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conductor Equipment

搜索文档
KLA Corporation Reports Fiscal 2025 Third Quarter Results; Announces an Increase in the Dividend Level to $1.90 Per Share and a $5 billion Increase in Share Repurchase Authorization
Prnewswire· 2025-05-01 04:05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财年第三季度GAAP净利润为10.9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8.16美元,营收30.6亿美元 [1] - 非GAAP净利润11.2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8.41美元,均高于指引中值 [4][9] - 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10.7亿美元,自由现金流9.9亿美元,过去9个月累计自由现金流26.8亿美元 [9] - 半导体工艺控制部门收入27.4亿美元,占总营收89%,同比增长30.6% [17] 运营亮点 - 管理层强调公司在半导体制造工艺控制领域的领导地位,直接支持客户的前沿AI投资 [2] - 资本回报季度支出7.325亿美元,过去9个月累计23.7亿美元,包括股息和股票回购 [9] - 研发费用3.38亿美元,占营收11%,销售及行政费用2.49亿美元,运营效率保持稳定 [15] 资本配置 - 董事会批准将季度股息从每股1.70美元提高至1.90美元,实现连续16年股息增长 [6] - 新增50亿美元股票回购授权,加上现有计划剩余4.57亿美元额度,总回购能力达54.6亿美元 [6] - 季度内实际回购5.067亿美元股票,支付股息2.257亿美元 [16] 业务展望 - 预计第四季度营收30.75亿美元±1.5亿美元,GAAP毛利率61.7%±1%,非GAAP毛利率63%±1% [10] - 指引GAAP摊薄每股收益8.28美元±0.78美元,非GAAP摊薄每股收益8.53美元±0.78美元 [10][19] - 管理层认为全球贸易动态带来不确定性,但尚未观察到客户需求变化 [2] 资产负债表 - 现金及等价物18.6亿美元,有价证券21.7亿美元,流动资产合计99.5亿美元 [13] - 长期债务58.8亿美元,流动负债39.1亿美元,股东权益40亿美元 [14] - 应收账款21.6亿美元,存货31.6亿美元,环比分别增长17.8%和4% [13][15]
持续深耕晶体设备领域 晶升股份2024年实现营收4.25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30 20: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4.78% [1] - 归母净利润5374.71万元,同比下滑24.32% [1] - 研发费用44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9%,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0.41% [2] 业绩变动原因 - 行业周期波动导致部分需求阶段性放缓 [1]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迭代产品工艺,压缩利润空间 [1] 核心产品 - 半导体级单晶硅炉和碳化硅单晶炉是公司核心产品,在主业营收中占据半壁江山 [1] - 半导体级单晶硅炉覆盖12英寸、8英寸轻掺、重掺硅片制备,支持19nm存储芯片、28nm以上通用处理器芯片等制造 [1] - 28nm以上制程工艺已实现批量化生产 [1] 研发投入与布局 - 研发资金重点投向碳化硅大尺寸设备及半导体级单晶硅炉工艺优化 [2] - 自主研发SCMP系列单晶炉已实现批量供应,为未来3年至5年碳化硅衬底大尺寸迭代提供设备保障 [2] 碳化硅单晶炉业务 - 国内少数实现8英寸碳化硅单晶炉量产的企业,设备批量供应比亚迪、三安光电等头部厂商 [2] - 2024年碳化硅单晶炉业务收入增速斐然,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 [2] - 8英寸碳化硅长晶设备覆盖80%左右碳化硅客户,基本完成交付并验证成功 [2]
