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elecommunications
icon
搜索文档
Inseego Strengthens Carrier Partnerships with Addition of Two Industry Leaders to Sales Team
Globenewswire· 2025-05-20 20:05
文章核心观点 - Inseego公司任命两位行业领袖加入运营商销售团队,以加速增长和创新,满足无线宽带解决方案的需求,加强与北美运营商客户的合作 [1][4] 公司动态 - 公司宣布任命两位行业领袖加入运营商销售团队,他们将担任副总裁,助力推进公司在移动宽带和企业FWA解决方案方面的领导地位 [1][2] - 公司首席商务官表示,新领导将使公司解决方案与运营商需求相匹配,巩固公司作为移动网络运营商首选合作伙伴的地位 [4] - 公司有望满足无线宽带解决方案的增长需求,加强与北美运营商客户的合作,重申提供创新、可靠和安全解决方案的承诺 [4] 新领导信息 - Jim Berridge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高管,曾在诺基亚、NetComm Wireless和中兴等公司担任高级领导职务,擅长使销售策略与业务目标保持一致,推动销售增长 [6] - Steve Linke拥有超25年电信行业经验,曾在移远通信、Inseego、Verizon等公司任职,擅长使创新无线解决方案与客户需求相匹配,推动企业市场收入和销售增长 [6] 公司介绍 - Inseego是5G企业云广域网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导者,其4G、5G和云平台拥有数百万终端客户以及数千家企业和中小企业客户 [5] - 公司的5G边缘云结合了5G技术、云网络功能和智能边缘应用,通过5G网络连接分布式站点和员工,保障企业数据安全,提高业务运营可见性 [5]
Nokia trials 5G technology during Joint Viking military exercise in Norway
Globenewswire· 2025-05-20 15:0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与行业伙伴合作在挪威军事演习中测试5G技术,其5G技术助力演习成功,增强了挪威武装部队应对复杂联合作战的能力,体现了公司在国防领域的进展 [1][5][6] 分组1:演习情况 - 公司在挪威“联合维京2025”军事演习中测试5G技术,其技术为多国现场人员提供先进国防应用,增强态势感知并促进军事单位间无缝合作 [1] - 演习在挪威北极圈以北的巴杜福斯举行,有来自9个国家超1万名士兵参与,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加强军事合作、支持北约北部侧翼保护及测试挪威接收盟军增援的能力 [3] 分组2:公司解决方案 - 公司解决方案包括5G AirScale无线电产品和针对国防应用调整的5G独立核心技术,其5G通信平台让军事人员获取实时战场情报,助力更快决策,指挥层利用数据提升态势感知、简化行动并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2] 分组3:合作情况 - 挪威国防物资局与挪威移动运营商合作,挪威能源和电信集团Lyse与公司达成战略协议,以增强挪威战术通信解决方案 [4] 分组4:技术优势及评价 - 公司与行业合作基于商业技术开发创新国防解决方案,如先进软件功能使5G系统在GNSS拒止环境中运行,下一代无线电设备尺寸、重量和功率减小,其5G技术对演习成功起关键作用 [5] - 5G提供的可扩展、安全可靠的连接对加强国防部队战术通信能力有重要作用,此次演习证明公司在国防领域持续进步,凸显挪威武装部队在战术行动中部署先进通信技术的领先地位 [6] 分组5:公司简介 - 公司是B2B技术创新领导者,开创可感知、思考和行动的网络,通过知识产权和长期研究创造价值,旗下诺基亚贝尔实验室获奖且庆祝成立100周年 [8] - 公司高性能网络具有开放架构,能无缝集成到任何生态系统,为全球服务提供商、企业和合作伙伴所信赖 [9]
任正非的远见从何而来?明白1点,普通人也能让自己具备预见性!
