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电池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吉和昌IPO:中期营收净利双降,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9-17 15:56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武汉吉和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表面与界面处理相关特种功能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矩阵包括环氧衍生新材料、磺内酯衍生新材料、乙炔衍生新材料三大合成及应用技术体系的数百种中间体和添加剂 [5] - 公司为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被评定为表面工程领域"十佳知名品牌"以及湖北省著名商标 获"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并取得授权专利80项 [5] - 控股股东为吉和昌投资 持股比例41.28% 实际控制人为宋文超和戴荣明 合计控制62.29%股份 [5][8] IPO进展与募资计划 - 公司正在申报北交所IPO并进入问询阶段 目前处于一询未回复状态 [1][5] - 拟募资总额28,957.94万元 用于四个项目:年产1.2万吨光伏材料及表面处理化学品项目(10,158.44万元)、年产2000吨集成电路用电镀化学品项目(10,537.16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262.34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3,000万元) [7][20] - 募投项目将新增年产1500吨光伏材料、2300吨表面处理化学品和相关副产品及复配产品、710吨锂电铜箔添加剂、210吨水性聚氨酯材料的生产能力 [2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7亿元、4.38亿元和5.17亿元 2023-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2.66%和18.05% [9]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08.86万元、5621.29万元和5634.63万元 2023-2024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0.22%和0.24% 呈现营收增长但盈利停滞的状态 [9] - 2024年净利率为10.89%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净利率-63.15% 但公司解释称剔除极端值后与可比公司平均值相近 [12][1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4亿元 同比下降5.57% 归母净利润3102.23万元 同比下降12.01% 出现业绩下滑迹象 [15] 行业比较与业绩异动 - 2023-2024年可比公司大多出现盈利下降或亏损:三孚新科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净亏0.37亿元 2024年净亏0.13亿元)、领湃科技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净亏2.09亿元 2024年净亏3.95亿元)、华盛锂电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净亏0.24亿元 2024年净亏1.75亿元) [10][11] - 皇马科技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13.21% 净利润同比下降31.94%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3.17% 净利润同比增长22.50% [11] - 公司业绩走势与同行出现明显差异 北交所要求说明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变动趋势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 [14] 产能利用率与扩产争议 - 2022-2024年整体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02%、73.51%和69.03% 呈现下降趋势 [22] - 分产品产能利用率:表面工程化学品从53.95%降至44.16% 新能源电池材料从95.15%降至57.34% 锂电铜箔添加剂2024年产能利用率69.65% [22] - 荆门基地特种表面活性剂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90.78%下滑至2024年87.30% [22] - 在下游光伏硅片市场和新能源行业面临"阶段性产能过剩"的背景下 公司仍坚持募投扩产 [3][17][19] 关联交易与独立性 - 奥克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持股37.71% 双方业务存在互补性 [25] - 公司与奥克股份合资投建武汉特化生产基地 武汉特化部分公辅工程和员工食堂仍依托奥克化学设计并按协议支付供应费用 [26] - 生产原料除向中石化采购外 也临时向奥克股份采购环氧乙烷作为补充 [26] - 奥克股份向公司输送董高监人员包括董事董振鹏、杨光和监事孙玉德 [26] - 北交所关注关联交易必要性和公允性 以及武汉特化依托奥克化学设计是否影响资产与生产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26] 监管关注重点 - 北交所要求说明业绩与同行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 并结合下游行业变动趋势说明是否存在业绩大幅下滑风险 [14] - 要求结合产能利用率、下游市场需求和可比公司产能扩张情况 说明扩产产品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23] - 要求补充披露行业产能过剩的具体情况 并说明公司是否属于主管部门认定的产能过剩行业 [24] - 要求说明实际控制人宋文超和戴荣明出现意见分歧时的解决机制 是否可能导致公司治理僵局或控制权变动 [8]
