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投资方:宇树科技计划科创板IPO,年营收超10亿元;全球AI人才榜单首次曝光:华人撑起半边天,DeepSeek无人上榜丨AI周报
创业邦· 2025-07-06 17:42
国内AI热点资讯 - 腾讯元宝新增智能搜索功能,支持图片、视频号内容一键匹配,并实现文字+视频混合输出[3] - 美图公司开发垂直场景AI Agent,聚焦影像与设计领域工作流程优化[6] - LiblibAI推出中文版「星流Agent」,针对国风审美和本土场景优化设计全链路能力[6] - 京东推出AI社交产品"宠TA"和"聊愈小宇宙",分别聚焦宠物社区与心理健康陪伴[6] - 百度搜索十年来最大改版,支持千字长文本输入并集成AI写作、作图等工具[17] - 阿里云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全球可用区达90个,并设立首个AI全球能力中心[22] - 宇树科技年营收超10亿元,计划2025年底前科创板IPO,已获首程资本追加投资[14][25] - 小米汽车1000万Clips版本辅助驾驶功能将于7月下旬推送至SU7部分车型[25] - 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包含47B/3B MoE模型等10款模型[26] - 深圳南科大发布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南科盘古",具备多模态交互与双臂协同能力[28] 全球AI动态 - 英伟达6月市值达3.86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第一[38][39] - OpenAI澄清未授权Robinhood发行股权代币,相关产品涉及其未批准的股权转让[37] - 美国政府取消部分对华EDA出口限制,三大厂商去年占中国82%市场份额[37] - 特斯拉暂停Optimus生产进行设计调整,原计划年产5000台目标恐难达成[39] - Meta发布Hypernova智能眼镜渲染图,搭配神经腕带售价1000-1400美元[40] - 微软开源GitHub Copilot Chat,支持AI Agent自动化编程[43] - 英伟达高管12个月内套现超10亿美元股票,近期5亿美元集中抛售[50] - Neuralink受试者增至7人,未来计划实现脑机接口控制特斯拉机器人[51] - 孙正义称软银目标成为超级AI平台供应商,已向OpenAI累计投资320亿美元[55] AI投融资概览 - 全球AI融资总额38.54亿元,国内占比70%(27.07亿元),海外占比30%(11.47亿元)[57] - 国内融资集中在早期阶段(10起),北京地区以19.47亿元领跑[59][65] - 智谱AI获10亿元D3轮融资,为本周最高单笔融资[67] - 海外最大融资为Genesis AI的1.05亿美元种子轮,专注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82] - 宇树科技、极智嘉(9130万美元)、天瞳威视(3.2亿港元)等企业获大额融资[71][72]
国产机器狗速度突破每秒10米,刷新世界记录
快讯· 2025-07-06 16:13
行业突破 - "新一代黑豹2 0"以10 3米/秒的速度打破波士顿动力WildCat保持8 89米/秒的机器狗速度纪录 [1] - 该纪录已沉寂十年 此次突破标志着机器人领域技术进入新阶段 [1] 技术成就 - "新一代黑豹2 0"展示卓越性能与前沿技术 在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首赛中获得胜利 [1] - 公司产品性能超越行业标杆波士顿动力的同类产品 [1]
Science Advances发表!南洋理工大学推出头发丝薄度传感器FMEIS,让机器秒懂肌肉「微表情」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6 13:23
柔性多通道肌肉电阻抗传感器(FMEIS)技术突破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王一凡教授团队开发出柔性多通道肌肉电阻抗传感器(FMEIS),厚度仅220μm,弹性模量212.8kPa,与人体皮肤弹性模量范围(420-850kPa)接近 [2][4] - FMEIS在手势分类任务中实现98.49%准确率,肌肉力量预测任务达到0.98判定系数(R²) [4] - 相比传统肌电(EMG)信号监测,FMEIS通过施加低强度高频电流感知肌肉组织阻抗变化,可捕捉深层肌肉(约30mm内)收缩过程中的阻抗变化 [4][10] FMEIS系统构成与性能 - 系统由4g传感器垫和53g控制单元组成,传感器垫采用超薄(220微米)高柔性(杨氏模量212.8kPa)可重复使用贴片 [6][7] - 传感器垫采用50kHz、0.4mA安全交流电流进行多通道信号注入与采集,可承受50%应变而不影响信号完整性 [7] - 控制单元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处理多通道阻抗数据,手势识别准确率98.5%,肌肉力量回归拟合优度R²达0.98 [8][10] 应用场景验证 - 人机协作:通过肌肉信号解析操作意图,实现与协作机器人精密同步操作,提升工业组装效率与安全性 [19][20] - 外骨骼控制:驱动外骨骼响应延迟仅756毫秒,在增强握力实验中最大输出提升65%,有效延缓肌肉疲劳 [21][22] - 虚拟手术:精准反馈手势与力量信息控制虚拟手术刀,实现实时响应与拟真操作,未来可与触觉反馈系统联动 [23][26] 技术优势对比 - 相比商用EMG传感器,FMEIS可同时检测肌肉主动收缩和被动拉伸,而EMG仅能检测主动收缩 [17] - 在运动伪影抑制、检测深度、分辨率、兼容性、成本效益及非侵入性等关键指标上表现优异 [11] - 对三位参与者测试显示平均手势分类准确率98.49%,肌肉力量回归平均R²值0.98,显示强稳健性 [16] 产业化前景 - 该技术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期刊,具有皮肤亲和性强、抗干扰能力优异、可重复使用等特性 [5][24] - 革新传统测量范式,为构建自然高效人机交互界面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在康复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神经接口等领域具广阔应用前景 [24]
人形机器人“视觉”攻克战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6 13:23
行业概述 - 2025RoBoLeague中国机器人足球联赛是国内首个机器人足球3V3 AI赛,参赛机器人完全依靠AI策略自主运行,无需遥控器控制 [1] - 视觉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环境感知、自主决策与交互的关键技术,其中3D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多目立体视觉、结构光、ToF等)是主流解决方案 [1] 奥比中光 - 主营业务为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设备,已成为全球3D视觉传感器重要供应商之一 [2] - 构建了覆盖深度相机(单目/双目结构光、iToF)、激光雷达等全技术路线的3D视觉传感器体系,并推出机器人视觉感知产品矩阵 [4] - Femto系列iToF深度相机及Gemini 335/336系列结构光深度相机支持室内外复杂场景下的机器人视觉应用,已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适配 [5] 速腾聚创 - 主营业务为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的开发与销售,已与全球超2800家机器人客户合作,覆盖工业仓储、配送机器人等领域 [9] - 发布机器人视觉新品类Active Camera首款产品AC1,实现多传感器硬件级融合,并与全球超1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9][11] - 入选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研机构的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图谱 [11] 奥普特 - 主营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产品,拥有完整的机器视觉核心硬件产品线,覆盖视觉算法库、智能视觉平台、3D传感器等领域 [12] - 正在研发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小型化散斑结构光系列和TOF相机系统 [13] 天准科技 - 全球视觉装备核心供应商,产品包括工业视觉装备(视觉测量、检测、制程装备等),服务于电子、半导体、新汽车等领域 [14] - 掌握3D视觉算法、3D点云处理、多传感器融合标定等技术,自主开发工业视觉软件平台ViSpec [15][17] - 发布人形机器人高性能具身智能控制器"星智001",支持实时运行端到端和大语言模型,并与数家主流机器人公司达成合作 [17] 水晶光电 - 国内知名光电元器件制造商,产品包括光学低通滤波器、相机手机滤光片等,应用于消费电子、车载光学及AR/VR领域 [19] - 已具备光学薄膜设计、微纳光学等八大技术能力,少量激光雷达视窗片产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22] 行业企业列表 - 工业机器人企业: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 [26]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亿嘉和、晶品特装、九号机器人等 [26] - 医疗机器人企业: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等 [26] - 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等 [26] - 具身智能企业: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等 [27] - 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等 [28][29]