ASMPT(00522)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17:2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集团收入达4.015亿美元,符合收入指引中点 [3] - 集团订单额为4.312亿美元,环比增长2.9%,同比增长4.8% [7] - 集团毛利率环比提升371个基点,但同比下降97个基点 [8] - 集团运营支出环比减少11.3%,但同比增长4.1% [8] - 调整后净利润为8320万港元,环比增长1.6%,但同比下降53.1% [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半导体业务(Semi) - 收入达2.556亿美元,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44.7%,占集团收入约64% [9] - 订单额为2.229亿美元,环比下降19.5%,但同比增长11.4% [10] - 毛利率为46.3%,环比提升368个基点,同比提升167个基点 [11] - 利润为2.359亿港元,环比增长215.9% [11] 表面贴装技术业务(SMT) - 收入为1.459亿美元,环比下降20.3%,同比下降35.6% [12] - 订单额为2.084亿美元,环比大幅增长46.5% [12] - 毛利率为31.5%,环比提升180个基点,但同比下降827个基点 [12] - 第一季度出现亏损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需求疲软,对集团主流业务产生影响,但这两个市场似乎已企稳 [6][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5年公司聚焦从高容量制造(HVM)和逻辑客户处获取更多订单 [5] - 公司对先进封装(AP)业务的需求充满信心,尤其看好用于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应用的热压键合(TCB)解决方案 [14] - 公司全球制造布局有助于应对关税潜在影响 [15] - 在HBM市场,公司凭借技术优势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竞争,如键合质量、可扩展性等方面 [56][57] - 在逻辑市场,公司有较强的市场基础;在HBM市场,公司作为新进入者正努力提升市场份额 [68][6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二季度集团预计收入在4.1亿美元至4.7亿美元之间,中点较去年同期增长3%,较上一季度增长9.6% [14] - 主流业务增长轨迹因关税间接影响难以预测,但公司对市场复苏持积极态度,随时准备把握机会 [6][14] - 公司对AP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有信心,预计主流业务将因季节性因素和第一季度订单情况好于预期而改善 [14] 其他重要信息 - 投资者可在公司网站查看近期业绩的投资者关系报告 [3] - 电话会议中可能包含有关公司业务和财务的前瞻性陈述,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 [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第二季度订单方向,特别是先进封装订单势头,以及是否有潜在供应过剩影响客户订单 - 公司不提供订单指引,但预计第二季度订单与过去几个季度处于相似范围,前提是关税环境无意外影响 [21] - 半导体先进封装(AP)势头在第二季度将保持良好,TCP预计会从全球客户的内存和逻辑业务获得订单;半导体主流业务保持稳定但仍处于较低水平;SMT业务在经历去年第四季度低谷后订单强劲反弹,近期在BI服务器和中国汽车市场有机会 [22][23] 问题2:SMT业务在关税影响下的动态,客户是否会进行产能扩张 - 公司运营未受到重大直接关税影响,AP业务将受益于人工智能应用和技术领先地位持续增长 [25] - 主流业务稳定但偏软,关税间接影响使增长轨迹难以预测 [26] - 客户决策受关税环境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如利用关税暂停进行现货采购或提前交货、因关税差异进行增量投资),也有消极影响(如评估投资时机和地点) [27][28] 问题3:AP业务第二季度订单主要由内存(HBM)还是逻辑驱动,哪个更强 - 订单来自内存和逻辑两方面 [31] - 从趋势看,HBM订单势头良好,公司已从领先内存制造商获得订单,且在第一和第二季度从另一家内存制造商获得更多订单 [33] 问题4:第二家HBM客户订单规模,以及第一家HBM客户HBM4业务是否会在第三或第四季度带来第二批批量订单 - 第二家HBM客户订单相对第一家较小但有意义,公司已在第一季度和2025年4月收到两笔订单 [42] - 公司对HBM4业务有信心,认为行业已认可公司相关技术,但订单时间取决于客户,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 [43][44] 问题5:为什么NCF不需要无焊剂PCP - 由于NCF结构和MUF中芯片的固有差异,NCF不需要焊剂,其无焊剂阶段已足够 [46] 问题6:领先边缘逻辑业务中,客户是否会尽快采用更快的TCV用于芯片晶圆,阻碍其快速迁移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以及客户下单时间 - 公司在与领先代工厂的合作中取得显著进展,已从资格认证进入试点生产阶段,并已发送另一台工具供评估,认为自身有能力满足复杂封装要求 [49][50] - 希望客户能在2025年下半年下单,但即使今年有订单,芯片晶圆应用的高需求要到2026年才会出现 [52] 问题7:与领先HBM客户的合作经验,在12i3e大规模生产中的进展,以及在HBM4业务中是否主要针对该客户 - 公司通过键合质量、可扩展性、芯片堆叠能力等方面与竞争对手差异化,这些优势使其在HBM市场处于有利地位 [56][57] - HBM使用TCV工具是行业首创,初期出现问题正常,公司工具已用于HBM3e125的大规模生产,并展示了HBM4的能力,消除了行业对其TCP堆叠工具的疑虑 [60][61] 问题8:从主要客户获得后续订单的信心,以及今年第二家客户和原领先客户在收入贡献上谁更大 - 公司正在与所有HBM参与者深入合作,包括第三家内存制造商,并已成功为其进行HBM堆叠,有望在HBM市场获得更多份额 [62][63] - 公司希望从领先客户获得后续订单并正在努力争取 [64] 问题9:随着业务发展,特别是HBM4业务,公司预计能获得的大致市场份额,是否能达到35% - 40% - 公司致力于不断提高市场份额,目标是在TCV整体市场获得35% - 40%的份额 [66] - HBM市场竞争比逻辑市场更激烈,但公司作为新进入者已取得很大进步 [67][69] 问题10:在芯片基板业务上,公司与竞争对手在大型代工厂资格认证方面的地位是否改变 - 在芯片基板业务上,公司仍是唯一供应商;在芯片晶圆业务上,公司从资格认证到试点生产取得显著进展,处于有利地位 [71] 问题11:本季度半导体业务板块利润率提高8%,但收入变化不大,主要改进运营效率的措施是什么,以及如何建模2025年半导体解决方案的盈利能力 - 利润率提高得益于产品组合改善和第四季度一次性负面利润率影响的消除,同时运营支出方面受益于成本控制措施、重组计划节省和第一季度季节性因素 [77][78][79] - 公司不提供未来利润和利润率展望,但预计集团毛利率未来将维持在40%左右 [80][81] 问题12:公司试图维持的运营支出水平,以及与其他半导体设备公司相比运营支出较高的情况 - 公司每季度运营支出约为11亿港元,年初宣布为AP业务的研发项目增加3.5亿港元投资,预计运营支出相对稳定,会因特定研发项目有小幅增加 [83] 问题13:对中国AP需求的看法,以及在中国畅销的AP产品,以及AP业务在中国业务中的占比 - 公司先进封装解决方案服务全球客户,未对中国市场具体情况发表评论 [86] - 因竞争原因,未披露AP业务在中国业务中的占比 [87] 问题14:主流业务是否仍预计在今年下半年触底反弹,对这一预期的信心如何,以及SMT订单反弹趋势后续走向 - 主流业务(半导体和SMT)已企稳,但仍受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特别是欧美地区)影响,关税间接影响使增长轨迹难以预测,无法确定增长是否会在下半年出现 [90][91] - SMT订单预计将保持在过去几个季度的水平,不会降至去年第四季度的低点 [92] 问题15:公司第二代工具的准备情况,以及今年是否有后续订单 - 公司认为TCV工具适用于16高,对于HP技术,由于总体拥有成本较高,行业将尽可能使用更具成本效益的TCV工具,目前判断HP技术发展还为时过早 [94][95] 问题16:除常规现金股息外,公司是否考虑通过股票回购等方式回报股东以支撑股价 - 公司近年来现金表现良好,但由于宏观和关税不确定性,目前不适合推出股票回购计划,会持续评估市场情况,在合适时机考虑回购 [97] 问题17:公司在未来三到四年周期内管理运营支出的策略,是否应采取更有意义的运营支出控制措施 - 公司在下行周期已进行多次重组计划并持续实施成本控制措施,但作为科技公司,会注重保护未来研发项目投资,努力在两者间取得平衡 [99][100] 问题18:芯片基板相关订单今年表现强劲,明年是否会继续增长 - 公司认为芯片基板业务不仅当前架构需求会持续,未来因AI芯片对容量和能力要求增加,客户会持续购买新工具以支持更大芯片键合到基板上,该趋势将持续 [101][102]
ASMPT(00522) - 2025 Q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4-30 16:25
