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

搜索文档
 沈阳玫瑰绽放城市精神
 人民日报· 2025-10-31 07:14
沈阳市民在位于青年大街上的玫瑰少女景观小品前拍照。本报记者 胡婧怡摄 沈阳市辽中区种植的爱莎玫瑰。本报记者 胡婧怡摄 冷香玫瑰。宋伟摄 辽中区玫瑰种植基地,人们在欣赏绽放的玫瑰。杨青摄 沈阳市南湖公园设立的冰封玫瑰墙。沈阳市城管执法局供图 沈阳市和平区体育公园内的玫瑰造型园林小品。沈阳市城管执法局供图 赏花 春来卉。 堪爱独玫瑰。 簪鬓放娇怜紫艳, 伴糖津咽胜红蕤。 枯润总香飞。 高原红玫瑰。本报记者 胡婧怡摄 坚韧与热情 花与城的双向奔赴 沈阳与玫瑰结缘的历史有多久?据《辽中县志》记载,当地在明末清初就开始栽植玫瑰,"辽中栽 植玫瑰如种田,夏初开花,红苞逐月开,连续不断,花放大于盘,香味迷人"。 ——《忆江南·咏玫瑰》 清·陆震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辽宁省沈阳市,一场"玫瑰超级巨星演唱会"让节日气氛更加热烈。从以玫瑰 命名的城市音乐节、文旅活动,到城市公园、广场中的玫瑰造型装置,再到街角庭院的玫瑰景观小品, 玫瑰的灼灼花姿与独特芬芳,早已融入了沈阳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沈阳,冬季漫长而寒冷,市民却热忱豪爽;玫瑰,花香浓烈、花色绚丽,却不畏寒,热情绽放。花 与城相映,寄托了大家对生活的美好希冀,也彰显坚韧、热 ...
 沈阳玫瑰绽放城市精神(一朵花读懂一座城)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41
沈阳市辽中区种植的爱莎玫瑰。 本报记者 胡婧怡摄 沈阳市民在位于青年大街上的玫瑰少女景观小品前拍照。 本报记者 胡婧怡摄 冷香玫瑰。 宋 伟摄 辽中区玫瑰种植基地,人们在欣赏绽放的玫瑰。 杨 青摄 沈阳市南湖公园设立的冰封玫瑰墙。 沈阳市城管执法局供图 沈阳市和平区体育公园内的玫瑰造型园林小品。 沈阳市城管执法局供图 赏花 春来卉。 堪爱独玫瑰。 簪鬓放娇怜紫艳, 高原红玫瑰。 本报记者 胡婧怡摄 伴糖津咽胜红蕤。 枯润总香飞。 ——《忆江南·咏玫瑰》 清·陆震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辽宁省沈阳市,一场"玫瑰超级巨星演唱会"让节日气氛更加热烈。从以玫瑰命名 的城市音乐节、文旅活动,到城市公园、广场中的玫瑰造型装置,再到街角庭院的玫瑰景观小品,玫瑰 的灼灼花姿与独特芬芳,早已融入了沈阳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沈阳,冬季漫长而寒冷,市民却热忱豪爽;玫瑰,花香浓烈、花色绚丽,却不畏寒,热情绽放。花与城 相映,寄托了大家对生活的美好希冀,也彰显坚韧、热情的城市精神。 坚韧与热情 花与城的双向奔赴 1983年至1984年,沈阳在全市范围开展评选市花活动。在群众投票、专家论证等工作的基础上,1985年 4月2日,沈阳市第九届 ...
