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刀具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金万众冲刺北交所上市 核心业务收入连降3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21:21
公司业务与收入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刀具及配套产品销售、刀具应用延伸服务、涂层设备制造和销售,其中第三方品牌分销是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87.35%、81.68%和78.23% [4] - 公司主要为日本厂商代理,包括住友、大昭和、京瓷、欧士机、三丰等,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报告期内分别为6.93亿元、6.01亿元和5.43亿元,占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90.89%、88.48%和86.25% [4] - 自主品牌刀具及配套产品销售收入报告期内分别为9993.73万元、1.33亿元和1.49亿元,但占比仍不足两成 [3] 财务表现与业绩趋势 - 公司营收连续三年下滑,报告期内分别为9.88亿元、9.50亿元和9.23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65%至2.10亿元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小幅回升至8698.95万元,但仍低于2022年的9000.23万元 [5] - 代理业务收入逐年下降,2023年和2024年同比降幅分别达到10.13%和6.90% [5] 毛利率与盈利能力 - 自主品牌刀具及配套产品毛利率报告期内持续下降,分别为39.75%、38.39%和33.79% [7] - 毛利率始终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期行业平均毛利率分别为44.82%、41.26%和38.05% [7] - 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2024年切削工具行业利润率为8.3%,较2023年下降2.7个百分点 [7] 产能与利用率 - 自主生产刀具产能利用率报告期内分别为73.27%、82.83%和95.40%,但较2020年和2021年的104.19%和130.24%波动明显 [10] - 公司计划募资7069.50万元用于子公司万众精密"年产22.4万支三轴以上联动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刀具项目" [9] 行业环境与竞争 - 国产刀具产业崛起,市场对进口刀具依赖降低,刀具进口额由2018年的148亿元下降到2023年的87.58亿元 [5] - 行业面临降价压力,2024年切削工具行业营收1077亿元,同比下降1.8% [7] - 多家同行企业扩大产能,但整体产能利用率下降,新增产能消化存在风险 [9] 战略转型与投资布局 - 公司加码自主品牌建设,但转型进展缓慢,自主品牌销售收入占比仍不足两成 [3] - 公司投资布局产业延伸,报告期内夸克涂层净利润分别为-1187.17万元、-398.43万元和105.11万元,西格数据净利润分别为-1481.57万元、-168.67万元和-1164.01万元 [8] 上市进程与监管关注 - 公司曾冲刺上交所主板IPO,但因财务标准变化终止审核,2023年净利润不再满足主板上市要求 [9] - 此次北交所IPO计划募资3.28亿元,较此前主板IPO拟募资6.91亿元减少超一半 [9] - 监管部门问询关注刀具生产项目的产能消化能力、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9] 公司治理与税务状况 - 公司曾失去高新技术企业身份,2019年和2020年因未持续满足认定标准主动补交企业所得税 [10] - 自2022年起采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022年缴纳企业所得税7632.22万元,其中补缴2019年、2020年税款2127.18万元 [10]
金万众冲刺北交所上市:核心业务收入连降3年,曾因高新企业资质补税超20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20:54
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 中国刀具制造行业起步较晚 中高端市场长期被欧美日韩品牌占据[1] - 国产刀具加速崛起 进口刀具依赖度降低 刀具进口额从2018年148亿元下降至2023年87.58亿元[8] - 2024年切削工具行业营收1077亿元 同比下降1.8% 行业利润率8.3% 较2023年下降2.7个百分点[13] 公司业务模式与收入结构 - 公司主要业务为第三方品牌刀具分销 2022-2024年分销收入占比分别为87.35%/81.68%/78.23%[2][3][6]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9993.73万元/1.33亿元/1.49亿元[3][10] - 刀具应用延伸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2.54%提升至2024年5.09%[3]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营收连续三年下滑 报告期内分别为9.88亿元/9.50亿元/9.23亿元 2024年一季度同比下滑4.65%[8] - 归母净利润2024年回升至8698.95万元 仍低于2022年9000.23万元[9] - 自有品牌毛利率持续下降 报告期内分别为39.75%/38.39%/33.79% 始终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0][12][13] 供应链与采购集中度 - 前五大供应商均为日本厂商(住友/大昭和/京瓷/欧士机/三丰)采购集中度高达90.89%/88.48%/86.25%[6][7] - 采购金额持续下降 报告期内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6.93亿元/6.01亿元/5.43亿元[6][7] 战略转型与产能布局 - 加码自有品牌建设但收入占比仍不足两成(2024年16.12%)[3][5] - 自主生产刀具产能利用率从2020年130.24%波动至2024年95.40%[17] - 计划募资3.28亿元 其中7069.50万元用于年产22.4万支数控机床刀具项目[15][16] 投资与子公司表现 - 投资的夸克涂层净利润从-1187.17万元改善至105.11万元 西格数据持续亏损(2024年-1164.01万元)[14] - 子公司万众精密处于投产初期 设备磨合导致成本较高[13] 资本市场进展 - 曾冲刺上交所主板IPO但因净利润不满足新规终止 转战北交所[15][17] - 因未持续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 补缴2019-2020年税款2127.18万元[17]
华锐精密20250805
