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花卉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玫瑰花开,三方共赢|探访大理祥云鲜花基地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2 13:20
"我很高兴参加这次参访活动,因为我也很爱花。我自己有个花园,种着玫瑰和许多其他花。这次我收到了云南的玫瑰花,特别开心。"奥地利OKTO电 视台影视公司副总经理莉娜·多珀—普里克斯说,"申洱花卉产业园的工业化生产规模很大,我第一次参观这样的基地,这里培育的鲜花一朵朵都很挺拔,长 势喜人,这得益于中国与外国花卉育种企业开展品种选育及引进深度合作。" 目前,基地主营三大品类,包括玫瑰切花、菊花种苗、菊花切花。其中,菊花种苗、菊花切花等部分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玫瑰切花与京东合作,产 品按照京东销售标准订制生产,实现产地包销模式。 来到京东玫瑰包销生产区域,工人正在进行包装作业。"我们看到的玫瑰花都将在第二天或第三天上架'京东鲜花'平台,以艳丽饱满的姿态绽放在千家 万户。"相关负责人介绍,京东玫瑰种植采用无土栽培方式,有效避免土传病害发生,更好做到玫瑰生长过程中水肥精准控制,不断提升鲜花产量和品质。 "普通消费者能够很便捷地利用电商平台订购鲜花,这确实令人印象深刻。"赞比亚《每日国家报》东方省媒体顾问孔德瓦尼·马普兰加认为,这种电商 模式能真正帮助顾客、客户直接从田间地头买到新鲜花卉。"在这个特定市场,鲜花的新鲜度至 ...
看中国“花匠”用科技种出春天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0 16:42
行业技术应用 - 现代农业科技在花卉种植中应用节水灌溉和基质栽培技术[2] - 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2] 生产规模与设施 - 花卉种植示范园占地400亩配备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2] - 园区种植娇艳欲滴的玫瑰并实现高效运转[2] 行业示范效应 - 绿色高效花卉种植示范园成为传统园艺与现代农业科技结合的典范[2] - 中国花卉种植通过科技创新展现高效生产模式[2]
担保有担当|潍坊:“担”来金融活水 浇灌一城繁花
齐鲁晚报· 2025-09-19 15:51
山东青州素有"东方花都"之誉,青州花卉产业品牌价值达340亿元,年交易额达150亿元。繁花开处, 136个花卉专业村、315家花卉企业争奇斗艳,16万名从业人员致富增收。 鲜花需要水肥滋养,花卉企业同样需要金融活水浇灌。抵质押资产少、季节性资金需求强、花卉价格波 动大、回款周期长、收入不稳定,这些普遍存在于民营和小微花卉企业的问题,增加了融资难度,许多 企业因资金缺乏而无法扩大再生产。产业的长足发展亟待更加精准、普惠的金融供给。 为打破传统金融服务产品碎片化、普惠难落实的局限,潍坊市再担保集团针对特色产业组织开展了调 研。在了解到青州花卉产业融资规模难以匹配产业发展的困境后,该集团创新设计出"潍担花卉产业 贷"产品方案。该产品通过"政银担"分险机制、批量担保模式和线上化审批流程,为花卉产业链上下游 主体提供期限灵活、免抵质押、优惠担保费率的全周期融资支持。 青州翠林园艺场就尝到"潍担花卉产业贷"的甜头。在提交"潍担花卉产业贷"申请不到两天的时间里,翠 林园艺场就获得了300万元的无抵押政策性担保贷款,及时满足了花卉扩大生产过程中的融资需求。 为精准"锁定"需要融资的花卉企业,提高融资效率及风控能力,潍坊市再担 ...
中国芍药鲜切花市场销售态势及运营前景调研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9-17 16:32
中国芍药鲜切花市场销售态势及运营前景调研报告2025-2031年 1.5.2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2章:中国芍药鲜切花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 中国芍药鲜切花行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2.1.1 中国芍药鲜切花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本文源自:中赢信合研究网 第1章:芍药鲜切花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鲜切花行业界定 1.1.1 鲜切花的界定 1.1.2 鲜切花的分类 1.1.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鲜切花行业归属 1.2 芍药鲜切花行业界定 1.2.1 芍药鲜切花的界定 1.2.2 芍药鲜切花相似概念辨析 1.2.3 芍药鲜切花的分类 1.3 芍药鲜切花专业术语说明 1.4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5.1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7.2 中国芍药鲜切花行业注册企业数量区域分布 7.3 中国芍药鲜切花行业区域市场发展格局分析 7.4 中国芍药鲜切花产业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7.4.1 山东省芍药鲜切花行业发展状况 7.4.2 河南省芍药鲜切花行业发展状况 7.4.3 四川省芍药鲜切花行业发展状况 第8章:中国芍药鲜切花行业重点企业 ...
