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提升中国病理诊断水平,瑞金医院联合华为开源病理大模型
观察者网· 2025-07-06 13:15
行业现状与痛点 - 中国病理医生日均工作量达300多张病理切片,是欧美医生(50张左右)的5-6倍,易导致漏诊误诊 [1] - 中国病理医生总数不足2万,行业缺口高达14万,成为医院重大挑战 [5] - 传统病理诊断流程需医生逐个完成皮肤侵犯检测、乳头侵犯检测等步骤,效率低下 [2] RuiPath病理模型技术突破 - 模型覆盖中国每年90%全癌种发病数的19个常见癌种,涵盖上百个辅助诊断任务 [1] - 在14个辅助诊断任务测试中,7个达到业界领先水平(SOTA),超越哈佛大学UNI模型(6个SOTA) [4] - 采用华为ModelEngine工具链,标注效率从10-20分钟/张提升至700张/天,单病种AI应用上线周期从10天缩短至2天 [10] - 仅用16卡GPU集群完成开发部署,突破传统大模型高成本瓶颈 [10] 模型应用价值 - 医生诊断模式转变为"Copilot"模式,从手动筛查转为AI结果确认,日均处理量从200-300张提升至400-500张 [2][5] - 通过AUC/ACC/F1 Score等指标确保诊断精准度,同时解决效率与准确率问题 [5] - 开源配套7大癌种测试数据集(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及工具指南 [4][5] 合作研发历程 - 华为与瑞金医院三年合作分两阶段:数字化阶段实现45%存储空间节省的CSP统一格式,积累百万级数字病理数据 [7] - 智慧化阶段由华为天才少年团队入驻,通过"医生+AI工程师"模式完成模型蒸馏与精调,实现端到端落地 [8] - 华为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包括云网边端协同、算存网协同优化等核心技术 [7][10] 行业标准化推动 - 开源百万张高质量数字病理切片特征数据,其他医院可直接部署或低成本增量训练 [5] - 目标建立中国数字病理统一标准,实现跨医院模型无缝对接 [5] - 通过《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白皮书》推动行业规范化建设 [7]
一个IPO突然取消:已获超额认购,估值超143亿!
搜狐财经· 2025-07-06 08:53
IPO推迟事件 - 德国医疗科技公司Brainlab突然宣布推迟原定于本月初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IPO计划 [2] - 公司原计划发行200万股新股并转让最多320万股现有股份 定价区间80-100欧元 募资规模约4 16亿欧元 [2] -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德国今年最大IPO 公司整体估值达17亿欧元(143亿元人民币) [2] 推迟原因 - 管理层决定取消IPO主要由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持续扰动资本市场 [3][4] - 尽管IPO已获得超额认购且上一季度业务表现积极 但资本市场波动促使公司认为当前非最佳上市时机 [4] - 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 无需依赖IPO资金即可维持有机增长 [5] 公司背景 - Brainlab成立于1989年 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 专注于影像引导手术 放射治疗及数字化手术室解决方案 [7] - 全球已安装超5000套系统 覆盖85个国家 在神经外科手术导航领域占据60%市场份额 [7] - 2025年1月参与神经外科微型手术机器人研发商Robeauté的2700万欧元A轮融资 [5] 募资用途与股权结构 -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业务扩张(1 6亿欧元)及财务投资者EMH Partners减持 [7][8] - 创始人Stefan Vilsmeier将保持50 1%绝对控股权 确保长期战略实施 [8] 行业影响 - Brainlab是今年第二家推迟IPO的德国企业 此前柏林汽车零部件电商Autodoc也暂缓上市 [9][10] - 74%欧洲投行家预测2025年IPO规模增长 但德国大选政策不确定性及美国潜在关税威胁扰动市场信心 [10] - 德国DAX指数年内上涨15 63% 但实体经济增速预期仅0 2%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分化加剧决策复杂性 [10] 战略意义 - 案例表明超额认购环境下 医疗科技企业仍需注重战略定力与时机选择 [11] - 推迟IPO虽延缓资本扩张 但保留核心技术资产控制权有利于长期价值创造 [10]
润达医疗: 关于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时转股连续停牌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5 00:22
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0元(含税)[1] - 如在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将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1] - 该方案已经公司2025年5月27日召开的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 证券停复牌安排 - 权益分派公告前一交易日(2025年7月10日)至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间"润达转债"将停止转股[1] - 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润达转债"恢复转股[2] - 欲享受权益分派的可转债持有人可在2025年7月9日(含当日)之前进行转股[2] 转股价格调整 - 本次权益分派方案实施后,公司将根据可转债募集说明书的发行条款及相关规定,对"润达转债"当期转股价格进行调整[1] - 公司将在指定媒体发布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和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公告[2]
轻松健康集团亮相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入选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