业绩总结 - Q1 2025收入为4.02亿美元,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8.2%[19] - Q1 2025毛利率为40.9%,同比下降97个基点,环比上升371个基点[19] - Q1 2025运营利润为1.6亿港元,同比下降33.3%,环比上升3044.6%[19]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20港元,同比下降53.5%[19] 用户数据 - Q1 2025订单量为4.31亿美元,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2.9%[19] - Q1 2025未完成订单为8.14亿美元,同比下降4.7%,环比增长4.6%[19] 未来展望 - Q2 2025收入指导范围为4.10亿美元至4.70亿美元,预计同比增长3.0%和环比增长9.6%[33] - 公司对Q2的AP收入保持信心,预计由于季节性因素和超出预期的Q1订单,主流产品将实现增长[3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Q1 2025半导体解决方案部门的毛利率为46.3%,环比上升3.7%[22] - Q1 2025 SMT解决方案部门的毛利率为-0.5%,环比下降1.9%[27]
4月30日电,东京电子表示,计划投入3000亿日元研发资金以实现未来最大程度增长。
快讯· 2025-04-30 16:21
公司研发投入 - 东京电子计划投入3000亿日元研发资金以实现未来最大程度增长 [1]
芯碁微装(688630):盈利显著改善,PCB主业与泛半导体共振
东北证券· 2025-04-30 12: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PCB主业高端化与国际化进展,泛半导体业务也实现多点突破,加之平台化产品矩阵持续深化,有望实现营收与盈利能力的双增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4日,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收2.42亿元,同比+22.31%,环比+2.63%;归母净利润5,186.68万元,同比+30.45%,环比+822.99%;扣非归母净利润5,158.73万元,同比+40.23%,环比+6,021.09% [1] PCB主业 - 高端化、国际化协同推进,大客户战略助力竞争力持续强化。产品层面聚焦HDI、类载板、IC载板等高阶应用,通过3 - 4μm解析度的MAS系列设备巩固市占率;客户层面依托AI服务器、智能驾驶等高增长赛道,推动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提升至60%以上;国际市场方面设立泰国子公司,带动东南亚营收占比接近20%,并加速与鹏鼎控股、日本VTEC等全球客户合作落地进程 [2] 泛半导体业务 - 载板、先进封装、功率半导体、新型显示协同发力。IC载板方面新一代MAS 6P与NEX 30产品迭代升级,推动高解析度设备在HDI与IC载板中的规模应用;先进封装方面WLP和PLP产品满足AI芯片制程要求,并获得头部客户批量验证;功率半导体方面MLF系列直写光刻设备完成出口日本,具备第三代半导体制造适配性;新型显示方面NEX - W系列设备成功打入维信诺与京东方,助力公司在高端显示市场地位持续上行 [2] 平台化产品矩阵 - 持续深化,助推国产化替代与技术生态构建。中高端PCB设备领域持续扩大直写光刻设备与高端阻焊设备产能,并推出钻孔新品MCD75T,进一步增强工艺精度与一致性;先进封装平台推出晶圆对准机与键合机,构建起从曝光、测量到对准、键合的封装工艺闭环,并有望成为国产先进封装装备的重要推动者 [3] 盈利能力 - 公司1Q25毛利率为41.25%,同比+3.17pct,环比+16.49pct;归母净利率21.41%,同比+1.34pct,环比+19.03pct。Q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35%/3.07%/-2.33%/9.51%,同比+3.50/-1.33/-0.17/-3.00pct,环比-0.82/-3.50/-1.96/-0.22pct。其中,销售费用同增172.16%,主要系拓展海外市场,销售人员薪资及费用增加;财务费用同减-32.08%,主要系利息收入增加 [3]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4.28/19.37/24.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2/5.6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27/3.28/4.28 [4] 股票数据 - 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72.40元,12个月股价区间48.48 - 78.83元,总市值9,538.03百万元,总股本132百万股,A股132百万股,B股/H股0/0百万股,日均成交量2百万股 [5] 涨跌幅 - 1M绝对收益-2%,相对收益1%;3M绝对收益25%,相对收益26%;12M绝对收益9%,相对收益4% [8]
