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轨道交通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科安达:接受国海证券等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6:25
公司近期活动 - 公司于2025年10月14日至15日接受了国海证券等投资者的调研,由董事会秘书郭泽珊和证券部助理陈欣参与接待并回答问题 [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轨道交通领域占比90.95%,其他领域占比9.05% [1] - 截至新闻发稿时,公司市值为31亿元 [1]
科安达(002972) - 科安达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16 16:08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实施"1+3+N"发展战略,以计轴、防雷、道岔融雪为核心产品,并规划发展新一代智能传感器、智能监测型防雷分线柜、智慧运维平台等N个新产品 [3] - 公司未来将通过研发创新对产品进行AI智能运维更新迭代,并随一带一路建设开拓海外市场 [3] - 公司是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拥有专利技术138项 [3] 技术认证与研发实力 - 公司计轴系统获得广东省专利奖银奖、深圳市专利奖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 - 公司计轴设备首家获得铁路产品CRCC认证和城轨装备URCC认证证书,并获得SIL4级安全认证 [3] - 公司防雷产品首家获得CRCC认证,BVB信号防雷分线柜获铁道科技奖三等奖和广铁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3] - 公司核心产品已获欧盟NOBO认证、匈牙利DEBO认证、欧盟CE认证及匈牙利MAV许可认证 [4] 海外业务拓展 - 2025年中报海外收入占比不多,收入确认根据工程周期验收决定 [5] - 公司已在香港、德国和匈牙利成立海外子公司,德国公司研发和生产团队已初步完备 [5] - 公司参与建设的匈塞铁路是轨道交通走出去的标杆工程,海外市场预期良好 [5][8] 产能与基础设施建设 - 珠海科安达科技园已正式投入使用,购置了先进自动化设备并建设专家楼、精密高新实验室 [7]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将利用募集资金扩大产能,夯实业务运作体系 [8] 投资与收并购策略 - 公司投资策略稳健谨慎,关注拥有行业优势、技术和优质资质的标的,以协同发展为主 [3] - 收并购以质量为主,客观严谨态度,同时关注国内和国外市场 [6] 未来业绩与发展计划 - 公司业绩预期将受益于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产品线不断丰富,国际化进程推进 [8] - 业务发展计划重点包括科研体系建设、产品体系优化、生产能力提升、市场开拓及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8] - 公司将聚焦轨道交通行业,拓展智能诊断系统、智能运维系统等产品,建立国内外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8]
康尼机电:智造车门“闯”世界,全力冲刺四季度
南京日报· 2025-10-16 07:41
公司运营与生产 - 公司位于南京经开区 其智能工厂正全力冲刺四季度任务 [2] - 公司为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与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2]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门系统远销40余国 [2] - 公司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2] - 公司依托技术突破 为"复兴号"列车装上国产车门 [2]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外挂密闭门系统、高原列车门系统等多款产品创世界第一 [2]
小摩:升中国中车及时代电气目标价订单动能可抵销第三季业绩或疲弱影响
新浪财经· 2025-10-08 18:36
研报核心观点 - 摩根大通上调对中国中车及时代电气的预测,反映第三季强劲订单获取、需求能见度改善及行业向周期性增长驱动转变 [1] - 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获得投资者认同,中国中车及时代电气的H股自7月以来平均上涨约30%,A股平均上升15% [1] 公司表现与预测 - 中国中车及时代电气的H股自7月以来平均上涨约30%,对比国指上升10% [1] - 中国中车及时代电气的A股自7月以来平均上升15%,对比沪深300指数上升18% [1] - 更新后的模型假设两家公司盈利预测上调,反映更强劲的订单势头和利润率扩张 [1] 行业驱动因素 -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八个月累计同比上升6% [1] - 客运量在暑运高峰期同比上升7% [1] - 行业向周期性增长驱动转变,正转化为更健康的订单渠道 [1]
交大思诺董事长被实施留置 其曾经是北京交通大学老师,上周四还主持公司临时股东大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2:23
公司核心事件 - 公司董事长李伟被天津市滨海新区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 [1][2] - 公司董事会决议由副总经理张民代为履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全部职责 [2] - 张民代行职责的期限至李伟恢复履职或公司选举出新任相关职务人员为止 [2] 公司治理与运营状况 - 公司表示拥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机制 日常经营管理由高管团队负责 [2]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管理情况一切正常 其他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 [2] - 截至公告披露日 公司尚未知悉上述事项的进展及结论 [2] 关键人物背景 - 董事长李伟出生于1973年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 曾在该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担任教师 [3] - 副总经理张民也曾在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担任老师 [4] - 李伟在事件发生前一周的9月25日还主持了公司的临时股东大会 [3] 公司业务与财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 涉及应答器系统、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和轨道电路读取器等列控系统设备 [4] - 公司客户包括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工程总承包商以及中国通号、和利时等系统集成商 [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28亿元 同比下滑18.48% 归母净利润1218.68万元 同比下滑51.64% [4] - 公司年度营收规模大多维持在3亿元左右 [4]
中国通号轨道交通领先进军低空飞行 在手订单1176亿又中标重大项目
长江商报· 2025-09-29 07:02
