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馆
icon
搜索文档
焦点访谈 | 重点工程建成两年却尘封闲置?记者实地探访→
央视网· 2025-06-07 21:34
项目概况 -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3.5亿元建设小蓝汽车博物馆,其中基建部分投资1.9亿元,展陈部分投资1.6亿元 [7] - 项目于2020年6月开工,2022年12月完成基建和展陈施工,2023年6月展陈部分完成验收 [7] - 博物馆是江西省首个汽车博物馆,旨在构建汽车产业生态环境并成为市民文化科技生活新地标 [5] 项目进展与问题 - 博物馆建成两年多仍未开馆,处于闲置状态,展品和设备面临老化报废风险 [1][21][23] - 展陈部分已完成验收但未移交,基建部分因消防和规划验收问题拖延两年多未完成 [7][11][15] - 消防验收因环形水网未形成而延迟,2023年11月决定增设防火水箱,2024年10月才通过验收 [11][13] - 规划验收因外立面变更未及时报备而拖延,预计2025年春节才能提交申请 [15] 管理问题 - 验收流程本应在半年内完成,但实际拖延两年半,管委会虽口头催促但缺乏实质性督导 [17][26] - 人员更替频繁导致验收节奏缓慢,问题从2021年发现到2024年仍未完全解决 [15][17] - 2022年11月会议纪要要求年底竣工交付,但后续未明确时间表,管理链条存在推诿 [19] 最新动态 - 小蓝经投公司表示验收手续可在两三周内完成,管委会要求两个月内试营业 [23][24] - 博物馆内互动设施因长期闲置无法启动,密闭环境导致设备加速老化 [21]
推动博物馆与科技深度融合 2025北京博物馆季科技月启动
中国经济网· 2025-06-05 15:12
2025北京博物馆季科技月启动仪式 - 科技月主题为"玩得转的科技 摸得到的历史",旨在推动科技与博物馆深度融合并创新应用场景 [1] - 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及海淀区、石景山区政府联合主办,构建"政府主导、市区联动、社会参与"协同机制 [2] - 采用数字化手段降低文化参与门槛,运用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效能,实现"文物活起来"的文化传播目标 [2] 科技月活动内容 - 将举办多场博物馆科技展示活动,让公众体验"博物馆+科技"跨界融合 [1] - 石景山区博物馆AI数智人讲解员"噗噗"在启动仪式发布活动内容 [2] 国家自然博物馆特展 - 同步揭幕"时空和鸣:解密达·芬奇的艺术科技与自然韵律"特展,纪念中意建交55周年 [4] - 展览联合意大利策展团队,聚焦达·芬奇研究成果,展示自然与科技融合及中西方文明互鉴 [4] - 采用虚实融合技术打造跨学科叙事空间,提供创新观展体验 [4] 配套国际论坛 - 国家自然博物馆将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第三届"科技创新与自然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主题为"自然博物馆与科学传播" [4]
端午假期江苏接待游客超1240万人次
江南时报· 2025-06-04 14:43
文旅消费数据 - 端午假期江苏省接待游客1241 55万人次 游客消费总额46 9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 15%和0 20% [1] - 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65 57亿元 同比增长1 5% 占全行业异地消费的35 10% 同比提高2 43个百分点 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10 80% [1] - 体育赛事带动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 63% 形成"体育赛事引流 文旅消费变现"新模式 [1] 文化活动与演出 - 全省举办584场演出活动 包括14场大型演出 观演人次28 7万 同比增长352% 票房收入2 24亿元 同比增长574% [2] - 南京博物院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开展450余项活动 全省备案博物馆接待观众177 7万人次 同比增长19 8% 文创收入超800万元 [3] -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吸引超7万人次观展 "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送达45场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2] 非遗与传统民俗 - "水韵江苏·家门口享非遗"活动在常州举办 包含非遗造物市集 端午童趣非遗游园等10余项配套活动 [2] - 2025"非遗生活荟"在南京举行 近万人参与 包含青年非遗群展 精品非遗市集 沉浸式演艺等内容 [3] - 赛龙舟 包粽子 射五毒 制香囊等端午传统民俗活动在无锡 徐州等地开展 南京 苏州等地再现龙舟竞渡场景 [3]
高校博物馆:欲出“象牙塔”,谁来推一把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05:15