璞泰来(603659)2025年中报点评:Q2业绩持续向好 新产品有望逐步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9-03 08:3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70.88亿元同比增长11.95% 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23.03% [1] - 2025H1毛利率32.10%同比上升2.55个百分点 净利率16.50%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1] - 2025Q2营收38.73亿元同比增长17.46%环比增长20.46% 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37.44%环比增长16.40% [1] - 经营现金流12.23亿元同比增长439.11% 期间费用率12.02%同比基本持平 [1]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 - 2025H1营收53.78亿元同比增长15.59% 涂覆隔膜销量同比增长63.85% [2] - PVDF销量同比增长68.19% 粘结剂销量同比增长153.1% [2] - 负极材料出货量约7万吨同比略有增长 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得到改善 [2] - 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进入量产准备 固态电解质LATP和LLZO建成200吨中试产线 [2] 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业务 - 2025H1营收18.44亿元同比小幅增长 新订单规模超24亿元同比大幅回升 [3] - 在固态电池生产设备和复合集流体专用设备领域形成增量订单 [3] - 硅碳负极等新型电池材料专用设备获得新订单 [3] 业务展望 - 安徽紫宸硅碳负极产能一期具备生产能力 年内有望实现百吨级出货 [2] - 高容量、长循环、超快充等新产品下半年有望开始放量 [2] - 负极材料业务单吨盈利有望逐季向好 自动化装备业务下半年有望较好改善 [2][3]
璞泰来(603659):Q2业绩持续向好,新产品有望逐步放量
东莞证券· 2025-09-02 14:5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稳健增长 Q2持续向好 营收70.88亿元同比增长11.95% 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23.03% [7] -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营收53.78亿元同比增长15.59% 涂覆隔膜销量同比增长63.85% PVDF和粘结剂销量分别同比增长68.19%和153.1% [7] - 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业务新订单规模超24亿元同比大幅回升 固态电池生产设备和新型电池材料专用领域形成增量订单 [7] - 复合铜箔 复合铝箔进入量产准备 固态电解质LATP和LLZO建成年产200吨中试产线 硅碳负极产能一期具备生产能力 [7] - 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1.13元 1.42元 对应PE分别为21倍 17倍 [7][8] 财务表现 - 毛利率32.10%同比上升2.55pct 净利率16.50%同比上升0.8pct 期间费用率12.02%同比基本持平 [7] - 经营现金流12.23亿元同比增长439.11% [7] - 2025Q2营收38.73亿元同比增长17.46%环比增长20.46% 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37.44%环比增长16.40% [7] - 负极材料上半年出货量约7万吨同比略有增长 库存进一步降低 [7] 业务发展 -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通过降本增效改善盈利能力 下半年高容量 长循环 超快充等新产品有望放量 [7] - 安徽紫宸硅碳负极产能有望在消费电子 无人机领域逐步放量 年内有望实现百吨级出货 [7] - 负极材料业务单吨盈利有望逐季向好 新能源自动化装备业务下半年有望较好改善 [7]
格林美(002340.SZ):上半年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91%
格隆汇APP· 2025-08-28 22:1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61亿元 同比增长1.2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9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09亿元 同比增长0.92% [1] - 基本每股收益0.16元 [1] 业务发展动态 - 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业务呈现强大爆发力 [1] - 动力锂电池循环利用业务实现显著增长 [1] -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获得持续突破 [1] - 印尼镍资源项目进入全面达产阶段 [1] 业绩驱动因素 - 关键金属循环回收量显著提升 [1] - 高端新能源材料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 [1] - 各主营业务协同推动业绩创历史新高 [1]
明泰铝业: 明泰铝业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3 00:2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3年8月2日非公开发行1亿股普通股 每股发行价12.80元 募集资金总额12.68亿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28亿元 其中2025年使用募集资金2.66亿元[1] - 募集资金账户期末余额1.80亿元 含4亿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和4亿元现金管理未收回金额[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与光大银行 民生银行 平安银行 浦发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与交通银行 中信银行签订四方监管协议[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主要存储账户情况:民生银行账户余额1.77亿元 浦发银行账户余额118万元 交通银行账户余额151万元 中信银行账户未显示余额[1] - 监管协议符合《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范本)》要求[1]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 - 使用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3] - 使用4亿元闲置资金购买中国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 预期收益573万元[1] - 2025年度募集资金支出净额3911万元[1] 募投项目变更 - 2024年12月变更原"年产25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 将12.40亿元募集资金转投"汽车 绿色能源用铝产业园项目"[4] - 变更金额占募集资金总额97.75% 新项目预计2027年1月达到可使用状态[3] - 变更原因系现有产能可满足新能源材料需求 新项目将保留部分电池箔产能[4] 资金使用进度 - 原募投项目仅投入6115万元 变更后新项目累计投入2.66亿元 投资进度21.01%[3] - 公司累计投入金额较承诺投资总额差缺9.73亿元[3] - 募集资金使用不存在违规情况 相关信息披露符合规范[2]
