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学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航天工程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88亿元 同比增长80.04%
证券日报网· 2025-08-30 12: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88亿元 同比增长80.0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86.56万元 同比增长6.7%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5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947.95万元 [3] 技术创新成果 - 航天6.5Mpa、3500吨级半废锅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获国际领先水平认定及中国氮肥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 申请专利35项 其中发明专利25项 获得专利授权15项 其中发明授权8项 [1] - 参编国家标准2项、团体标准1项 三个项目获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一等奖及二等奖 [1] 业务板块进展 - 高端装备制造板块完成新项目关键阀门样机试制及低温液氧泵出口调节阀研发设计 [2] - 环保运营产业板块临海子公司2.5万吨/年废盐综合利用项目土建基本完工 关键设备安装完成80% [2] - 绿氢工程技术板块推动电解制氢装备系列化与产业化升级 电化学装备与化工耦合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2] - 工业气体运营板块沧州气体、新乡气体两家公司装置均实现高效运行 [3]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06:4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代码为603698 简称航天工程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53,599万股 [1][21] - 公司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477,456,395.02元 [21] 利润分配方案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5元(含税) [1][8][21] - 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29,479,450.00元(含税) [1][21] - 现金分红占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43% [21][31] - 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1][8][21] 董事会决议事项 - 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 [4] - 应参加表决董事9名 实际参加表决董事9名 [4] - 审议通过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5] - 审议通过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8] - 审议通过"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12] - 审议通过增资控股新疆聚新能气体有限公司 [15] - 审议通过对航天科技财务公司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19] 业务发展战略 - 构建"现代煤化工、氢能综合利用、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气体运营"五大业务板块 [29] - 2024年4月完成增资控股航天氢能有限公司 [29]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4.10亿元 净利润1.89亿元 [29] - 拥有"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等六大创新技术 [31] - 通过增资28,050万元取得新疆聚新能气体51%股权 [55][56][61] 投资者关系管理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定于9月10日召开 [50] - 通过上证路演中心进行网络互动交流 [50][53] - 建立多元化沟通机制包括业绩说明会、上证e互动等 [34] - 2024年度现金分红5,788.69万元 占净利润30.59% [31] 公司治理结构 - 设立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 其中航天工程推荐三名 [64] - 总经理由阜阳绿源推荐 财务负责人由航天工程推荐 [64] -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33] - 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作用 落实监事会改革 [33]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7
西部证券· 2025-08-27 10:01
