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康养

搜索文档
甘肃庆城县 多维发力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4 07:20
招商引资机制创新 - 组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办公室,优化4条重点招商产业链,构建"1+N"全域招商联动体系 [1] - 建立县级领导带头招商机制,整合102个招商责任单位力量,推动招商责任全域覆盖 [1] - 创新构建"四张清单+三项机制"全链条管理体系,精准分类管理招商项目 [2] 招商项目储备与资源整合 - 围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文旅康养、数字经济等领域论证储备67个招商项目,总投资246亿元 [1] - 梳理可盘活资产127处、可利用土地2963亩,优化完善"两图两清单" [1] - 17个重点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包括天知百草中药生物技术研发与生产、北仓商贸城等项目 [2] 招商培训与对接活动 - 制定招商引资培训计划,组织学习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已开展10场培训 [2] - "走出去"26次对接企业132家,"请进来"68次对接企业196家 [2] - 组织专人梳理石油石化产业相关企业160家,赴多地实地考察对接 [2] 宣传推广与精准招商 - 创新制作各类招商宣传资料,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精准推送 [1] - 立足县域优势资源和产业导向,确保招商方向更明确、资源对接更高效 [1]
甘肃陇南:“无事不扰”筑暖巢 “链式出击”引凤栖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17:57
陇南市产业发展概况 - 陇南市已形成14条重点产业链,包括新能源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白酒酿造、中药材、文旅康养等,其中4条产业链综合产值超百亿元 [3] - 2024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00个,总金额612.06亿元,同比增长31.14% [4] - 2025年通过网络推介会签约63个项目金额208.5亿元,福建招商锁定16个项目投资61.89亿元 [6] 资源禀赋与产业转化 - 探明34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铅锌储量居甘肃省首位,西成铅锌矿带开发将全国第三大矿体转化为产业动能 [1][3] - 生物资源丰富,拥有2500多种高等植物和1200多种中药材,两当县林麝养殖项目实现生物资源产业化 [3][4] - 金徽矿业江洛矿区铅锌矿选矿工程带动资源变现,紫金矿业成为西北最大单体黄金矿山企业 [4][9] 产业链招商策略 - 推行"链长制",为14条产业链定制"一案两图三单"政策体系,绘制产业链图谱并列出目标企业清单 [6] - 武都区吉石坝商贸物流园区年交易额超百亿元,通过引进冷链仓储、电商平台等配套企业形成"链式招商"模式 [6][8] - 累计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亿元以上项目107个,形成"龙头引领、中小配套"的产业生态 [6] 营商环境优化 - 企业开办实现"一照通办",461项政务服务纳入"综合窗口",96115投诉热线提供即时响应 [9] - 建立"四位一体"投诉处理机制和"四套清单"管理制度,经营主体数量从2021年17万户增至20万户 [9] - 2024年省外到位资金616.13亿元,同比增长45.26%,体现招商引资成效 [9] 基础设施支撑 -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95万公里,高速公路672公里,天陇铁路和武九高速正在建设中 [3][9] - 拥有22家4A级以上景区,2100多个美丽乡村构成文旅产业基础 [3] - 吉石坝商贸物流园区成为连接甘陕川的重要枢纽 [6][8]
超千亿元投资青睐大湾区“黄金支点”
搜狐财经· 2025-07-01 07:12
招商大会概况 - 2025中山招商推介大会以"投资中山 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客商参会 [2] - 大会集中签约30个重点项目,意向投资总额超千亿元,中山市人民政府与多家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2] - 分会场活动在北京和杭州同步举行,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作为支持单位参与 [5][6] 产业布局与战略合作 - 中山发布"2+8"产业宏图,包括火炬高新区、翠亨新区"双核"引擎及8个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 [3] - 中山通过"工改"腾挪5万亩产业空间,吸引建华管桩、欧普照明等企业回归投资,明阳集团、华帝燃气等本土企业增资扩产 [3] - 中山市人民政府与正大制药集团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合作,与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协同发力,与京科控股国际集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培育 [4][5] 重点项目与投资亮点 - 签约项目涵盖高端制造、科技创新、光电光学、文旅康养等领域,契合中山发展规划 [4] - 浙江鹏孚隆科技在中山基地量产的PEEK材料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50%,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 [6] - 鹏孚隆计划与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共建"光电材料联合实验室",整合长三角与珠三角研发资源 [6] 区域协同与国际化 -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加速融入"黄金内湾"建设,凭借交通区位和产业根基吸引投资 [3] -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为中山链接全球资源,推动两地产业链深度融合 [5] - 北京分会场促成中山翠亨新区与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广垦太证等企业签约,聚焦空天信息领域合作 [6]
“链式服务”为文旅康养产业带来新活力
证券日报· 2025-06-30 08:41
文旅康养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 罗田农商银行骆驼坳支行通过980万元贷款打造"链式服务"支持燕儿谷景区升级改造[1] - "产业金融链长制"服务机制由银行班子成员担任"金融链长"对接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关联方[1] - 配套建立"四专"服务体系包括专属团队、专项信贷规模、专门审批通道和专属优惠利率[1] 企业融资与项目投资 - 湖北省燕儿谷生态观光农业有限公司获得980万元贷款用于生态步道修缮和精品民宿改造[1] - 资金投入显著提升景区接待能力与吸引力助推"四季康养"目的地建设[1] 产业链带动效应 - 上游联动周边村镇流转土地扩大特色种植带动百余户农户增收[2] - 中游景区建设创造120余个稳定岗位其中46个吸纳当地返乡青年[2] - 下游旅游消费增长拉动周边餐饮零售交通等服务业繁荣[2] 金融服务成效 - 罗田农商银行骆驼坳支行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支持链上企业成长[2] - 金融服务为罗田县文旅康养产业整体提升注入新活力[2]
流程691公里,这里的出境水质为何优于入境?
新华社· 2025-06-12 19:04
生态修复项目成效 - 重庆长寿区云集镇大同村高洞河生态修复项目即将完工验收 水质从治理前的Ⅳ类提升至Ⅲ类 亲水步道等设施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1] - 长寿湖通过取缔网箱养鱼、治理沿湖污染及修复入湖河流等措施 水质从劣Ⅴ类稳定提升至Ⅲ类—Ⅱ类 并发展有机鱼养殖、文旅康养等生态产业 [1] 长江重庆段水质治理 - 长江干流重庆段全长691公里 水质自2017年起连续8年保持Ⅱ类标准 出境断面总磷浓度连续7年优于入境断面 [2] - 涪陵区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投资30多亿元实施环保搬迁 原磷石膏尾矿库改造为绿地公园 新厂采用先进环保工艺 [2]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 重庆市重点发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95万辆(同比+905%)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46% [3] - 奉节县、巫山县关停煤矿转型发展文旅康养及特色水果产业 依托白帝城、神女峰等资源打造生态产业品牌 [3] 智慧治水与区域协作 - "巴渝治水"系统整合20多个部门涉水数据 覆盖16万余个监测点 2024年推动3000余次水环境问题协同处置 平均处理时间从10天缩短至2天 [4] - 重庆与鄂黔川三省建立长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 川渝联合实施140余个跨境河流治理项目 [4]
安徽旌德 荒山长出“金疙瘩”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8
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模式 - 柳溪村依托白茶、香榧、果园、生态养殖四大基地实现增收60余万元[1] - 通过成立"两山合作社"整合闲置土地、山林、水域等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1] - 合作社引导村民以入股形式整合分散低效生态资源至村集体统一运营[1] - 核发《生态资源受益权证》2806户明确入股比例和收益分配机制[2][3] - 旌德县18个试点村实施股份制经营林地面积2.65万亩[3] 农户收益情况 - 村民张春芝通过荒山入股获得10年土地租金共计1.7万余元[2] - 入股农户总收益达670.61万元[3] - 发放林地地票97户涉及824.47亩前10年收入43.62万元[3] 生态保护创新实践 - 旌德县办理首例以认购林业碳汇替代生态损害赔偿案件[4] - 80%碳汇认购资金用于组织低收入村民异地补植复绿[5] - 森林覆盖率近70%采用碳汇交易模式实现精准生态修复[4] 政策认可与示范效应 - 旌德县生态资源受益权制度入选国家林草局典型案例[5] - 被确定为安徽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5] - 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
广德2025土地供应大曝光!长三角“黑马”如何抢占万亿风口?
