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自行车
icon
搜索文档
25km/h限速,围住3.8亿电驴大军
第一财经· 2025-10-13 17:45
新国标政策与市场现状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于9月1日实施,规定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超速将自动断电 [1] - 新国标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个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并给出6大类防篡改检查方法示例 [5] - 新国标增加了对北斗定位系统、塑料件占比及锂电池的新标准,要求塑料总质量不超过整车质量的5.5% [8][9] 普遍的违法改装现象 - 解除限速是销售门店的常规操作,可免费将最高时速从25km/h调整至40km/h、60km/h甚至80-100km/h [3][4] - 改装手段多样,包括拆除限速芯片、提升工作电压/电流、使用解码器或更换控制器等 [4][5] - 解码器价格约百元,能篡改系统参数且不触发超速提示,仪表盘仍显示25km/h,等待时间仅1-2小时 [5] 改装需求与安全隐患 - 外卖骑手等从业人员因工作效率需要,对25km/h限速提出质疑,实际使用车速可达60km/h [3][6] - 违法改装存在显著安全隐患,如导致超速碰撞事故、电机烧毁、电池起火及制动功能超负荷失效等 [4][5] - 2019至2023年,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年均增长率达5.85% [7] 新国标对成本与行业的影响 - 新国标产品因使用阻燃材料(如铝镁合金替代塑料)、提升关键部件性能,导致制造成本上升,售价几乎翻倍 [9] - 以旧换新成为提振销量的重要方式,今年1-6月通过该方式销售电动自行车月均环比增长113.5% [10] - 部分城市如长沙、邵阳、株洲于10月20日起暂停以旧换新政策,可能对销量产生影响 [10] 行业市场前景 - 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行业稳态保有量预计达4.6亿-5.1亿辆,仍有10%-25%增长空间 [7][11] - 新国标加速技术升级与行业洗牌,预计2025年全年销量为5200万辆 [11] - 今年1-6月,前10大品牌电动自行车产量同比增长27.6%,以旧换新活动平均拉动单店销售增长30.2万元 [10][11]
国庆中秋假期河北零售和餐饮消费金额实现291.35亿元,同比增长3.96%
搜狐财经· 2025-10-10 20:54
假期消费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全省零售和餐饮消费总额达291.35亿元,同比增长3.96% [1][3] - 零售消费金额为264.67亿元,同比增长3.87% [3] - 餐饮消费金额为26.68亿元,同比增长4.86% [3] 特色商圈与文旅消费 -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新开业邯宝坊旗舰店,汇集20个县(市、区)的特色美食,并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如面塑、葫芦烙画)吸引顾客 [3] - 街区集中开放运河唐宋、北朝风云等多家沉浸式文化场馆,以新场景激发消费潜力 [3] 餐饮行业创新与表现 - 餐饮企业通过提升场景体验吸引消费者,预订量节节攀升 [4] - 保定宴饮食博物馆融合“饮食+文化+沉浸演艺”,假期累计接待游客约13万人次,中秋晚宴提前半个月订完 [5] - 该博物馆在保留直隶官府菜传统的同时,创新推出“二十四节气菜”等主题套餐和创意菜 [5] 特色商品销售亮点 - 石家庄藁城区黄庄月饼以其酥香口感、质朴包装和亲民价格成为热门IP [5] - “印奶奶月饼”品牌坚持真材实料和传统手工工艺,并推出轻油减糖健康配方及杨枝甘露等新口味,馅料品种超40种 [6] 大宗商品促消费活动 -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等商品销售迎来小高峰 [8] - 廊坊第十二届汽车展览会汇集37个汽车品牌,截至10月4日累计吸引观众1.95万人次 [9]
提振消费进行时 | 假期前四天广西交出亮眼消费成绩单
广西日报· 2025-10-06 10:06
假期消费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前4天,广西全区近200家重点监测零售、餐饮企业销售额(营业额)同比增长11.3% [1] - 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1%,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3% [1] - 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1.7%,较节前一周环比增长111.2% [2] 促消费政策与活动成效 - 广西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围绕“购在中国·AI尚广西——2025金秋国际消费季”组织多主题、多层次促消费活动,通过区市县联动、政银企协同、商文旅融合方式推进 [1] - 全区各地通过发放消费券和落实以旧换新政策激发消费潜力 [1] - 截至10月4日,以旧换新活动累计带动新车销售超18.7万辆、家电销售372.4万台、3C数码销售177万台、电动自行车销售25万辆、家装厨卫换新43.8万份,直接拉动销售额超419亿元 [1] - 汽车购新补贴活动自9月15日上线以来,累计申请补贴近1万辆,拉动汽车销售金额12.6亿元 [1] 重点商品销售情况 - 假期期间,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通信器材类、家具类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5%、16.6%、10.2%、11.4% [1] - 