第一创业(002797.SZ)首次覆盖报告 - 公司以固定收益业务为特色,在资管与投行双轮驱动下具备广阔发展空间,有望在股东赋能下推动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升级[1][6] - 2023年第一大股东由首创集团变更为北京国管,此后不断推进战略协同,助力业务稳健发展与长期布局[1][6] - 固定收益业务收入由2021年的2.88亿元增至2023年的6.46亿元,在总营收占比由11.03%增至18.29%[7] - 资管业务优势显著,2024年收入占比达32.4%,为第一大业务收入来源[7] - 投行业务得益于股东背景优势,在北交所业务方面取得亮眼业绩,2024年股权融资业务市占率提升至1.59%,创下历史新高[7] TMT科技行业点评 - 英伟达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以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技术将多个分布式数据中心组合成一个十亿瓦级AI超级工厂[9] - 国产卡实现Scale-up全互联,解决"单卡算力不足"与"多卡协同低效"的核心痛点[10] - 国内算力产业链增量在自主可控与场景配套,海外在高端技术与全球化布局[10] - 继续看好AI算力链,从算力芯片、服务器到光模块、片上互联、液冷等多领域有望实现高确定性的成长[2][11] 上海地产新政点评 - 上海政策宽松力度略大于北京,除放松外围限购、不再区分单身家庭购房、优化公积金政策外,额外放松房产税政策,不再区分首套二套房贷利率[3][12] - 非沪籍家庭购买首套住房暂免征房产税,二套及以上合并计算征收面积,给予人均免征面积60平方米[12] - 截至8月21日,8月新房高频成交套数日均同比/环比分别为-19.3%/-6.9%,二手房高频成交套数日均同比/环比分别为-3.4%/-10.6%[13] - 北京政策出台后2周新房/二手房日均签约套数环比分别为+38%/+19%,同比分别为-16%/-1%[13] 金山办公(688111.SH)2025年中报点评 - 2025H1实现营收26.57亿元(yoy+10.12%),归母净利润7.47亿元(yoy+3.57%)[16] - WPS个人业务收入17.48亿元(yoy+8.38%),WPS365业务收入3.09亿元(yoy+62.27%),WPS软件业务收入5.42亿元(yoy-2.08%)[16] - 截至6月30日,WPSOffice全球月度活跃设备数为6.5亿台(yoy+8.6%),国内累计年度付费个人用户数4179万(yoy+9.5%)[17] - 研发投入9.6亿元(yoy+19%),研发费用率36.1%(yoy+2.6pct),研发人员共计3533人(yoy+18%)[18] - 国内WPSAI月活已达2951万[18] 广联达(002410.SZ)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025H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4亿元(yoy-5.2%),归母净利润2.37亿元(yoy+23.7%)[20] - 数字成本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86亿元(yoy-7.1%),但Q2新签云合同降幅已明显收窄[20] - 数字施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yoy+8.2%),其中Q2单季同比增长19.5%,毛利率达到52%(yoy+26pct)[21] - 由AI直接带来的合同金额已超4000万元,AI服务调用量超4000万次[21] 泽璟制药(688266.SH)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yoy+56.07%),归母净利润-7280.35万元[23] - 多纳非尼片已入院1200余家,覆盖医院2200余家、药房1000余家[23] - 重组人凝血酶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累计准入医院590余家[23] - 盐酸吉卡昔替尼片骨髓纤维化适应症5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第二项适应症重度斑秃的NDA申请也于5月获受理[23] 恒瑞医药(600276.SH)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yoy+15.88%),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yoy+29.67%)[26] - 收到来自MSD的2亿美元及IDEAYA7500万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并确认为收入[27] - 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0.66%),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达75.70亿元[28] - 累计研发投入38.71亿元,6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6项新适应症获批[28] 华东医药(000963.SZ)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025H1实现收入216.75亿元(yoy+3.39%),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yoy+7.01%)[30] - 医药工业研发投入14.84亿元(yoy+33.75%),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1.74亿元(yoy+54.21%)[30] - 医美板块合计营业收入11.12亿元,海外子公司英国Sinclair25H1实现销售收入约5.24亿元(yoy-7.99%)[31] - 工业微生物实现收入3.68亿元(yoy+29%),其中特色原料药&中间体板块增长23%,xRNA板块增长37%[31] 阳光电源(300274.SZ)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025H1实现营收435.33亿元(yoy+40.34%),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yoy+55.97%)[32] - 储能收入178亿元(yoy+128%),毛利率同比-0.16pct[32] - 发布PowerTitan3.0AC智储平台,推出三款型号,plus版能量密度超500kWh/㎡[33] - 已成立AIDC事业群,重点关注固态变压器技术在AIDC的应用[33] 亿纬锂能(300014.SZ)25年中报点评 - 25H1营收281.70亿元(yoy+30.06%),归母净利16.05亿元(yoy-24.9%)[36] - 