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onsumer Electronics
icon
搜索文档
OPPO万玉龙:AI终端正在从 “效率工具” 向 “高效专属的智能助理” 转变|聚焦WAIC 2025
国际金融报· 2025-07-26 23:15
行业趋势 - AI技术正在深刻重塑智能终端产业的底层逻辑,60%的用户已将AI融入生活、工作与学习场景,83%的用户认可AI对效率的提升 [1] - 用户对"个性化、智能化、直觉化交互"的需求日益激增 [1] - 智能终端正从"效率工具"向"高效专属智能助理"跨越式升级 [1] 公司战略 - OPPO秉持"高效 & 专属"的AI价值主张,聚焦"1+3"核心应用场景:"1"代表系统级智慧体验,"3"对应影像、生产力和文娱场景 [1] - 公司持续推出多项AI功能:影像方面包括AI消除、AI去反光、AI去拖影、AI超清像素;生产力方面提供AI文章摘要、AI文档、AI录音摘要;文娱场景支持AI自动执行任务如语音下单 [4] 技术创新 - OPPO自研AI加速算法框架AI Boost,深度融入自研芯片级性能解决方案"潮汐引擎" [2] - 与芯片厂商合作在端侧实现8倍以上decoding加速,3B模型峰值出字速度超过每秒200token [2] - 单设备可本地处理20万字级文档(约300页书籍),支持法律、医疗等专业文档分析 [2] 应用场景 - 影像场景:AI消除、去反光、去拖影、超清像素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4] - 生产力场景:AI文章摘要、文档处理、录音摘要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4] - 文娱场景:AI自动执行任务如语音下单,实现拟人化交互和专属服务 [4]
过时多年的iPhone XS,一夜之间比CCD还火?
虎嗅APP· 2025-07-26 21:45
折叠屏iPhone进展 - 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预计2025年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投产[3] - 将直接采用三星的技术方案[3] - 可能成为"史上最贵"iPhone但市场接受度存疑[3] iPhone XS系列意外翻红 - 2018年发布的iPhone XS系列被列入苹果"过时产品清单"[3] - 二手价格约1000元人民币[5] - 在社交媒体平台被年轻博主奉为"永不过时的iPhone神机"[4] - 二手平台需求旺盛[5] iPhone XS的摄影优势 - 搭载Smart HDR技术,照片呈现"真正的生活感"[5][6] - 被评价为"拍人好看的神机"和"富士相机平替"[5] - 相比后续机型的Deep Fusion技术更受用户青睐[6] - 用户认为新款iPhone照片"细节增强但效果不自然"[7] 智能手机行业现状 - 行业创新遇到瓶颈,厂商陷入"堆配置、堆长焦、堆算法"的竞争[10] - 产品同质化严重,设计变化局限于"直边圆边切换"等微小调整[10] - 消费者对"挤牙膏式创新"感到乏味[10] - 复古机型如诺基亚3210也出现回潮现象[10][11]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年轻人追求"千禧、复古、胶片感"等风格[9] - 对算法制造的"完美大片"感到麻木[9] - 更看重产品的情感价值而非技术参数[9][11] - 但老旧机型存在内存不足、电池衰减等实际问题[12]
云姨夜话丨“看一下支付”又来新玩家,大众消费领域,AI眼镜不再只是一个“看”客
齐鲁晚报· 2025-07-26 21:11
智能眼镜支付技术发展 - 阿里巴巴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首款自研夸克AI眼镜 支持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等功能 [2] - Rokid推出全球首款可支付智能眼镜Rokid Glasses 内置支付宝"看一下支付"功能 用户无需操作手机即可完成支付 [2] - 智能眼镜支付标志着行业从"看"到"用"的转变 是刷脸支付后"非接触式支付"场景的延伸 [2] 智能眼镜应用场景拓展 - 智能眼镜可实现食物热量识别、股票监控、外语实时翻译等AI应用场景 [2] - 在餐饮、交通、户外运动等高频场景中构建新流量入口 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2] - 眼镜被视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 将催生个人数据量急剧爆发 [2] 智能眼镜市场增长情况 - 上半年智能眼镜品类成交量同比激增10倍 入驻品牌数量较去年增长超3倍 [3] - AI眼镜已进入大众消费领域 与AI手机、AI电脑共同构成年轻人AI三件套 [4] 行业竞争格局 - 除阿里巴巴外 Rokid、小米、雷鸟等品牌也联合支付宝展示可支付智能眼镜 [2] - 智能眼镜支付技术一旦普及 将改变现有支付方式 更受年轻用户欢迎 [2]