全国人均10枝,云南鲜花为何依然被卡脖子?
36氪· 2025-09-16 07:37
核心观点 - 斗南花卉市场交易量达141亿支 接近荷兰阿斯米尔200亿支 但交易额仅为115亿元 远低于荷兰470亿元 反映价值链地位差异 [1][25] - 行业面临种源依赖困境 85%鲜花品种为外国专利 导致利润被海外育种商抽取 [10][23][26] - 本土育种取得突破 自主品种占有率从近乎零提升至15% 政策与标准助力产业升级 [33][34][35][37][39] 行业地位与规模 - 2024年昆明呈贡区鲜花交易量141亿支 提前完成138亿支年目标 交易额115亿元 [1][25] - 对比荷兰阿斯米尔年交易量200亿支 交易额470亿元 斗南交易量达其70% 但交易额仅为四分之一 [25] - 2022年实现交易量和交易额"双百亿"突破 形成强大产业吸附力 当地7万常住居民中4.65万人从事花卉行业 [3][4][5] 地理与产业基础 - 毗邻滇池东岸 拥有河谷平地与天然温室环境 日照充沛土壤肥沃 [3] - 覆盖117类1600个品种 成为全球级市场枢纽 夜间价格决定次日亚洲行情 [9] - 涉及企业3300家 经营主体和个体工商户超1.5万个 [3] 历史发展轨迹 - 1983年化忠义试种剑兰并售出100元 被视为中国商品花卉种植开端 [6] - 1995年建成全国首家村级花卉市场 1999年通过世园会接触国外品种 2002年花卉拍卖中心启用 [8] - 从三分地扩张至2500多亩 从路边摊发展为拍卖交易模式 [6][8] 种源依赖与价值链困境 - 85%种售鲜花为外国品种 支付"入门券"(种苗费)和"份子钱"(销售额10%抽成) [10][16][17] - 玫瑰专利苗单株成本10元 亩投入达5万元 自行扩繁成本仅0.5元但导致品种退化 [16][17][24] - 斗南玫瑰单枝售价0.8元 利润仅0.3元 荷兰育种商从厄瓜多尔代工品种中可获得单枝4.5-15元专利费 [26] 国际竞争格局 - 荷兰育种企业传承四代 月季超三万子品种 掌握全球九成商品鲜花专利 [14][18] - 通过UPOV公约构建技术商业法律壁垒 中国曾因未及时注册痛失"凤丹白"牡丹品种主权 [15][19][21] - 郁金香原生种来自中国西藏 但荷兰衍生3000杂交分支占全球产量65% [21] 本土育种突破 - 2018年段金辉培育玫瑰品种种植面积超1000亩 年产5000万枝 获年专利收益200万元 [32][33] - 2025年自主品种"中国风"月季因抗病性和东方审美获市场认可 [37] - 苏州团队培育"宁玉1号"和"玉乔"鸢尾获荷兰KAVB国际认证 实现规则反制 [39] 政策与标准支持 - 2024年呈贡区设22亿元"花十条"基金 支持育种研发 专利申请和法律维权 [34] - 出台《主要鲜切花流通和交易规范》国家标准 规范采后处理至冷链全流程 [35] - 施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将维权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 [36] 发展目标与展望 - 自主品种占有率从2002年近乎零提升至15% 预计2030年突破50% [39] - 凭借全球最大增量市场和数字基建优势 有望实现从"世界最大"到"世界最强"质变 [39]
新疆和田地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沙漠种玫瑰 治沙又致富
人民日报· 2025-09-15 12:18
公司运营与业绩 - 合作社负责人如克牙木通过电商直播实现单月销售3万单的业绩 [1] - 合作社已建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基地,为30多名村民提供稳定岗位 [1] - 合作社承包3000亩玫瑰花田,成为当地玫瑰种植大户 [1] - 超过70种玫瑰衍生产品通过"合作社+电商+农户"模式销往全国 [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于田县玫瑰花产量超1.2万吨,亩均产值3975元,带动4238户村民增收 [2] - 和田全域玫瑰花种植面积达8.57万亩,去年产值1.1亿元,今年预计超2.84亿元 [3] - 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4万亩,引进培育药商、药企34家,建成2个中医药产业园和2个中药材交易中心 [3] - 中药材产业带来1.26万人的稳定就业和5.35万人次的灵活就业,今年产值将超7.22亿元 [3] 产品与产业链 - 产业形态从单一种植转向多元深加工,产品包括精油、花茶、纯露、玫瑰花馕等 [2] - 清晨采摘的玫瑰在12小时内进入加工流程,保障产品新鲜度 [2] - 地区逐步构筑起"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3] 生态与经济效益 - 于田沙漠玫瑰能有效固定流沙,改善生态,去年11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种下10万株玫瑰实现锁边"合龙" [1][2] - 玫瑰植株密集,枝叶能有效阻挡风沙、降低风速,根系能固沙,对稳定沙丘、改善沙漠生态环境大有益处 [2] - 地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将玫瑰花打造为治沙与增收双赢的特色产业 [3]
