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果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南农晨读 | 大鳌虾
南方农村报· 2025-05-19 08:31
广东荔枝产业 - 广东荔枝迎来上市季 省农业农村厅协调解决"产、供、销、运"各环节堵点 [4][5] - 高州市将拍卖贡园荔枝古树"千手观音"采摘权 2025年活动由市政府主办 旨在提升荔枝文化品牌价值 [20][21][22] - 茂名高州贡园荔枝曾拍出138万元高价 成为当地重要农业名片 [20][21] 农产品电商乱象 - 短视频平台存在伪农技专家 销售冒用备案号的水溶肥等不合规产品 [8][9] - 平台监管缺位导致伪专家泛滥 农户购买后对农业生产造成实际损失 [10][11] 特色农产品活动 - 汕头潮阳举办杨梅季系列活动 推动"潮阳乌酥"品牌建设与农文旅商融合 [25][26][33] - 陆河县首届斗茶大赛评选出四大茶王 涉及绿茶、红茶及单丛茶等品类 [35][38][39] 农业灾害事件 - 茂名高州因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 造成2人死亡1人失联 多部门联合救援 [15][16][17] 岭南文化推广 - 593岁"盐步老龙"龙舟出水 活动与十五运会赛事宣传相结合 [12][13] 气象影响 - 广东持续雷雨天气 清远、韶关等地局部有暴雨 粤东气温达35℃ [43][44][46]
迎接荔枝味的夏天!广州地铁上新“茂名荔枝”
南方农村报· 2025-05-18 23:00
茂名荔枝产业概况 - 全球最大优质荔枝生产基地 拥有六大产业优势 包括历史最悠久(千年古荔枝树102棵) 面积最广(种植面积超140万亩) 产量最大(占广东1/2 全国1/4 世界1/5) 品种最全(80多个品种) 品质最优(获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奖项) 产业最强(总产值超120亿元) [9][10][11][12][13] - 已建成1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 拥有国家级荔枝种质资源圃 中国荔枝博览馆等产业平台 连续五年承办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 [16][17] - 产业实现全链式发展 涵盖生产 加工 科技 品牌 营销 拥有荔枝加工企业500多家 年加工荔枝5万多吨 精深加工产品超30个 物流企业34家 电商企业4500家 年电商销售超7万吨 可实现24小时全国配送 [19][20][21] 品牌营销活动 - 5月15日至6月11日在广州地铁1/2/3/5/6号线多个站点投放"茂名荔枝"广告 覆盖荔枝成熟上市关键期 [3][4][8] - 5月19日将举办"2025年茂名荔枝嘉年华" 活动包括文化讲座 十万电商联合推广 高速服务区荔枝大卖场 发放消费券等营销举措 [24][25][26][27][28] - 本次营销是"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行动 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 [22][23]
遂溪仙品荔进湾区!解锁夏日第一口甜
南方农村报· 2025-05-18 23:00
行业概况 - 遂溪县荔枝产业作为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实践案例,通过品牌升级、文化赋能和全链营销创新,探索从"土特产"到"新消费"的转型路径 [4][5] - 遂溪县荔枝种植面积达10万亩,预计2025年产量突破3.5万吨,较其他产区早上市15天以上,抢占市场先机 [14][15] - 遂溪仙品荔富含硒元素,具有早熟、清甜、不上火的特点,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10][11][12] 产品特性 - 仙品荔特指种植于遂溪县乌塘镇河谷地带的"海水荔枝",主要品种包括妃子笑、白糖罂、桂味等优质品种 [10] - 得益于海水渗透河谷的独特地理优势,产品具有清甜爆汁、核小的特点,消费者反馈既能尝鲜又有营养 [8][9][11] - 乌塘镇湛川河谷现存百年古荔树,树龄最长超330年,3株古荔树果实采摘权被拍出170万元高价 [40][41][43] 营销策略 - 采用"互联网+乡村振兴"模式,乌塘镇300多名荔农开设小红书账号300多个,发布种草笔记1000多条,实现全网营销 [30][31] - 网络达人进行带货直播向全国推介,线下进入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山东等主要消费市场的商超渠道 [20][32] - 广东胜佳超市计划采购80吨仙品荔,较去年翻一番,预售量突破4500吨(占总产量30%),预售金额近亿元 [33][34][35] 市场表现 - 田间收购价同比上涨20%,产品被市场称为"火红荔",显示出强劲的价格走势 [36] - 通过打造"荔枝+文旅"农旅融合模式,推出主题精品文旅路线,吸引周边游客自驾采摘 [44][45] - 越秀区与遂溪县建立对口帮扶关系,驻镇工作队为仙品荔进湾区牵线搭桥,推动消费帮扶 [48][49][50]
今年东山枇杷减产三分之一:当地加码文旅转型,国际化提速
第一财经· 2025-05-18 19:26
枇杷产量与价格 - 今年枇杷产量受气候影响同比下降约30% [1][5] - 枇杷收购价同比上涨20% [1][5] - 单户最大种植户年产量约1.2万斤,较往年减少30% [5] 文旅融合转型 - 东山镇首次举办太湖东山枇杷文化旅游季,采用"传统民俗+亲子互动+夜间经济"组合 [4] - 通过"民宿+农家乐+采摘"联动套餐延长游客消费链条 [4] - 亲子家庭客群占比从22%提升至35% [11][12] - 5月1日至4日东山民宿入住率高达92%,部分精品民宿提前一周售罄 [12] - 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5天延长至2~3天,带动餐饮、农产品消费增长超30% [12] 电商与销售渠道 - 线上销售占比65%,电商、微商成为主渠道 [6] - 2024年全镇枇杷物流寄件195.7万单,同比增长209.6% [6] - 物流货量约6829吨,占比66.5% [6] - 顺丰速运投入500余名揽收人员,增设临时揽收点90余个 [6] - 部分农户因供不应求无需通过电商开拓销路 [10] 品牌与附加值 - 优等果率从65%提升至78%,优质果溢价达30% [5] - 推出白沙枇杷品牌IP形象及系列文创产品 [5] - 农户通过民宿、农家乐直销枇杷,利润提升50% [12] - 杨梅采摘游带动单价从8元/斤提升至15元/斤 [12] - 计划开发枇杷膏、果脯等产品,目标将附加值提升50%以上 [12] 经济数据 - 2024年东山镇农业产值8.5亿元,其中枇杷产值5.23亿元 [13] - 2024年接待游客3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17亿元 [13] - 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66亿元,同比增长6.6% [16] - 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43.9亿元,同比增长10.5% [16] - 2025年一季度工业投资完成1.08亿元,同比增长36.7% [16] 出口与国际市场 - 东山枇杷出口至迪拜、日本和韩国等地 [15] - 出口量占总产量不到1% [15] - 冷链运输成本占出口总成本的25% [15] - 尝试"轻冷链"模式,损耗率从15%降至8% [15]
时令水果冲击,盘面延续回落
国信期货· 2025-05-18 10: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苹果期货主力合约AP2510延续回落略有反弹,全国冷库苹果剩余总量处近五年最低,陕西存储商惜售要价高,山东出货意愿增强,当前苹果进入销售淡季,时令水果冲击下游需求,出货速度放缓,一季度出口表现良好但后续或放缓,短期操作建议暂时观望 [8][13][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苹果期货主力合约AP2510延续回落,略有反弹 [8] 供给端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15日,全国冷库苹果剩余总量165.82万吨,处近五年历史最低,山东产区冷库剩余量95.16万吨,陕西产区冷库库存量44.72万吨 [13] - 陕西产区存储商惜售情绪普遍,要价偏高;山东产区存储商出货意愿增强 [13] 需求端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15日,全国冷库库存比例约为12.55%,环比降1.92个百分点,同比降9.82个百分点,去库存率为80.27% [18] - 当前苹果进入销售淡季,时令水果冲击下游需求,客商高价采购积极性下滑,电商平台销售量降低,产区出货速度放缓 [18] - 2025年3月鲜苹果出口量约9.61万吨,环比增40.82%,同比增1.71%,1 - 3月累计出口量约25.56万吨,同比增9.53%,随着产地货源价格上涨,出口量或放缓 [20] - 截至5月16日,山东烟台栖霞苹果价格平稳,工人价格高,包装量少,冷库成交量下降 [31]