最新综述:从物理仿真和世界模型中学习具身智能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05 21:41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研究前沿 - 实现强大具身智能的关键在于整合物理模拟器与世界模型 物理模拟器提供高保真训练环境 世界模型赋予机器人环境内部表征能力以支持预测规划与决策[3] - 物理模拟器与世界模型互补增强机器人自主性、适应性和泛化能力 外部模拟与内部建模相互作用弥合模拟训练与现实部署的差距[3] - 维护包含最新文献和开源项目的资源库 为具身AI系统发展提供全面视角并明确未来挑战[3] 智能机器人能力分级系统 - 提出智能机器人能力分级模型 涵盖从基本机械执行到高级完全自主社交智能的五个渐进级别(IR-L0到IR-L4)[6] - 分级标准基于自主性、任务处理能力、环境适应性、社会认知能力等核心维度[7][10][11] - IR-L0为完全非智能程序驱动 IR-L1具备有限规则反应能力 IR-L2引入初步环境意识 IR-L3实现类人认知与协作 IR-L4为终极目标[14][15][16][17][19] 机器人移动性与操作技术 - 腿部运动技术从位置控制发展到力控关节结合强化学习 实现非结构化环境适应与高动态运动如奔跑跳跃[22] - 单手操作从预编程发展到基于学习的方法 灵巧手操作通过两阶段与端到端方法结合提升泛化能力[26] - 双手操作与全身协调通过大规模演示数据与基础模型实现 如ALOHA系列双手机器人精细操作[28] 主流物理模拟器对比 - Webots、Gazebo、MuJoCo等传统模拟器在复杂物理交互上存在局限 高端模拟器如Isaac系列支持GPU加速与多物理场[31][36] - 物理特性对比涵盖吸力建模、可变形物体仿真、流体动力学等维度 可微物理能力主要在科研导向模拟器中体现[32][36] - 渲染能力对比显示NVIDIA系模拟器在光线追踪和PBR上表现突出 轻量级模拟器主要用于功能验证[34][35][41] 世界模型技术演进 - 世界模型从早期基于循环网络的潜态建模发展到结合Transformer和扩散模型的高保真生成式模拟[45] - 代表性架构包括循环状态空间模型、联合嵌入预测架构、Transformer-based模型、自回归生成模型和扩散生成模型[46][47][49][50][51] - 核心应用包括神经模拟器生成仿真数据、动态模型支持预测规划、奖励模型替代手工设计[52][56][64] 自动驾驶与铰接式机器人应用 - 自动驾驶世界模型通过神经模拟器生成高保真场景 动态模型学习环境动态 奖励模型评估安全性[60][64] - 铰接式机器人世界模型通过神经模拟器支持模拟到现实迁移 动态模型实现动作规划 奖励模型减少手工设计[65][68] - 技术趋势包括3D结构化建模、多模态融合、端到端集成等方向[67][71] 未来挑战与方向 - 共性挑战包括高维感知、因果推理缺失、实时性与计算成本等问题[69][71] - 前沿方向聚焦3D结构化世界模型、多模态基础模型、轻量化高效推理等技术[71][75] - 工业应用涵盖自动驾驶、服务机器人、科学发现等领域 推动技术落地与商业化[75]
秋招快要开启了!哪里可以找到具身相关的面经和题目啊?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05 17:42
AutoRobo知识星球概述 - 国内首个专注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的求职社区 已运营3年多 近1000名成员 [1][3] - 成员涵盖地平线、理想汽车、华为、小米汽车、momenta、元戎启行等企业社招人员及2024-2025届校招生 [3] - 提供面试题库、行业研报、谈薪技巧、内推资源、简历优化等全链条求职服务 [3][26] 核心资源分类 招聘信息 - 实时更新算法、开发、产品等岗位 覆盖校招、社招、实习 信息直接来自合作企业第一手发布 [5] 自动驾驶领域题库 - 毫米波视觉融合/3D&4D毫米波雷达量产/车道线检测算法/BEV感知等10+专项"一百问"题库 [10] - 规划控制、多传感器标定、端到端自动驾驶等实战技术面试题库 [10][13] 具身智能领域题库 - 多模态3D检测/Cuda-TensorRT部署/Nerf应用/Diffusion Policy等15+细分方向面试题库 [11][13] - 涵盖VLA视觉语言导航、VLN视觉语言导航等前沿技术面试要点 [13] 行业研究支持 - 收录《世界机器人报告》《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蓝皮书》等权威研报 [16][17] - 提供具身智能创投报告、技术路线分析、产业链深度研究等决策参考 [16][17] 面经案例库 - 分类整理社招/校招/实习面经 覆盖滴滴、英伟达、美团等企业从技术面到HR面全流程 [20] - 包含自动驾驶SLAM算法、决策规划控制等岗位的成败案例分析 [19][20] 职业发展辅助 - 汇总机器人/自动驾驶/AI领域专业书籍与技能树图谱 [23][24] - 提供转行经验、面试官建议、岗位复盘等职业规划内容 [24] - 专项谈薪技巧与HR面应答策略库 [22][25] 服务价值 - 日均成本0.3元 可获取企业直推岗位与千人行业社群资源 [26]
光大证券:全球协作机器人龙头厂商 加速实现具身智能商业化 首予越疆(02432)“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05 17:06