沙漠种玫瑰 治沙又致富(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5 08:27
产业发展模式 - 和田地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将玫瑰花等打造为治沙与增收双赢的特色产业 [1][3] - 产业形态从单一种植转向多元深加工,形成超过70种玫瑰衍生产品 [2] - 采用“合作社+电商+农户”的销售模式,例如合作社通过电商直播单月卖出3万单 [1][2] - 地区坚持“一县一品”差异化发展,沙生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4万亩 [3] 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 - 和田全域玫瑰花种植面积达8.57万亩,去年产值1.1亿元,今年预计超2.84亿元 [3] - 于田县2024年玫瑰花产量超1.2万吨,亩均产值3975元,带动4238户村民增收 [2] - 合作社承包3000亩玫瑰花田,建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基地,为30多名村民提供稳定岗位 [1] - 中药材产业今年产值将超过7.22亿元,带来1.26万人的稳定就业和5.35万人次的灵活就业 [3] 产品与产业链 - 玫瑰产品包括蒸馏提纯的精油、花茶、纯露、玫瑰花馕等超过70种衍生产品 [2] - 建成2个中医药产业园、2个中药材交易中心和4个规模化种植基地,构筑“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3] - 引进培育药商、药企34家,通过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群众在全产业链中分享收益 [3] 生态效益与多元化 - 于田沙漠玫瑰能有效固定流沙,改善生态,一株玫瑰2到3年能形成宽2米到3米的花垄以阻挡风沙 [2] -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通过种植10万株玫瑰实现锁边“合龙” [2] - 依托玫瑰种植基地开发多个生态旅游景点,游客可欣赏花海并参与采摘、产品制作 [3]
新疆和田地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 沙漠种玫瑰 治沙又致富(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9
公司运营 - 合作社负责人如克牙木通过电商直播实现单月销售3万单 [1] - 合作社采用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 为30多名村民提供稳定岗位 [1] - 合作社承包3000亩玫瑰花田 建成综合基地 [1] 产品与加工 - 开发超过70种玫瑰衍生产品 包括精油花茶纯露和玫瑰花馕 [2] - 清晨采摘的玫瑰在12小时内进入加工流程 [2] - 采用合作社+电商+农户销售模式 [2] 种植规模与经济效益 - 2024年于田县玫瑰花产量超1.2万吨 亩均产值3975元 [2] - 带动4238户村民增收 [2] - 和田地区玫瑰花种植面积达8.57万亩 去年产值1.1亿元 今年预计超2.84亿元 [3] 生态效益 - 于田沙漠玫瑰能有效固定流沙 改善沙漠生态环境 [1][2] - 单株玫瑰2-3年形成宽2-3米花垄 枝叶阻挡风沙根系固沙 [2] -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种植10万株玫瑰实现锁边合龙 [1] 产业拓展 - 开发玫瑰主题生态旅游景点 游客可欣赏花海并参与采摘制作 [2] - 和田地区构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中药材产业链 [3] - 沙生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4万亩 引进培育34家药商药企 [3] 就业带动 - 中药材产业带来1.26万人稳定就业和5.35万人次灵活就业 [3] - 建成2个中医药产业园和2个中药材交易中心 [3] - 今年中药材产值预计超过7.22亿元 [3]
云南腾冲:采收万寿菊
人民网· 2025-09-06 10:52
万寿菊采收情况 - 云南腾冲地区正在进行万寿菊采收作业 [1][2][3]
北京通州建设林下宿根花卉基因库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5 06:53
项目概况 - 京津冀宿根花卉种质资源圃暨科普展示园位于北京通州漷县镇 正有序推进建设[1] - 项目旨在打造京津冀首个集科研 生产 教育 旅游于一体的林下宿根花卉种质资源库与产业示范园区[1] 建设规划 - 计划三年内构建包含种质资源圃 母本资源圃 科普展示区 林下花卉生产基地的多功能园区[1] - 目前已引进233个宿根花卉品种 种质资源圃与母本资源圃初步建成[1] - 资源圃已筛选出10余个优势品种 9月将启动量产[1] 业务发展 - 种苗将直供林场万亩景观建设[1] - 园区正同步攻关绣球花色调控技术 助力漷县牡丹园四季花海持续升级[1] - 推出研学之旅 开展宿根花卉科普教育实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