AAPL STOCK UPDATE: Apple Inc. (NASDAQ:AAPL) is being Sued for Securities Fraud – Contact BFA Law by August 19 Class Action Deadline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26 19:05
诉讼背景 - 苹果公司及其高管因涉嫌违反联邦证券法被Bleichmar Fonti & Auld LLP律师事务所起诉[1] - 诉讼代表在2025年8月19日前购买苹果证券的投资者提出索赔[2] - 案件在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审理 案件编号为Tucker v Apple Inc et al No 5:25-cv-05197[2] 指控内容 - 苹果被指控虚假宣传Siri的高级AI功能及其在iPhone 16产品周期内的交付能力[3] - 实际上苹果缺乏Siri高级AI功能的工作原型 并虚假陈述了将这些功能集成到设备所需的时间[4] 股价影响 - 2025年3月7日苹果宣布无限期推迟多项AI驱动的Siri功能 导致股价下跌5% 从23907美元跌至22748美元[5] - 2025年6月9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未宣布Siri功能更新 股价下跌1% 从20392美元跌至20145美元[6] 律所背景 - BFA律师事务所是证券集体诉讼和股东诉讼领域的领先国际律所[8] - 该律所曾为特斯拉董事会案件追回9亿美元 为Teva制药案件追回42亿美元[9]
直击WAIC2025|手机Agent竞赛升级:荣耀发布多模态感知大模型MagicGUI,从单智能体任务执行到多智能体协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6 17:47
AI手机发展趋势 - AI手机不应仅满足于翻译、文档处理等简单功能,而应结合AI"智慧"与手机便捷特性拓展更广阔应用场景[1] - 主流手机厂商共识:语音助手将从"鸡肋时代"转向具备感知、推理、决策、操作能力的"轻量级智能体"[2] - 安卓阵营AI助手实用性显著领先苹果,荣耀、vivo、小米等已实现从聊天机器人到任务型智能体的进化[6] 荣耀MagicGUI大模型技术突破 - 荣耀发布70亿参数规模MagicGUI大模型并开源,支持跨应用协同完成任务(如打车场景多步操作)[1] - 模型实现从单智能体任务执行到多智能体协同升级,可调度设计、排版、支付等专项模块完成复杂指令[7] - 采用两阶段训练范式(CPT+RFT)提升屏幕感知与泛化能力,支持根据视觉反馈动态调整操作[9] 行业技术变革 - 交互主体从App转向Agent,GUI Agent技术通过多模态视觉模型实现任务自动化(如点击、输入等)[8] - 技术挑战包括应用多样性(Google Play达168万个应用)和界面频繁变动导致的执行不确定性[8] - 对比苹果Siri功能停滞,安卓厂商已实现点咖啡、订餐厅、发红包等深度任务集成[6] 厂商竞争格局 - 荣耀YOYO智能体通过MagicGUI实现多智能体协同,显著优于单智能体的任务局限性[7] - vivo"蓝心小V"、小米"超级小爱"等竞品同样具备复杂任务执行能力,但未实现多智能体调度[2][6] - 苹果在AI功能落地进度落后,国行iPhone 15Pro/16系列仍无法使用基础AI指令[6]
“看一下”即支付!阿里巴巴公布首款AI眼镜研发进展
证券时报· 2025-07-26 17:40
阿里巴巴AI眼镜技术进展 - 阿里巴巴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公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已完成研发,预计年内发布 [1] - 产品深度融合阿里及支付宝生态,集成通义千问大模型、夸克AI能力,支持高德近眼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飞猪商旅提醒等多场景功能 [1][4] - 硬件实现系统重构,具备通话、音乐、翻译、会议纪要等主流功能,并在AI交互、佩戴舒适度、显示与影像、续航等关键指标取得突破 [4] 产品战略定位 - 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表示,AI眼镜将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催生个人数据量爆发 [3][4] - 