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大为股份上涨5.82%,报20.0元/股
金融界· 2025-08-22 10:41
股价表现 - 8月22日盘中上涨5.82%至20.0元/股 成交额3.95亿元 换手率9.93% 总市值47.47亿元 [1]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4.3万户 人均流通股4793股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37亿元 同比增长5.11% [2] - 归属净利润-188.97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32.23%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缓速器行业创新开发 形成"新能源+汽车"与"半导体存储+智能终端"双业务板块 [1] - 积极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 通过市场导向整合拓展业务 [1] 公司基本信息 - 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科技南路18号深圳湾科技生态园12栋A1406 [1]
龙蟠科技: 江苏龙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3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江苏龙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龙蟠科技,A股代码603906,H股代码02465,上市地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 [13] - 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11日,注册资本68,507.8903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石俊峰,注册地址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通大道6号 [11] - 主营业务包括润滑油、专用化学品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零售、化工产品销售及技术进出口等 [11] 行业背景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0年的5.4%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4.3%,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 [11] - 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分别为630GWh、780GWh、465GWh,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06GWh、335GWh、265GWh [11] -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在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已达72.0%,在储能电池占比达99.5% [12] - 2024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335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出货161万吨,占比77% [12] 发行方案概要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205,523,670股(总股本30%) [20]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用于11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10亿元)、8.5万吨项目(7.9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6亿元) [23]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 [19] - 发行对象认购股份限售期为6个月,发行决议有效期为股东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 [22][24] 募投项目规划 - 11万吨项目由控股孙公司山东锂源实施,建设地点为山东菏泽,总投资10亿元,设备投资占比85.7% [27][28] - 8.5万吨项目由控股孙公司湖北锂源实施,建设地点为湖北襄阳,总投资7.9亿元,设备投资占比84.26% [29][30] - 项目将优先生产第四代超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兼容各类高性能磷酸盐正极材料 [16] 技术储备与客户资源 - 已推出第四代"一次烧结"工艺产品、"铁锂1号"、"锰锂1号"等差异化产品 [16]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5.85亿元,拥有300+研发人员及三大研发中心 [36] - 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LG新能源、瑞浦兰钧、欣旺达等头部电池厂商 [15][35]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8.41% [17] - 本次发行将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杠杆,增强抗风险能力 [38] - 募投项目效益释放周期较长,短期内可能摊薄每股收益 [41]
格林美:与蔚蓝锂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0:08
公司战略合作 - 公司与江苏蔚蓝锂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开展超高比能正极材料与电池技术领域深层次研发工作[3] - 战略合作协议无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1] - 公司将根据后续实际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 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新能源电池材料占比77.6%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占比22.4%[1] 行业技术趋势 - 低空飞行器 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快速发展对电池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提出更高要求[3] - 超高比能正极材料与电池产业化技术成为行业研究与发展焦点[3] 合作关系 - 公司多年来作为江苏蔚蓝锂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主要材料供应商 双方保持良好合作关系[3] - 本次合作基于"精诚联盟 深度合作"原则 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技术研发[3]
四川成都邛崃市:加快打造世界级新能源高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08:19