电动车、洗衣机、手机等商品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07.8%、116.9%、116.9% [2] 文旅与夜间经济带动效应 - 假期前4天到访广西的外地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8.5% [2] - 住宿业平台营业额同比增长52%,餐饮业平台营业额同比增长9.1% [2] - 夜间消费同比增长38.6% [2] 线上消费与新业态发展 - 假期前四天广西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0.2% [2] - 非实物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1.2% [2] - 在线餐饮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1%,在线旅游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1.1% [2] -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1% [2] 市场供应保障 - 假期前四天,全区粮食、食用油、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价格总体平稳 [2]
“十四五”期间我国轻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新华网· 2025-10-05 14:35
行业发展现状与“十四五”成果 - 行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达14万家,带动就业1792万人 [1] - 全行业出口额925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25.9%,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 [1] - 产业结构优化,智能家电、新能源电池、电动自行车等产业加速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率超60% [1] - 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321家,“十四五”期间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4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14个 [1] “十五五”规划目标 - 以轻工强国为目标导向,力争到2030年轻工业营业收入突破30万亿元,年均增长5%以上 [1] - 目标使轻工业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总量突破300个,有效发明专利年均增长15% [1] - 计划新培育10个以上全球知名品牌、50个以上区域特色品牌,保持轻工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1] - 绿色工厂覆盖率目标达40%,绿色产品占比提升至35%,形成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1]
小牛电动车三年多亏超5亿 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现象尚存、巨头猛追下智能化光环有所褪色
新浪证券· 2025-09-25 17:4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全国内销量达3232.5万台,同比激增29.5% [1] - 行业高速增长受新国标过渡期结束与全国性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双重刺激 [1] - 头部企业凭借渠道、技术与产品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1] - 行业内6家代表上市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均实现业绩双增 [1] 小牛电动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4.1%至19.38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为3296万元,亏损有所减少但仍是业内唯一亏损的上市公司 [1]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0.49亿元、2.72亿元、1.93亿元及0.33亿元,累计亏损超5亿元 [2][7] - 从营收规模和归母净利润规模看,小牛电动车在业内均垫底 [1] 小牛电动销量与门店 - 公司年度销量在2021年达到103.8万辆峰值后下降,2022年至2024年销量分别为83.16万辆、70.98万辆、92.43万辆 [2][5] - 2024年销量触底回升,但未恢复到2021年水平 [2] - 2025年上半年小牛电动车销售量为55.3万辆 [5] - 加盟门店数量在2021年至2024年分别为3108家、3102家、2856家、3735家,经历2022年、2023年下挫后于2024年底有所回升 [8] 公司历史与市场定位 - 小牛电动成立于2014年9月,专注于高端智能电动两轮车、电动滑板车及相关生态产品 [3] - 公司以年轻化和智能化为两大基本盘,通过超长续航、超级快充、物联网生态等功能确立高端智能化市场形象 [3] - 凭借互联网背景、科技感及外观设计吸引用户,于201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3] 股价表现 - 公司上市发行价为9美元,2021年初股价曾攀升至53.38美元/股 [10] - 随后股价震荡向下,截至2025年9月19日收盘价为4.31美元/股,已跌破发行价 [10] 合规与改装挑战 - 小牛电动车陷入非法改装风波,部分车友圈存在“买小牛不改,不如推下海”的说法 [12] - 2022年央视315晚会曾点名小牛等品牌存在违规解速、电池自燃等问题 [14] - 尽管官方声称严禁改装,但多家门店在2025年仍提供上牌后解除限速服务,改装后车速可达35-40 km/h甚至70km/h,远超25km/h的国标限制 [12][14][15] - 2025年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全面收紧对非法拼改装行为的安全管控 [17] 竞争格局与核心优势 - 小牛电动曾以智能化与高端化定位脱颖而出,其手机App实现的智能功能一度成为行业标杆 [17] - 传统电动车巨头如雅迪和爱玛已迅速跟进,通过各自App提供类似的远程开关锁、GPS定位、OTA升级等智能功能,且免费向用户开放 [17] - 面对传统巨头的规模优势和新势力的创新攻势,小牛电动的智能化光环正在褪色 [18] - 如何平衡用户改装需求与安全合规要求,以及将技术普惠转化为可持续盈利模式,是决定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 [17][18]
雅迪控股业绩大涨经销商却称赚钱难 门店密度过大内卷成风、管理难度加大售后及合规问题或双存
新浪证券· 2025-09-25 17:3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全国内销量达3232.5万台 同比激增29.5% [1] - 行业在新国标过渡期结束与全国性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双重刺激下迎来高速增长 [1] - 头部企业凭借渠道 技术与产品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1] - 行业内6家代表上市公司均实现业绩双增 [1] 雅迪控股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3.11%至191.86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5%至16.49亿元 [1][5] - 2024年总销量较上年锐减350万辆至1302.05万辆 同比下降21.18% [3] - 2024年电动自行车销量下降21.4%至908.9万辆 电动踏板车销量下降20.7%至393.1万辆 [3]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8%至282.36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1.8%至12.72亿元 [3] 竞争格局与企业对比 - 爱玛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130.31亿元同比增长23.04% 归母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增长27.56% [2] - 九号公司营收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4% 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8.45% [2] - 绿源集团营收30.96亿元同比增长22.2% 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66.9% [2] - 新日股份营收21.85亿元同比增长27.73% 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增长21.73% [2] - 小牛电动营收19.38亿元同比增长34.1% 亏损3296万元实现减亏 [2] 价格策略与促销活动 - 雅迪多款旧国标车型加入降价行列 部分车型叠加地方补贴后相当于打7折 [5] - 北京地区"摩登追光70L"车型降至2900元/辆 累计降价近600元 [5] - 以旧换新可享受500元补贴 旧车可抵300元 原价超3000元车型最低2100元左右可购买 [5] - 经销商为争夺客户自掏腰包加赠头盔 雨衣 手机架等礼品 部分特价车净利润不足100元 [10] 渠道布局与门店网络 - 雅迪线下门店超4.2万家 2019-2024年销售网点从12000家增长至42000家 [10][12] - 门店数量增速显著放缓 实现"一县三店 一镇一店"密度 [10][12] - 河南某乡镇500米距离内出现8家雅迪门店 出现"一街多店"现象 [12] - 部分销售门店相距不足100米 如肖家河门店与农大西门店步行距离仅39米 [12] 产品与技术标准 - 新国标车在安全性能上有显著提升 包括防火阻燃材料 北斗定位 防篡改设计等 [8] - 新国标改进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新车型价格有上涨预期 [8] - 销售人员确认可解除25km/h时速限制 建议先上牌后解速 [16] 市场驱动因素与未来展望 - 2025年增长由政策强力驱动和需求短期集中释放导致 [8] - 2026年推动力减弱 市场进入新发展阶段 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 [8] - 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竞争 渠道过剩导致经销商内卷加剧 [14] 售后服务与合规问题 - 黑猫投诉平台包含雅迪搜索词的投诉超4500条 大多指向售后服务问题 [14] - 投诉内容包括更换刹车片时未做防护导致车辆前轮被严重腐蚀等 [14] - 存在解除时速限制的合规风险 [16]
今年已查处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案例4752件
新京报· 2025-09-25 17:21
