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制造
搜索文档
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03:08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概况 - 青龙管业与中国中材国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基于优势互补原则推进国际化经营及境外产能布局合作 [3] - 协议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无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3] - 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有效期限为3年 [9] 合作方基本信息 - 中国中材国际注册资本2,621,819,524元 经营范围涵盖非金属新材料研发、工程设计、装备制造及境外工程承包等 [4] - 中材国际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 与青龙管业无关联关系 [4][5] - 中材国际经营正常 具备良好履约能力 [6] 合作核心领域 - 工程业务协同:双方在境内外供排水、水处理及市政工程领域共享市场信息 优先选用对方产品及服务 [7] - 境外产能布局:青龙管业国内拥有19个生产基地 计划在重点市场布局境外管道制造基地 中材国际提供属地资源及工程建设支持 [7] - 产品销售合作:中材国际通过国际化网络代理销售或优先推荐青龙管业管道产品 [8] - 联合研发与混塔业务:针对境外市场需求共同开展新产品研发 并在全球市场推进混塔业务协同合作 [8] - 属地资源共享:中材国际为青龙管业国际化战略提供本土化市场开发支持 [8] 合作机制与实施方式 -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在保密前提下深化合作范围 [10] - 具体项目遵循"一事一议"原则 需另行签署执行性合作协议 [10] 对公司战略影响 - 合作符合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 强化产业链互补性 [11] - 提升管道业务行业地位及竞争力 但本年度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 [12] - 不影响公司业务独立性 不会对合作方形成严重依赖 [12] 历史协议及股东动向 - 公司最近三年披露过其他框架协议 [14] - 控股股东宁夏青龙科技控股及实控人陈家兴于2025年7月计划减持不超过9,909,700股 [14] - 未来三个月内公司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暂无限售股份解除限售安排 [14]
公元股份:开展AI基建项目,深化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9-16 17:43
公司智能制造项目进展 - 公司持续深化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1] - 公元总部三期和浙江公元"腾笼换鸟"智能车间项目已开展且部分工程已投入 [1] - 项目应用于高端管道研发制造以及管道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制造 [1] 技术应用与生产力提升 - 车间内机械手等设备赋能新质生产力 [1] - 公司持续关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发展并积极应用于生产制造环节 [1] - 智能制造推动公元制造的数智化发展 [1]
金洲管道:公司会始终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导向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21:41
公司会始终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导向 聚焦当前主营业务 寻找适当投资机会 开辟新的增长点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1] 公司确实已组织专门团队对第二主业的发展规划进行研究 并正在完善相关发展规划纲要 [1] 待完善好后会及时汇报董事会审议 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青龙管业:关于收到中标通知书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11 22:08
公司中标信息 - 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11日晚间公告收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工程建设中心签发的中标通知书 [2] - 公司被确认为宁夏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2025年度第二批建设项目的中标单位 [2] 行业动态 - 水利工程建设中心作为招标单位推动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 反映基础设施投资持续活跃 [2]
青龙管业中标8733.82万元项目
智通财经· 2025-09-11 16:20
中标信息 - 公司中标宁夏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2025年度第二批建设项目 中标金额8733.82万元 [1] - 中标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3.10% [1] 业绩影响 - 该项目预计对公司2025年至2026年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1]
青龙管业:中标金额8733.82万元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9-11 16:17
中标信息 - 公司中标宁夏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2025年度第二批建设项目 中标金额8733.82万元 [1] - 供货期要求2025年9月20日具备供货条件 [1] 财务影响 - 中标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3.10% [1] - 项目预计对2025年至2026年业绩产生影响 [1]
保利管道以银离子抗菌科技守护中国家庭饮水安全
