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attery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电池材料:中国电池供应链实地观察 - 储能电池需求飙升-China Battery Materials_ China Battery Supply Chain on the Ground_ Soaring ESS battery demand
2025-10-19 23:58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电池材料与供应链 重点关注储能系统电池需求 [1] * 涉及公司包括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中创新航 湖南裕能 [1][11][13][16][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生产前景强劲 * 10月生产管线强劲 前五大电池制造商月环比增长可能进一步飙升11% 为年内首次出现两位数月环比增长 [1] * 增长动力源于强劲的储能系统需求 [1] * 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月环比产量预计分别增长3%和14% [1] * 下游需求强劲 电池材料月环比产量预计相应提升4%-8% [1][5][7][10] 重点公司估值与评级 * 供应链首选标的为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中创新航 湖南裕能 [1] * 中创新航目标价33.40港元 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20.6倍 [11] * 宁德时代H股目标价621港元 基于2025年预期企业价值倍数17.3倍 A股目标价571元人民币 基于2026年预期企业价值倍数17.3倍 [13][15] * 亿纬锂能目标价93.9元人民币 采用分类加总估值法 电池业务使用2026年预期企业价值倍数15.3倍 [16] * 湖南裕能目标价57.9元人民币 基于2026年预期企业价值倍数14.4倍 [19] 风险因素 行业与公司特定风险 * 中创新航风险包括电池需求弱于预期 研发挑战 运营历史有限 竞争激烈 执行挑战 客户集中度及诉讼风险 [12] * 宁德时代风险包括电动汽车需求低于预期 电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份额低于预期 原材料成本高于预期 [14][15] * 亿纬锂能风险包括宏观经济需求状况疲软 低油价环境下电动汽车普及慢于预期 原材料成本高于预期 [18] * 湖南裕能风险包括磷酸铁锂正极出货量低于预期 单位毛利差于预期 开支高于预期 [20] 一般性投资风险 * 证券投资存在风险 可能损失本金 并非银行存款 不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险 [50] * 投资非美国证券存在风险 包括信息有限 流动性较低 价格波动较大及汇率影响 [52] * 研究报告中包含的图表数据来源为Citi Research和ZE Consulting [3][4][5][7][9][10]
因中创新航电芯产能不足,华为智界部分车型开始换用宁德时代电芯
第一财经· 2025-10-17 11:45
电池供应链调整 - 因中创新航电芯产能不足,智界部分车型将调配使用宁德时代82度电池 [1] - 调配的宁德时代电池为三元锂离子与磷酸铁锰锂混合类型,与中创新航产品同规格 [1] - 两款电池的性能、使用寿命及功能均符合华为"巨鲸"电池平台标准,质保政策保持一致 [1] 调整动机与影响 - 此次电池供应商调整旨在加快车辆交付速度,保障用户享受国家购置税减免政策 [1] - 购置税减免政策为今年减免3万元,明年减免1.5万元 [1] - 尽管宁德时代电芯成本高于中创新航,但车辆售价将维持不变 [1]
动储产销两旺,量利双升,继续强推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17 09:37
电动车行业销量 - 国内9月主流车企销量96.7万辆,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11%,累计销量719万辆,同比增长39% [1][2] - 预计国内全年销量约1650万辆,同比增长25%-30%,其中出口预计230万辆,增长85%,商用车预计85万辆,同比增长近60% [1][2] - 欧洲市场9月主流9国电动车销量合计31.3万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76%,累计销量206万辆,同比增长30%,上修欧洲全年销量预期至380-400万辆,同比增长30-37% [2] - 其他地区8月销量12.9万辆,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5%,累计销量93万辆,同比增长43%,渗透率6%,全年预计销量150万辆,增长46% [2] - 全球电动车销量预期上修,2025年预计达2128万辆,同比增长24%,2026年预计近2500万辆,增长17% [2] 储能市场 - 国内储能需求超预期,预计2025年增长51%,2026年维持36%增长 [3] - 美国市场因OBBB执行前项目抢装,装机及出货超预期,2025年预计增长62% [3] - 欧洲与新兴市场爆发,维持1-2倍增长,预计全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551GWh,同比增长70% [3] - 预计2026年全球储能需求增长40%至773GWh,总体锂电需求2025年上修至增长42%,达1977GWh [3] 产业链排产与价格 - 行业旺季加速,10月排产环比再提升5-10%,在2024年高基数下同比增长30-50%,并指引11-12月高景气度持续 [3] - 储能电芯供不应求,价格已调涨1-3分/Wh,预计2026年Q1淡季不淡,紧缺持续至2026年中,后续仍有涨价可能 [3] - 锂电材料各环节一二线厂商基本满产,散单价格已陆续小幅调涨,其中六氟磷酸锂散单涨价5000元/吨,湿法隔膜、铁锂正极已开始谈价 [3] 固态电池技术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发新电解质材料,利用聚合物分子设计解决固固界面接触问题,同时提高能量密度 [4] - 2025年Q4固态催化剂密集落地,包括工信部中期验收、头部电池企业量产线技术定型等 [4] 投资关注领域 - 强推电池板块,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等 [5] - 看好材料龙头,包括科达利、当升科技、天赐材料、湖南裕能等 [5] - 看好价格反弹的碳酸锂相关公司,包括赣锋锂业、天齐锂业、中矿资源等 [5] - 强推Q4催化剂密集落地的固态板块,包括厦钨新能、当升科技、上海洗霸、纳科诺尔等 [5]
Satellogic,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Bitfarms And Other Big Stocks Moving Lower In Thursday's Pre-Market Session
Benzinga· 2025-10-16 20:01
美股期货及市场整体表现 - 美国股指期货在周四早盘上涨 道指期货涨幅超过100点[1] Satellogic Inc (SATL) 股价异动 - Satellogic股价在盘前交易中大幅下跌131%至360美元 原因是公司宣布了一项拟议的公开售股计划[1] 其他盘前交易中下跌的个股 - American Battery Technology Company (ABAT) 股价下跌239%至681美元 因美国能源部于10月9日终止了对其的拨款[3] - Hyperfine, Inc. (HYPR) 股价下跌141%至189美元 因公司公布的第三季度初步收入低于预期 同时宣布了一项拟议的公开售股[3] - Omeros Corporation (OMER) 股价下跌92%至945美元 该股在周三因宣布诺和诺德收购其Zaltenibart全球权利而暴涨154%[3] -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Company (HPE) 股价下跌86%至2285美元 尽管其第三季度因AI需求创下营收纪录 但战略重组成本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率[3] - NIO Inc. (NIO) 股价下跌85%至624美元[3] - Inventiva S.A. (IVA) 股价下跌75%至506美元 该股在周三上涨了10%[3] - Bitfarms Ltd. (BITF) 股价下跌46%至617美元 因公司宣布了一项3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票据发行[3] - Rigetti Computing, Inc (RGTI) 股价下跌48%至5366美元 公司CEO于2025年5月21日行使期权转换100万股并立即出售 导致其持股归零[3] - Datavault AI Inc. (DVLT) 股价下跌48%至200美元[3]
新进展、新突破、新标准,这些科技“硬核”技术彰显中国力量
央视网· 2025-10-16 16:53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家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关键技术,使电池续航能力从100公斤电池支持500公里有望突破至1000公里[1] - 技术突破解决了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难题,提升了电池充放电效率[3] - 中科院物理所团队利用碘离子作为界面“交通警察”,引导锂离子自动填充缝隙,实现电极与电解质的紧密贴合[5] - 中科院金属所团队开发出柔性聚合物骨架电解质,弯折2万次仍完好,并将电池储电能力提升86%[5] - 清华大学团队采用含氟聚醚材料形成氟化物保护壳,使电池通过针刺和120℃高温测试而不爆炸,提升了安全性与续航[5] 风电安装船技术进展 - 全球首艘吊装能力超3000吨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交付,全长146米,最大排水量5.6万吨[7][9] - 该船配备3200吨主吊机,能在8级风浪和零下15℃海况下作业,兼容15兆瓦和20兆瓦风机安装[9] - 