 中秋将至云南鲜切花加速“出海” 香飘东南亚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3:40
中新网昆明9月24日电(子嫦卿戴玮琪)中秋佳节临近,在昆明海关所属滇中海关的集中查检货场,一辆 辆满载玫瑰、康乃馨等鲜切花的货车正整齐排列接受海关的出口前监管。待查检合格后,这些象征着美 好寓意的"云花"将发往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为当地华侨华人家庭的中秋节增添一抹馨香。 云南素有"世界花园"之称,是中国重要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基地。据昆明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云南 出口鲜切花7.6亿元,同比增长62.6%。 "东南亚是云南鲜切花出口的核心市场。"云南燕云时商贸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王果良表示,中秋节前 夕,东南亚华侨华人家庭对鲜切花装饰需求明显上升,该公司每日出口的玫瑰、康乃馨等鲜切花较平日 增长50%。 为助力"云花"高质量"出海",滇中海关建立起从种植源头至加工成品的全链条监管体系,确保每批出口 的鲜切花符合目的国准入要求。针对部分东南亚国家的鲜切花准入新规,滇中海关联合多部门为企业进 行政策解读,"点对点"开展帮扶指导。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们提前对接企业,掌握出口计划,通过增派人力、开放节假日预约查检等方式,实现出口鲜切花'随 到随检'。"滇中海关监管一科科长闫康称,目前鲜切花待检时间已压缩 ...
 “她力量”绽放在云岭大地:云南女性为经济增彩
 央视网· 2025-09-21 18:37
 行业与市场概况 - 斗南花卉市场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超3000万枝[2] - 楚雄州村播联盟妇联已覆盖189家电商企业,从业者超3000人,其中80%为女性[7] - 行业通过电商直播和花卉交易将地域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1][3]   公司运营与战略 - 斗南巾帼花卉妇联专注于为女性从业者解决现实难题,邀请专家开设田间课堂传授病虫害防治和花期调控等关键技术[2] - 楚雄村播联盟妇联通过系统培训和一对一指导,帮助女性掌握从选品、控场到售后的全流程电商技能[3][7] - 楚雄市巾帼电商直播基地开展培训58期,超4300人次受益[7]   人力资源与组织 - 斗南花卉市场有45%的女性从业者[2] - 楚雄州村播联盟妇联在62个村级服务点中包含46名女点长,实现家门口就业[7] - 组织通过培育代表性女主播,成功将老树核桃打造成细分品类中的销量前列产品[3]   业绩与成果 - 斗南巾帼花卉妇联在2025年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2] - 电商直播帮助女性将家乡的农产品卖向全国,显著带动地方农产品销售[3][7] - 女性从业者通过参与行业活动,提升了家庭地位和自信心[7]
 看中国“花匠”用科技种出春天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0 16:42
 行业技术应用 - 现代农业科技在花卉种植中应用节水灌溉和基质栽培技术[2] - 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2]   生产规模与设施 - 花卉种植示范园占地400亩配备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2] - 园区种植娇艳欲滴的玫瑰并实现高效运转[2]   行业示范效应 - 绿色高效花卉种植示范园成为传统园艺与现代农业科技结合的典范[2] - 中国花卉种植通过科技创新展现高效生产模式[2]
 全国人均10枝,云南鲜花为何依然被卡脖子?
 36氪· 2025-09-16 07:37