ASMPT(00522) - 2025 Q1 - 业绩电话会
2025-04-30 08: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集团收入达4.015亿美元,符合收入指引中点 [3] - 集团订单额为4.312亿美元,环比增长2.9%,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主要因SMT订单增加,部分被半导体订单减少抵消,同比增长由半导体业务驱动 [7] - 集团毛利率环比上升371个基点,同比下降97个基点,调整后净利润为8320万港元,环比增长1.6%,同比下降53.1%,同比下降因毛利率略降、战略投资运营费用增加及外汇影响 [8][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半导体业务 - 收入2.556亿美元,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44.7%,占集团收入约64%,Q1交付大量TCV工具订单 [9] - 订单额2.229亿美元,环比下降19.5%,同比增长11.4%,环比下降因2024年Q4大量TCV订单高基数效应,同比增长因TCV订单 [10] - 毛利率46.3%,环比上升368个基点,同比上升167个基点,利润2.359亿港元,环比增长215.9% [11] SMT业务 - 收入1.459亿美元,环比下降20.3%,同比下降35.6%,与市场疲软一致 [12] - 订单额2.084亿美元,环比强劲增长46.5%,受季节性系统级封装(SiP)订单推动 [12] - 毛利率31.5%,环比上升180个基点,同比下降827个基点,环比改善因产品组合有利,同比下降因销量降低 [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2025年重点是从高容量制造(HVM)和逻辑客户处获取更多订单 [5] - 集团对先进封装和TCB解决方案在AI和高性能计算应用的需求有信心,全球制造布局可灵活应对关税潜在影响 [14][15] - 公司在HBM市场通过技术优势与竞争对手区分,如键合质量、可扩展性、芯片堆叠能力等 [63][6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二季度集团预计收入在4.1 - 4.7亿美元之间,中点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9.6%,有信心维持先进封装收入,预计主流业务因季节性和Q1订单超预期而改善 [14] - 主流业务增长轨迹因关税间接影响难以预测,但集团对先进封装需求有信心,将密切关注关税情况并适时调整 [14][15] 其他重要信息 - 投资者关系展示报告可在公司网站获取 [3] - 电话会议中可能有关于公司业务和财务的前瞻性陈述,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 [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第二季度订单方向及先进封装订单势头,是否有潜在供应过剩影响客户订单,SMT业务在关税影响后的动态 - 公司不提供订单指引,但预计Q2订单与过去几个季度范围相似,假设关税无意外影响 [21] - 半导体先进封装(AP)势头在Q2将保持,TCP预计从全球客户的内存和逻辑端持续获得订单,半导体主流业务稳定但仍处较低水平,SMT主流业务已企稳,近期在中国BI服务器和汽车市场有机会 [22][23] - 关税对公司运营无重大直接影响,先进封装业务将受益于AI采用和技术领先地位持续增长,主流业务稳定但增长轨迹因关税间接影响难以预测 [24][25] - 客户决策受关税环境正负影响,未出现订单取消情况,但部分客户在评估投资时机和地点,积极方面是部分客户愿意现货采购或提前交付以利用关税暂停期,还有客户因关税差异进行增量投资和多元化布局 [26] 问题2: AP订单在Q2主要由内存(HBM)还是逻辑驱动,哪个更强,是否持续收到首个HBM客户的重复订单 - AP订单在Q2来自内存和逻辑两方面 [31] - HBM订单势头良好,公司已从领先内存制造商和另一家内存制造商获得订单 [33] - 首个HBM客户首个订单规模大,客户消化产能需时间,公司正努力与该客户及其他大客户合作获取更多订单,公司在HBM领域技术领先,有能力处理复杂架构,对HBM4市场有信心 [38][39] 问题3: 从第二个HBM客户获得订单的规模,首个HBM客户HBM4订单情况,NCF为何不需要无焊剂PCP - 