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刀具行业,涉及进口替代加速、民企崛起趋势[5][9] * 公司:华锐精密,国内头部民营刀具企业,战略转型切入智能软件市场[2][4] ---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趋势** 1. **进口替代加速**:2025年刀具进口规模占比降至23%-24%(2018年为30%)[5] 2. **民企崛起**:国企退出市场,民企如华锐精密通过差异化策略挤压日韩中端份额,向高端市场迈进[9] 3. **外资收缩**:欧美企业(如肯纳金属)在华收入腰斩,因定价高、技术停滞、服务滞后[8] **公司战略与优势** 1. **一体化解决方案**:覆盖基体材料、涂层等全流程,自主可控无卡脖子风险[11] - 提供80%以上刀具品类(超2万种)及全包式年度合同[12] - 管理层对接模式提升效率,减少灰色收入[11] 2. **智能转型**:切入千亿级智能软件市场(年增量120-150亿),边际成本低、净利率高[4][18] 3. **技术传承**:继承山特维克技术,创始人引进国内首条硬质合金刀具生产线[11] **财务与业绩** 1. **财务拐点**:上市后固定资产投资超12亿,2025年起产能爬坡(整硬合金线利用率85%-90%)[6][14] 2. **业绩增长**: - 2025Q1净利润同比+70%,全年预计2亿(PE 20倍)[3][7] - 2026/2027年净利润预测2.8亿/3.9亿[7] 3. **增量领域**: - **军工**:2024年收入2000万→2025年1亿(国产化趋势)[15] - **能源**:与哈电、东方电气合作,增量超1亿[15] - **人形机器人**:与宇树机器人独家合作,2027年市场70-126亿,市值弹性90亿+[3][20] **人形机器人布局** 1. **合作**:宇树机器人唯一刀具解决方案商,订单暴增驱动产能需求[17] 2. **市场测算**: - 2027年全球出货100万台,单台刀具成本7000元→总规模70亿[19] - 假设市占率30%→净利润3亿(PE 30倍对应90亿估值)[20] **AI与智能制造** 1. **数字化平台**:入选湖南省标杆项目,AI赋能机床加工效率[18] 2. **市场潜力**:全球规模2000亿+,年增量200亿[18] --- 其他重要信息 * **估值预期**:2027年主业+人形机器人业务合计市值190亿(2025年折现170亿)[20] * **推荐评级**:PE 20倍低估,人形机器人赛道首选,强烈买入[21]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6]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70-126亿元(2027年)[7][20] * 智能软件市场:存量2000-3000亿,年增量120-150亿[4]
欧科亿:公司暂未有盾构刀具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5:57
公司产品结构 - 公司刀具品种较多且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 [1] - 公司目前暂未生产或销售盾构刀具产品 [1] 业务拓展方向 - 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持续拓宽产品应用领域 [1]
中钨高新:旗下金洲公司是全球领先的PCB用精密微型钻头及刀具综合供应商,第一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8:1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旗下金洲公司是全球领先的PCB用精密微型钻头及刀具综合供应商 [2] - 金洲公司是第一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 市场数据与产能情况 - 公司6 8亿支微钻产能的市场占有率目前缺少权威机构数据发布 [2] - PCB微钻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尚无权威数据可供参考 [2]
欧科亿: 欧科亿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18:22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7月17日以现场和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7月15日通过电话或传真发出 [1] - 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会议由监事会主席张奕主持 [1] - 会议召集和召开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 审议通过《关于增加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 [1] - 监事会认为新增关联交易为公司正常经营所需,程序合法且定价公允 [1] - 关联交易有助于支持生产经营和长远战略发展,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1] - 表决结果为3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2] - 议案需提交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 [2]
欧科亿: 欧科亿关于公司非独立董事变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18:13
董事变更情况 - 公司董事穆猛刚因个人原因辞去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原定任期未披露 [1] - 穆猛刚辞职导致审计委员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辞职将在股东会选举新任董事后生效,过渡期继续履职 [1] - 穆猛刚未持有公司股票且无未履行承诺事项,公司对其任职期间贡献表示感谢 [1] 补选董事信息 - 公司董事会提名顾建国为第三届非独立董事候选人,需经股东会审议通过,任期至第三届董事会届满 [1] - 顾建国现任海南深研私募基金和钮能投资执行事务合伙人,曾任中国移动技术督导及多家金融机构首席分析师 [2] - 顾建国与公司控股股东无关联关系,仅在格林美控股子公司湖北绿钨资源担任董事(已提交辞职) [2] - 顾建国符合董事任职资格,无违法违规记录且非失信被执行人 [2]
欧科亿: 欧科亿关于增加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18:13
日常关联交易基本情况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与关联方共同投资设立控股孙公司欧科亿(山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25年6月13日完成工商登记手续 [1] - 新增认定江苏锐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扬州新甬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郯城欧锐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郯城锐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司关联方 [1] - 本次增加日常关联交易预计交易金额合计为5,000万元 [2] 日常关联交易履行的审议程序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增加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独立董事一致同意 [2] - 监事会认为公司增加日常关联交易预计为公司正常经营所需,程序合法,交易价格遵循公允定价原则 [2] - 本次增加日常关联交易预计事项尚需提交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 [2] 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向关联人采购商品金额为8,00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为4,906.07万元 [4] - 未按预期采购的原因是公司对全年可能发生的交易进行了调整 [3] 新增的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和类别 - 新增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5,000万元,涉及向关联人采购商品、专有技术 [6] - 关联人包括江苏锐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扬州新甬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郯城锐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郯城欧锐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6] - 欧科亿(山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2025年6月13日新设立的公司,截至公告披露日尚未发生同类采购业务 [8] 关联人基本情况和关联关系 - 江苏锐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27日,注册资本3,450万元,2024年总资产为4,300.89万元,净利润-530.84万元 [8][9] - 扬州新甬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31日,注册资本200万元,为江苏锐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9][10] - 郯城锐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25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2024年净利润67.69万元 [11][12][13] - 郯城欧锐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5月19日,注册资本50万元,为新成立公司 [13][14] 日常关联交易主要内容 - 本次增加预计的日常关联交易主要为向关联人采购设备、专有技术以及相关辅料,为公司开展日常经营活动所需 [14] - 交易价格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以市场价格为依据,由双方协商确定 [14] - 双方每月按实际数量及实际金额结算 [14] 关联交易目的和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关联交易基于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必要,是公司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手段 [15] - 各项日常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等价有偿的一般商业原则 [15] - 关联交易的发生不会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及独立性等产生不利影响 [15]
欧科亿: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公司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制度(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7-17 18:13
股份管理制度总则 - 制度适用于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等 [1][2] - 所持股份定义为登记在名下的所有公司股份,含信用账户内股份 [1][4]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需严格履行关于持股比例、期限、变动方式等承诺 [1][5] 股份交易管理 - 买卖公司股份前需书面通知董事会秘书,后者需核查合规性 [2][6]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需在特定时点(如任职后2个交易日内、个人信息变更时)申报个人信息至上海证券交易所 [2][7] - 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所持总数的25%,持有不超过1,000股可一次性转让 [3][9] - 可转让股份数量以上年末持股为基数计算,新增股份(如股权激励、二级市场购买)当年可转让25% [3][10][11] 股份转让限制 - 禁止转让情形包括:上市首年内、离职半年内、涉嫌证券违法调查期间等 [4][14] - 任期届满前离职者需遵守每年转让不超过25%、离职半年内禁转等规定 [5][15] - 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重大事项决策至披露期间等禁止买卖股票 [5][16] 信息披露要求 - 限售股份解除限售前5个交易日需披露提示性公告 [5][17] - 股份变动需在2个交易日内报告并公告,内容包括变动前后数量、价格等 [6][18] - 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备案并公告计划,减持时间区间不超过6个月 [6][19] - 减持过半或期间发生重大事项(如并购重组)需披露进展 [6][20] 制度执行与修订 - 违反制度者需承担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 [7][23] - 制度由董事会负责制订、修改和解释,自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7][24][25]
欧科亿: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7-17 18:13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制度目的与适用范围 - 提高公司规范运作水平,确保年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2] - 适用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子公司负责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以及与年报信息披露相关的其他人员 [3] - 追究范围包括年度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其他年报信息披露重大错误或遗漏、业绩预告或快报重大差异等情形 [3] 责任追究原则与情形 - 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有错必究、过错与责任相适应、责任与权利对等原则 [3] - 需追究责任的情形包括违反《公司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导致信息披露重大差错 [4] - 未按公司内控制度审核信息、提供数据存在重大遗漏或失实、未遵循信息披露规程等行为均属追责范围 [4][5] 重大差错认定标准 - **财务报告会计差错**:涉及资产/负债差错金额占最近一年审计资产总额5%以上,或收入/净利润差错金额超500万元且占比5%以上 [5] - **其他信息披露差错**:未披露重大会计政策变更、涉及净资产10%以上的诉讼/担保/重大合同等事项 [5] - **业绩预告差异**:业绩变动方向与年报实际不一致,或实际业绩与预告差异幅度达20% [6] - **业绩快报差异**:快报数据与定期报告实际数据差异幅度达10%以上 [6] 责任追究形式与处理 - 处理方式包括责令改正、通报批评、调岗/停职/降职、赔偿损失、解除劳动合同等 [6] - 可附带经济处罚,金额由董事会根据情节确定 [7] - 公司需在年报中如实披露差错更正原因、影响及董事会处罚结果 [7] 制度执行与附则 - 季度报告、半年报的信息披露差错责任追究参照本制度执行 [7] - 制度由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解释权归董事会所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