产品定位从"听歌拍摄"升级为随身AI超级助理,联合全球领先眼镜品牌通过C2M定制解决佩戴不适、续航短等行业痛点 [4] - 标志着公司AI to C战略从软件向多形态硬件延伸,是继通义千问大模型、夸克AI应用后的又一战略性布局 [1]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眼镜市场2023年上半年成交量同比激增10倍,品牌数量增长超3倍,产品均价从2000元降至1500元 [6] - 华为、百度、小米、苹果、OPPO等科技巨头及老凤祥等传统品牌加速入局,小米AI眼镜起售价1999元,老凤祥产品预计9月上市 [6] - 行业预计AR/AI眼镜将在2-3年内进入爆发期,5年内有望成为继手机、手表后的第三大智能终端 [6][7] 技术生态协同 - 研发团队联合高德地图开发近眼显示导航系统,支持骑行、步行等移动场景精准指引 [4] - 夸克视觉问答、学习办公能力原生适配,支付宝、淘宝、飞猪等阿里系应用深度整合 [4] - 光学、芯片及整机组装能力被视作产业链核心环节,技术突破将加速产品普及 [7]
荣耀发布MagicGUI大模型并开源 加速构建AI终端生态
央广网· 2025-07-26 17:04
产品发布 - 公司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正式发布自研多模态感知大模型MagicGUI 参数规模达7B(70亿) 支撑底层AI智能体的多模态感知与自动执行规划能力 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1] - MagicGUI是公司首个GUI开源大模型 面向全球软硬件开发者开源 旨在助力构建更繁荣的AI生态 [1] 技术创新 - 独创"继续预训练+强化微调"两阶段训练方案 在常用场景用机操控中准确率达91.5% 较行业同类顶级开源模型提升16.4% [3] - 创新性引入多样化多模态训练数据 构建高效数据采集与构造框架 优化数据配比与筛选方案 形成高质量训练数据集 [4] - 采用空间增强复合奖励函数和DF-GRPO强化学习算法 提升模型数据利用效率与泛化能力 在未经训练的新场景中保持稳定性能 [4] - 在移动端视觉定位、页面理解问答、单步操作、动作序列拆解执行4类任务中跑分全面领先 [4] 应用落地 - 折叠屏旗舰Magic V5首搭MagicGUI大模型 智能助手YOYO实现从单智能体任务执行到多智能体协同的跨越式升级 [6] - YOYO具备感知、推理、规划、反思、执行全链路能力 可拆解复杂任务、调度跨应用资源 实现"一语打车"等场景 [6][9] - 在出行场景中 YOYO可自主调度高德、滴滴等应用 完成打开App、修改地址、选择车型、下发或取消订单等操作 [9] - 模型能根据屏幕视觉信息边思考边行动 依据页面反馈精准推理下一步操作 遇到指令错误可主动停止并切换人工接管 [9] 生态建设 - 公司作为首批单位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阿里、百度等百余家企业发布《智能体协议共建共享联合倡议》 [10] - 联合20余家企业推动终端智能化分级指南标准落地 牵头10余个AI终端标准立项及起草 [10] - 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阿里、百度等发布《人工智能安全承诺》实践披露成果 涵盖6大核心内容和20项关键安全标签 [11] - 联合行业伙伴发起"智能体创新推进计划" 围绕技术攻关、应用拓展、生态建设推动智能体技术产业化落地 [11] 开放合作 - 将模型技术报告、参数配置、评估数据等核心要素向公众开放 旨在打破AI技术壁垒 推动行业技术共享与创新 [12] - 自2023年起与复旦大学共建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校企联合实验室 在自然语言理解、多模态大模型等领域深度合作 [13] - MagicGUI大模型是校企合作成果 通过联合设计数据生成框架、优化训练方案等实现终端场景领先的"理解-规划-操作"一体化能力 [13] - 模型与相关测试数据将于近期上线开源平台 公司期待与各界伙伴携手加速AI终端生态普惠化进程 [14]
阿里加入百镜大战,首款AI眼镜带显、支持导航和淘宝比价
南方都市报· 2025-07-26 16:37