公司概况 - 越疆是全球领先的协作机器人及具身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2023年以13%的市占率位居全球协作机器人出货量第二、中国第一 [2] - 公司已累计出货超8万台,产品覆盖工业制造、医疗健康、商业服务等15余个行业,服务比亚迪、富士康等超80家全球500强客户 [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74亿元,同比增长30.3%,经调整后净亏损3650万元,同比大幅收窄55.4% [2] 行业分析 - 协作机器人行业正迎来"AI+柔性制造"双重驱动的数百亿级市场机遇,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在安全性、灵活性和场景适应性上具备显著优势 [2] - 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在2028年达到50亿美元,2023-2028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37% [3] - 人形机器人作为新兴方向,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640亿元 [3]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技术方面:公司核心技术覆盖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电机、AI算法等全技术链,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100%,AI多模态交互平台X-Trainer将新任务训练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4小时 [4] - 产品方面:公司覆盖六轴、四轴、复合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全品类,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起售价19.9万元,有望于2025年中量产 [4] - 产能布局:日照生产基地年产能10万台,重复定位精度±0.02mm,产品开箱合格率>99.5% [4] 未来展望 - 公司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受益于制造业转移红利及人口老龄化背景 [1][4] - 积极切入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行业,打开公司长期成长空间 [1][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0/6.7/8.9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34%/33%/33% [5]
吴中金控杨冬琴:耐心资本直击产业痛点,助力“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建设
证券时报· 2025-07-05 16:25
苏州市吴中区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发展 - 总规模11亿元的苏州市吴中区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于7月1日正式发布,旨在加速科创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优化 [1] - 吴中区目标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去年已发布总规模100亿元的机器人产业基金群,今年年初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机器人专项基金 [1][4] - 吴中金控采用"母基金+直投"模式,针对"机器人+人工智能"重点产业集群进行金融赋能,形成"点—线—面"立体投资网络 [1] 产业集群与政策支持 - 截至2024年底,吴中区拥有"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1100家、上市公司14家、亿元以上企业166家,覆盖全产业链条 [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力推广机器人应用场景,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产业基金,加速技术转化和产能扩张 [4] - 服务机器人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79%,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59家 [10] CVC基金与产业协同 - 吴中金控与科沃斯、追觅科技、汇川技术等链主企业合作拓展CVC基金,参投科沃斯发起的总规模3亿元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 [4][5] - 已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设立规模3亿元的苏州吴中太旺智能机器人青年人才基金,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6] - 成立苏州智能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动机器人场景协同开拓 [10] 耐心资本与投资策略 - 吴中金控通过延长投资期限及阶梯式让利等机制,引导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8] - 国资获取一定收益后让渡其他收益给市场化管理人或产业方,以盘活资金继续扶持企业 [8] - 2025年下半年计划新增三只直投管理基金,持续关注CVC基金和市场化GP,加强专业化团队建设 [11]