搜狐财经· 2025-05-20 10:37
企业家远见与战略规划 - 任正非作为华为创始人的前瞻性和决断力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其顶层设计使华为在行业寒冬前做好准备[1] - 战略规划的核心在于"当前必须做什么以应对不确定未来",时间尺度差异导致企业行为与结果分化[3] - 华为2012实验室案例显示公司早在2010年就布局ICT领域基础技术纵向整合,通过长期投入构建核心能力[7] 企业决策机制 - 决策者核心任务包括防范未来风险与提前布局机会,任正非在处理器和系统领域的早期投入避免被动局面[6][7] - 企业家直觉源于对事物的深度理解,比常规分析更具决策价值,体现为洞察力与当机立断能力[9] - 领导者的方向把控与节奏掌握是关键素质,需在灰度中平衡胆识与审慎[9] 能力建设路径 - 华为通过十年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厚积薄发,区分大账小账避免战略短视[4] - 预见性能力可通过后天修炼获得,包括持续学习、一线调研和深度思考[10][11] - "静以修身"方法论强调通过沉淀认知本质规律来培养商业洞察力[12] 企业竞争哲学 - 平庸企业与卓越企业的本质区别在于急功近利与长短利益平衡的差异[3] - 技术领跑阶段比追赶更困难,需建立正确技术假设以避免北电、MOTO式衰退[7] - 商业竞争永恒存在,缺乏前瞻性布局将导致系统性失败[6]
算力周末迎利好,计算机ETF(159998)、云计算沪港深ETF(517390)震荡回调,机构建议持续关注AI产业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14:17
市场表现 - 5月19日午后三大指数盘中跌幅收窄,沪指一度翻红,计算机等板块维持震荡走势 [1] - 计算机ETF(159998)跌幅收窄至0.46%,溢折率0.02%,盘中频现溢价交易 [1] - 成分股中朗新集团逆市涨超5%,航天信息、广联达等跟涨 [1] - 云计算沪港深ETF(517390)回调跌超1% [1] ETF产品跟踪 - 计算机ETF(159998)跟踪中证计算机指数(930651.CSI),选取涉及信息技术服务、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电脑硬件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分股 [1]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海康威视、科大讯飞、金山办公、恒生电子、润和软件等计算机龙头 [1] - 云计算沪港深ETF(517390)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指数(931470.CSI),同时布局港股的互联网企业,A股算力企业和A股的计算机龙头 [1] 行业动态 - 我国正式启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由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推进 [1] - 2025世界电信与信息社会日纪念活动暨国际电信联盟160周年活动在江西南昌举行 [1] 运营商资本开支 - 近三年国内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年降较为明显,但结构上有所优化 [2] - 中国电信明确表示2025年资本开支占收比将有明显下降 [2] - 三大运营商2025年指引显示算力投资保持增长或稳定趋势,表明其布局AI的决心 [2] 云计算与AI发展 - 云计算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石,在AI加速催化下再次迎来边际变化,应用潜力显著提升 [2] - 三大运营商角色将被重新定义,目前在云建设方面均有深度布局 [2] - 国内科技大厂大力投入AI基础设施,海外主流AI应用持续兑现业绩,AI开始对业务产生实质性贡献 [2] - 云计算厂商有望迎来一轮量价齐升的盈利周期,公有云领域重视龙头产业链 [2]
研报 | AI浪潮驱动数据中心互连应用崛起,预估2025年全球市场产值年增14.3%
TrendForce集邦· 2025-05-19 11:51