拍拍西瓜就能月入过万?这一新兴职业,火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5-18 09:33
西瓜产业与验瓜师职业发展 - 验瓜师通过"一看、二摸、三听"技能可在两三秒内判断西瓜成熟度与甜度,验瓜品质合格率超95% [1][4][5] - 山东菏泽定陶区南王店镇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区,2023年西瓜种植面积达2.5万亩,预计年产量12.5万吨,总产值3.7亿元 [2][11] - 当地西瓜市场日成交量突破200吨,验瓜师日均检验量达3-4万斤,旺季月收入可达万元 [7][11][13] 验瓜师专业能力要求 - 需掌握西瓜生长周期、品种特点等专业知识,并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经验 [9] - 典型验瓜流程包含视觉观察、触感判断和敲击听声三个步骤 [5] - 从业者多具有种植背景,行业正朝着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9][13] 市场供需关系 - 采购商依赖验瓜师解决"隔皮猜瓜"难题,部分需提前预约验瓜服务 [4] - 南王店镇西瓜产业扩张带动验瓜师需求细化,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5][9] - 该职业既保障农产品品质,又创造新就业机会,形成产业良性循环 [11][13]
南农晨读 | 世遗小镇 无界创客
南方农村报· 2025-05-18 09:32
荔枝产业产销动态 - 茂名高州根子镇举行荔枝产销对接大会,全国200余家采购商达成约2600万公斤采购意向 [4] - 湛江遂溪县乌塘仙品荔开采活动预售荔枝超4500吨,金额近亿元 [5] - 茂南区整棵荔枝树定制量达1830棵,个体/团体/龙头企业按量定制6038单,电商销售1.23万单,接待客商363人次,达成购销协议3930吨 [26][27] 荔枝品牌营销与出口 - 广东以"12221"市场营销体系推进荔枝产销,粤西早熟荔枝赴上海推介,首批茂名荔枝出口澳大利亚 [14][15] - 小红书流量助力遂溪荔枝树认养约7500棵 [16] - 茂南区通过"千年荔脉"IP实现产业升级,从传统农业转型为文化符号 [24][25] 区域荔枝产业发展 - 茂名作为千年荔乡,荔枝产业正向百亿规模迈进 [7][8][9] - 阳江市引进巨美人、桂味等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阳西县"百荔园"和阳东区700年古荔枝树展现产业底蕴 [37][38][39] - 汕尾中熟品种妃子笑进入膨果期,预计6月中旬上市,近半产量已获采购商预订 [42][43] 农产品电商表现 - 2024年茂名荔枝、德庆贡柑等11类广东农产品电商销售全国排名第一 [30][31][33] - 德庆贡柑通过直播实现从"田间吆喝"到"全网爆单"的转型 [28][29]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汕头潮阳举办“杨梅季”系列活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5-17 22:36
活动概述 - 汕头潮阳区举办"潮阳乌酥 梅香岭南"2025年杨梅季系列活动,旨在深化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并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2][5][6][7][8][9] - 启动仪式包含热场表演、杨梅主题宣传片展示及产业联盟成立等环节[10][11][12][13][16] 产业联盟与产业链整合 - 潮阳区杨梅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覆盖生产、冷链物流、深加工、金融等全产业链环节[17][18][19][21] - 联盟整合种苗端、种植端到销售端的资源,形成完整产业链支撑体系[18][19] 品牌建设与标准化发展 - 