动力电池出货量21.48GWh,Q2单位净利润0.029元/Wh,对应4.5%净利率[37] - 储能电池出货量28.71GWh,Q2单位净利润0.028元/Wh[37] - 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募资规模10亿美金[37] 中国化学(601117.SH)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025H1实现营收907.22亿元(yoy-0.35%),归母净利润31.02亿元(yoy+9.26%)[40] - 境外营收265.99亿元(yoy+28.75%),境外主营收入占比同升6.67pct至29.53%[40] - 毛利率同升0.19pct至9.58%,净利率同升0.30pct至3.74%[41] - 2025年1-7月新签合同2248.45亿元(yoy+4.38%),其中化学工程新签1765.86亿元(yoy+9.80%)[42] 云铝股份(000807.SZ)2025H1点评 - 2025H1实现营收290.78亿元(yoy+17.98%),归母净利润27.68亿元(yoy+9.88%)[44] - 铝产品产量161.32万吨(yoy+15.59%),经营性净现金流37.23亿元(yoy+35.47%)[45] - 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下降至21.95%,现金分红11.10亿元,现金分红比例为40.10%[45] - 在手绿色铝产能305万吨,构建"绿色铝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46] 百亚股份(003006.SZ)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7.64亿元(yoy+15.12%),归母净利润1.88亿元(yoy+4.64%)[48] - 卫生巾收入16.88亿元(yoy+19.93%),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增长39.82%,外围省份增速高达124.15%[48] - 毛利率53.24%(yoy-1.16pcts),销售费率同比+1.12pcts至36.40%[49] - 归母净利率10.66%(yoy-1.07pcts)[49] 内蒙一机(600967.SH)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5H1实现营收57.3亿元(yoy+19.6%),归母净利润2.90亿元(yoy+10.0%)[51] - 毛利率9.75%(yoy+0.53pct),归母净利率5.04%(yoy-0.48pct)[52] - 持续加强与北方公司的深度融合,针对VT4、VT5、VN20、VN1系列等重点军贸产品加大推介力度[52] - 在无人装备、维修保障装备、模拟训练器等领域斩获新订单[52] 小鹏汽车-W(9868.HK)2025H1点评 - 2025H1营收340.9亿元(yoy+132.5%),毛利率16.5%(yoy+13.5pct),净亏损11.4亿元[55] - Q2车端营收168.8亿元,毛利率14.3%(yoy+7.9pct,qoq+3.8pct)[55] - 2025H1海外销量超1.8万辆(yoy+200%),在挪威、法国、新加坡、以色列等10国成为最畅销中国新势力品牌[56] - 指引Q3汽车交付量将达11.3-11.8万辆(yoy+142.8%-153.6%),总收入196-210亿元(yoy+94.0%-107.9%)[56] 价格法修订专题报告 - 价格法修正草案主要涉及完善政府定价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和健全价格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三方面内容[60] - 对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修订多项并增加两项,从8项变为10项[60] - 增加"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以及规则等从事前款规定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剑指大数据杀熟、千人千面等互联网平台行为[60] - 价格法、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三法协同筑牢"反内卷"法律基础[61]
朝闻国盛:央地财政关系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分析
国盛证券· 2025-08-27 08:24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核心观点和按目录分类的详细总结: 核心观点 - 央地财政关系改革方向集中在培育地方税源、中央适度上收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消费税改革预计为地方带来约2093亿元增量收入[5] - 锑行业7月供应大幅下滑,出口收紧或接近尾声,光伏玻璃回归正常采购节奏后或增强价格弹性[6][7] - 寒武纪-U 25H1营收同比+4348%,归母净利润同比+296%,AI浪潮叠加芯片国产化率提升,公司供需两旺[9][11] - 中科创达 25H1营收同比+37.44%,归母净利润同比+51.84%,AI端侧成为重要成长动力[13] - 农夫山泉 25H1营收同比+15.6%,归母净利润同比+22.1%,包装水份额持续恢复,饮料大单品坚持孵化[20] - 百济神州-U 泽布替尼25Q2销售9.5亿美元,同比+49%,25H1实现盈利[22] - 快手-W 25Q2收入350亿元,同比+13.1%,non-GAAP归母净利同比+20.1%[41] - 立讯精密 25H1营收同比+20.2%,归母净利润同比+23.1%,汽车&通信高速成长,AI驱动终端创新[60] - 三七互娱 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10.72%,多款新游表现亮眼,AI多模态应用成效显著[33][36] 固定收益 - 央地财政关系改革方向集中在培育地方税源、中央适度上收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消费税改革预计为地方带来约2093亿元增量收入[5] 有色金属 - 