执法行动总体情况 -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今年以来查处各类产品质量违法案件5.32万件,移送公安机关107件 [1] - 系统分批公布35批违法案例,涉及电动自行车、燃气灶、农资、建材等民生相关产品 [2] 重点领域执法成果 - 查处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案件4752件 [1] - 查处燃气灶具质量违法案件1370件 [1] - 查处建筑材料质量违法案件1026件 [1] - 查处农业生产资料违法案件1795件 [1] 专项治理行动 - 部署开展2025年“守护消费”铁拳行动,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动 [1] - 在消防产品领域,联合整治下架问题产品2793批次,关停网络链接2400余条,督促更换不合格产品4.2万件 [1] - 在农机领域,联合多部门整治劣质“三无”拖拉机等乱象 [1] 监管与执法方式 - 聚焦重点产品,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打击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及以假充真等违法行为 [2] - 针对网络平台销售伪劣产品问题,多次约谈头部平台企业,督促其建立审核机制并对问题产品采取下架、屏蔽等措施 [2]
市场监管总局首次将光伏、新能源汽车纳入国家专项抽检
新京报· 2025-09-25 16:53
监管重点与执法行动 - 市场监管总局将光伏组件和新能源汽车首次纳入国家专项抽查,以防范行业非理性竞争带来的“低价低质”风险 [1] - 电动自行车成为执法重点,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查处电动自行车违法案件超1万起,罚没金额逾9000万元,移送司法机关50起 [1] - 建筑保温材料、充电宝、羽绒服等产品也开展专项治理,有效遏制质量安全风险 [1] 监督抽查与市场覆盖 - 今年国家监督抽查覆盖164类产品、1.6万余批次,网售产品抽查批次较2024年增加70% [1] -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全面加大,首次将光伏组件和新能源汽车纳入国家专项抽查 [1] 源头准入与认证管理 - 总局加快修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严格审批管理和证后监管,今年以来共对4071家企业发放许可证4216张,不予许可216张 [2] - 严格CCC认证管理,CCC指定认证机构共撤销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CCC证书3.3万张 [2] 创新监管与质量追溯 - 燃气灶、童鞋等10种产品启动赋码核验试点,推动建立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质量追溯机制 [2] - 淘天、快手、拼多多等10家平台联合倡议“亮码销售” [2]
江苏10家企业入选电动自行车合规白名单数量居全国第一
新华日报· 2025-09-25 07:35
合规审查是行业管理的重要抓手。此次评选,是继2024年8月第一批、12月第二批名单公布后,我 国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化进程的又一重要节点。入选企业经历企业申请、省级初审、文件资料审查、现 场查验等一系列严格筛选后确认公示。进入"白名单"的品牌需要满足智能制造、绿色生产标准,并且淘 汰低端拼装产能,对于入选企业来说,"白名单"不仅意味着国家认可,更代表着市场竞争优势。 数据显示,自2024年8月首批名单公布以来,通过规范公告的企业产品市场投诉率下降42%,安全 事故发生率降低65%。三批名单的发布,构建起行业优胜劣汰的良性机制,将有效遏制低质低价竞争, 推动行业更加规范发展。工信部相关机构预测,预计到2026年,合规企业产量将占电动车行业总产量的 80%以上。 9月起,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实施,对电动车的防火阻燃、电池安全、制动性能等提 出更高要求。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在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符合《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的13家企 业中,江苏占据5家,包括小刀、金箭、小牛、九号、新大洲(本田)等,截至目前,江苏共有三个批 次、10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 ...
召回产品更要召回责任
经济日报· 2025-09-25 06:51
当前,构建一个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成为推动召回机制升级的迫切需 求。这需要统一行业标准、打通部门数据孤岛,实现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唯有如 此,才能为召回机制的升级提供坚实基础,使其更好适应发展需求,在保障消费者权益和推动行业进步 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召回制度的完善还需拿捏好"严与宽"的平衡。既要坚决守住质量安全底线,对企业主观恶意隐瞒 缺陷、漠视消费者权益的行为零容忍,对致命安全风险施以雷霆手段,也要为创新业态留出合理的容错 空间。比如一些新兴产品,在发展初期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应该在保障消费者基本安全的前 提下,允许企业通过产品召回这一机制,及时发现并修补产品存在的漏洞,不断完善产品设计,进而推 动整个行业标准的迭代更新,促进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从行业发展的视角来看,产品召回就像是一条质量"红线",以相关标准的不断更新迭代牵引行业朝更高 水平稳步迈进。就拿近期针对儿童服饰绳带缺陷所开展的专项召回行动来说,其积极影响显而易见,不 仅直接推动相关产品行业抽检合格率显著提升,让整个儿童服饰行业更加注重产品细节和质量把控,也 为其他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