商家借此把握四季度淡季流量[2] - 旅游商品供应量倍增叠加阿里系会员权益 有助于提升飞猪平台粘性与转化率[2] 全国铁路客运情况 -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 同比增长6% 创历史同期新高[3] - 居民出行需求在假日经济、探亲旅游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持续释放[3] 李宁布局即时零售渠道 - 李宁品牌正式入驻美团闪购平台 近千家门店上线 覆盖全国近百个城市[4] - 业务实现全品类、全年龄段专业运动装备全量供给 双方将探索"闪电仓"等创新模式[4] - 李宁计划年内逐步实现全国各级市场全面覆盖 此前阿迪达斯、安踏等运动品牌已先后打通即时零售渠道[4] - 运动品牌加速拥抱即时零售新场景 有助于提升下沉市场和年轻消费者的触达率[4]
“双11”旅游商品数量再创新高,商家低价抢滩淡季市场
北京商报· 2025-10-15 21:38
平台投入与活动规模 - 飞猪2025年“双11”全球旅行节尖货预售于10月15日晚8时开始,平台面向用户和商家的投入量同比增长60% [1] - 参加“双11”的活动商品数连续五年增加,再创新高 [1] 促销策略与价格趋势 - 旅游市场促销竞争加剧,表现为价格更低、消费补贴更多,平台与商家进行双向补贴推动价格下探 [1] - 飞猪发放的部分预热神券最高可减近1000元,并联合淘宝发放上千万份88VIP膨胀券包,单张券最高可膨胀至500元 [1][2] - 万豪国际集团旗舰店所有“双11”住宿套餐价格更优惠,往年热门机票次卡今年价格更优、库存更多 [2] - 喆啡酒店推出更丰富的促销套餐,包括连住套餐和景区门票套票,各房型价格低于去年同期 [3] - 海昌海洋公园采用双向让利模式,即公司提供低价产品,平台发券补贴,其酒店产品价格优惠,常规门票通过优惠券提供折扣 [3] 产品供给与覆盖范围 - 爱达邮轮“双11”活动全面覆盖“爱达·魔都号”全年航次及“爱达·地中海号”已公布航次,总量达143个,实现了全航季覆盖,包括暑期与国庆热门航次 [2] - 产品种类更丰富,实现了更多选择与全季节覆盖 [2] 消费习惯与行业影响 - “先囤后约”的消费习惯逐步成熟,消费者形成提前规划行程和囤货的稳定习惯 [1][6] - “双11”成为旅游行业淡季吸引客源的重要节点,能带动销量、提升交易额并增加品牌触达消费者的概率,形成供需双向匹配 [6][7] - 对于酒店业,连住产品可提高客人居停时长,带动在店其他消费,降低客房经营成本,并提升整体收益和客人入住体验 [7] 商家关注重点 - 尽管预售火热,商品的实际核销情况成为商家后续关注重点,核销效果将影响引流和业绩提升 [8]
飞猪“双11”新变化:天猫主会场首增旅行会场 入境游商品首次参加
证券日报网· 2025-10-15 17:50
活动概览与规模 - 飞猪2025年双11全球旅行节于10月15日启动,尖货预售于当日晚8点开始,全量现货于20日晚8点开始 [1] - 报名参加活动的商品数量连续5年增加,再创新高,众多旅行大牌首次携爆款加盟 [1] - 公司在双11活动中面向用户和商家的投入量级创下历届之最,同比去年大幅增加60% [3] 商品与服务亮点 - 万豪国际集团旗舰店所有双11住宿套餐均可累计房晚和积分(SNP),提升会员体验 [1] - 热门机票次卡价格更优、库存更多,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双人套票回归,可预约日期增多,覆盖万圣节、跨年夜等时段 [1] - 推出多种消费补贴,包括国庆期间联合多个酒店及邮轮品牌推出的预热神券,最高可减约1000元,双11期间还将联合淘宝发放上千万份88VIP膨胀券包,单张券最高可膨胀至500元 [1] 市场拓展与创新玩法 - 跨境旅行方面,11个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旅游局将在飞猪官方直播间举办专场直播,用户下单可获得专属补贴,入境游商品首次参与双11 [2] - 推出会员升级活动,未达F4等级的88VIP用户挑战成功后可直接获得30余家旅行大牌的金卡会籍 [2] - 新增“送礼物”功能,消费者可为标有该标签的活动商品添加亲友信息,付款后一键赠送 [2] 战略协同与市场表现 - 此次是飞猪加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后的第一个双11,公司与淘宝等业务单元的联动将更密切,天猫双11主会场将首次出现飞猪专属会场 [3] - 在阿里“大消费平台”战略带动下,公司于国庆中秋假期的履约GMV较去年大增48%,倍数级领涨旅游市场 [3] - 行业观点认为,飞猪的平台投入加码与来自淘宝天猫的协同资源增多,将为旅游商家带来更强的营销转化和业绩增长机会 [3]
涪陵金秋消费季9月27日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26 17:43
活动概述 - 涪陵金秋消费季系列活动于9月27日在美心红酒小镇景区启动,旨在激活假日消费活力并深化文商旅融合发展 [1] - 活动主题为“醇香金秋·醉享双节”,为市民游客打造兼具文化韵味与消费热度的双节盛宴 [1] - 活动持续擦亮“不夜涪陵”夜经济品牌 [1] 核心板块与内容 - 活动规划三大核心板块,包括葡萄酒主题展区,精选国内外知名产区精品佳酿集中亮相 [1] - 葡萄酒展区提供从干白到干红等多种酒类,并有专业品鉴师现场讲解选酒技巧与搭配知识 [1] - 创新打造“穿越时空”特色市集,融合红酒集市与国潮文创双重元素,汇聚地方特色美食、非遗手作与创意好物 [1] - 夜间时段推出篝火联欢、红酒主题长桌宴等特色环节,融合西方佳酿文化与中式民俗风情 [1] 惠民福利与促销活动 - 景区游乐园推出68元5天无限次游玩套票 [3] - 7条索道环线提供18.99元5天无限次乘坐套票,并附赠重庆海拔最高摩天轮5天无限次体验 [3] - 江景民宿进行限时让利抢购,并叠加葡萄酒满减、买赠等多重优惠 [3] - 园庆期间开展快闪、NPC互动游戏、情景演绎等趣味环节,参与者可通过“消费金卡片”赢取红酒礼包与景区就业帮扶车间旅游商品 [3]
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 将举办7大类17项活动
经济日报· 2025-09-22 06:13