 核心观点 - 斗南花卉市场交易量达141亿支 接近荷兰阿斯米尔200亿支 但交易额仅为115亿元 远低于荷兰470亿元 反映价值链地位差异 [1][25] - 行业面临种源依赖困境 85%鲜花品种为外国专利 导致利润被海外育种商抽取 [10][23][26] - 本土育种取得突破 自主品种占有率从近乎零提升至15% 政策与标准助力产业升级 [33][34][35][37][39]   行业地位与规模 - 2024年昆明呈贡区鲜花交易量141亿支 提前完成138亿支年目标 交易额115亿元 [1][25] - 对比荷兰阿斯米尔年交易量200亿支 交易额470亿元 斗南交易量达其70% 但交易额仅为四分之一 [25] - 2022年实现交易量和交易额"双百亿"突破 形成强大产业吸附力 当地7万常住居民中4.65万人从事花卉行业 [3][4][5]   地理与产业基础 - 毗邻滇池东岸 拥有河谷平地与天然温室环境 日照充沛土壤肥沃 [3] - 覆盖117类1600个品种 成为全球级市场枢纽 夜间价格决定次日亚洲行情 [9] - 涉及企业3300家 经营主体和个体工商户超1.5万个 [3]   历史发展轨迹 - 1983年化忠义试种剑兰并售出100元 被视为中国商品花卉种植开端 [6] - 1995年建成全国首家村级花卉市场 1999年通过世园会接触国外品种 2002年花卉拍卖中心启用 [8] - 从三分地扩张至2500多亩 从路边摊发展为拍卖交易模式 [6][8]   种源依赖与价值链困境 - 85%种售鲜花为外国品种 支付"入门券"(种苗费)和"份子钱"(销售额10%抽成) [10][16][17] - 玫瑰专利苗单株成本10元 亩投入达5万元 自行扩繁成本仅0.5元但导致品种退化 [16][17][24] - 斗南玫瑰单枝售价0.8元 利润仅0.3元 荷兰育种商从厄瓜多尔代工品种中可获得单枝4.5-15元专利费 [26]   国际竞争格局 - 荷兰育种企业传承四代 月季超三万子品种 掌握全球九成商品鲜花专利 [14][18] - 通过UPOV公约构建技术商业法律壁垒 中国曾因未及时注册痛失"凤丹白"牡丹品种主权 [15][19][21] - 郁金香原生种来自中国西藏 但荷兰衍生3000杂交分支占全球产量65% [21]   本土育种突破 - 2018年段金辉培育玫瑰品种种植面积超1000亩 年产5000万枝 获年专利收益200万元 [32][33] - 2025年自主品种"中国风"月季因抗病性和东方审美获市场认可 [37] - 苏州团队培育"宁玉1号"和"玉乔"鸢尾获荷兰KAVB国际认证 实现规则反制 [39]   政策与标准支持 - 2024年呈贡区设22亿元"花十条"基金 支持育种研发 专利申请和法律维权 [34] - 出台《主要鲜切花流通和交易规范》国家标准 规范采后处理至冷链全流程 [35] - 施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将维权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 [36]   发展目标与展望 - 自主品种占有率从2002年近乎零提升至15% 预计2030年突破50% [39] - 凭借全球最大增量市场和数字基建优势 有望实现从"世界最大"到"世界最强"质变 [39]
 云南鲜花市场迎七夕高峰
 新华网· 2025-08-31 00:38
 行业交易数据 - 七夕备货期鲜切花交易量超4500万枝[1] - 鲜切花价格指数最高达323点 较节前上涨约60%[3] - 大类综合均价1.07元/枝 最高单日均价突破1.56元/枝[3]   价格表现 - 鲜切花均价同比增长33.3%[3] - 高端玫瑰单枝价格最高达18.85元[3] - 各等级玫瑰价差为0.6元/枝[3]   市场特征 - 华东地区鲜花消费需求最为旺盛[3] - 红色和粉色系玫瑰备受追捧[3] - 优质花卉获市场高度认可呈现"好花好价"趋势[3]   市场预期 - 七夕节后价格将小幅回调[3] - 教师节前后保持稳定运行呈现"恒温"态势[3]
 美丽遇甜蜜 消费“别样红”——云南鲜切花七夕节前市场一线观察
 新华网· 2025-08-28 14:55
