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搜索文档
Could the Anthropic Partnership Be Nvidia's Most Important AI Deal Yet?
The Motley Fool· 2025-11-24 15:30
Nvidia just made another blockbust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deal. 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Nvidia (NVDA 1.06%) has asserted itself as the leader of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data revolution, primarily because of the essentialness of its graphic processing units (GPUs).Nvidia's GPUs are the brains behind the AI applications driving the new tech boom, like ChatGPT and similar generative AI tools, and the company is estimated to have more than a 90% share of the data center GPU market, which i ...
OpenAI与Anthropic联手力推:MCP Apps提案发布,告别纯文本交互
机器之心· 2025-11-24 15:27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Panda 作为连接 AI 模型与广阔数字生态的「神经中枢」,MCP 协议已然成为智能体(AI Agent)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然而,长期以来,MCP 的交互仅限于文本和结构 化数据,这种「盲人摸象」般的体验限制了更复杂应用场景的落地。 变革正在发生。 近日,MCP 社区正式提出了 MCP Apps 提案(SEP-1865),旨在填补这一关键拼图:规范对交互式用户界面(UI)的支持,使 MCP 服务器能够直接向主机提供可 视化的操作界面。 具体来说,MCP Apps Extension 引入了一种标准化的模式,用于声明 UI 资源、将它们链接到工具,并实现嵌入式接口和主机应用之间的双向通信。 通俗地解释一下: 过去的 MCP 就像是只能通过「发短信」来沟通的客服,它只能给你发送文字或数据代码;而 MCP Apps 则是把这个客服升级成了能给你发送 「小程序」的智能助理。 试想一下,当你要求 AI 分析服务器日志时,它不再是吐出一堆枯燥的 JSON 文本,而是直接在对话框里变出一个可视化的仪表盘,你甚 至可以直接点击图表进行筛选和缩放;当你需要配置参数时,它直接弹出一个表单让你勾选,而不是让 ...
AI圈“普通人上岸指南”,走对4条路,草根也能成大佬
36氪· 2025-11-24 14:56
AI的热度没降过,但进场的人越来越焦虑。Business Insider采访了16个已经进入AI行业的人:有的刚毕业,有的中途转行,有的靠自学。他 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没人天生懂AI,大多数人都是边干边学、边试边错。 过去两年,「进AI」成了职场新方向。 有人报班上课,有人辞职转行,也有人边上班边学。可真正能留下来的那批人,其实并不多。 Business Insider最近找了16个已经「上岸」的人,从印度到硅谷、从市场到算法,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 他们不是「天选打工人」,只是比别人早一步、稳一步。 英国的Alexander Cobb曾是音乐人。2023年听了奥特曼的一次演讲,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等,报名哈佛CS50课程、连着参加几场AI黑客松,现 在是AI初创团队联合创始人。 美国旧金山的Tim DeSoto,49岁,没有技术背景,原本在Walmart做战略。 先行动,再找到方向 过去两年,「进AI圈」一直是热门选项。 有人报了几千块的课程,有人开始学写Prompt,有人还在犹豫要不要开始。 可真进到这个行业的人会告诉你——他们也不是准备好了才出发的。 Business Insider最近采访了16个已经进入A ...
阿里千问App公测一周下载破千万 成为增长最快的AI应用
证券日报网· 2025-11-24 14:48
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11月24日,阿里旗下的AI助手千问App公测一周,下载量已突破1000万次,超越 ChatGPT、Sora、DeepSeek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AI应用。千问APP的爆发式增长,源于阿里Qwen模型技 术实力和开源影响力的厚积薄发。 自2023年全面开源以来,阿里Qwen模型已成功超越Llama、DeepSeek等竞争者,成为全球性能强劲、应 用范围最广的开源大模型。至今,Qwen系列模型的全球累计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在行业内积累了极高 的声誉。近期,阿里发布的旗舰级模型Qwen3-Max,其性能表现已跻身全球前三甲,超越国际竞争对 手如GPT5和ClaudeOpus 4。 阿里管理层将千问视为"AI时代未来之战",大模型的能力已经进入到"辅助人"的Agentic AI时代,正是 阿里打造C端AI入口的绝佳时机。 阿里方面曾表示,千问App的定位是"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将把千问App与电商、地图、本地 生活等业务生态深度整合,持续强化其Agentic能力——让AI不仅能理解能生成,更能跨场景协同、直 接把事办成。 业内人士认为,千问APP的公测爆火只是开端。随着开源模型持续演进 ...