想清楚再动手:具身智能也要学会脑补未来和择优执行 | RSS 2025
机器之心· 2025-07-05 13:53
研究团队与背景 - 第一作者吴怡琳为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开放世界物体操控与机器人终身学习,曾获ICRA最佳论文等荣誉[1] - 第二作者田然是UC Berkeley博士生兼NVIDIA研究科学家,专注于机器人基础模型的安全与偏好对齐研究,获多项国际奖项[2] - 该研究获2025 ICLR World Model Workshop最佳论文奖,并被2025 Robotics: Science and Systems会议接收[3] 研究核心问题 - 当前具身智能模型在真实部署中面临"学得像但用不好"的困境,面对环境扰动时成功率常低于30%[3][21] - 核心难题在于如何让机器人在部署阶段具备"推理能力"(Test-Time Intelligence),无需额外数据即可预判风险并调整策略[5] FOREWARN框架设计 - 采用"预见(Foresight)"与"深思(Forethought)"双模块架构,分解为"模拟未来"和"评估未来"两大任务[11] - 世界模型在低维隐空间预测候选动作的环境状态变化,通过离线学习实现高效未来推演[11] - 多模态语言模型将隐空间预测解码为自然语言,结合任务目标与用户意图进行语义评估[12] 系统工作流程 1 候选动作采样与聚类:保留K个代表性动作[16] 2 隐空间未来预测:世界模型预测动作的未来演化[16] 3 语义转译:多模态语言模型将预测转为自然语言描述[16] 4 最优方案筛选:基于语义评估选择最契合意图的动作[16] 创新亮点 - 首次实现世界模型隐空间与多模态语言模型语义空间的对齐[18] - 实现端到端自动化决策,无需人工示范即可实时筛选最优方案[19] - 在基础操作和复杂任务中均展现卓越泛化能力[20] 实验结果 - 引入FOREWARN后成功率从30%提升至70%-80%[21] - 在任务指令变化或感知干扰时仍能维持60%-80%成功率[21] - 有效弥合离线训练与在线部署的能力鸿沟[21] 未来挑战 - 需提升底层生成策略的多样性与泛化能力[23] - 世界模型对大规模数据依赖较强,数据稀缺时性能可能下降[23] - 需优化大模型设定下的推理效率与算力成本[23]
早鸟64480元半价购!限量100台!强调美国制造的人形机器人终究还是用了中国零部件!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5 12:09
公司产品与技术 - K-Scale Labs发布新一代低成本开源双足人形机器人K-Bot,原价16000美元,早鸟预定价8999美元,限前100台,2025年11月发货 [1] - K-Bot高度1.4米,重量34公斤,最大有效载荷10公斤,续航4小时,配备RGB相机、立体视觉、远场麦克风和立体声扬声器 [11] - K-Bot采用双系统架构:系统1为RL全身运动控制策略,系统2为视觉-语言行动(VLA)策略,搭载基于Rust开发的K-OS操作系统 [13] - 公司采用快速原型制作方法,一年内推出6款人形机器人,包括Stompy、Stumpy Mini、Zedbut V1/V2、KBOT V1等,均配备开源软硬件 [2][4][9] - Stompy采用全栈开源设计,支持3D打印机身部件(材料成本<9000美元),碳纤维PAHT材料,组装简易,搭载48V 15Ah电池(1小时续航) [6][8] 融资与团队背景 - 公司2024年初成立,总部纽约,2024年4月获YC 50万美元种子轮,2025年2月完成400万美元种子轮(估值5000万美元),2025年6月获浙江涛涛车业子公司200万美元投资 [14][16] - CEO Benjamin Bolte曾任Meta AI研究工程师(向Andrej Karpathy汇报)和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成员,熟悉中美科技生态 [18] - CTO Paweł Budzianowski主导开发强化学习框架K-Sim与具身大模型K-VLA,实现模拟到现实的迁移 [21] - COO 徐睿拥有15年跨国企业经验(亚马逊、腾讯、字节等),推动"中国供应链+北美制造"模式,合作苏州脉塔智能、深圳矽递科技等企业降低成本 [22] 供应链与制造策略 - 公司强调"美国制造"标签,但执行器采购自苏州脉塔智能,关节模组采用北京灵足时代RobStride系列(20个关节),并与深圳矽递科技合作开源硬件 [33] - CEO曾公开表示北美制造成本高且质量不稳定,需与中国产业合作降低成本,并称赞杭州宇树科技的关节电机产品 [29][31] - 此前产品Zeroth 01 Bot采用中国群芯闪耀科技Milk-V DUO S嵌入式开发板,BOM成本仅2535元 [35] 行业生态与竞争 - 公司目标推动人形机器人普及,计划全球拥有10亿台人形机器人,通过开源降低行业门槛 [1] - 特斯拉Optimus核心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商(如三花智控、拓普集团、鸣志电器等),显示全球供应链整合趋势 [36] - 行业面临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实体清单限制中国零部件进口,"美国制造"标签可能为规避监管争议的策略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