 行业销售表现 - 云南鲜切花市场在七夕节前进入销售高峰期 交易市场人潮涌动 电商平台交易额持续刷新[1] - 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汇聚云南省80%以上鲜切花 数千种鲜花同时交易 游客和采购商密集[3] - 抖音电商平台日均鲜花销售量达55万单 直播电商成为重要销售渠道[5]   直播电商贡献 - 过去三年云南省鲜花交易规模增量中 直播电商贡献占比近70%[3] - 昆明梦境供应链公司通过抖音直播 今年前7个月销售额超6000万元 七夕期间日均销售额超50万元[4] - 直播形式包括"鲜花市集边走边播"和"鲜花仓库直播"等创新模式[4]   生产与供应链情况 - 晋宁昆阳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每日出货量超20万枝 主要发往上海 重庆 广州等城市[10] - 昆明市晋宁区国际花卉物流中心日均鲜切花交易量稳定在100万枝 参与交易农户500户 花商300户[10] - 白色 红色和粉色玫瑰鲜切花特别受欢迎 订单持续增长[10]   交易平台数据 -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每日鲜花交易量超700万枝 单日最高交易量达1100万枝[12] - 30%以上鲜花被各大电商和直播团队拍下 用于电商平台及直播间销售[12] - 线上拍卖平台日均交易量约40万枝 参与供货商200户 购买商180户[13]   物流与品质保障 - 拍卖前完成物流接收 质检 定级和数据录入等准备工作[13] - 拍卖结束后及时配货 打包和发货 确保鲜切花以良好状态送达客户[13] - 数字化手段为花卉流通提供有力支撑 线上线下协同运行[13]
 沙漠里养海鲜、种水稻?科技助力新疆“点沙成金”变身鱼米之乡
 央视网· 2025-08-17 10:55
 沙漠治理与产业发展 - 新疆和田建成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锁边护林带,2024年上半年投入20.14亿元财政资金巩固成果 [1] - 沙漠治理孕育出"绿富同兴"的产业发展模式,包括水产养殖、水稻种植等新产业 [1]   沙漠水产养殖业 - 和田地区成功在沙漠边缘发展"沙漠海鲜"养殖产业,养殖螃蟹、鱼虾等水产品 [3] - 通过"降盐""脱碱"技术将水质PH值从9.5-11调整至7.5-8.5,解决养殖难题 [5] - 2024年和田水产品产量达1.2万吨,产值3.8亿元,解决当地就业,人均工资3600元以上 [5]   沙漠水稻种植业 - 和田稻香村在沙漠边缘成功种植万亩水稻,克服沙荒、土碱、水缺三大挑战 [6][8] - 通过改土治水攻坚小组的努力,水稻亩产提升至约600公斤 [8][10] - 带动乡村旅游发展,202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4600元 [10]   沙漠节水农业 - 策勒县采用喷灌节水系统种植玉米,相比漫灌节水30%-50%,每100亩节省千元成本 [12][14] - 形成"种植+养殖"一体化产业链,引入苜蓿等适合沙地生长的作物 [16]   多元化种植模式 - 津南新村发展蔬菜、林果、花卉、中药材等多元化种植,村民人均收入超2万元 [16] - 墨玉县种植3.4万亩棉花,皮山县等地发展10万亩中药材基地 [18] - 于田县种植10万株玫瑰,全疆沙区特色经济作物达184.5万亩,年产值43.7亿元 [18]
 沙漠海鲜、沙漠水稻?塔克拉玛干的新产业颠覆你想象
 央视网· 2025-08-17 07:17
 沙漠治理与产业发展   - 新疆和田建成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锁边护林带 巩固沙漠治理成果[1]   - 2024年上半年新疆财政投入20 14亿元用于沙漠锁边工程[1]   - 沙漠治理带动"绿富同兴"产业发展模式 形成生态与经济双赢格局[1][11]     沙漠水产养殖   - 和田地区通过"降盐脱碱"技术将水质pH值从9 5-11调整至7 5-8 5 实现沙漠海鲜养殖[3]   - 2024年和田水产品产量达1 2万吨 产值3 8亿元[3]   - 重度盐碱地改造后创造就业岗位 员工月均工资超3600元[3]     沙漠农业创新   - 稻香村通过改土治水攻坚 水稻亩产提升至600公斤[5]   - 沙漠玉米种植采用喷灌技术 较漫灌节水30%-50% 每100亩节省成本千元[7]   - 策勒县形成"种植+养殖"产业链 村民人均收入超2万元[9]     多元化种植体系   - 和田地区发展蔬菜/林果/花卉/中药材等多元种植 墨玉县棉花达3 4万亩[9]   - 皮山县/民丰县建成10万亩中药材基地 于田县培育10万株沙漠玫瑰[9]   - 新疆沙区特色作物总面积达184 5万亩 沙产业年产值43 7亿元[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