14个"精品杨梅村"获颁证书,这些村庄在技术投入、品牌效益和联农带农方面表现突出[22][23][24][26] - 首批7名农林文旅商融合发展推荐官亮相,将借助专业影响力提升品牌辐射力[27][28][29][31] 科技与人才支持 - 16名农事服务中心指导专家获聘,将为特色水果产业提供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32][33][35] - 汕头技师学院与潮阳区社村联合会签订产学研协议,提供科研及技术保障[36][37][38][39] 金融与产销合作 - 设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并签订杨梅产业授信框架协议,加速产业发展[40][41][42] - 签订战略合作及产销框架协议,强化产业市场化运作能力[40][41] 文旅融合与产业延伸 - 现场设置烹饪区、非遗体验区等互动板块,带动旅游、餐饮等关联产业发展[43][44][45] - 活动通过"农林文旅商"融合模式延长产业链并提升附加值[44][45][50] 活动影响 - 标志着潮阳杨梅产业进入新阶段,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49][50]
省农业农村厅赴湛江茂名全链条协同推进荔枝营销工作
南方农村报· 2025-05-17 20:02
荔枝产业发展现状 - 广东荔枝迎来上市季 省农业农村厅赴湛江茂名协调推进全链条营销工作 [2][3] - 重点调研荔枝产业"产供销运"环节堵点 推动解决关键问题以促进高质量发展 [3][4] - 走访遂溪县 廉江市 高州市等多地种植基地 覆盖1 5万亩妃子笑主产区及新品种仙桃荔 [5][6][7][8][9][10][11] 产销数据与市场拓展 - 日升合作社年销荔枝近万吨 妃子笑已预售5000吨 电商预售超3000吨 [14][15][16] - 仙桃荔新品种预计产量1万斤全部预售 出口欧美澳俄及东南亚预计超2000吨 [15][16][17] - 铭景农业已接迪拜 俄罗斯 东南亚 美国订单 国内覆盖河北 新疆 浙江等五大批发市场 [18] 冷链物流解决方案 - 顺丰在茂名设超2000揽收点 联合京东启用专机货机及陆运专线实现"当日达" [24][25] - 推动构建"田间-集散-终端"无缝冷链体系 研发摘前保鲜技术及长途运输方案 [30][31][32][33][34] - 要求降低电商物流成本 加强航空运力资源对接 目前运输成本仍偏高需优化 [28][29][30] 营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制定"荔枝采购导图"和采购商名录 结合小红书种草 定制+等新模式 [37][38] - 联动抖音 美团 京东等平台 发动网红电商力量拓宽销售渠道 [38][39] - 开发"荔枝+旅游"线路 打造采摘 加工体验项目 推动农旅融合增值 [42][43][44][45][46]
一颗千年金果“出圈”之路 从唐宋贡品到香飘海外
中国新闻网· 2025-05-17 16:38
枇杷产业升级 - 杨墩村枇杷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以"软条白沙""大红袍"等本土品种闻名,南宋时期已是贡品 [1] - 过去村民销售渠道有限,3亩枇杷年收入仅2万元,面临丰产不丰收困境 [1] - 成立佳珍枇杷专业合作社后,通过统一品控、品牌包装、冷链物流与顺丰合作,打通线上销售渠道,3亩枇杷年收入突破7万元 [3] - 目前杨墩枇杷年产量达1700吨,产值超6000万元,热销北京、上海及新加坡 [3] 枇杷文化开发 - 当地连续多年举办枇杷文化节,推出"枇杷仙子"IP和"冰火两重天"等创意产品 [3] - 非遗技艺与枇杷深度融合,开发毛毡枇杷工艺品、枇杷漆扇等艺术载体 [3] - 共富市集上推出枇杷花咖啡、果酒、珍珠饰品等多种衍生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3] 技术创新与产业拓展 - 引入"七星""火炬"等新品种,通过示范项目实现亩均增收2000元、上市期提前15天 [3] - 利用德清通航智造小镇区位优势,开通"无人机枇杷专线",为游客提供"枝头到舌尖"体验 [3] - 杨墩枇杷跻身上海供销市集湖州专场销售前三甲,进入长三角高端农产品矩阵 [4] 产业发展战略 - 当地采取"以节庆为媒、文化为魂、科技为翼"策略,推动枇杷从"农特产品"向"富民产业"跃升 [4] - 通过现代农业思维注入,实现千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