环球网· 2025-07-04 16:36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 主题为"建设数字友好城市" 展现数字科技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轻松健康集团亮相大会 其"DrGPT健康大模型"应用案例入选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典型案例 成为创新应用标杆 [1] 大模型技术发展 - 2025年为大模型应用落地元年 全球大模型技术加速从技术验证向商业闭环跨越 [3] - DrGPT健康大模型深度融合大型语言模型 医学知识图谱和多模态健康数据 应用于多个核心业务场景 构建健康服务新范式 [3] 人工智能与业务融合 - 人工智能与业务场景加速融合成为必然趋势 供需协同将推动产品性能升级和场景降本增效 [5] - 轻松健康集团开发AIcare技术栈 覆盖用户画像 智能推荐 动态风控 智能理赔等核心环节 [5] DrGPT健康大模型特点 - DrGPT融合通识知识 临床案例 医学研究 健康档案及线上问诊数据 支持健康决策 [7] - 该模型可从多维度健康数据挖掘信息 实现精准健康风险评估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制定 [7] 产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轻松健康集团加入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 与百度 华为 小米 中国电信等会员单位协作推动产业发展 [8] - 公司将持续深化AI在医疗健康全场景应用 拓展与医疗机构 药企 保险公司等产业链合作 [8]
Cell子刊:黄晓颖/王劲卓/张康/王成弟团队开发新型AI模型,用于肺癌的诊断和生存预测
生物世界· 2025-07-04 14:47
肺癌诊断与预后AI模型研究 -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 对经济实惠、无创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和生存预测有迫切需求[1] - 当前肺癌诊断模型存在局限性 无法整合多样化患者数据导致临床评估不全面[1] LUCID模型开发 - 研究团队开发了多模态集成AI模型LUCID 通过整合临床信息实现肺癌分子表型分析和预后预测[2] - LUCID采用两阶段多模态集成方法 整合CT图像、症状描述、实验室结果和人口统计信息等多种数据[6] - 模型基于5175名患者数据集开发 在EGFR突变预测和生存时间预测方面表现优异[6][7] AI在肺癌管理中的应用 - AI在医学影像分析方面表现出色 能发现人类忽略的细微特征 实现更早更准确诊断[4] - AI能处理复杂分子数据 包括基因组特征和生物标志物 有助于精确患者分层和个性化治疗[4] - 多模态AI方法能同时分析多种数据类型 提供更全面的疾病理解[5] EGFR基因突变研究 - EGFR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导致信号通路过度激活[5] - 特定EGFR突变如19号外显子缺失和L858R突变 是EGFR-TKI治疗的明确靶点[5] - EGFR-TKI在携带这些突变的患者中疗效显著 比传统化疗效果更好且副作用更少[5] LUCID模型性能 - 在EGFR突变预测方面 AUC达到0.851-0.881[7] - 在生存时间预测方面 AUC达到0.821-0.912[7] - 在1285个样本的外部验证中表现出稳健性能[8] - 即使在单模态输入或模态缺失情况下仍保持稳健性能[7] 研究意义 - 代表了AI驱动肺癌诊断和预后领域的重大进展[7] - 能促进更个性化治疗策略 展现AI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变革潜力[6] - 有助于优化资源分配 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6]
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塞力转债”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4 03:49
可转债交易异常波动 - "塞力转债"于2025年7月1日至7月3日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属于可转债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8] - 截至2025年7月3日收盘,"塞力转债"收盘价格为175.078元/张,相对于票面价格溢价75.08%,转股溢价率9.65% [2] - 公司自查及控股股东核实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10] 可转债发行与转股价格调整 - 公司于2020年8月21日公开发行543.31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54,331万元,期限6年,票面利率逐年递增 [3] - "塞力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16.98元/股,后经历三次下修:2024年9月修正至13.71元/股,2024年10月修正至12.71元/股,2025年2月修正至12.00元/股 [5][6][7] - 因回购股份注销,转股价格由12.71元/股调整为12.50元/股 [7]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股份质押 - 控股股东赛海科技累计质押公司股份15,100,000股,占其持股比例69.77%,占总股本7.91% [19] - 实际控制人温伟累计质押公司股份8,300,000股,占其持股比例86.15%,占总股本4.35% [19]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来半年内到期质押股份7,100,000股,对应融资余额2,011万元 [21] 公司经营与财务情况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9,239,667.57元,同比减少31.95% [1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未经审计的净利润为-14,320,949.69元,同比减少553.66% [14]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 [9]