近期中标情况 - 2025年7月至8月公司在铁路市场中标四个重大项目 中标金额合计13.6亿元 约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4.19% [1][5][6] - 2025年1月至8月公司中标重大项目金额合计99.98亿元 其中1-2月中标34.18亿元 3-4月中标37.89亿元 5-6月中标14.31亿元 [2][7][8] 订单与合同负债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合同负债达100.25亿元 较上年同期78.93亿元增长27.01% [3][8][9] - 2025年上半年累计新签合同总额175.68亿元 在手订单1175.63亿元 相当于2024年营业收入的3.6倍 [8] 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拥有5500多项注册专利 实现列车运行控制核心技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100%自主化 [3][9][10] - 2023年、2024年研发投入均超过20亿元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49亿元 同比增长7.60% [3][10] - 截至2025年6月底有4927名员工从事科技研发 占员工总数25.70% [11] 市场地位与业务覆盖 - 占据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40%市场份额 业务覆盖全国80%以上已运营及在建线路 [9] - 为中国绝大部分已开通运营高铁提供核心列控技术和装备 参建国内重大高铁项目及6次国家铁路大提速 [9][10] 新业务布局 - 公司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 构建低空空域管控、无人机制造、服务运营产业格局 [4][12]
高铁电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厂育:“硬科技”要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标签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12:43
公司定位与发展战略 - 公司锚定科创板"硬科技"核心定位 以技术创新为根本驱动力 [3] - 公司是中国中铁旗下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国内轨道交通供电设备领域龙头企业 [3] - 公司通过"研发投入筑基 核心技术突破 成果转化落地"闭环模式强化硬科技属性 [3] - 未来将继续依托科创板平台优势 加大研发投入攻坚前沿技术 [3] - "十五五"期间将以"资产+资本+科技"三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15] 研发投入与人才建设 - 研发投入被视为硬科技属性"生命线" 持续加大资源倾斜力度 [6]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5.17% 同比提升0.21个百分点 [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达3.95% 重点投向高铁牵引供电和智能运维领域 [6] - 构建"高层次人才+核心技术团队+青年研发梯队"人才体系 [6] - 拥有电气化领域专家5名 拔尖人才13名 组建专项技术攻关小组 [6] 技术突破与知识产权 - 累计拥有有效知识产权355件 其中发明专利79件(含PCT3件) 软件著作权8件 [7] - 自主研发时速200公里级刚性接触网技术 突破弓网动态仿真优化等核心方向 [7] - 研发出高速刚性悬臂支撑装置 轻质高速膨胀接头等核心部件 [7] - 基于产品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算法研发接触网设备试验监测系统 [8] - 实现运行状态实时感知与智能分析 提升维护及时性 [8] 成果转化与产业布局 - 坚持"研发—转化—迭代"产业化逻辑 推动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12] - 联合中铁二院 西南交通大学等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 [12] - 新一代高铁接触网等产品出口至印尼雅万高铁 墨西哥蒙特雷线 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 [12] - 完成科技产业园建设 建成简统化接触网产品等柔性智能化生产线 [12] - 开展轨交智能监测运维 电气设备消防灭火等新兴产业布局 [9] 财务表现与绿色转型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3亿元 同比增长24% [1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81.39万元 同比增长34% [13] - 推行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 选用可回收环保原材料 [13] - 采用锌-铝-复合稀土合金技术搭配无铬钝化工艺 杜绝重金属污染 [13] - 推动产业向低能耗 低排放 高效率转型 [13] 未来发展规划 - 打造以轨道交通供电装备为主导 发展工艺相近非传统产品的产业格局 [15] - 通过科研成果产业化或资本运作实现全制式更高速智能化技术引领 [15] - 从轨内走向轨外 开拓高附加值轨外新市场 [15] - 抓住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窗口期 加速智能建造和智能施工运维装备产业落地 [15] - 开拓绿色低碳装备新产业 实现"一业为主 相关多元"产业发展格局 [16]
郜春海:现在我国有一半新建地铁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
凤凰网财经· 2025-09-25 19:54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 中国一半新建地铁实现无人驾驶 [3] - 列车安装"雷达+摄像头"设备 可探测前方300米范围障碍物 [3] - 人工智能技术为交通安全提供额外保障层 能及时停车避免危险 [3] 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 - 无人驾驶技术从封闭区域逐步扩展应用范围 [3] - 传统空间监控系统存在处理盲区 无法有效应对物品掉落等突发情况 [3] - 智能感知设备解决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3]
中国通号中标墨西哥城轻轨控制系统改造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5:13
公司业务突破 - 中国通号国际控股公司成功中标墨西哥城STE轻轨控制系统改造项目 [1] - 该项目是中国通号首次在美洲区域中标工程总承包(EPC)项目 [1] 市场区域拓展 - 此次中标标志着公司业务正式进入美洲区域市场 [1] - 项目类型为轻轨控制系统改造领域的工程总承包(EPC)项目 [1]
(活力中国调研行)“双向开放”激活南京发展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9-21 17:53
江苏省数据交易所发展 - 截至8月完成场内交易额9910万元[1] - 上架数据产品3837个[1] - 2024年4月发布全国首个电池行业数据标准[1] 南京开放型经济进展 - 1-7月南京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2%[5] - 实际使用外资稳步增长[5] - 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功能性机构达50余家[5] - 外资研发中心48家[5] 企业全球化与研发升级 - 博西华电器将中国研发中心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 研发人员超700人[1] - 康尼机电出口业务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50.9%[3] - 轨道交通车门系统出口至全球40多个国家[3] - 在巴西 智利设立子公司 2024年于巴黎设欧洲创新发展中心[3] 国际物流与贸易通道 - 1-8月禄口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6.06万吨 同比增长21%[3]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42列 含外贸企业专列84列[3] - 中国—中亚贸易平台带动数百家国内企业进入中亚市场[5] - 苏豪控股1-5月对中亚五国进出口额9500万美元 同比增长超200%[5] 产业技术创新突破 - 康尼机电首创"内置塞拉"门系统 用于复兴号动车组[3] - 中国标准动车组车门通过雅万高铁 中老铁路走向全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