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开源证券:新车型有望带动欧洲电车市场放量 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7:25
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欧洲9国新能源车销量达17.6万辆 同比增长41.2% [1][2] - 新能源车渗透率31.4% 同比提升8.3个百分点 [1][2] - 纯电动车(BEV)销量11.4万辆 同比增长32.3% 插电混动车(PHEV)销量6.2万辆 同比增长61.5% [2] 主要国家市场动态 - 德国BEV销量3.9万辆 同比增长45.7% PHEV销量2.4万辆 同比增长76.7% [3] - 英国重启BEV补贴 约25%车型获得补贴资格 BEV销量2.2万辆 同比增长14.9% PHEV销量0.98万辆 同比增长69.4% [4] - 法国BEV销量1.7万辆 同比增长29.6% 渗透率19.4%创年内新高 PHEV销量0.6万辆 同比下降5.0% [5] - 西班牙通过MOVES Ⅲ补贴计划和15%个税减免政策推动电动化转型 [6] 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 - 欧盟议会通过碳排放考核修正案 将2025年考核目标调整为2025-2027三年平均值 [1] - 车企陆续推出新一代纯电平台 新车型有望带动欧洲电车市场放量 [1] - 法国生态奖金补贴额度提升 社会租赁计划预计9月回归 [5] 产业链投资机会 - 锂电池领域推荐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欣旺达 [7] - 锂电材料领域推荐湖南裕能 涉及正极材料 隔膜 电解液等多环节 [7] - 电源电驱系统推荐威迈斯 富特科技 充电桩领域推荐通合科技 [7]
欧洲电动车销量月报(2025年8月):9国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3 11:06
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欧洲9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7.6万辆 同比增长41.2% [1][2]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1.4% 同比提升8.3个百分点 [1][2] - 纯电动车(BEV)销量11.4万辆 同比增长32.3% [1][2] -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6.2万辆 同比增长61.5% [1][2] 主要国家市场表现 - 德国BEV销量3.9万辆 同比增长45.7% PHEV销量2.4万辆 同比增长76.7% [2] - 英国BEV销量2.2万辆 同比增长14.9% PHEV销量0.98万辆 同比增长69.4% [2] - 法国BEV销量1.7万辆 同比增长29.6% PHEV销量0.6万辆 同比下降5.0% [3] - 法国BEV渗透率达19.4% 创年内新高 [3]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欧盟议会通过碳排放考核修正案 将2025年考核目标改为2025-2027三年平均值 [1][4] - 英国重启BEV补贴 约25%的BEV车型已获得补贴资格 [2] - 法国生态奖金补贴额度提升 社会租赁计划预计9月回归 [3] - 西班牙实施MOVES Ⅲ补贴计划及15%个人所得税减免延长政策 [3] 行业发展趋势 - 各车企为应对碳排放考核要求 陆续推出新一代纯电平台 [4] - 新车型推出有望带动欧洲电车市场放量 [4] - 西班牙正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汽车投资中心 [3]
电力设备行业点评报告:欧洲电动车销量月报(2025年8月):9国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20250923
开源证券· 2025-09-23 10:12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欧洲9国新能源车销量17.6万辆,同比增长41.2%,新能源渗透率达31.4%,同比提升8.3个百分点[5][14] - 欧盟碳排放考核修正案通过,考核时间线延缓但电动化趋势不变,新车型有望带动欧洲电车市场放量[7][39] - 多国政策支持(如英国重启补贴、法国社会租赁计划回归、意大利6亿欧元补贴)将持续推动电动化转型[5][6][15][33] 欧洲各国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德国**:8月BEV销量3.9万辆(同比+45.7%),渗透率19.0%;PHEV销量2.4万辆(同比+76.7%),大众集团电动化转型促进市场发展[5][16] - **英国**:8月BEV销量2.2万辆(同比+14.9%),渗透率26.5%;约25%的BEV车型已获得补贴资格,需求有望持续增长[5][20][23] - **法国**:8月BEV销量1.7万辆(同比+29.6%),渗透率19.4%;社会租赁计划9月回归,预计后续销量更强劲[5][24] - **瑞典**:8月新能源渗透率59.0%,BEV销量0.7万辆(同比-0.3%),PHEV销量0.5万辆(同比+32.9%)[28] - **挪威**:8月BEV渗透率96.9%,销量1.3万辆(同比+28.6%),低息促销及车型多样化推动需求[30] - **意大利**:8月BEV销量0.3万辆(同比+29.3%),PHEV销量0.5万辆(同比+99.0%);6亿欧元补贴计划推迟部分消费至9月[33] - **西班牙**:8月BEV销量0.7万辆(同比+160.8%),PHEV销量0.8万辆(同比+162.7%),新车型、促销及补贴共同推动转型[35] 投资建议细分领域 - **锂电池**: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受益标的中创新航、国轩高科[7][39] - **锂电材料**:推荐湖南裕能;受益标的包括富临精工、万润新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7][39] - **锂电结构件**:推荐铭利达;受益标的科达利、敏实集团、和胜股份[7][39] - **电源/电驱系统**:推荐威迈斯、富特科技;受益标的欣锐科技、黄山谷捷[7][39] - **汽车安全件**:受益标的中熔电气、浙江荣泰[7][39] - **充电桩及充电模块**:推荐通合科技;受益标的盛弘股份、优优绿能[7][39]