搜狐财经· 2025-05-27 12:53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广德市发展 - 广德市作为皖苏浙三省交界的枢纽城市,正以"黑马"姿态崛起,被赋予建设"长三角产业合作典范城市"和"生态绿色康养名城"的使命 [1] - 2025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协同推进,土地供应总量达1615公顷,涵盖工矿仓储、交通运输、住宅等多类用地 [3] - 城市定位为长三角产业转移"桥头堡",通过"航天+康养"产业双轮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1][3] 土地供应与产业升级战略 - 工矿仓储用地占比104.16公顷,重点投向经开区及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广德片区,推动工业用地集聚化,亩均投资强度提升至长三角先进水平 [3][4] - 住宅用地31.6公顷优先布局产业园区周边(如城北片区、祠山岗片区),通过旧城改造和中小套型商品房供应实现"职住平衡",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为0 [4][5] - 交通运输用地106.95公顷用于G318广德段改建、宁杭高铁二通道等工程,加速融入上海、杭州"1小时经济圈",同步推进通用机场和铁路物流中心建设 [5] 生态保护与资源转化 -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49.12平方千米(占全域16.5%),重点保护黄山余脉、天目山余脉及凤凰山水库等水源地 [8] -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如新杭镇、邱村镇)引入"生态修复+文旅康养"模式,打造"时空长广、鎏金矿城"治理品牌 [8] - 卢村乡、无量溪河周边规划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开发温泉度假、田园疗养项目,通过"竹乡画廊"风景廊道等工程转化生态资源为高端消费场景 [9] 土地集约化与存量改革 - 实施工业用地"亩产倍增计划",新建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元/亩,低效园区通过"腾笼换鸟"优先支持PCB产业园、汽车零部件基地 [17] - 老城更新以鼓角楼、天寿寺塔为核心打造历史文化街区,限制建筑高度保护传统风貌,同时改造迎春街、景贤街等旧街区植入文创商业功能 [17] - 乡村整治通过增减挂钩政策复垦30平方公里闲置宅基地和废弃坑塘,腾挪建设用地指标,允许利用农房发展乡村旅游试点"点状供地"新模式 [17] 发展机遇与挑战 - 区位优势显著:地处三大都市圈交汇点,受益于"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航天基地等国家级平台用地指标倾斜 [14] - 产业培育风险:航空航天、康养产业尚处早期阶段,需防范"地产化"倾向,住宅用地供应有限(31.6公顷)可能制约人才引进 [15] - 差异化供地策略建议:对航天、康养等战略产业实行"定向出让+弹性年期"制度 [16]
教人避坑的网红老板,为180万粉丝亲手挖了一个大坑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25 13:12
公司概况 - 山屿海集团是一家以中高端人群健康享老需求为核心的文旅康养企业,业务涵盖房地产、电子商务、海外金融、海外矿业等,对外投资27家公司(存续19家)[10] - 公司通过自建自营、业主托管、合作加盟等方式在国内外发展了超70个康养基地,提供候鸟式旅居度假服务并按年或若干年收取会员费[10] - 董事长熊雄拥有180万抖音粉丝,置顶视频点赞量超30万,曾以投资避坑内容吸引关注[6] 业务模式与暴雷事件 - 舟山嵊泗岛住宅项目承诺年租金回报约8%,托管模式下额外提供6%资金回报+2:8分成收益[13] - 麦子融资租赁平台提供电子产品租赁业务,宣称转租收益率达9.9%-12%,但2024年3月起出现提现困难[15] - 暴雷导火索为互联网金融项目无法兑付,投资者投入金额多为百万级,部分涉及房产投资[10][15] 资本运作与监管动态 - 2024年12月3日向SEC提交IPO申请,计划纳斯达克上市募资900万美元,但同年12月6日被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股权架构合规性说明[17] - 公司持有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超大型矿山,业务版图涉及旅游、地产、金融、电商、矿业等多领域[17] 行业背景与同类事件 - 近年类似暴雷事件频发,包括金恪集团、华侨基金、山海慧等公司因非吸或诈骗被查,部分实控人已潜逃境外[18] - 高收益承诺模式常见于缺乏底层资产的空转企业,房地产贬值加剧流动性危机导致连环暴雷[18]
甘肃“泾川范式”:文化认同成招商引资的 “情感算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5-18 14:02