邛崃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总体发展 - 2024年邛崃规上工业新能源新材料产值195.10亿元,增速17.9% [1] - 已形成覆盖锂电正极、负极、隔膜三大主材及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其中负极和隔膜材料支撑四川锂电产能均超50% [1] - 截至2025年7月,已聚集320余家产业链企业,形成动力电池、储能、消费电池全场景覆盖 [1] 链主企业引领发展 - 璞泰来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销量全球前列的头部企业,涂布机产值连续多年行业领先,是国内最大涂覆隔膜加工商 [3] - 璞泰来在邛崃建设年产28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成套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及石墨一体化生产基地之一,预计年产值120亿元 [3] - 成都融捷锂业一期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致力于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电池级锂盐生产基地,构建"矿山-冶炼"创新闭环 [4] 链上企业协同配套 - 成都爱敏特已实现满产,产品应用于航模无人机电池、动力电池、3C消费类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2025年目标完成3万吨销量,同比增长40%到50% [5] - 泓力新能源是细分市场产销量全球第一的锰酸锂电池企业,从动工建设到产品下线仅用时86天,计划8月份实现满产 [5] - 泓力新能源与融捷锂业、璞泰来、爱敏特等链上企业形成上下游合作,产品生产本地化率已超过10%,降低物流成本并缩短采购时间 [6] 产业链外向延伸与创新 - 邛崃携手四川天府新区构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联动模式,推动天府永兴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提供技术支持 [7] - 上海派电科技与邛崃市签约建立新能源装备制造综合基地,项目一期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超13亿元 [7] - 邛崃积极切入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产业赛道,布局无人机结构件、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生产体系,并招引固态电池及低空飞行器专用复合材料制造项目 [8]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邛崃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第一阶段顺利投运,G108成新蒲快速路邛崃段开放投用 [9] - 邛崃以"立园满园"行动和"建圈强链"为引擎,加快打造以动力电池材料及设备、优质白酒、食品医药为主导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9]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04:13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4亿元,同比增长18.04% [6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27.76% [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现金流满足正常经营需求 [64] - 锂电正极材料产品销量6.07万吨,同比增长35.50% [68] - 钴酸锂销量2.88万吨,同比增长56.64%,其中4.5V及以上高电压产品持续放量 [68]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43亿元,占营业收入3.23% [71] - 4.53V高电压钴酸锂已实现大规模量产,4.55V钴酸锂进入中试阶段 [71] - 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进展,氧化物路线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 [72] - 开发独特硫化锂合成工艺,样品在客户端测试良好 [72] - 水热法磷酸铁锂技术优势显著,同时开发磷酸锰铁锂产品 [72] 募集资金管理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34.93亿元 [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投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7.02亿元 [102] - 目前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8.39亿元,其中3.47亿元存放专户,4.92亿元用于现金管理 [102] - 董事会批准继续使用不超过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46] - 现金管理产品主要为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 [50] 利润分配政策 - 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 [63]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1亿元,占上半年净利润32.81% [64] - 近两年分红比例均超过30%,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7.38亿元 [76] - 2024年度已实施每10股派4元并转增2股的分配方案 [74] - 分红政策稳定,符合2024年股东大会授权的中期分红安排 [65]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正在全面修订《公司章程》及配套制度,拟取消监事会设置 [78] - 2025年上半年召开3次董事会、1次监事会、2次股东大会 [77] - 信息披露工作连续获得上交所最高等级A级评价 [79] - 2025年上半年召开三次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互动 [80] - 制定了《公司市值管理制度》以加强市值管理合规性 [81] 行业与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 [68] - 国内钴酸锂产量5.37万吨,同比增长27.8% [68] - 4.5V及以上电压钴酸锂产品占比达29.8% [68] - 公司在钴酸锂市场保持全球龙头地位 [70] - 三元材料产品位于行业前列,贮氢合金粉稳居行业龙头 [70]
厦钨新能上半年净利3.07亿元,同比增长27.76%
北京商报· 2025-08-20 20: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3.07亿元 同比增长27.76% [1][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5.34亿元 同比增长18.04% [1][1] - 截至8月20日收盘总市值289.2亿元 股价57.3元/股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中伟股份上半年净利润7.33亿元 同比下降15.2%
