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制造

搜索文档
查摆问题动真碰硬 集中整治务求实效(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人民日报· 2025-06-23 06:10
政府服务优化 -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建立"双交双评"机制,街道评价驻点部门履职情况,居民评价社区履职情况,提升群众满意度 [1] - 安徽省芜湖市选聘"人民城市体验官",聚焦城市建设、物业服务等民生问题,实施178个重点项目,优化城北路段交通后早晚高峰通勤时间平均缩短10分钟 [1] - 浙江省湖州市聘用监督员参与市场监管执法,通过12345热线和社区走访收集意见,将75个项目列为城市文明建设"幸福清单" [2] 企业服务创新 - 广州市黄埔区推出"企速通"服务,设置"首席服务官",实现疑难问题专人帮办、容缺速办,帮助企业当天完成开办登记 [2][3]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自然资源局优化工业项目设计方案,预审总平面图,解决云鹏服饰公司因建筑退让标准受限的发展问题 [3] - 晋江市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工业企业发展痛点,提供土地高效利用政策支持 [3] 民生问题解决 -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开展"千名党员干部进网格"行动,收集1300余件群众意见,解决1260件急难愁盼问题,如修复文田村塌方灌溉水渠 [4] -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专班解决不动产"登记难",对无主项目由业委会申报,压缩"缺证照"项目审批时限,已发放1020本产权证 [4][5] -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快速响应民生诉求,仅用3天完成菱角乡损毁道路勘查与动工 [5]
“进了‘帮帮车间’,家里多了一个人挣钱”(稳就业·暖心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行业分析 - 浙川东西部协作创新实践"帮帮摊"项目于2022年6月启动 通过浙江厂家提供订单和原料 剑阁县进行生产 形成完整产业链 解决浙江小商品市场用工荒问题 [1] - 项目已发展出"帮帮车间"生产端和"帮帮驿站"物流配送端 构建起"订单-生产-仓储-销售"全链条模式 [1] - 该模式带动就业效果显著 广元市已建成近200个"帮帮"系列就业载体 创造700余个就业岗位 [2] 公司运营 - 四川帮帮摊商贸有限公司负责整体运营 协调浙江厂家订单与本地生产 通过电商和实体店渠道完成销售 [1] - 公司建立标准化培训体系 提供1个月免费缝纫培训 技术考核通过后上岗 员工收入从初始1800元/月提升至3000元/月以上 [1] - 配套发展物流配送业务 "帮帮驿站"提供仓储培训服务 形成夫妻双就业模式 家庭综合月收入可达7000元以上 [1] 经济效益 - 项目实现人均月增收近3000元 700名就业者预计年创造收入约2520万元 [2] - 单个"帮帮车间"可容纳20多台缝纫机同时运作 承接浙江义乌等地的紧急订单 [1] - 员工收入结构呈现阶梯式增长 从基础缝纫工1800元/月到技术骨干3000元/月 [1] 社会效益 - 项目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 包括全职妈妈 残障儿童家庭 慢性病患者家庭等特殊人群 [1] - 实现劳动力本地化就业 有效减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 案例显示原外出务工人员选择返乡就业 [1] - 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妇女就业能力 技术骨干可承担质量检查和新员工指导工作 [1]
“盘一盘”服装里的创新科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7 06:13
服装行业科技创新 AI技术应用 - AI在服装设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智能制版、虚拟试衣和灵感生成,波司登通过AI大模型技术将头样开发时间从100天缩短至27天,样衣开发成本降低60%以上[9][10] - 全球AI时尚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49.5亿美元,机器人走秀、AI设计工具(如DeepSeek)和3D数字化展示成为行业新趋势[8][9][10] - 波司登建立"BSD.AI美学大脑"数据库,整合设计研发与全球时尚数据,实现从设计到虚拟成衣的全流程数字化闭环[11] 功能性材料突破 - 波司登研发动态御寒科技,采用北极熊绒仓结构和南极鲨鱼腮式排湿系统,解决户外运动"一动就热,一停就冷"痛点,GORE-TEX轻量化面料使羽绒服减重同时保持零下50°C抗寒能力[12][13][14] - 智能温控服装可根据环境自动调节温度,西北工业大学开发柔性可穿戴健康监测系统,实时预警用户体能和健康风险[14][15] - "登峰系列"羽绒服使用蓬松度1000的顶级鹅绒(绒子含量95%),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并通过5次珠峰/南极极限测试[14] 智能制造升级 - 波司登智能工厂实现90%关键工序自动化,GiMS平台使生产交付周期缩短至7-14天,单日峰值产能达8000件,自动充绒机精度达0.01克[17][18][19] - 安徽华律智能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效率40%,次品率降至传统工厂1/3,其3D智能试衣机器人5秒完成人体扫描,支持动态面料仿真和个性化定制[19][20][21] - 行业通过工业互联网构建"主动响应型供应链",如波司登48小时完成50件急单生产,华律智能实现"一件起订"的规模化定制[17][19] 品牌案例:波司登 - 1998年首次助力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2023年登山运动员李生涛使用其装备完成8000米无动力滑翔伞挑战[7] - 累计拥有专利1600余项,参与60多项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2024年推出8款AI生成花型及9款成衣,首款AI设计冲锋衣市场反响优异[10][14] - 极地科考装备通过"极地八小时"实测,创新充气两栖夹克兼具浮力救援功能,带动行业供给质量提升[12][15]