环球网· 2025-09-11 14:10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好房子”于2025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品质人居标准提升,隐蔽工程质量被提升至战略高度[1] - 行业正从增量市场向存量竞争转换,并逐步转向依托系统化设计、工艺与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2][5] - 公司定位已从传统管道供应商进化为全屋隐蔽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提出“无系统不装修”和“全屋隐蔽美学家”概念[4][5] 市场地位与成就 - 公司PPR银离子抗菌抗冲击多层复合管连续十年全国销量第一,荣获独立第三方机构市场地位声明[1] - 公司深耕管道行业25载,成功实现市场份额和产品、服务品质的持续突破[1][3] 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 - PPR银离子抗菌抗冲击多层复合管采用银离子抗菌科技,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有害细菌具有强大抑制作用[2] - 产品通过三层共挤工艺实现结构优化:内层抗菌、中层遮光、外层抗冲击,全面杜绝藻类繁殖、低温脆化及光渗变质问题[2] - 公司拥有3大国家级CNAS实验室,累计获取超300项国内外专利,并拥有7大生产基地及先进生产线[3] 产品应用与服务保障 - PPR给水管道被广泛服务于家庭、医院、学校、酒店、写字楼等用水系统,满足健康、洁净、低感染风险等需求[3] - 公司为用户提供50年双质保,涵盖产品质量与焊接质量[2] - 业务范围已拓宽至全屋隐蔽工程系统,联合集团旗下品牌提供给排水、防水、净水和新风系统的综合配套与标准化服务[5] 研发创新与未来发展 - 公司在行业转型期加大研发投入,以技术革新应对市场挑战,推出系列高性能新材料管道产品[2][3] -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引领行业向更高品质的人居体验迈进[5]
青龙管业高宏斌:50载秉匠心 一“管”通天下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03:52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50年持续技术创新和全国化布局 从宁夏区域性企业崛起为管业上市龙头企业 在水利基建等重点工程中广泛应用 并积极向新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拓展新赛道 [1][2][3][4] 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 公司是国内混凝土输水管道产品品种最齐全的企业 也是国内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行业唯一实现100%工序自主生产的企业 [1] - 拥有30余名高级研究人员和80余名工程师等专业技术团队 每年培训费用超过500万元 [2] - 形成混凝土管 复合钢管 塑料管道三大类产品 贯通水利 电力 城市供排水 节水灌溉 城市燃气配套 供热和交通等多个领域 [1] 市场布局与业务拓展 - 在全国12个省区市设有19家子公司和生产基地 形成覆盖西北 华北 华中 华南的生产网络 [3] - 新疆市场去年新签订单10.58亿元 同比增长101.52% [3] - 成功中标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4亿元标段 [3]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 同比增长3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亿元 同比大增976% [4] - 自2010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6次 总额达5.1亿元 去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5] 战略转型与新业务发展 - 与北京天杉高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进军风电混塔领域 从传统管道向新能源基础设施延伸 [4] - 通过合作积累混凝土生产制造经验 推动风电混塔业务布局和培育 [4]
龙泉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736.03万元,同比增长126.04%
新浪财经· 2025-08-28 19:0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6.18亿元 同比增长47.4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6.03万元 同比增长126.04% [1] - 基本每股收益0.0674元 [1] 业务板块 - PCCP等管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89% [1] - 金属制品业务(包含管件、阀门)收入同比增长104.95% [1]
东宏股份财报解读:政策红利赋能,技术与产业链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28 11: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61亿元,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略有下降[1] - 第二季度业绩环比增长约37%,近三个季度业绩逐季走高[1] - 期间费用合计1.31亿元,同比下降11.85%[1] - 资产负债率降至27.14%,较期初下降9.27个百分点[1] 政策驱动与市场机遇 - 国家政策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更新,预计五年改造管网近60万公里,投资需求约4万亿元[2] - 公司前瞻布局城市生命线业务,涵盖韧性城市、管道修复和智能终端领域[2] - 上半年在城市更新与管网改造领域订单显著突破,与地方城投、水务集团共建合资公司实现转型[2] - 产品应用于海外油气输送和市政供水,国际知名度与市场份额稳步提升[3]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8646万元,研发人员172人占比11.32%[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367万元,拥有有效专利209项覆盖多个关键环节[4] - 参与2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编制,成立管道智能终端研发中心实现技术突破[4] - 获得高性能防腐粉末涂料和碳纳米管改性聚烯烃管道专用料等专利授权[4] 全产业链与战略合作 - 覆盖从材料研发到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高度协同[6] - 自主开发多种新材料,拥有行业领先生产线可实现定制化生产[7] - 深化与武汉中仪物联、浪潮智慧城市、贵州水投等战略合作,加速生态产业布局[7] - 高压力钢丝管产品应用于澳大利亚、非洲及美洲矿用市场,连接技术保持领先[7] 运营管理与品牌建设 - 推行数字化合同管理平台和动态产能调度机制,实现项目全周期精细化管理[7] - 确保订单高质量按期交付,提升客户信任与合作黏性[7] - 品牌在高端管道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成为国内重大基础设施和能源工程领域信赖伙伴[7] 发展转型与未来展望 - 公司从传统制造向系统服务转型,从国内领先向国际竞争转型[8] - 依托政策红利、技术积淀与全产业链优势,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8] - 技术成果加速转化,有望在复合管道领域持续保持领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