展会概况 - 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于9月21日在甘肃敦煌开幕 主题为"加强文化交流 促进文明互鉴" [1] - 展会规模包括1000余名中外嘉宾参与 涵盖开幕式 文化展览 文艺演出 研学交流 招商引资等7大类17项活动 [1] - 同期举办2025敦煌论坛 设置6类论坛12项专题活动 发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敦煌学研究最新成果 [1] 展览内容 - 展览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 集中展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成果 [1] - 展示内容涵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艺术 非遗文创 旅游景区 风土民俗及甘肃非遗保护成效 [1] - 通过市场化方式举办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展销 品牌运营展示 敦煌文创展及首届"丝路华彩"敦煌国际文旅商品联展 [1] 合作交流 - 活动旨在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务实合作 [1] - 论坛专题活动聚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敦煌学研究领域的成果发布 [1]
三天迎客22.5万人次 集中签约超230亿元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成绩亮眼
长江日报· 2025-09-15 08:35
博览会概况与规模 -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为期3天 吸引全国各地近2000家企业参展参会 [1] - 博览会观众达22.5万人次 现场文化产品及旅游商品交易额达1.7亿元 [1] - 同期5场文旅产业洽谈活动达成合作交易8.1亿元 文旅项目集中签约232.8亿元 [1] 展览内容与亮点 - 博览会设置1个中央大舞台及10个室内展区和1个户外文旅IP展区 [1] - 科技赋能成为最大亮点 包含机器人表演 AR眼镜体验 沉浸式球幕空间等项目 [1] - 依托机器人 沉浸式体验等前沿技术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每年增长达10%左右 [1] 文旅IP与活动 - 文旅IP主题展区汇聚北京环球影城 港迪 长隆乐园等顶流IP [1] - 6台主题花车领衔20台花车阵容 汇聚国内著名表演团队开展互动 [1]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 文旅IP展演队伍的花车及近千名演员将组织巡游展演 [1]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闭幕 文旅项目集中签约超230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9-14 17:38
博览会概况与规模 - 博览会为期3天,吸引全国各地近2000家企业参展参会,观众达22.5万人次 [1] - 现场文化产品及旅游商品交易额达1.7亿元 [1] - 通过5场产业洽谈活动达成合作交易8.1亿元,文旅项目集中签约232.8亿元 [1] 展览与活动设置 - 设置1个中央大舞台、10个室内展区和1个户外文旅IP展区,涵盖诗与远方、大美中国等多个主题 [1] - 同期举办2场专业交流活动和5场交易洽谈活动 [1] 科技赋能与新业态发展 - 科技赋能成为最大亮点,依托机器人、沉浸式体验等前沿技术 [3]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近年来每年增长达10%左右,是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3]
最高发放2千万元文旅补贴 广东文旅推介大会将于9月开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0:24
活动概况 - 广东省将于9月12日至14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A区举办2025广东文旅推介大会系列活动 包括金秋文旅消费季 文旅产业招商暨投融资对接会 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1] - 旅博会设置四大主题展馆:国际文化旅游馆 文旅融合馆 文旅消费体验馆 老字号文化馆 并设立四大主题展览板块[1] - 活动围绕"精品立省 改革引领 服务提质 融合增效"总体思路 聚焦提振消费和释放文旅消费潜力[1] 消费刺激措施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 自9月12日起启动金秋文旅消费季惠民补贴活动[1] - 旅博会专场通过云闪付APP和广东文旅微信公众号发放消费券 线下核销最高满999元减200元[2] - 线上专场通过携程 美团 飞猪等平台提供8折优惠或满减优惠 单笔消费最高减200元 覆盖省内游 景区门票 乡村旅游等产品[2] 产业对接与招商 - 文旅产业招商暨投融资对接会采用"1个主会场+6个专场+6场常态化系列活动"模式[2] - 专场活动聚焦乡村振兴 文旅科技 县域文旅招商引资 文旅金融 文化产业园区 主理人经济六大重点领域[2] 老字号博览会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文化)博览会同期举办 作为商务部"老字号嘉年华"重点活动[3] - 博览会以"老字号新动能·大湾区新体验"为主题 汇聚粤港澳及全国超400家展商[3] - 活动旨在将老字号文化记忆转化为可体验 可消费的旅游内容 拓展文旅消费场景[3]
上半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超3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7%