产品发布 - 阿里巴巴正式发布首款自研带显示屏的AI眼镜"夸克AI眼镜",预计年内正式上市[1] - 产品已完成研发并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现场展示,但暂未开放体验[1] - 产品价格信息将在后续正式发布时公布[1] 产品功能 - 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飞猪商旅提醒等阿里生态应用[1][3] - 具备通话、音乐、翻译、会议纪要等主流功能[5] - 研发团队联合高德地图开发近眼显示导航系统,可在骑行、步行场景显示导航箭头、距离和速度数据[3] - 配备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夸克最新AI能力,提供视觉问答和学习办公能力原生适配[3][5] 技术突破 - 硬件结构进行系统重构,在AI交互、佩戴舒适度、显示与影像、续航等方面实现突破[5] - 解决现有产品佩戴不适、续航短、AI交互弱等痛点问题[5] - 将联合全球领先眼镜品牌整合技术、渠道、服务及C2M定制能力[5] 战略意义 - 标志着公司在AI领域的又一次战略性布局[1] - 代表AI to C战略从软件领域延伸至多形态硬件[1] - 被视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将催生个人数据量急剧爆发[3] 行业现状 - 2023年二季度眼镜厂商集中发布新品,包括小米、Rokid等10款产品[5] - 当前主流功能集中在翻译、AI问答、识图等基础应用[5] - 部分厂商已开发"看一下"支付、提词器和智能导航等特色功能[5]
The S&P 500 Is Crushing Apple This Year -- Here's Why
The Motley Fool· 2025-07-26 16:18
核心观点 - 苹果公司面临多重挑战 包括关税压力 AI领域竞争劣势等 但长期前景依然强劲 [1][2][7] - 公司拥有强大品牌优势 高转换成本 服务业务增长等核心竞争优势 [11][12][13] - 尽管短期股价承压 但自由现金流充裕 股息增长稳定 仍具投资价值 [14] 经营挑战 关税压力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直接冲击中国生产基地 可能显著抬升制造成本 [3][4] - 中国产能占比高 美国本土生产iPhone成本可能难以承受 [6] - 计划未来四年投入5000亿美元扩建美国本土产能 包括新建AI服务器工厂 [8] 技术竞争 - 在快速增长的人工智能市场被认为落后于同规模科技巨头 [7] - 历史表明公司擅长改进现有技术而非首创 仍具后发优势 [13] 竞争优势 业务韧性 - 拥有全球最具价值品牌之一 形成强大护城河 [11] - 过去12个月产生98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 资金实力雄厚 [14] 用户粘性 - iOS系统转换安卓存在数据迁移困难 形成天然用户锁定 [12] - 多设备协同功能增强生态粘性 应用商店具备网络效应 [12] 增长引擎 - 服务业务增速持续领先硬件 已超20亿台活跃设备 10亿付费订阅 [13] - 股息连续十年增长 提供稳定回报预期 [14] 应对策略 - 采用多管齐下方案 包括产能转移至非关税目标国家 [9] - 贸易政策存在变数 最终影响可能低于预期 [10]
Billionaires Sell Apple Stock and Buy a Stock-Split Stock Up 510% in the Last Decade
The Motley Fool· 2025-07-26 15:45
对冲基金交易动向 - 多家对冲基金在第一季度减持苹果股票并买入O'Reilly Automotive股票 [1] - David Shaw的D E Shaw & Co减持苹果6%股份(340,900股) 同时买入19,000股O'Reilly Automotive [7] - Louis Bacon的Moore Capital Management减持苹果97%股份(495,800股) 同时新建240股O'Reilly Automotive仓位 [7] 苹果公司分析 - 第一季度营收增长5%至950亿美元 GAAP净利润增长5%至248亿美元 [4] - 服务业务实现两位数增长 主要来自广告 App Store和云存储业务 [4] - 过去七年缺乏突破性新产品 最近一次重大创新是2017年AirPods [6] - AI领域进展缓慢 原计划推出的Siri AI升级多次推迟 [5] - 过去三年每股收益年复合增长率不足2% 若剔除股票回购则下降近5% [8][9] - 当前市盈率33倍 华尔街预计未来三年盈利年增长11% [8] O'Reilly Automotive分析 - 过去十年股价上涨510% 2024年6月完成15比1的股票拆分 [1] - 北美最大汽车后市场零售商 运营6,400家门店 服务DIY和专业客户 [10] - 第二季度营收增长6%至45亿美元 同店销售增长41% 新开67家门店 [12] - GAAP每股收益增长11%至078美元 公司回购680万股股票 [12] -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可能利好业务 因消费者更倾向维修旧车 [11] - 当前市盈率36倍 华尔街预计未来3-5年盈利年增长1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