明泰铝业: 明泰铝业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3 00:2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1亿股,募集资金总额12.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1164.73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2.68亿元,资金于2023年8月2日全部到位[1] - 募集资金已实行专户存储,并与开户行、保荐机构签订三方监管协议[1]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9日,公司已将此前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4亿元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专户[2] - 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25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已变更为"汽车、绿色能源用铝产业园项目",由全资子公司鸿晟新材实施[2] 本次资金补充计划 - 拟使用不超过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批准日起不超过12个月[1][2] - 资金仅限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使用,不得用于证券投资[2] - 预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部分募集资金闲置,此举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降低财务费用[2] 决策程序与监管合规 - 该事项已于2025年8月22日经第七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3] - 保荐机构认为决策程序符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及上交所相关监管指引要求[4] - 保荐机构确认该举措未改变募集资金投向,不影响原投资项目正常进行,且符合股东利益[4]
厦钨新能上半年净利3.07亿元,同比增长27.76%
北京商报· 2025-08-20 20: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3.07亿元 同比增长27.76% [1][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5.34亿元 同比增长18.04% [1][1] - 截至8月20日收盘总市值289.2亿元 股价57.3元/股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道氏技术股价上涨2.92% 百亿私募睿郡资产新进389.93万股
金融界· 2025-08-20 00:4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收盘,道氏技术股价报21.48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61元,涨幅2.92% [1] - 当日成交量为912866手,成交金额达19.29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陶瓷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电子元器件等领域 [1] 股东变动 - 百亿私募睿郡资产在第二季度新进道氏技术389.93万股 [1] 资金流向 - 8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183.65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为0.69%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45.79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为0.25% [1]
开源证券给予圣泉集团买入评级,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2业绩同环比高增,高频高速树脂量价齐升,拟发可转债投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6:15
公司业绩表现 - Q2归母净利润同环比高增 [2] - 合成树脂业务稳定增长 [2] 业务发展动态 - 先进电子材料及电池材料量价齐升 [2] - 大庆项目稳定运行 [2] - 拟发可转债投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 [2]
云南已启动建设3批15个省级零碳园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8-16 09:19
零碳园区建设进展 - 云南省已筛选并启动建设3批共15个省级零碳园区,采用"一园一策"推进建设 [1] - 前两批10个零碳园区已有51款产品开展碳足迹核算认证 [2] - 第三批省级零碳园区名单包括云南宜良产业园区、云南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园区,聚焦资源循环经济、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 [3] 绿电供应与能源管理 - 以"为落户园区企业提供100%全绿电"为目标,持续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1] - 祥云经开区天峰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建成投运,"源网荷储"调控中心加快建设 [2] - 曲靖经开区、楚雄高新区等发挥增量配电网优势,加快推进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 - 制定《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推动绿电资源就近就地消纳 [2] 碳足迹管理 - 发布云南省碳足迹核算重点产品目录清单,引导开展绿色铝、绿色硅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 [2] - 昆明高新区实现企业碳足迹一站式管理,贝泰妮、多宝集团等企业17款产品实现碳足迹认证全覆盖 [2] 政策与规划 - 云南省在全国率先由省级统筹推进零碳园区建设,研究制定《云南省推动零碳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1] - 下一步将围绕全绿电供给、"以绿制绿"产业发展模式等工作重点,深化15个省级零碳园区建设,争创国家级零碳园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