采用全直流供电模式减轻空船重量,提升负载能力,其安装作业碳排放仅为传统交流船舶的30%,单兆瓦碳排放减少70%以上[11] - 该船交付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全直流供电和超大型主吊集成等核心技术,增强了海工装备的国际竞争力[11] 国际标准制定引领 - “十四五”以来中国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是“十三五”时期的近两倍,累计达到2032项[18] - 中国牵头研制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国际标准已应用于出口美国的动力电池电芯产品[14] - 新标准建立了统一的安全框架和技术语言,改变了以往“无序的个性化”局面,降低了行业沟通成本并加快了研发进程[16]
固态电池新突破 新能源车续航有望超过1000公里
中国基金报· 2025-10-16 14:16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关键技术,使电池续航能力从每100公斤支持500公里提升至有望突破1000公里 [2] - 技术突破解决了固态电池中固体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难题,这是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的关键瓶颈 [2] 关键技术细节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碘离子作为“特殊胶水”,能主动填充电极与电解质接口处的缝隙,实现紧密贴合 [3]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利用聚合材料为电解质打造柔性骨架,使电池能弯折2万次且完好无损,同时通过加入“化学小零件”将电池储电能力提升86% [3] - 清华大学团队采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形成氟化物保护壳,使电池在针刺测试和120℃高温测试中均不发生爆炸,确保了高安全性 [3]
京东汽车招聘年薪超百万岗位,11月9日将独家销售广汽新车
财经网· 2025-10-16 13:13
公司战略与招聘 - 京东汽车通过招聘平台释放多个高薪岗位,其中零售事业部算法岗年薪最高可达123万元(35k—65k*19薪),汽车行业采销负责人年薪超过110万元(45k—70k*16薪)[1] - 招聘岗位优先考虑有汽车行业从业经历的候选人,汽车行业采销负责人职位需要具备5—10年相关经验并熟悉汽车零部件采购流程及供应链管理[1] 产品发布与合作 - 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推出"国民好车",新车将于11月9日京东双十一期间正式发布并由京东独家销售[1] - 新款车型预估定价在10万元—12万元之间,由广汽为京东用户量身打造,具备可充可换电功能并标配宁德时代巧克力电池[1]
牵手长安汽车,京东、宁德时代继续拓新
观察者网· 2025-10-16 11:14
合作协议核心内容 - 京东集团与长安汽车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1] - 长安汽车旗下五大品牌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长安汽车、长安凯程与京东集团旗下京东零售、京东物流等板块签署合作协议 [1] - 宁德时代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多个领域深度合作 [3] 合作领域与方向 - 双方将共同探讨城市智慧物流车辆等智能硬件与智能运营系统建设 [3] - 联合开展新能源无人智能化车型的设计、开发与生产 [3] - 合作范围包括电池消费市场全渠道服务、绿色运力、物流仓配及零碳园区、工业品供应链数智化等多个领域 [3] 近期合作项目 - 京东、广汽集团、宁德时代宣布合作,将在"双十一"期间于京东平台推出一款新车 [5] - 该车为换电车型,将在京东进行独家销售,打造一站式配齐的汽车消费新模式 [5]
中国电池材料 - 从 ZE 电池价值链会议看核心要点 - 储能系统需求预期分化-China_Battery_Materials_Key_Takeaways_from_ZE_Conference_on_Battery_Value_Chain_-_Varying_ESS_Demand_Expectations