第二个HBM客户订单相对首个较小但有意义,已在Q1和2025年4月收到两笔订单 [46] - 公司对HBM4有信心,预计下半年开始有订单,但具体时间取决于客户,HBM4可能需要用于NCF或mMBUF应用,若采用NCF则不能使用无焊剂工具 [47][48] - NCF结构与MUF内在差异导致NCF不需要无焊剂,其助焊剂阶段足够 [50] 问题4: 领先边缘逻辑芯片在晶圆上应用,客户是否会尽快采用更快TCV,阻碍因素及订单时间 - 公司在与领先代工厂合作中取得显著进展,从资格认证到试点生产,已向其发送另一台工具进行评估,有信心在客户做出决定后赢得订单 [56][57] - 希望订单在2025年下半年出现,但芯片到晶圆应用高需求预计在2026年 [58] 问题5: 与领先HBM客户合作情况,HBM4进展,对该客户后续订单信心,两个HBM客户收入贡献比较,HBM市场份额预期 - 公司在HBM领域通过键合质量、可扩展性、芯片堆叠能力等技术优势与竞争对手区分 [63][64] - HBM4架构比HBM3更具挑战性,公司有能力处理,目前工具已用于HBM3e125高容量生产,并展示了HBM4能力,打消了行业疑虑 [66][67] - 公司正与所有HBM参与者深入合作,包括第三个客户,有信心获得更多HBM市场份额,但不预测后续订单时间和客户收入贡献 [68][69] - 公司目标是在TCV整体市场获得35 - 40%市场份额,HBM市场竞争更激烈,公司进入该市场较晚,从零份额起步已有很大提升 [73][76] 问题6: 芯片在基板上应用与竞争对手资格认证情况 - 芯片在基板上公司仍是唯一供应商,芯片在晶圆上业务取得显著进展,从完成到试点生产,处于有利地位 [79] 问题7: 本季度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段利润率提高8%但收入变化不大的原因,如何建模2025年该业务盈利能力,运营费用(OpEx)水平维持情况 - 利润率提高因产品组合改善和运营费用控制,Q4有一次性负面利润率影响,Q1运营费用因成本控制措施、重组计划节省和季节性因素降低 [86][87][88] - 公司不提供未来利润和利润率展望,但集团毛利率本季度反弹至40%,预计未来在该水平左右 [89][90] - 公司每季度运营费用约11亿港元,年初宣布因先进封装增长机会,将在TCV和超键合等研发项目增加3.5亿港元投资,预计运营费用相对稳定,有边际增长 [92] 问题8: 中国先进封装(AP)需求看法,中国畅销AP产品,中国业务中AP占比 - 公司先进封装解决方案服务全球客户,不具体评论中国市场情况,因竞争原因不披露中国业务中AP占比 [95][96] 问题9: 主流业务是否仍预计下半年触底或复苏,信心程度,SMT订单反弹趋势 - 主流业务(半导体和SMT)已企稳,但仍疲软,受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影响,尤其是欧美地区,关税间接影响使增长轨迹难以预测,无法确定增长是否在下半年出现 [99] - SMT订单预计保持在过去几个季度范围,不会降至2024年Q4水平 [100] 问题10: 第二代工具准备情况,今年是否有后续订单,对混合键合看法 - 公司认为TCV适用于16高,对于HP(混合键合),因总体拥有成本高,行业将尽可能使用更具成本效益的TCV用于逻辑和HBM [104] 问题11: 除常规现金股息外,是否考虑股份回购政策支撑股价 - 公司近年现金表现良好,但因宏观和关税不确定性,目前不是推出股份回购的合适时机,会持续评估向股东返还资本的不同选择,在合适时考虑回购 [107] 问题12: 未来三四年运营费用管理,是否应采取有意义的运营费用控制措施 - 公司在下行周期已进行两三次重组计划,会继续在各职能部门实施成本措施,但作为科技公司,要保护未来研发项目投资,需在投资未来和合理成本控制间取得平衡 [110][111] 问题13: 芯片在基板上订单可见性,明年是否继续增长 - 芯片在基板上订单趋势将持续,因AI芯片需要更多产能和能力,客户将继续购买新工具以支持更大芯片键合到基板上的项目 [112][113]
ASM announces start of €150 million share buyback program
Globenewswire· 2025-04-30 00:06
公司公告 - ASM International宣布启动1 5亿欧元的普通股回购计划 [1] - 回购计划基于2025年2月25日管理委员会授权 上限为1 5亿欧元 [1] - 计划执行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至2026年1月 或达到1 5亿欧元上限时终止 [1] 计划细节 - 回购将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需获得2024年5月13日和2025年5月12日股东大会授权 [2] - 回购由第三方执行 用于覆盖员工和董事会成员的股票计划义务 [2] - 回购股票总数不超过4,714,465股 [2] 信息披露 - 公司将从2025年5月5日起每周更新回购进展 [3] - 相关信息将在公司官网(www asm com)公布 [3] 公司概况 - ASM International总部位于荷兰阿尔梅勒 从事半导体设备制造 [4] - 业务覆盖晶圆加工设备 在美国 欧洲和亚洲设有设施 [4] - 普通股在阿姆斯特丹泛欧交易所上市(代码:ASM) [4]