合富中国: 合富中国关于募集资金专户完成销户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9,951.32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人民币4.19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16,960,308.00元 [1] - 募集资金已于2022年2月11日全部到位,并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出具了《验资报告》 [1] 募集资金存放和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制度,规范存放、使用、项目实施管理等 [2] - 公司与保荐机构海通证券及多家银行签署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 [2] - 部分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变更为全资子公司合益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并签署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四方监管协议》 [2] 募集资金专户变更及销户情况 - 公司于2024年6月19日审议通过变更部分募集资金专户的议案,将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专用账户资金转存至富邦华一上海徐汇支行新账户并销户 [3] - 公司于2025年3月11日及6月25日分别审议通过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终止并将剩余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 [3] - 公司本次注销的募集资金专户包括富邦华一上海徐汇支行的3个账户,截至公告披露日,专户余额已全部转出并完成销户 [4]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专户已全部注销完成,相关《三方监管协议》相应终止 [4]
华美浩联签约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战略合作概述 - 华美浩联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聚焦疑难血液病症诊疗难题 在就医服务、远程医疗、学术交流等多领域协同创新 [1] - 合作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核心原则 旨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化进程 [1] 合作方背景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是全国唯一三级甲等血液病专科医院 年诊疗人次超30万 下设十余个专科中心 承担国家级科研攻关任务 [3] - 华美浩联合作金融保险机构、银行及企业达240余家 触达终端用户4000万人 已推出"华医生Dr.Hua GLM"大模型并通过国家级生成式AI服务备案 [4] 合作内容 - 就医服务体系:医院为华美浩联商保客户开通专属通道 覆盖门诊、住院全流程 提供就医协助、专家会诊等服务 大幅压缩就医等待周期 [5] - 远程医疗协作:共建中外专家远程会诊通道 通过数字化会诊平台实现多学科远程技术交流与精准诊疗方案定制 [5] - 学术交流平台:构建国际国内线上线下学术交流矩阵 通过研讨会、病例分享会等形式促进学术成果转化与诊疗技术迭代 [6] 合作意义 - 合作标志着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与服务模式创新迈出重要步伐 将推动血液疾病诊疗服务向更智慧、更高效、更普惠方向发展 [7] - 双方将以框架协议为基石 持续拓宽协作深度与广度 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下的血液疾病诊疗生态建设 [7]
一次脑部扫描就能估算衰老速度
科技日报· 2025-07-03 08:52
研究工具与模型 - 美国杜克大学、哈佛大学与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脑部扫描图像的新工具"DunedinPACNI",能够通过一张脑部核磁共振图像估算个体的衰老速度 [1] - 该模型利用新西兰"达尼丁研究"中860名45岁参与者的脑部核磁共振图像进行训练 [1] - 模型在验证阶段应用于英国生物样本库42583名参与者及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计划(ADNI)的1737份脑图像数据,表现出良好的跨人群预测能力 [1] 研究发现 - 加速衰老者在认知测试中表现更差,海马体萎缩更快,未来几年内罹患痴呆症的风险更高 [2] - 加速衰老者整体健康状况更差,心脏病、中风、慢性肺病等老年常见病发病率显著升高 [2] - 加速衰老者被诊断为慢性病的风险高出18%,死亡风险高出约40% [2] 应用前景 - 该工具能够预测未来罹患痴呆、心血管疾病、肺病甚至早逝的风险 [1] - 研究团队表示该工具距离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验证在不同年龄层、种族和设备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2]
苏州麦迪斯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3:14
业绩预告概况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00万元至2,7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3]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0万元至600万元[4]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633.5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045.49万元[6][7] 业绩变动原因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负值主要受光伏业务亏损影响[9] - 2025年上半年完成重大资产出售,剥离光伏业务[9] - 公司围绕"聚焦医疗主业+提升轻资产属性+构建平台化生态"三大战略举措优化业务结构[9] - 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能与成本控制水平,提高盈利能力[9] 财务数据对比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利润总额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同期利润总额为-7,128.76万元[6] - 2024年半年度每股收益为-0.25元/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