生成式AI与DCI技术发展 - 2025年全球主要电信商如SK Telecom、Deutche Telekom将针对一般用户推出代理式AI服务 [1] - 数据中心互连(DCI)技术产值预计2025年增长14.3%至超400亿美元 [1] - DCI技术通过连接多数据中心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缓解AI运算负载 [3] DCI技术部署现状 - 美国Ciena与电信商Telia、e&、Arelion合作部署Wavelength Logic6 Extreme方案 [3] - Nokia在沙特阿拉伯和越南拓展业务,与Viettel合作采用PSE-6s光引擎实现Terabyte级传输 [3] - 电信商数据中心光收发模组方案正从400G升级至800G和1.6T [3] DCI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厂商聚焦雷射光源元件、光调变器、光纤缆线等开发 [4] - 中游由Cisco、Nokia、中际旭创等光通讯交换器及模组厂商主导 [4] - 下游DCI方案厂商如Ciena接收中游供货 [4] 相关行业活动与研究 - 6/10将举办TrendForce 2025半导体产业高层论坛探讨新趋势 [8] - AI芯片自主化进程加速,云端巨头竞相自研ASIC [10] - 2024年全球前十大封测厂商营收合计415.6亿美元,同比增长3% [12]
浙江移动携华为发表517电信日活动专题演讲
环球网资讯· 2025-05-19 11:50
智算产业升级与国产化布局 - AI行业呈现"智算哑铃态"发展趋势,应用场景与算力需求双向爆发,基础模型架构逐步收敛[3] - 公司依托华为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构建覆盖算法开发、训练加速、推理部署的全栈国产化智算能力[3] AI工程化能力建设 - 自主研发AI工程化平台集成应用中心、模型中心、数据中心三大功能模块,首批支持MCP服务,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5] - 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实现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汇聚流通,为大模型提供合规、精准、可溯源的训练数据生态[5] - 构建AI+DICT交付体系,组建超百人工程化团队,打造一站式AI+解决方案,协同生态推动业务规模化拓展[5] 行业标杆案例实践 - xx海关项目基于昇腾AI算力底座开发AI政务助手,优化入库文档处理、问题段落重排算法(QPR)和Group-Weighted Rerank算法,解决多阶段协同与效果评估难题[9] - xx人民医院项目通过多模态AI医疗系统融合超声影像、病理报告与基因数据,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别准确率提升30%,分析时间缩短至10s以下[9] - xx电力项目创新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技术,通过PiSSA微调方法使监督效率提升60%,专业术语识别准确率达95%[9] 技术生态与未来规划 - 公司将在基础设施层和服务能力层持续创新,应对生成式AI算力革命[10] - 未来计划深化与华为及生态伙伴的技术共研与生态共建,推动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10]
周末利好!算力互联网大消息!绩优潜力股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07:41
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 -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启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面向通算、智算、超算及云、边、端等公共算力资源,实现自有算力与社会算力的互联[2] - 已完成131家企业499个算力资源池的资源标识,汇聚111.3EFLOPS智能计算资源,用户可按"卡时"灵活购买算力[2] - 算力互联网将加快在重点区域与行业部署,强化互联能力,攻关关键技术,完善标准体系,形成示范效应[2] 算力互联网发展现状 -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2024年7月国内首个算力互联公共服务平台上线,推动算力互联互通[3] - 已建立算力调度、数据流动、算力标识等关键技术标准体系,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试验业务,完成任务调度近300次[3] - 算力资源分散且缺乏统一标准,不同运营商和企业算力难以协同调配[3] 算力互联网的意义 - 整合分散算力,促进普惠化,提高用算效率,推动AI应用及产业数智转型[4] - 通过算力插件、算力网关等技术实现不同形态算力并网接入和云化多租复用[4] 