犀牛财经· 2025-08-20 13: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3 23亿元 同比增长6 16% [1][2] - 归母净利润7 33亿元 同比下降15 20% 扣非归母净利润6 53亿元 同比下降14 77% [1][2] - 基本每股收益0 79元/股 同比下降14 13%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 76亿元 同比增长13 12%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 64% 同比下降0 64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 - 电池材料业务营收96 32亿元 同比下降5 55% 毛利率17 34% [2][3] - 新能源金属业务营收92 73亿元 同比增长44 01% 毛利率7 44% [2][3] - 其他业务营收24 17亿元 同比下降29 90%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4804 31万元 同比下降4 17% [3][4] - 管理费用5 51亿元 同比增长10 12% [3][4] - 财务费用5 81亿元 同比增长51 09% [3][4] 资产状况 - 总资产7469 4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 2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034 0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0 99% [2]
道氏技术股价上涨2.92% 百亿私募睿郡资产新进389.93万股
金融界· 2025-08-20 00:4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收盘,道氏技术股价报21.48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61元,涨幅2.92% [1] - 当日成交量为912866手,成交金额达19.29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陶瓷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电子元器件等领域 [1] 股东变动 - 百亿私募睿郡资产在第二季度新进道氏技术389.93万股 [1] 资金流向 - 8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183.65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为0.69%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45.79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为0.25% [1]
科创板股破发幅度榜 最高破发78.81%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6:39
科创板整体表现 - 科创板589只股票最新收盘价较发行价平均溢价118.34% [1] - 446只股票处于溢价状态,占比75.7% [1] - 142只股票出现破发,占比24.1% [1] 溢价幅度最高个股 - 上纬新材溢价幅度达3534.29% [1] - 热景生物溢价1237.28% [1] - 百利天恒溢价1139.64% [1] - 安集科技溢价1083.81% [1] 破发幅度最大个股 - 万润新能破发78.81%,发行价299.88元,发行市盈率75.25倍,行业平均市盈率19.21倍 [1] - ST帕瓦破发76.68%,发行价51.88元,发行市盈率93.68倍,行业平均市盈率29.25倍 [1] - 成大生物破发71.07%,发行价110.00元 [2] - 天宜新材破发65.25%,发行价20.37元 [2] - 中科微至破发61.22%,发行价90.20元 [2] 重点破发个股特征 - 康希诺破发57.59%,发行价209.71元 [2] - 金迪克破发57.08%,发行价55.18元 [2] - 希荻微破发55.91%,发行价33.57元 [2] - 近岸蛋白破发54.70%,发行价106.19元 [2] - 宏力达破发53.18%,发行价88.23元 [2] 行业分布特征 - 万润新能主营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ST帕瓦主营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破发个股涵盖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软件等多个高科技行业 [2][3][4][5][6]
张宝,被立案侦查!
中国经营报· 2025-08-06 07:59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问题 - 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3] - 张宝通过供应商占用公司资金1.4亿元及销售货款4991.88万元 合计占用本金1.91亿元 按同期LPR利率计算资金占用利息1291.25万元 本息合计2.04亿元[4] - 公司存在工程投资、销售、采购业务等相关内控关键节点重大缺陷 已将相关项计入其他应收款核算[4] - 截至2025年7月25日公告披露日 公司已收到张宝归还占用款项3000万元[4] - 浙江证监局指出公司信息披露存在虚增营业收入、少提存货跌价准备、虚增在建工程及印章使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导致2023年年报及2024年多期定期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5]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存在向部分供应商多付工程及设备款1.8亿元的情况 张宝承诺追讨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6.56亿元 同比增长91.21% 归母净利润1.46亿元 同比增长74.52% 扣非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增长45.65%[6] - 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营收12.84亿元 归母净利润1912.09万元 但年报调整为营收11.72亿元 归母净利润-9737万元 主要因补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 - 2023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为-2.48亿元[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7.32亿元 主要因行业供需失衡、市场竞争激烈及磷酸铁锂挤占市场份额[7]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8001万元 同比下滑72.59% 归母净利润亏损5600.87万元 同比上升46.01%但仍处亏损状态[7] 行业环境与公司应对措施 - 三元锂电池行业面临供需失衡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加工费水平下行 磷酸铁锂进一步挤占市场份额[7] - 2024年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64.3万吨 同比下滑3.2% 增速明显低于终端需求增速[7] - 公司提出关停低效产线、压缩管理费用、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 明确将2025年扭亏作为首要目标[7] 公司背景与上市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 核心产品为三元前驱体[5] - 2022年9月9日成功登陆科创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