2025-10-15 11:14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电池价值链、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电池、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1][2][3] * 公司: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湖南裕能 [6][7][9][12][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电池需求增长预期存在分歧 * 行业共识认为2026年储能系统电池需求将增长以抵消电动汽车电池需求疲软 但具体增长预期存在关键分歧 范围从同比增长18%到40%以上 [1][2] * ZE咨询对2026年储能需求非常乐观 预计全球储能系统产量将从2025年的600GWh增至2026年的1000GWh 意味着超过60%的同比增长 高于花旗已属乐观的45%增长预测 [1][2] * 大多数行业参与者对强劲的需求预测感到意外 并采取观望态度 [1][2] 锂市场供需与价格展望 * 专家认为锂的平均售价下行风险有限 但采矿许可证的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波动 [2] * 考虑到中国锂云母的供应中断 张先生估计锂在2026年仍将维持供应过剩 [2] * 如果ZE的预测准确 则意味着碳酸锂需求将增加50万吨以上 这可能使锂的供需关系更快好转 [2] LFP正极材料产能利用率与盈利改善 * 胡先生预计2026年LFP正极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将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 明年全年在70%至80%之间 [3] * 多数LFP正极材料生产商在过去几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 延迟了LFP正极领域的产能扩张步伐 [3] * 胡先生预计2026年正极生产商的加工费有更多上行空间 并认为亏损状态不可持续 如果需求增长持续超过供应增长 LFP正极可能在2027年转为供应短缺 [3][5] 投资建议与风险 * 花旗维持对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湖南裕能的买入建议 认为会议积极基调与其对电池价格上行周期的乐观看法一致 [6] * 存在储能需求预测过高的风险 因电池制造商可能为2026年供应链采购谈判而引导提高需求预期 但强劲的实际需求表明供应链可能正逐步计入更高的储能预期 [6] * 各公司目标价及风险:中创新航目标价33.40港元基于2026年20.6倍市盈率 风险包括电池需求不及预期、研发挑战、竞争激烈等 [7][8] 宁德时代H股目标价621港元基于17.3倍2025年企业价值倍数 风险包括电动汽车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超预期等 [9][10] 亿纬锂能目标价93.9元人民币基于分类加总估值法 风险包括宏观经济需求疲软、电动汽车普及率放缓等 [12][13][14] 湖南裕能目标价57.9元人民币基于14.4倍2026年企业价值倍数 风险包括LFP正极出货量不及预期、单位毛利恶化等 [15][16] 其他重要内容 * 会议提及电动汽车普及率目前已突破50% [2] * 花旗指出其量化模型对某些股票给出高风险评级 但认为基于公司质素该评级并不合理 [10][13]
中科院物理所研发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问题,中国企业亮相北美电池展展示固态电池全链条技术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14 11:05
技术研发进展 - 中科院物理所团队联合多机构在硫化物电解质中引入碘离子调控技术,碘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形成富碘界面层,实现电极与电解质自主修复接触,无需外部加压装置 [1][2] - 采用新技术的原型电池经数百次循环后性能稳定,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可持续发展》期刊 [1][2] - 丰田汽车与住友金属矿山合作研发纯电动汽车用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重点解决硫化物电解质与正极界面稳定性问题 [2] 产业化与项目投资 - 太蓝新能源全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湖北潜江开工,项目总投资15亿元,规划建设两座电芯车间及PACK车间 [2] - 天铁科技联合杭州萧山创投基金、经开基金,出资3.015亿元投资欣界能源,用于建设10GWh锂金属固态电池工厂 [2] - 行业预计固态电池2025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普遍装车试验,丰田计划2027-2028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纯电动车型 [2] 市场表现与行情 - 本周(10月9日-10月10日)固态电池指数下跌3.3%,但2025年累计上涨54.2%,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7.3% [3] - 统计范围内的固态电池相关标的平均下跌3.2%,仅铝塑膜板块上涨,设备板块下跌5.6%,电解质复合膜板块下跌5.5% [3] - 本周涨幅前五标的为海科新源(+11.3%)、*ST威尔(+10.3%)、宝丽迪(+7.3%)、天际股份(+5.6%)、海辰药业(+5.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