算力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达1037.3EFLOPS,2028年突破2781.9EFLOPS,2025-2028年复合增长率超35%[5] - 算力概念股2024年整体营收同比增长9.85%,净利润同比增长9.46%,增幅创近3年新高[5] 主要公司表现 - 三大运营商2020-2024年营收及净利润连续5年增长,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自有智算规模分别达29.2EFLOPS、35EFLOPS、17EFLOPS[7] - 同方股份、中际旭创2024年净利润增幅超100%,莲花控股算力服务业务收入8064.34万元,同比增长10447.11%[7] 绩优潜力股 - 15只概念股2024年盈利且机构预测2025-2026年净利润增幅超20%,2025年前瞻PE较当前折价超20%[8] - 天孚通信、润泽科技、光迅科技2024年股息率居前,13只概念股过去3年实施分红[9] - 天源迪科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幅超200%,英维克预测增幅超35%,中科曙光推动算力、算法、数据协同[8][9]
大厂资本开支解析,Computex大会前瞻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TMT 行业、通信行业、算力租赁行业、光模块行业、AI 芯片行业、AIDC 产业链、AI 终端市场、通信设备行业、光纤产业、光纤光缆行业、MPO 市场、空芯光纤产业 - **公司**:华为、中兴通讯、英伟达、有方、红景、润建、新易盛、迈特、奥克、剑桥科技、联特科技、光迅科技、汇绿生态、云天科技、太阳诱电、太辰光、阿里巴巴、腾讯、联发科、ASAHI、奥杰、新源、润泽万国、数字互联、奥飞、润泽光环、万国数据互联、广和通、美格智能、高通、鸿海、兆龙互联、德科立、瑞可达、露笑科技、英维克、东阳光、长飞、亨通、中天、烽火、川飞、博创科技、仕佳光子、太阳光、康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通信板块投资机会**:当前通信板块投资机会较好,尤其海外市场 虽年初至今表现弱、排名靠后,但一季度业绩云端增长快、机构持仓低 如华为和中兴年初资金涨幅跌约 20%,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 50 - 60%略超预期 新考核规定加强核心权重配置,机构持仓低于市值占比,并购重组新规带来机会 建议关注海外餐厅及国内链条核心公司[1][3] 2. **海外算力光模块公司前景**:前景值得关注 四月底到五月初是配置窗口期,关税影响缓解,交易层面筹码和持仓低、胜率高 行业投资逻辑从交易转向产业链跟踪,预计 2026 年预期不断上修成为一致性预期[1][4][5] 3. **国内算力租赁市场发展趋势**:2025 年是大规模上云元年,在阿里 3800 亿及腾讯资本开支预期下,算力租赁成互联网大厂重要补充 可应对高端 GPU 出口限制及业务波动风险,优化现金流和应对技术迭代,算力资源将成刚性需求[1][6] 4. **国内算力基础设施优势公司**:英伟达、有方、红景、润建等公司有充足渠道资源、融资能力和行业经验 2024 年底到 2025 年 1 - 2 月,能落地产生收入和利润的公司股价有明显反应,应重点关注[1][7] 5. **AI 芯片迭代对企业影响**:AI 芯片迭代快,如从 A100 到 H100 再到 B200 企业采用租赁形式可灵活应对技术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大量资本投入,优化现金流,确保使用最新技术,提高竞争力[9] 6. **2026 年光模块市场规模和增速预期**:2026 年 800G 光模块出货量或超三千万只,1.6T 接近四百万只,400G 达千万只级别 市场规模预计保持 4% - 57%增速,增强投资者对 AI 领域投资信心,促使上市公司上修 EPS 和估值[9] 7. **值得关注的公司和指标**:关注互联网大厂交换机采购(尤其是以太网交换机)及光模块上游物料公司订单 新易盛在估值、位置、业绩确定性方面表现突出,二线供货厂商迈特、奥克等有进入海外市场基础,还有剑桥科技等公司值得关注[10][11] 8. **光芯片及相关物料需求表现**:2026 年硅光芯片需求旺盛,硅光模块及相关物料交付压力大 国内云天科技等企业进展良好,无源器件公司太阳诱电和太辰光值得关注[12] 9. **阿里巴巴资本开支及云业务表现**:2025 年一季度资本开支约 246 亿元,同比增 113%,虽环比减少但需求强劲 已签约未计提资本性支出承诺总金额 453 亿元,同比增近 200% 阿里云集团季度收入增长率提至 18%,AI 推动云业务发展[2][13] 10. **腾讯资本开支及云业务表现**:本财季资本开支约 