【汉中】以重点项目“强健”产业“筋骨”
陕西日报· 2025-06-16 08:12
项目落地与产业链建设 - 陕西奥弗斯汽车发动机总成加工生产项目25天签约、3个月试生产,填补西乡县汽车发动机动力制造领域空白,与12家本地汽配企业形成产业链协同,产品远销中东、东南亚等国际市场[1][2] - 汉中市通过项目建产业链条、以链条聚产业集群,集中打造5个千亿级和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1][3] - 一季度汉中市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6.6%,绿色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6.3%,重点产业链群成为高质量发展支撑[3] 汽车产业发展 - 汉中市抢抓新能源汽车机遇,发挥工业基础好、配套半径短、物流成本低优势,聚焦底盘系统、制动器系统、发动机零部件等细分领域,推动汽车配套产业成为新增长点[2] - 陕西奥弗斯动力科技拥有汽车零部件打孔定位、管内径检测等核心专利,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 际华三五〇三服装汉中基地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和自动化设备,8条智能化生产线日产量3000多件,年产量预计130万套件,产值近3亿元[4][5] - 汉中市构建"研发+中试+孵化+应用"创新链,推动链主企业与上下游联合攻关,今年发布"揭榜挂帅"技术清单23项,转化科技成果56项[5] 营商环境优化 - 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涉企诉讼服务专门窗口,开辟快立、快调、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发放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6] - 汉中市通过降低企业时间、融资、用人等六大成本,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建立市县一体化运行机制、强化融资对接服务[7]
前5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0.25万亿元,占外贸总值57.1% 创新驱动,提升外贸“含新量”(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02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 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前5月达10.25万亿元,同比增长7%,占外贸总值57.1%,其中出口6.97万亿元(+8%),进口3.28万亿元(+4.9%)[1] - 民营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如微石文化科技出口超1000款产品至100+国家,3D金属拼图全球市占率95%,前5月出口额增20%[2] - 浙江民营企业前5月进出口18293.8亿元(+8%),出口14521.6亿元(+10%),占全省企业主体超90%[3] 新市场开拓与全球化布局 - 狮丹努集团前4月进出口2.5亿美元(+15.8%),在柬埔寨等国家设4个海外生产基地,覆盖50+国家市场[3] - 山东临工机械产品销往140+国家,前5月进出口15.7亿元(+15%),高端新品订单排产至7月中旬[4] - 松灵机器人前5月出口订单增50%,累计实施3000+全球机器人应用方案,客户集中于北美、亚太及欧洲[5] 数智化与绿色转型 - 东莞前5月出口工业机器人1.9亿元(+116.4%),松灵机器人等企业推动移动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5] - 九号公司电动滑板车全球出货超1400万台,前5月出口额增77.06%,江苏电动摩托车出口32亿元(+21.6%)[5] - 山东临工等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智造"出海[4] 进口业务创新与消费升级 - 首次进口孟加拉国芒果3吨,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售[6] - 上海口岸前4月进口咖啡26.7亿元(+15.5%),覆盖25个"一带一路"国家[6] - 广州进口水上游乐设施创新消费场景,海关快速查验助力设备试营业[6] 政策支持与品牌升级 - 四川启动外贸企业"百企领航·千企升级"培育,浙江推货通全球计划,山东实施"万企出海"国际市场开拓[7] - 民营企业从"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文化出海",如微石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潮玩设计[2][7]
鹰美(02368.HK)年度纯利跌17.6%至2.172亿港元 末期息4港仙
格隆汇· 2025-06-11 12:2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上升18%至48.079亿港元 [1] - 毛利率由18.4%下跌至16.1%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率由6.5%下跌至4.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2.172亿港元,较去年度下跌17.6% [1] - 董事会建议派发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4港仙 [1] 市场分布 - 中国大陆仍为第一大市场,销售金额增加1.389亿港元(或6.0%)至24.713亿港元 [1] - 中国大陆市场销售比率由去年57.2%下跌5.8%至51.4% [1] - 欧美市场总销售金额增加3.783亿港元(或31.1%)至15.952亿港元 [1] - 欧美市场总销售金额占集团总销售额比率由去年29.9%上升3.3%至33.2% [1] 生产基地布局 - 集团拥有共十个生产基地,分布於中国大陆(广东省、江西省及湖北省)及东南亚(越南及印尼) [2] - 中国大陆生产基地已发展成熟,能提供足够稳定产能应付内销需求 [2] - 其中一间中国大陆生产基地是主要开发中心,提供产品设计服务并发展高端产品 [2] - 印尼万隆厂新收购毗邻的土地预期2026年开始投产 [2] - 越南鹰美厂已正式投产,成为集团另一开发中心 [2] - 越南鼎森厂于2024年7月完成收购,能马上提供产能并拥有扩充潜力 [2] 战略发展 - 集团着力抓紧欧美市场增长发展机遇 [1] - 积极于东南亚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大大提升集团产能 [1] - 中国大陆生产基地持续开发及优化生产技术以简化工序及推行自动化生产 [2] - 集团近年集中积极发展海外生产基地以应对贸易谈判及关税不确定性 [2]