高校博物馆现状 - 首都27所高校共建48家博物馆,依托学科设置拥有高价值藏品,部分堪比国家或世界一流博物馆[7] -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馆藏35万份标本,含9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1905年百年标本[7] -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展示4000余件标本,涵盖地球46亿年演进史,包括稀有闪电熔岩和恐龙化石[8] - 高校博物馆普遍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如清华艺博拥有2.5万件六大类藏品[14] 开放瓶颈问题 - 预约难度大,北大博物馆需抢号堪比医院专家号,北航博物馆仅限校内人员参观[9][10] - 开放时间受限,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周末闭馆,北外博物馆周末不开放[10] - 空间容量有限,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超过100人即显拥挤,人大博物馆每日公众名额不足100人[12] - 运营资源短缺,多数馆人员编制个位数,经费依赖教学科研预算,缺乏专业展厅和公共服务区[12] 创新开放模式 - 清华艺博开辟专用通道免入校门槛,2016年以来接待400万人次,建立学生志愿者讲解体系[14][15][16] - 学院路街道组织高校打卡漫游日,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吸引市民参与[16] - 北京服装学院博物馆通过外展合作实现突破,与中国工艺美术馆联展吸引65万人次观众[16] - 部分博物馆开发线上展览,如民族服饰文化展实现永久数字化传播[16] 政策支持建议 - 北京市已推动12家高校博物馆备案,成立23家成员的高校博物馆联盟[17] - 专家建议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参照四川大学5万平米博物馆的财政支持模式[18] - 提出"市校合作"机制,参考吉林大学在长春博物馆设分馆日均3000人次的成功案例[18] - 建议开发文创产品增强造血能力,将优质馆纳入文旅推介体系,搭建中小学研学平台[19]
各地文旅消费“玩法”多元 “传统文化+假日经济”释放蓬勃消费活力
央视网· 2025-06-02 15:13
文旅消费多元化 - 端午节作为中国首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各地文旅消费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龙舟竞渡、民俗技艺体验和文博场馆活动等,展现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并成为拉动消费市场的新引擎 [1] - 民俗体验成为端午出游关键词,游客通过参与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等传统活动感受节日氛围,如湖南汨罗江畔12支龙舟队比赛和北京圆明园高校龙舟展演 [4] 节令商品销售增长 - 粽子销售态势良好,平台数据显示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近七成,并带动艾草、菖蒲、香囊等节令商品销量爆发 [6] 博物馆文旅热度提升 - 各地博物馆在端午期间推出丰富活动,如山西博物院西班牙油画真迹展和成都市博物馆端午民俗趣味课堂,吸引市民游客感受传统文化 [7][8] 交通出行需求旺盛 - 端午假期第二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1亿人次,同比增长6.2%,多地铁路部门开行特色旅游专列如四川"熊猫专列"和新疆特色旅游列车,串联旅游景点拓展消费新场景 [10] 文旅消费创新趋势 - 端午假期各地聚焦文旅等重点消费领域,将传统文化与假日经济相结合,挖掘消费热点和拓宽消费场景,推动居民消费意愿回升 [13]
参与古风巡游、观赏沉浸式情景剧 到博物馆过文化端午
四川日报· 2025-06-02 09:21
文化活动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以"诗润童心诗画端午"为主题举办活动,包括儿童诗乐演出 [2] - 成都博物馆举办皮影戏表演和操作体验活动吸引儿童参与 [4] - 武侯祠博物馆开展"粽情端午 共话三国"系列活动,包含古风舞蹈、三国人物表演及传统杂技展示 [4] - 杜甫草堂博物馆推出沉浸式情景剧,呈现屈原与杜甫跨时空对话的诗歌文化场景 [4] - 金沙遗址博物馆安排金钱板、方言诗小品、相声、川剧变脸等传统曲艺表演 [4] 民俗体验 - 四川博物院邀请花艺师解读挂艾枝、悬菖蒲习俗,并指导观众制作艾草菖蒲花艺 [5] - 各大博物馆景区组织缝制艾草香囊、编织端午彩绳等民俗手工活动 [5] - 武侯祠博物馆开展沉浸式民俗巡游,游客可身着传统服饰参与互动 [4]
走进博物馆,感受澳门人文底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31 09:22
"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将博物馆的展览活化起来,让我们更好了解文物和展品背后的故事。"澳门 市民颜女士和女儿共同参与了"逃出博物时空"解谜活动,她表示,游戏的每一道关卡和道具都用心设 计,尤其对小朋友而言富有趣味性,希望更多博物馆能够举办类似寓教于乐的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文博走进社区,澳门多家博物馆携手开设多处"流动博物馆",地点遍及北区、中区及 路氹区等社区,为社区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主办方还在大炮台回廊举办"博物馆走廊"展览,为市民游 客提供澳门各大文博机构的展览资讯,并推出"联馆套印"活动,参观者可于展场及部分博物馆领取空白 明信片,在游览各博物馆的过程中收集独具特色的纪念印章,制作套色印章明信片。 除了主题丰富的展览活动,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及澳门大学还联合举办了"大湾区博物馆发展交流 会",邀请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大湾区博物馆联盟的代表,围绕今年国际 博物馆日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展开交流探讨,就博物馆发展、创新及合作分享实践经验 工作人员介绍实境解谜游戏"逃出博物时空"。 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供图 和研究成果。与会嘉宾表示,大湾区文博业界应加强交流,拓宽彼此视野,抓住 ...