Global Markets Navigate Geopolitical Tensions and Tech Advances
Stock Market News· 2025-11-24 14:08
Key TakeawaysCrude oil prices remained largely flat, hovering near one-month lows, as investors weighed potential Ukraine peace prospects against new U.S. sanctions on Russian oil firms and uncertainty surrounding U.S. interest rate policies.South Korean foreign exchange authorities are engaging with the National Pension Service and exporters to implement measures aimed at stabilizing the won, which has seen increased volatility due to expanded overseas investments and interest rate differentials.Alibaba's ...
中国AI工程师招聘量与薪资双增长
中国经济网· 2025-11-24 14:01
脉脉高聘人才智库近日研究发现,中国AI工程师与美国同行的薪资差距缩短至2倍,但美国AI从业者周 工作时长高达80-100小时,2/3的中国AI从业者周工作时长低于60小时。2025年9月,中国AI相关新发岗 位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1倍。 中美AI工程师薪资差距仅2倍,显著低于汇率差7:1。对比脉脉与美国Levels.fyi网站的岗位薪酬,脉脉 高聘人才智库发现,中国与美国普通程序员的薪酬差距约为7倍,但在AI工程师岗位上,这一差距缩小 至约2倍,显著低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差。 在脉脉上,华为、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以及MiniMax等AI领域头部企业发布了大量AI工程师相关岗位, 比如,AI软件开发、AI应用研发专家、AI算法工程师等,年薪最高可达140万元。2025年9月,中国AI 相关新发岗位数量同比增长11倍,1000多家AI公司在脉脉上发布的AI岗位超过7.2万个,多家企业高管 亲自下场招聘,HR、猎头分钟级活跃,快速捕捉AI人才动态。 ...
最后一周!2025年度中国技术力量榜单申报即将截止
AI前线· 2025-11-24 13:52
作者 | InfoQ InfoQ 2025 中国技术力量年度榜单评选报名 即将截止 。 11 月 30 日 是"2025 中国技术力量年度榜单"的最后报名日期,现在仅剩一周。 今年是 InfoQ 连续进行榜单评选的第五年,每年基本都能收到来自 100 余家 企业的案例申报。 本次参评企业阵容强大,既包括阿里、腾讯、京东、百度、字节跳动、网易、科大讯飞、蚂蚁科 技、神州数码、商汤科技等行业巨头,也有昆仑万维、博查科技、无问芯穹、小影科技等创新代 表积极加盟,共同见证 AI 产业创新力量的崛起。 本次榜单以 "洞察 AI 变革,见证智能未来" 为主题,围绕 AI 基础设施、工程与部署、智能体生 产力、行业应用、数据智能、AI Coding、具身智能与开源等 八大方向 ,全面展现 AI 在技术突 破与产业落地上的新成果。 具体包括 八大榜单类别 : 2025 年度 AI 基础设施卓越奖 TOP20 2025 年度 AI 工程与部署卓越奖 TOP20 "人工智能 +"行业最佳解决 / 落地方案 TOP20 AI Agent 最具生产力产品 / 应用 / 平台 TOP15 Data & AI 最具价值产品 / 平台 T ...
“贴牌”AI产品溢价高达千倍!200家公司被曝仅18家真创新、38家代码相似度超 90%,创始人只想“忽悠”到底?