新京报· 2025-08-05 11:59
西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 2024年上半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3218 48万人次 同比增长11 7% [1] - 2024年全区文化产业产值增长23 8% 接待国内外游客6389万人次 增长15 8% 其中入境游客增长188 2% [1] - 西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 由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 由风景旅游向休闲体验旅游转变 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1] 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与建设 - 西藏结合自然风光与特色文化 打造唐卡村 木雕村 藏香县等特色乡村县 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 [2] -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 升级旅游产品供给模式 建设配套设施 完善景区景点 优化区域性交通网络 [2] - 推进城际旅游协同发展 跨省旅游协作发展 国际旅游合作发展 推动旅游服务水平与国际标准接轨 [2] 产业融合与民生带动 - 文化旅游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高标准规划产业布局 [2] - 扶持基层文艺队伍 鼓励文艺团体参与文化旅游 发展特色文创和旅游商品生产销售 [2] - 通过文化旅游产业扩大群众就业 增加收入 带动致富 [2]
“安逸四川”跑出文旅融合加速度
政策规划 - 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明确分两步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加快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1] - 四川将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突出高能级主体培育和高品质产品供给,推进品牌、业态、服务和体制机制融合 [1] - 四川将全力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建设一批世界级文旅地标、擦亮特色文旅名片、实施巴蜀文旅全球推广计划 [6] 财政支持与项目进展 - 四川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已投入17.1亿元,支持全省181个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建设 [2] - 四川省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已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超1500亿元 [3] - 四川省财政、文化和旅游部门对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分梯次给予支持,引导民间资金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文旅融合项目集聚 [3] 文旅融合创新举措 - "四川造"动画电影《哪吒2》融入巴蜀文化元素,吸引大批客人乐游四川 [2] -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推动遗迹遗址展示向遗迹遗址与藏品同步展陈的转变,优化观众体验 [2] - 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傈僳族祖居圣地文化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文化旅游提升项目、巴中市通江县川陕苏区王坪景区红色文化展示利用项目展示民族风情、解密三国古战场、弘扬红色精神 [3] 文旅新场景与消费增长 - 三星堆引进现代展陈技术,僰王山景区打造研学旅游营地,夜游锦江、夜游嘉陵江、夜游涪江等新场景带动文旅经济增长 [4] - 成都蜀宫琴台体验馆一季度累计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 [4] - 自贡在全球13个国家的41座城市举办彩灯展42场,实现文化出口1569.76万美元 [4] - 成都航空口岸入境外国人达33.3万人次,同比增长59.9%,全省退税销售额、办理退税额均增长200%以上 [4] 产业规模与发展目标 -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四川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3111家,实现营业收入1333.8亿元,资产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 [5] - 四川将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谋划一批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布局中具有牵引性、联动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 [6] - 四川将加快打造文博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健康旅游等新产品,培育"跟着演出、赛事、影视、美食游四川"新业态 [6] - 文化旅游产业链是四川"建圈强链"15个重点产业链之一,四川将积极构建体系完备、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