锑品7月供应大幅下滑,锑精矿进口2307吨,同环比-63%/+26%,1-7月进口2.02万吨,同比-37%[6] - 7月氧化锑出口74吨,连续3个月维持百吨级出口,大幅低于千吨级水平[6] - 7月国内锑锭产量3729吨,同环比-36%/-25%,焦锑酸钠产量1915吨,同环比-41%/-2%[6] - 出口收紧或接近尾声,光伏玻璃回归正常采购节奏后或增强价格弹性[7] 计算机 - 寒武纪-U 25H1营收28.81亿元,同比+4348%,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296%[9] - 25Q2单季度毛利率55.88%,合同负债余额5.43亿元[9][10] - AI浪潮叠加芯片国产化率提升,公司供需两旺[11] - 中科创达 25H1营收32.99亿元,同比+37.44%,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51.84%[13] 环保 - 聚光科技 25H1营收12.9亿元,同比-8.2%,归母净利润-5050.1万元,同比-210.9%[14] - 华宏科技 利润大幅增长,稀土价格回升&新增产能提升盈利弹性[21] 食品饮料 - 今世缘 25H1营收69.5亿元,同比-4.8%,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9.5%[15] - 农夫山泉 25H1营收256.22亿元,同比+15.6%,归母净利润76.22亿元,同比+22.1%[20] - 乖宝宠物 25H1营收32.21亿元,同比+32.72%,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22.55%[47][49] - 仙乐健康 新消费市场突破,内生净利率再提升[53] - 恒顺醋业 25H1营收11.25亿元,同比+12.03%,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18.07%[58] 建材 - 赛特新材 25H1营收4.69亿元,同比+3.7%,归母净利润1210万元,同比-77.66%[16] - 真空绝热板收入4.52亿元,同比+1.78%,保温箱产品收入1308万元,同比+229.64%[17] - 国内收入2.85亿元,同比+26.34%,外销收入1.84亿元,同比-18.79%[17] 医药生物 - 百济神州-U 泽布替尼25H1收入125.27亿元,同比+56.2%,25Q2收入9.5亿美元,同比+49%[22] - 替雷利珠单抗25H1收入26.43亿元,同比+20.6%[22] 房地产 - 中海物业 25H1营收70.9亿元,同比+3.7%,归母净利润7.69亿元,同比+4.3%[24] 建筑装饰 - 中材国际 上半年业绩稳增符合预期,海外收入持续高增[26] - 江河集团 Q2业绩显著提速,海外业务蓄势待发[31] 家用电器 - 亿田智能 25H1营收1.74亿元,同比-49.09%,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507.01%[27] - 海信视像 全球份额不断提升,H1业绩持续增长[39] - 25H1百寸以上电视零售量市占率41.65%,零售额市占率48.66%[39] 机械设备 - 青鸟消防 25H1业绩短期承压,多元化布局展现经营韧性[32] 传媒 - 三七互娱 25H1营收84.86亿元,同比-8.08%,归母净利润14.00亿元,同比+10.72%[33] - 《时光大爆炸》《英雄没有闪》等新品表现优异[34] - 境外营收27.24亿元,同比-6.01%,占总收入比重32.10%[35] 海外 - 快手-W 25Q2收入350亿元,同比+13.1%,non-GAAP归母净利56亿元,同比+20.1%[41] 电力 - 皖能电力 新机组投产贡献增量,Q2业绩同比增长[43] 钢铁 - 新兴铸管 Q2归母净利2.67亿元,同比+3.92%,环比+94.77%[44] 纺织服饰 - 赢家时尚 25H1收入31.0亿元,同比-6%,净利润2.9亿元,同比+2%[45] - 罗莱生活 25H1营收21.8亿元,同比+3.6%,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17%[63] 汽车 - 贝斯特 25H1营收7.16亿元,同比+2.73%,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3.30%[49] 电子 - 立讯精密 25H1营收1245.0亿元,同比+20.2%,归母净利润66.4亿元,同比+23.1%[60] - 蓝思科技 25H1营收329.6亿元,同比+14.2%,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32.7%[70] 建筑 - 安科瑞 Q2业绩显著提速,后续有望重点受益零碳园区建设[62] - 中国化学 25H1营收907亿元,同比-0.3%,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9%[65] - 中钢国际 Q2扣非业绩增长显著提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68]
中国化学半年净利31亿拟分红6.11亿 主业稳固化学工程新签合同1600.2亿
长江商报· 2025-08-27 07: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4.22亿元(同比-0.21%)[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2亿元(同比+9.26%)[1][2]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33.98亿元(同比+7.85%)[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30.03亿元(同比-1.56%)[2] 业务结构分析 - 化学工程业务收入748.12亿元(同比+1.21%),占总收入83.06%(同比+1.25个百分点)[1][2] - 基础设施业务收入91.1亿元(同比-10.02%)[3] - 环境治理业务收入5.11亿元(同比-54.58%)[3] - 实业及新材料业务收入48.3亿元(同比+8.73%)[3] - 现代服务业收入8.05亿元(同比+7.81%)[3] 新签合同情况 - 新签合同总额2060.92亿元(同比+1.24%),完成年度计划55.7%[2] - 境内新签合同额1646.08亿元(同比+1.46%),占比79.87%[2] - 