AI前线· 2025-11-24 13:52
整理 | 华卫 "几乎每一家 AI 应用层初创公司,都很可能被基础模型提供商的快速扩张所碾压 。"近日,Reddit 前 CEO 黄易山(Yishan Wong)在 X 平台发表了这一 观点。这条帖子迅速爆热,浏览量已经冲到了 2000 万次,同时也引发巨大的争议。 连马斯克都转发并评论道,"似乎是准确的。" 而与此同时,一项获 3k+ 点赞的调研文章直接用数据从现实层面揭开了 AI 初创公司们的残酷现状:200 家成立过半年且拿到融资的 AI 初创公司中, 73% 产品是在"套壳"第三方 API, ChatGPT 成绝对核心,Claude 全面渗透各个应用场景。 这月初,软件工程师 Teja Kusireddy 对 200 家获得融资的 AI 初创公司开展了网络流量监测、代码反编译及 API 调用追踪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公司的 营销宣传与技术落地能力之间的差距令人震惊。真正在做技术创新的企业,只有 18 家。 在分析中,Kusireddy 明确说明,其整个技术拆解过程均基于通过使用标准浏览器开发工具(Chrome/Firefox DevTools)对公开可访问网站进行被动观 测后,获取的公开可见、已匿名化处 ...
田渊栋卡帕西力荐Nano Banana新玩法:论文变漫画、手写解题以假乱真,谷歌这波赢麻了
量子位· 2025-11-24 13:30
Nano Banana Pro的技术能力与应用场景 - AI大牛田渊栋使用整合Nano Banana Pro生图能力的NotebookLM将论文转化为漫画,效果获得本人认可,认为宣传海报质量优于自制[1][6] - 特斯拉前AI总监Andrej Karpathy展示Nano Banana Pro精准识别手写草稿和示意图的能力,解题输出字迹高度模仿真人手写[8][9] - Nano Banana Pro能够根据起始图片和指令"解决这道数学题,然后用我的手写字体生成更新后的图片",模仿真人笔迹并还原笔记本版式质感[17][21] - ChatGPT核验确认Nano Banana手写解法基本正确,仅存在二硒化二磷未标注规范命名和"硫氰酸"拼写错误两处小瑕疵[11] 交互方式演进与行业影响 - Andrej Karpathy提出当前文本与大模型对话类似敲DOS命令行,认为"智能画布"这种可视化、可操作交互方式代表大模型未来的图形界面方向[11] - 谷歌凭借Gemini和Nano Banana的升级实现技术突破,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超越微软,标志着公司在AI赛道重新夺回领先地位[24][33] - 谷歌CEO通过Nano Banana Pro拆解汉堡结构示意图回应2017年emoji争议,展示AI已能理解物理世界逻辑,精准处理物体相对位置和空间定位[27][29][32] 用户反馈与产品优化 - 网友积极求取提示词,NotebookLM产品负责人回应将优化分享和导出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8] - 用户肯定Nano Banana Pro生成内容的有趣性和易理解性,部分输出结果逼真到难以区分是否为AI生成[7][19][20]
AI应用概念多数走高 国内外AI大模型加速迭代 机构称AI应用有望迎来商业奇点
智通财经· 2025-11-24 13:04
渤海证券认为,近期百度、阿里巴巴、谷歌等国内外头部模型厂商陆续迭代AI大模型产品,全球大模 型领域竞争持续白热化,有望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加速普及。国内国产大模型在技术迭代中持续突 破,核心能力稳步提升,已成功跻身全球大模型第一梯队。同时国产大模型与国产加速计算芯片的适配 性不断优化,形成算法与硬件的协同优势,为千行百业的规模化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消息面上,近期,AI应用领域利好频出。海外方面,谷歌分别于11月19日、20日发布Gemini3、Nano Banana Pro,性能全面反超。国内方面,阿里旗下的AI助手千问App公测一周,下载量已突破1000万 次,超越ChatGPT、Sora、DeepSeek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AI应用。此外,蚂蚁灵光App上线4天下载量突 破100万次,冲上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第六。兴业证券认为,随着模型能力的持续突破,AI应用有望 迎来商业奇点,加速AI产业闭环。 AI应用概念股多数走高,截至发稿,创新奇智(02121)涨6.85%,报5.93港元;阿里巴巴-W(09988)涨 4.54%,报154.3港元;快手-W(01024)涨4.38%,报66.8港元;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