科力远: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约为49.17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7:35
公司财务与担保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达49.17亿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178.97% [1]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担保总额为42.6亿元 占归母净资产的155.05% [1] - 当前公司市值为106亿元 [1] 业务收入结构(2025年1-6月) - 动力电池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30.14% [1] - 民用电池业务收入占比29.76% 与动力电池业务规模相当 [1] - 镍矿产品收入占比13.66% 锂电材料占比7.0% 储能收入占比6.31% [1] - 贸易业务收入占比9.26% [1]
科力远:9月1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8:41
公司财务动态 - 公司以通讯方式召开第八届第二十次董事会会议审议注册发行中期票据议案 [1] - 公司当前市值达108亿元 [1] 业务收入结构 - 动力电池业务收入占比30.14%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1] - 民用电池业务收入占比29.76%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 [1] - 镍矿产品收入占比13.66% 锂电材料收入占比7.0% 储能收入占比6.31% [1] - 贸易业务收入占比9.26% [1]
道氏技术股价跌5.16%,中邮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5万股浮亏损失6.7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14:15
股价表现 - 9月19日股价下跌5.16%至24.82元/股 成交额15.63亿元 换手率8.98% 总市值194.15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其他业务47.44% 锂电材料34.70% 碳材料9.00% 陶瓷材料8.85% [1] - 业务范围涵盖建筑陶瓷釉面材料 新能源材料 商业保理业务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中邮绝对收益策略定期开放混合基金持有5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88% 为第一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6.75万元 最新规模4507.02万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15.09% 近一年收益11.41% 成立以来收益4.5%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姚艺任职2年356天 管理规模35.22亿元 最佳回报14.32% 最差回报1.01% [3] - 基金经理邢儒风任职19天 管理规模4506.03万元 任职回报0.67% [3]
道氏技术跌2.01%,成交额6.1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363.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4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盘中下跌2.01%至25.39元/股 成交额6.18亿元 换手率3.52% 总市值198.6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363.86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9.42%和9.71%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76%和28.90% [1] - 年内累计上涨89.0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0.43%/+16.74%/+52.31%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其他业务47.44% 锂电材料34.70% 碳材料9.00% 陶瓷材料8.85% [1] - 公司主营建筑陶瓷釉面材料及技术服务 同时开展新能源材料和商业保理业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池化学品 概念板块涵盖氢能源/石墨烯/宁德时代概念/锂电池/新能源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54亿元 同比减少11.64%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3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08.16%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41万户 较上期微降0.52% [2] - 人均流通股9273股 较上期增加3.51%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多家ETF增持: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205.58万股至722.09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78.62万股至710.11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增持140.21万股至425.93万股 广发中证1000ETF增持108.42万股至343.01万股 [3]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78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3.85亿元 [3]