文化根脉与现代产业融合 - 全球阮氏宗亲12次组团寻根,凝聚成总投资3.2亿元的古阮国历史文化展馆,将数字孪生复原阮国宫室,预计年接待寻根游客20万人次[2][4] - 招商大会签约24个项目,总投资47.9亿元,其中绿色产业占比65%[2] - 泾川从2018年能源类投资占比78%降至2025年的31%,文旅康养等绿色产业成为主力[5] 产业投资与布局 - 马来西亚企业家阮永恒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阮陵云谷",融合数字宗祠与康养旅居[2] - 杰克控股利用30亿吨煤炭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澳门燕窝庄依托30万亩药田建设智慧物流中心[2] - 2025年1月发现全球首个风成砂岩区特大型铀矿,为陇东能源基地增添战略资源[2] - 8家上市公司在平凉市布局,当地已形成煤电产能3138万吨、火电装机613万千瓦的产业基底,"平凉红牛"和"静宁苹果"品牌价值分别达223亿元和181亿元[3] 文化基建与产业逻辑 - 古阮国历史文化展馆从签约到奠基仅用120天,实现"拿地即开工"[4] - 展馆融合数字体验与商务接待,主展馆设360度环幕播放《阮氏史诗》,室外智能廊亭可扫码聆听《诗经》中的阮国诗篇[4] - 泾川以阮氏文化为IP内核,构建"文旅研学+农耕体验+工业赋能"链条,包括开发青铜族徽文创雪糕、"阮国御酒"高端品牌等[4] 县域转型与战略支撑 - 印尼企业家阮建武因祖坟与族谱吻合追加2亿元投资,美国阮氏商会牵线硅谷企业考察光伏项目[6] - 当地职业院校开设"文旅管家"专业,首批学员已被签约项目预定,20名阮氏青创会成员与兰州大学合作"阮氏文化元宇宙"[6] - 平凉市定位为"工业转型发展创新区"和"西部文旅康养先行区",为泾川提供战略支撑[6]
政策高频 |中央财政预留充足空间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11 23:23
政策导向与战略部署 - 经济大省需承担更大责任,强调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新增破除地方保护、区域协同及民生问题解决要求[1] -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科技与人才互动,新增教育评价体系、学校管理自主权、"双减"深化及数字化战略部署[1] - 国内大循环为核心,提出文旅康养融合消费升级、"绿电+先进制造业"绿色发展、西南开放枢纽建设及巩固脱贫成果[2][3] - 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传统产业科技赋能、雄安新区高标准建设为重点方向[3] - 宏观政策组合为积极财政与适度宽松货币,聚焦居民增收、供给优化、市场壁垒破除以激发消费潜力[3] 财政与货币政策 - 2025年财政赤字率按4%安排,规模达5.66万亿元,同比增1.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同比增4.4%[6] -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中央转移支付10.34万亿元(同口径增8.4%)[6] - 货币政策将择机降准降息,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扩至8000亿-1万亿,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6][9] 行业金融支持措施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研究配套融资制度支持新模式,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扩大至更多民企[7][9] - 消费金融优化:提高贷款额度、延长期限,聚焦长期大额需求;科技金融试点包括股权投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并购贷款比例提至80%及期限延至10年[8][9] -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试点破解质押难题,覆盖登记、评估、处置环节[9] 平台经济监管与营商环境优化 - 平台经济监管聚焦收费透明化(出台合规指南)、直播电商规范(专项抽检及监管办法)、促销规则公平及算法透明度提升[10][11] - 涉企执法整治重点查处乱收费、乱罚款,推行"守信免检"及非现场监管,严格查封程序审批与监督机制[11] 新质生产力与民生投入 - 新质生产力培育通过1万亿元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硬科技)、高素质人才培养及开放创新生态构建[6] - 民生领域支出倾斜,卫生健康、住房保障保持高增幅,中央财政预留政策空间应对不确定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