ASM reports first quarter 2025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4-30 00:0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销售增长显著,得益于AI相关业务的持续优势和领先逻辑/代工领域的强劲销售 ,尽管市场环境复杂,但公司对未来发展仍持乐观态度,预计全年销售将实现两位数增长 [1][2] 财务亮点 - 2025年第一季度新订单达8.34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4%,报告值增长20%,受GAA 2nm订单和中国市场贡献支撑 [1] - 营收达8.39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26%,报告值增长31%,高于指引中点 [1] - 毛利润率增至53.4%,高于去年同期和上一季度,产品和客户组合有利是增长原因 [1] - 调整后运营利润率为32.3%,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提高4.2个百分点,主要因毛利润率提高和运营费用适度 [1] - 报告净结果包括来自ASMPT股份的2.15亿欧元减值,无现金影响 [1] 市场情况 - 第一季度市场情况复杂,AI相关领域需求强劲,其他市场多数低迷 [3] - 2025年第一季度订单增至8.34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4%,GAA订单、内存客户需求和中国客户需求推动订单增长 [3] - 现金状况因2.64亿欧元强劲自由现金流提升至超11亿欧元 [3] 展望 - 2025年全年预计销售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实现10 - 20%两位数增长,高于WFE市场 [5] - 2025年第二季度预计销售按固定汇率计算较第一季度增长1 - 6%,同比继续实现两位数增长 [6] - 2025年全年GAA销售预计强劲增长,内存销售预计健康但低于2024年,功率/模拟/晶圆市场仍处于周期性低迷 [7] - 2025年全年毛利润率预计处于46 - 50%目标范围上半部分,排除关税潜在直接影响 [4] 其他事项 - 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将于5月12日在阿尔梅勒举行,议程包括2024年年报、薪酬报告、股息提议等 [9] - 2025/2026年高达1.5亿欧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将于4月30日启动 [10] - 公司将于4月30日下午3点举办季度收益电话会议和网络直播 [13]
Data I/O Announces Largest Adapter Order in Company History
Newsfile· 2025-04-29 21:00
公司动态 - Data I/O Corporation宣布获得公司历史上最大的适配器订单 价值近100万美元 订单来自全球知名电子分销商的欧洲分部 预计2025年9月底前完成交付 [1] - 该订单是公司50多年历史上最大的单一适配器订单 来自分销渠道市场 是公司客户扩展和收入多元化的目标领域 展示了客户对公司平台和系统利用的承诺 将带来未来经常性收入流的增长 [2] 产品与技术 - 公司适配器用于支持其全球知名的自动化编程系统 以速度 灵活性和快速切换著称 提供最低总拥有成本 适配器作为物理接口连接公司的自动化编程系统(如市场领先的PSV系列)和日益增长的半导体设备阵列 包括微控制器 闪存和可编程逻辑设备 [2] - 公司持续扩展算法库以支持客户适配器需求 实现更高的芯片密度 更快的生产周期 更高的编程良率和更短的市场投放时间 [2] 公司背景 - Data I/O自1972年以来一直开发创新解决方案 服务于汽车 物联网 医疗 无线 消费电子 工业控制等领域 客户使用其数据配置解决方案管理设备知识产权 从初始阶段到现场部署 [3] - 公司解决方案帮助任何规模的OEM在半导体设备运往生产线前进行编程和安全配置 覆盖从早期样品到大批量生产的全过程 确保客户可靠 安全且经济高效地将创新产品推向市场 [3] - 公司解决方案得到专利组合和全球支持服务网络的支持 确保客户成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