拟12.54 亿元收购实控人资产,天华新能加码锂矿资源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15 20:19
交易概述 - 天华新能拟以12.54亿元收购实控人裴振华持有的苏州天华时代75%股权 交易完成后苏州天华时代成为控股子公司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 - 公司曾于2023年5月筹划收购标的60%股权 但因锂矿项目推进进度影响导致交易条件未成熟 于2024年4月终止收购 [1] - 收购核心目的是将实控人锂矿资源投资开发转入公司体内 并消除潜在同业竞争风险 [1] 标的公司情况 - 苏州天华时代成立于2021年8月 主要从事锂矿资源投资开发 与天华新能新能源锂电材料业务形成协同 [1] - 股权结构中裴振华持股75%为第一大股东 宁德时代持股25% [1] - 截至2025年6月底 苏州天华时代总资产18.16亿元 净资产16.71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0 净利润8643.7万元 主要来源于坏账准备冲回和闲置资金理财收益 [2] 股权关联关系 - 宁德时代除持有苏州天华时代25%股权外 还持有天华新能491.59万股 占总股本0.59% 位列第七大股东 [1] - 宁德时代同时是天华新能子公司天宜锂业的二股东 [1] - 实控人裴振华通过宁波联创持有宁德时代6.46%股份 位列第四大股东 [2] 公司经营表现 - 天华新能营收从2022年170.3亿元降至2024年66.08亿元 净利润从65.86亿元下滑至8.48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58亿元 同比下降6.88% 归母净利润-1.56亿元 较去年同期8.35亿元出现大幅亏损 [2] - 锂电材料产品上半年营业收入30.46亿元 同比下降8.14% 毛利率2.49% 同比下降15.42个百分点 [2]
科达制造分析师会议-20250912
洞见研报· 2025-09-12 21: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科达制造展开调研,涵盖公司经营现状、业务发展及未来规划等方面,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海外建材业务,未来将聚焦主业,优化业务结构与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23][24][29] 各部分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科达制造,所属行业为专用设备,接待时间为2025年9月12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边程等 [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通过线上参与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19] 主要内容资料 - 资产减值计划:今年上半年计提1.16亿元,应收账款及存货减值已充分反映资产情况,F.D.S. Ettmar存量商誉已全部计提 [23] - 下半年经营预期:海外建材业务新项目点火出砖贡献增量,陶瓷机械业务二季度接单恢复将支撑业绩,锂电材料等培育业务发展良好 [23] - 2025年H1业绩增长原因:营收81.88亿元、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49.04%、63.95%,主要增长来自海外建材业务,营收37.71亿元,同比增长约90%,净利润占比42% [24][25] - 配件耗材业务:上半年增长,占陶机业务营收比重上升,墨水业务增长好,土耳其工厂投产及全球布局将延续增长 [25] - 海外建材业务产能:在7国拥有11个生产基地,运营21条建筑陶瓷产线等,形成年产超2亿平方米建筑陶瓷等产能,2025年上半年产量可观 [25] - 海外建材业务品牌运营:瓷砖“特福”有广泛认知,培育高端品牌“Micasso”;洁具以“Frencia”拓展市场;玻璃沿用“特福”品牌 [26] - 海外建材板块负债:上半年优化融资结构,负债率下降,未来将平衡负债与经营,控制规模与风险 [27] - 陶瓷机械设备增长展望:下游需求有望回暖,公司将提升海外业务规模,推进配件耗材协同,进行跨行业应用 [29] - 布局其他赛道计划:聚焦主业,暂不开辟新领域,考虑主业内产业链延伸等机会 [29] - 蓝科锂业成本:碳酸锂成本低且环比下降,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31%,未来将优化成本与提升效率 [29][30] - 海外建材产品价格展望:瓷砖均价有望延续提升,玻璃价格维持较好水平,将优化销售结构与降本增效 [30][32]
道氏技术:公司多板块布局在导入客户时优势突出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17:42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多板块布局在导入客户时优势突出 碳材料板块和锂电材料板块下游客户主要为电芯厂 [1] - 已合作客户群体存在对公司其他板块产品的潜在需求 例如硅碳负极客户可能同时需要单壁碳纳米管及电解质材料 [1] - 依托前期合作积累的信任基础与合作经验 可大幅缩短客户开发导入周期并降低合作成本 [1] 技术赋能与客户合作 - 公司布局"AI+材料" 通过参股公司芯培森的APU芯片为下游客户材料研发提供算力支撑 [1] - 帮助客户缩短研发周期 优化材料配方 提供"材料供应+研发赋能"的双重价值 [1] - 这种双重价值可进一步深化与客户的合作绑定关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