9点1氪:顺丰回应寄丢5万元手镯仅赔67元;胖东来“红内裤案”宣判:段某赔偿40万,道歉30天;瑞幸咖啡否认降价到6.9元
36氪· 2025-05-31 00:02
快递行业事件 - 顺丰回应寄丢价值5万手镯事件 由于快件未保价 将按非保价条款协商理赔 目前双方暂未达成一致[1][4] - 涉事快递员仍在岗 公司已成立理赔小组跟进处理 客户正通过法律途径解决[4] 企业IPO动态 - 天富龙集团获证监会批准在上交所主板IPO[1] - 杰华特微电子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2] 零售行业事件 - 胖东来起诉消费者名誉侵权胜诉 获赔40万元并要求被告公开道歉30天[4] - 瑞幸澄清降价传闻 称6.9元为双节随机优惠券活动 核心产品价格维持13-17元区间[5] 汽车行业动态 - 小米汽车引入前一汽南京研究院CTO陈光担任辅助驾驶感知负责人[8] - 比亚迪高管驳斥"车圈恒大"论调 称中国主流车企负债状况优于国际同行[7] - 哪吒汽车债转股方案失败 仅化解20亿债务 总部LOGO因场地到期被拆除[7] 科技与航天 - 特斯拉宣布Optimus人形机器人将搭乘SpaceX星舰于2027年登陆火星[9] - 宇树科技预告将发布26关节自由度的新型机器人[12] 金融与房地产 - 全国超50地加强购房补贴 合肥实施为期1年的新房补贴政策[9][10] - 银行普遍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 3年期产品额度紧张[10] 消费电子 - iPhone 17标准版屏幕尺寸将增至6.27英寸 接近现款Pro版尺寸[19] - 爱马仕推出首款头戴式耳机 售价达1.5万美元[19] 餐饮与零售 - 霸王茶姬Q1净利润6.77亿元 同比增长13.8% 全球门店达6681家[18] 人工智能 - 阿里云发布通义灵码AI IDE开发工具 集成千问3大模型能力[16] - 松下家电将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 升级智能家电功能[17] 国际动态 - 波音CEO称中国将恢复接收待交付飞机 首批计划6月完成[9] - 法国卢浮宫等博物馆拟对非欧洲游客涨价36%至30欧元[13]
多家法国博物馆将对非欧洲游客涨票价 以改善法国文化机构财政状况
快讯· 2025-05-30 06:50
法国博物馆票价调整计划 - 多家法国知名博物馆包括卢浮宫、凡尔赛宫计划自明年起对非欧洲游客收取更高门票价格 [1] - 调价目的是改善法国文化机构普遍"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 [1] - 卢浮宫将从2026年1月1日起对非欧洲游客实行30欧元"特别票价" [1] 当前票价与游客结构 - 卢浮宫目前标准门票为22欧元 [1] - 对未满26岁的欧洲民众及全球18岁以下游客实行免费政策 [1] - 卢浮宫超半数参观者来自非欧洲国家 [1] - 凡尔赛宫的非欧洲游客占比近四成 [1] 调价影响 - 非欧洲游客门票价格预计将同比上涨约36% [1] - 调价后每年将为卢浮宫带来近2000万欧元的额外收入 [1]
中国博物馆,把更多文物展“请进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8 09:01
博物馆展览策划与文化交流 - 第三届策展人论坛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办 邀请国内多个博物馆策展团队代表分享理念与思路 通过案例剖析 专家点评 现场互动等方式探讨博物馆策展 [3] - 安徽博物院策划"遥望奥林匹斯——古希腊人的理想生活"展览 以全人类共同命题"理想生活"为主题 实现古代中国文明与古代希腊文明具象直观的交流对话 [6] - 安徽博物院正在筹备输送至日本展出的"徽州古建筑文化展" 计划加入更多鲜活元素和互动空间 让日本观众能触摸和参与 感知徽州文化精妙 [7] 天津博物馆国际展览案例 - "瞬间与永恒——波兰琥珀文化艺术展"中波兰琥珀雕塑《猎豹》与清代琥珀卧兽形成东西方美学对话 波兰驻华大使馆专门创制3件融合中波文化元素的蛋雕作品 [8] - "黄金武士与富饶草原——哈萨克斯坦历史文物展"吸引125万观众 通过主题芭蕾 特色体验和学术研讨深化中哈文化交流 [8] - "东方雅韵"主题展在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立艺术博物馆展出 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纹玉壶春瓶工艺品引发当地观众文化共鸣 [9] - 即将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举办"文明印记——中国古代工艺文物精华展" 展出60件(组)珍贵文物 展现中国古代工匠智慧与创造力 [10] 苏州博物馆世界文明系列展览 - "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特展获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 是"世界文明史"系列第三期展览 [11] - 展览精选149件大英博物馆藏亚述文物 大多数首次离开英国展出 设置8个单元全方位展示亚述帝国历史与内涵 [12] - 采用投影复原浮雕文物色彩 引入气味体验 填色体验等多重感官设计 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亚述艺术魅力 [13] - 同期推出"东周时期的洛阳与苏州"特展 与亚述特展形成中外文明对话 展览结语采用拉丁谚语"循此苦旅 以抵繁星"引发观众共鸣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