境外新签合同额414.84亿元(同比+0.36%),占比20.13%[2] - 化学工程领域新签合同额1600.2亿元(同比+6.48%),首次上半年突破1600亿元[1][2] - 建筑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1986.35亿元(同比+2.16%),占比96.38%[3]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费用27.17亿元(同比+14.19%)[1][5] - 累计拥有授权专利5730项,专有技术348项[5] -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433项,工法550项[5] - 突破己二腈、冷氢化法多晶硅、POE弹性体等"卡脖子"技术[5] 境外业务发展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265.99亿元(同比+28.75%)[6] - 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40多个海外机构[5] -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完成合同额超1000亿美元[5] 股东回报 - 拟每10股派现1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11亿元,占净利润19.69%[1][6] - 2024年度派现11.36亿元(同比+4.51%)[6] - 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33.04亿元,占年均净利润59.96%[6]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达105.69亿元[7] 行业地位与资质 - 拥有石油化工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7项、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项[4][5] - 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61项,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6项[5] - 蝉联"全球油气领域承包商"第一名[3] - 通过"T+EPC"模式中标重大项目合同额近1000亿元[3]
中国化学(601117):2025年半年报点评:盈利能力继续改善,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0%
西部证券· 2025-08-26 19: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营收907.22亿元(同比-0.35%),归母净利润31.02亿元(同比+9.26%),扣非归母净利润30.03亿元(同比-1.56%)[1]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净利率同升0.30pct至3.74%,毛利率同升0.19pct至9.58%[2] - 境外收入大幅增长28.75%,占比提升6.67pct至29.53%[1] - 化工工程新签合同1765.86亿元(同比+9.80%),新疆煤化工规划项目超9000亿元,预计市场份额不低于90%[3] - 拟中期现金分红6.11亿元,分红比例19.69%[3] 财务表现 - 分业务收入:化学工程748.12亿元(同比+1.21%)、基础设施91.10亿元(同比-10.02%)、环境治理5.11亿元(同比-54.58%)、实业及新材料48.30亿元(同比+8.73%)、现代服务业8.05亿元(同比+7.81%)[1] - 毛利率改善主要来自化学工程(同升0.28pct)和基础设施(同升1.3pct)业务[2] - 期间费用率同升0.29pct至5.34%,其中研发费用率同升0.38pct至2.99%[2]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00.33亿元(净流出同比增加119.47%),收现比同升9.34pct至99.58%[2]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3.13/68.53/74.13亿元,对应EPS 1.03/1.12/1.21元[3] - 预计营业收入1980.88/2119.61/2268.57亿元,增长率6.6%/7.0%/7.0%[4]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预计毛利率稳定在10.4%,销售净利率提升至3.6%[10] 业务亮点 - 化工工程龙头地位巩固,受益新疆煤化工建设规划[3] - 境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收入占比接近30%[1] - 新签合同总额2248.45亿元(同比+4.38%),化学工程订单增长强劲[3]
中国化学(601117):化工主业优势突出,境外收入高增长
华泰证券· 2025-08-26 15: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03元(前值9.03元)[1][5][7] 核心观点 - 化工主业优势突出,境外收入实现28.8%高增长,新签订单同比提升4.4%[1][2][4] - 25H1归母净利润31.02亿元(yoy+9.26%),Q2环比增长14.67%,经营稳中向好[1] - 首次增加中期分红,分红比例19.7%,积极回馈股东[1] - 海外石油化工投资景气度较好,国内煤化工持续扩产,公司订单承接能力增强[1][4] 财务表现 营收与利润 - 25H1营收907.22亿元(yoy-0.35%),Q2营收460.69亿元(yoy+0.44%,qoq+3.17%)[1] - 归母净利润31.02亿元(yoy+9.26%),扣非净利润30.03亿元(yoy-1.56%)[1] - 归母净利率3.42%(yoy+0.30pct),扣非净利率3.31%(yoy-0.04pct)[3] 毛利率与费用 - 综合毛利率9.86%(yoy+0.11pct),Q2毛利率9.85%(yoy-0.90pct,qoq+0.55pct)[2] - 期间费用率5.32%(yoy+0.29pct),研发费用率2.99%(yoy+0.38pct)[3] - 