275 亿元,同比增 91%,环比下降但行业状况类似 腾讯云 AI 相关收入同比快速增长,源于客户对 GPU、模型 API 及平台整体解决方案需求增加,AI 促进高质量收入增长[2][14] 11. **云厂商在 AI 领域资本开支和布局**:虽受 GPU 供应问题影响,但云厂商在 AI 领域资本开支和布局仍积极 本周云业务及云厂商业绩交流会显示,对 AI 投入信心、节奏和实现方式未变,仅短期落地及数字受影响,国内产业链有望受益[15] 12. **AI ASIC 发展现状**:海外联发科为谷歌设计下一代 TPU 产品预计 7 月流片,ASAHI 三纳米相关 AI 芯片下半年流片,海外在 3 纳米技术上升级迭代,特定任务和专用需求推动 ASIC 需求 国内厂商因外部环境有芯片供应限制,通过提升 AIN 比例解决,如腾讯增加 AI 加速卡选择 2025 年是国内 AI ASIC 重要落地节点,涉及奥杰、新源等公司[16][17] 13. **国内 AIDC 产业链发展趋势**:国内 AIDC 板块受行业贝塔波动影响明显 2025 年一季度,头部互联网厂商签约智算中心订单超 2GW,头部 IDC 公司有超 100 兆瓦大单落地,加紧建设计算中心并缩短交付周期 库存消化后,新订单更多落在第三方 IDC,第三方 IDC 产业链受益,如奥飞、润泽光环、万国数据互联等公司[18] 14. **AI 终端市场发展情况**:2025 年一季度以来,广和通、美格智能等终端厂商密集发布新产品与方案,与国内大模型公司合作 二季度细分方向 AI 产品批量出货,随着产品落地、订单加速和大厂推进布局,量级将环比增长 通信模块公司触达市场空间打开[19] 15. **2025 年第一季度通信行业重点持仓情况**: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国产 AI 公司持仓比例提升,市场关注度提高 需持续关注重点公司招标、订单落地及业绩对经营增长的影响[20] 16. **台北电脑展(Computex)关注要点**:英伟达黄仁勋将发布多项技术创新与合作,预计完善 DIO、CPU、IOG 等技术路径并纠正标准误差 英伟达将阐述下一代 GPU 平台技术路径变化,介绍 CPU 交换机进展、出货节奏,以及 GB200 和 GB300 进展 高通讨论 AI PC 及物联网终端新进展,鸿海介绍 GB200、GB300 工厂努力及 AI factory 动作 参展商还有消费电子硬件、物联网、机器人方向公司,如兆龙互联、广和通等[21][22][24] 17. **谷歌 IO 大会期待发布内容**:5 月 21 日举行,围绕安卓生态系统演讲 硬件方面可能提到自研 TPU 平台及光交换机组成的光网络,介绍 IM 光模块推理芯片部署情况 软件方面涉及 GPT - 3 模型改动,如超长上下文或轻量级模型 G1.5 fresh 等,还展示 AI 搜索、开发者工具等领域应用 TPU 硬件方案[25] 18. **通信设备行业重要趋势和新技术方向**:海外链明年需求比今年好,大咖演讲坚定市场信心 技术方向包括 CPO(英伟达 Rubi 下一代交换机采用)、OCS(谷歌采购相关部件,关注德科立、光迅科技等)、ACC(关注瑞可达、露笑科技等)、液冷技术(关注英维克、东阳光等)[26] 19. **光纤产业重要调研发现**:运营商两个集采显示对光纤需求持续增长,产业链对未来发展预期积极 MPO 跳线有新调研发现,通信设备行业整体向好,为企业提供机会与挑战[27] 20. **中国移动和广东移动光纤采购情况**:中国移动集采规模约 0.99 亿公里,较 2023 年降约 8%,市场认为需求稳定 裸纤价格 57.4 元每千公里,同比降 18.5%,实际交付价格预计 20 元左右,降幅低于预期 头部厂商长飞、亨通、中天、烽火占较高份额 广东移动空芯光纤采购招标披露价格,推动产业化初期发展[28][34] 21. **光纤光缆行业未来增长点**:国内电信侧 9,954E 光纤需求预计显著增长,2025 年需求 600 - 700 万公里,收入约十亿元 654E 光纤门槛高,长飞等四家厂商有竞争力,毛利率六七十个百分点,净利率约 20%,弥补普安业务下滑 海外市场中国厂商出口量持续增长,2025 年前三个月累计出口量同比增 45%,出口目的地包括拉美、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头部厂商在海外布局[29] 22. **多模光纤发展前景及与 AI 及 MPO 行业关系**:多模光纤是 MPO 连接器重要组成部分,占成本约 40% 高端 OM3/OM4 供不应求,生产工艺复杂,扩产周期约 18 个月 2025 年需求预计大幅增长,但国产产能不足,存在机会推动企业盈利能力提升[30] 23. **光纤制造企业超额利润情况**:具备多模供给能力且能扩产的企业有望获超额利润,如川飞、烽火 下游 MPO 厂商中,能保证光纤供应的企业确保订单交付,占据市场份额和话语权优势,如博创科技、仕佳光子、太阳光[31] 