东盟代表热议与广东加强供应链合作 看好双方合作发展前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1:22
广东-东盟贸易合作现状 - 2020年起东盟成为广东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广东与东盟贸易额占中国对东盟贸易总额的20% [1] - 广东企业在东盟投资设厂 合作园区建设 绿色能源 数字经济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1] - 东盟企业将广东视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门户 [1] 供应链合作前景与方向 - 东盟秘书长特别助理提出供应链合作应是产业 技术 规则 标准 人才的多维度协同 [1] - 双方可从三方面开展合作:加强政策沟通推动自贸区3.0版建设 推动重点产业链协同升级 深化平台合作 [2] - 柬埔寨商务部官员邀请广东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 电子组装 服装制造和物流等领域 [2] 产业互补优势 - 印尼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资源丰富但工业薄弱 广东具备领先制造业和科技创新能力 [2] - 广东先进制造业基础与东盟资源 劳动力优势可形成全链条协作 [2] - 重点合作领域包括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 [2]
酷特智能:拟境外发行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快讯· 2025-06-10 20:38
公司公告 - 酷特智能于2025年6月10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启动H股上市筹备工作的议案 [1] - 公司拟在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和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1] - 本次H股上市旨在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1] - 公司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启动H股上市前期筹备工作 [1] - 公司将与相关中介机构商讨具体推进工作,目前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1]
酷特智能:授权管理层启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上市相关筹备工作
快讯· 2025-06-10 20:35
公司公告 - 酷特智能于2025年6月10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 [1] - 审议通过授权管理层启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相关筹备工作的议案 [1] - 此举旨在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 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1] - 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1] - 具体推进细节尚未确定 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1] - 需取得相关政府机构 监管机构的备案 批准和/或核准 [1]
柬埔寨力邀粤企布局三大领域,借区位与政策优势拓全球供应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6:30
中柬经贸合作 - 柬埔寨与中国建交67年 双方近年深化双边关系 实现共同发展繁荣[1] - 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外贸第一大省 在中柬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1] 供应链一体化合作 - 柬埔寨地理位置优越 是理想供应链枢纽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劳动力成本低廉[1] - 柬埔寨签署东盟—中国自贸协定 东盟—香港自贸协定 RCEP等优惠贸易协定 成为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产业重要目的地[1] - 广东企业可扩大在柬生产 进入更多全球市场 重点投资领域包括农产品加工 电子组装 服装制造和物流[1] 绿色与数字经济供应链 - 柬埔寨推动数字贸易和电子商务现代化 实施原产地证书自动化 完善企业注册和商标注册系统[2] - 柬埔寨制定贸易商业相关法律法规 增强投资者信心 促进高效商业运营[2] - 广东在绿色能源 数字基础设施 电商平台 智能物流等领域技术先进 双方可加强合作构建韧性供应链[2] 企业交流与能力建设 - 在"海上丝绸之路"框架下 柬中政府深化双边关系 构建命运共同体[2] - 实施《2023-2025柬中合作规划》 建立稻米鱼类贸易走廊 一站式商业服务 工业发展走廊[2] - 鼓励柬埔寨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中国—东盟博览会 柬中贸易投资促进会等重要展会[2] 贸易促进措施 - 推动两国贸易总额逐年增长 期待粤柬举办更多贸易展会 培训项目和商业代表团互访[3] - 本次活动正式设立粤商贸易投资服务中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