销售费用同比+14.5%,研发费用同比+14.2%,业务拓展与技术创新投入加大[3] 现金流与负债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00亿元(同比多流出55亿元),主因财务公司回购业务资金减少[3] - 有息负债率9.2%(yoy-0.1pct),资产负债率69.6%(yoy-0.3pct),结构同比改善[3] 业务分项 收入结构 - 化学工程营收748亿元(yoy+1.2%,毛利率10.2%),基础设施营收91亿元(yoy-10.0%,毛利率7.1%)[2] - 实业及新材料营收48亿元(yoy+8.7%,毛利率4.8%),环境治理营收5亿元(yoy-54.6%,毛利率6.3%)[2] - 境外营收266亿元(yoy+28.8%,毛利率8.90%),境内营收635亿元(yoy-8.9%,毛利率9.85%)[2] 新签订单 - 25H1新签订单2061亿元(yoy+1.2%),化工主业新签1600亿元(yoy+6.5%)[4] - 建筑工程承包新签1986亿元(yoy+2.2%),基础设施新签357亿元(yoy+1.5%)[4] - 7M25累计新签订单2248亿元(yoy+4.4%),境外新签415亿元(yoy+0.4%)[1][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61.26/64.73/68.10亿元[5] - 基于25年11xPE(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平均11xPE),上调目标价至11.03元[5][13] - 25年预测EPS 1.00元,ROE 9.03%,PE 8.10倍[11]
中国化学(601117):利润稳健增长 拟中期分红强化股东回报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2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907.2亿元 同比减少0.35% 归母净利润31.0亿元 同比增长9.26% 基本符合预期 [1] - 扣非净利润30.0亿元 同比下降1.56% 毛利率9.58% 同比上升0.19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3.42% 同比上升0.30个百分点 [1] - 期间费用率合计5.32% 同比上升0.29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变化+0.03/+0.11/+0.38/-0.23个百分点 [1] - 25Q1营收447亿元 同比下降1.15% 归母净利润14.5亿元 同比增长18.8% 25Q2营收461亿元 同比增长0.44% 归母净利润16.6亿元 同比增长2.1% [1] - 拟每10股派现1.00元(含税) 派息金额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69% 系首次中期分红 [1] 业务板块表现 - 化学工程收入748亿元 同比增长1.21% 毛利率10.2% 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2] - 基础设施收入91.1亿元 同比下降10.0% 毛利率7.1% 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 [2] - 实业及新材料收入48.3亿元 同比增长8.7% 毛利率4.8% 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 [2] - 环境治理收入5.1亿元 同比下降54.6% 毛利率6.3% 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2] - 境内业务收入635亿元 同比下降8.9% 毛利率9.9% 同比上升0.66个百分点 境外业务收入266亿元 同比增长28.8% 毛利率8.9% 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2] 现金流与运营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0.3亿元 同比多流出54.6亿元 [3] - 收现比99.6% 同比上升9.34个百分点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增加20.2亿元 存货增加0.82亿元 合同资产增加6.75亿元 合同负债减少25.0亿元 [3] - 付现比102.9% 同比上升9.72个百分点 预付款项增加17.0亿元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增加105.7亿元 [3] 战略发展 -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 聚焦高性能纤维/相变材料/气凝胶等化工新材料领域 突破卡脖子技术 [3] - 深化T+产业一体化模式 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实业项目陆续落地将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3] 业绩展望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9.9亿元/65.9亿元/71.2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2%/10.0%/8.1% [3]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8倍/8倍/7倍 [3]
中国化学: 中国化学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1:26