24. **国内 MPO 市场 2025 年变化**:国内优质 MPO 产能紧缺,厂商倾向海外业务致国内供给紧张 2025 年国内资本开支增长,多模产品价格上涨,市场格局变化,除老牌玩家外,光迅有 MPO 储备,收入和利润可能有弹性[32][33] 25. **空芯光纤产业 2025 年发展趋势**:广东移动空芯光纤采购招标披露价格,运营商接受并推动产业化初期发展 2025 年国内运营商 CSP 项目预计快速落地,有能力交付的厂商如长飞将在通信光纤商业部署中占重要位置[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可能出现结构上的节奏变化,具体细节可私下交流[35]
助力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算力互联网建设启动
选股宝· 2025-05-18 22:45
行业动态 -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启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联合30余家产学研单位,以"技术试验+生态共建"为核心开展体系架构研究,并率先实现运营商自有算力与全国分散社会算力的互联,目标使用户便捷调用通算、智算、超算及云边端资源 [1] - 算力互联网是现有互联网升级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通过统一算力标识、增强异构计算与弹性网络能力,实现算力资源的智能感知与随需获取,其本质是将分散算力资源互联成逻辑上的"一张网",重塑供给与使用模式 [1] - 算力互联网被视为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的核心方向,未来随着标准完善与应用场景拓展,算力将像水电一样成为社会基础服务,为人工智能、工业4.0等新质生产力提供底层支撑 [1] 公司进展 - 鸿博股份自研"英博云"平台,集成算力调度、存储方案、集群监控等核心技术 [2] - 拓维信息作为华为昇腾生态核心伙伴,联合开发AI服务器及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2]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速 将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央视新闻· 2025-05-18 09:23
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 - 我国将推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算力网络,实现算力资源互联互通[1] - 算力互联网是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上"升级改造"形成的新型设施,能像互联网连接信息和设备一样实现算力资源互联互通[1] -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信通院已联合启动算力互联网建设工作[1] 算力资源分布与标识 - 算力互联网试验网验证平台可查询智能算力、通用算力、超级算力的算力资源及其在各地的分布情况[2] - 验证平台可查询算力卡类型和数量,并能按照具体需求寻找和匹配相应的算力服务[4] - 已完成131家企业499个算力资源池的资源标识,汇聚每秒111.3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的智能计算资源[6]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全国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90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6] - 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更加优化[6] 城域毫秒用算行动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产业伙伴发起"城域毫秒用算"行动,实现算力中心、算力资源接入时间控制在1毫秒以内,算力应用服务时间在10毫秒量级[7][8] - 重点加强赋能新型工业化创新应用,拓展AI+工业质检、工业仿真设计等场景应用[8] - 面向金融、交通、教育、医疗等行业,挖掘AI视频监测、AI辅助教学等典型应用场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