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
icon
搜索文档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实施 如何选购合规电动自行车产品?
贝壳财经· 2025-07-24 20:41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 - 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于2024年9月1日在生产环节实施,12月1日在销售环节实施 [1][2] - 新标准强化配件阻燃性能、锂电池安全性能及防篡改功能,预计将降低火灾风险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3] - 标准修订历时8个月,经过70余次调研、160余次技术研讨、220余次试验验证,处理5.4万条意见,修改近200个指标条目 [3] 行业现状与政策背景 - 中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相当于每4人拥有一辆,山东、河南、江苏、四川保有量超3000万辆,14个省超1000万辆 [2][6] - 2023年通过"以旧换新"淘汰老旧车1200多万辆,但安全性较高的新车占存量比例仍较小 [6] - 2023年11月已实施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充电器、电气安全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2] 新标准核心改进 - 铅蓄电池车型整车重量限值从55公斤调整至63公斤,续航可达60-70公里,减少充电频次 [3] - 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机制,防范非法改装 [3] - 雅迪、爱玛、台铃、绿源4家企业已获14张新版CCC证书 [5] 消费者选购指南 - 需认准CCC认证标志及产品合格证,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验证真伪 [4] - 建议优先购买新标准车辆,旧标车在12月1日前仍可销售但存在安全隐患 [5] 锂电池回收体系 -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试点锂电池健康评估及报废回收,未来将建立网点实现废锂电池"应收尽收"和规范化综合利用 [6][7] - 老旧锂电池保有量大是火灾主要诱因,淘汰置换需长期推进 [6] 行业集中度 - 工信部已公告两批共30家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涵盖主流14个品牌,市场份额超60%,第三批"白名单"已完成公示 [5]
电动自行车号牌有效期明确为十年、骑乘上路须佩戴头盔 北京新修订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16
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核心内容 - 北京市公开征求《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意见 旨在解决非机动车生产销售、登记通行、停放充电等突出问题 更好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 - 修订背景为北京市非机动车总量快速增长 生产、销售、使用出现新变化 给质量监管、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带来新课题 [1] 非机动车登记管理新规 - 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等非机动车需登记取得本市牌证方可上路行驶 [2] - 电动自行车行驶证、号牌有效期10年 届满后不得上路 [2] - 互联网租赁及快递、外卖服务用电动自行车将核发专用号牌 变更用途需办理变更登记 [2] - 推行登记网上办理 推进行驶证电子化和电子识别芯片技术应用 [2] 非机动车通行安全规定 - 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需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认证头盔 [2] - 非机动车道被占用时可临时借用相邻机动车道 通过后需迅速驶回 [2] 产品安全标准强化 - 对超过生产日期5年的电动自行车电池进行安全性评估 未通过需停止使用或更换 [3] - 新增要求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电池、充电器等产品需符合国家标准 [3] 企业主体责任 - 快递、外卖等服务企业需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车辆信息档案及管理制度 [2] - 相关企业需依法履行算法备案手续等主体责任 [2]
行业正从“单品适配”向“平台互联”转型
消费日报网· 2025-06-18 10:40
行业标准制定 - 中国自行车协会组织起草《电动自行车用铅酸电池充电通信协议》团体标准 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1] - 《协议》草案共5章 涵盖通信协议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 通讯物理技术要求 通讯字节格式要求等内容 [1] - 通信协议缺失导致行业资源浪费 类似20世纪90年代手机充电器接口不统一的情况 [1] 市场现状 - 全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超4000万辆 社会保有量超3.5亿辆 铅酸电池车型占比达85% [2] - 配套充电器年产销量超1亿只 但缺乏统一通信协议导致品牌间无法互通 [2] - 同一硬件平台因协议不同需开发数十上百个版本 增加研发认证成本和售后压力 [2] 安全与技术规范 - 通信协议缺失制约3C强制认证和智能电池管理系统(BMS)接入工作推进 [3] - 2022年国家发布两项电动自行车强制性标准 规范充电口和充电装置安全要求 [3] - 新标准强制采用通信协议充电 减少混用充电器安全隐患 [3] 协议技术细节 - 《协议》草案系统规范通信物理层要求 报文结构格式 接口逻辑及匹配机制 [3] - 明确铅酸蓄电池与充电器间通信接口技术 规定BMS 握手协议等关键术语 [3] - 通信接口参数兼容现有主流协议 具备较强兼容性和实用性 [3]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将从"单品适配"向"平台互联"转型 推动产品互换性和协议统一 [4] - 通信协议标准化关乎行业数据流通 安全管理与用户体验 [4] - 标准将推动行业走向统一高效智能 类似USB标准对电脑配件的影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