利润分配方案 - 每股分配比例为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1.00元(含税)[1] - 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 总股本为6,106,877,362股[2] - 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610,687,736.20元(含税)[2] 分配依据与目的 - 基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的净利润数据[2] - 为落实股东回报规划、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及估值提升计划[2] - 展示公司良好盈利状况并增强投资者信心[2] 实施安排 - 具体股权登记日期将在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中明确[1] - 若股权登记日前总股本变动 将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并调整总额[1][2] - 方案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2] 决策程序 -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5年8月22日审议通过[3] - 表决结果为7票赞成 0票反对 0票弃权[3] - 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和已披露的股东回报规划[3]
中国化学: 中国化学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5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4.22亿元,同比微降0.21%,但净利润实现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2亿元,同比增长9.26% [2] - 新签合同额2060.92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化学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1600.20亿元,同比增长6.48%,主业优势持续巩固 [13]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研发费用27.17亿元,同比增长14.19%,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并推动成果转化 [15][19][2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0,421,523,899.76元,同比减少0.21%;营业成本81,761,481,687.91元,同比减少0.41% [2][22] - 利润总额39.63亿元,同比增长8.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2亿元,同比增长9.26% [2] - 基本每股收益0.51元/股,同比增长10.8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86%,同比增加0.05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33亿元,主要因项目结算周期影响;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5.37%,主要受汇兑损失减少影响 [22][23] 业务分行业表现 - 化学工程业务收入748.12亿元,同比增长1.21%,毛利率10.17%,占主营业务收入83.06% [3] - 基础设施业务收入91.10亿元,同比下降10.02%,毛利率7.10%,占比10.11% [3] - 环境治理业务收入5.11亿元,同比下降54.58%,毛利率6.26%,占比0.57% [3][6] - 实业及新材料业务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8.73%,占比5.36% [6] - 现代服务业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7.81%,占比0.89% [7] 业务分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634.69亿元,同比下降8.93%,毛利率9.85% [5] - 境外收入265.99亿元,同比增长28.75%,毛利率8.90% [5] 新签合同结构 - 新签合同总额2060.92亿元,同比增长1.24% [13] -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1986.35亿元,占比96.38%,同比增长2.16% [13] - 境外新签合同额414.84亿元,同比增长0.36%,占比20.13% [13] - 实业及新材料销售合同54.89亿元,同比增长31.00% [13] 行业发展趋势 - 化学工程行业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石化化工行业技术改造需求增加 [8] - 基础设施投资聚焦"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城中村改造年均投资预计达1.3万亿元 [9] - 环境治理行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业污水处理市场规模预计按年复合增长率7.7%增长 [10] - 化工新材料市场需求旺盛,半导体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增速领跑 [11] - 现代服务业强化产融结合,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12] 核心竞争力 - 拥有完整的工程资质体系,包括7项石油化工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6项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 [18] - 构建"1总院+多分院+N平台"研发体系,累计拥有授权专利5730项,专有技术348项 [19] - 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完成合同额超1000亿美元 [21] - 人才队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4人及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76名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