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搜索文档
硬气的种子,智慧的农具!杨凌农高会照见农业未来
新华社· 2025-10-28 04:35
会议概况 -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于10月25日至29日在陕西杨凌举办,主题为“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 [1] - 本届农高会吸引来自近50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被誉为“农业奥林匹克” [1] 育种创新与粮食安全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麦育种,以培育抗病丰产的新品种,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 [2] -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先正达种业设在杨凌的技术中心,已在“十四五”期间跻身世界一流玉米育种中心行列,其仪器24小时连续运转以提升研发效率 [2] 智能农业装备应用 - 智慧农业装备在农高会上集中展示,包括用于精准作业的无人机、自主巡检的机器人以及智慧决策的云平台 [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展示了一款智能苗圃巡检机器人,能自动分析作物生长状况、病害情况并预估产量,最后由AI生成决策报告,相比传统人工管理更具前瞻性 [3] 绿色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强调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聚焦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技术与模式 [4] - 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实现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旨在避免化学污染并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会上与多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4]
新华鲜报丨硬气的种子,智慧的农具!杨凌农高会照见农业未来
新华网· 2025-10-27 23:20
会议概况 -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于10月25日至29日举办,主题为“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 [1] - 本届农高会吸引来自近50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被誉为“农业奥林匹克” [1] 育种创新与粮食安全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小麦育种,以培育抗病丰产新品种 [5] - 先正达种业杨凌技术中心在“十四五”期间跻身世界一流玉米育种中心行列,仪器24小时运转以提升研发效率 [5] - 农业专家通过现场咨询活动向农民推广抗病小麦品种,强调良种对解决小麦赤霉病等问题的根本性作用 [3] 智能装备与智慧农业 - 农业装备呈现智能化趋势,包括无人机、巡检机器人和智慧云平台等 [7]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展示智能苗圃巡检机器人,可自动分析作物生长状况、病害并预估产量,由AI生成决策报告以指导科学施肥和病害防控 [8] - 智慧农业装备旨在改变传统依赖人工经验的管理模式,实现提前防控和精准作业 [8] 绿色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聚焦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转型 [8] - 合成生物高科技企业展示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旨在避免化学污染并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会上与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8] - 绿色技术为破解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矛盾提供科技支撑 [8]
《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10-27 22:45
会议概况 - 2025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在山东东营举办 主题为“科技赋能盐碱地特色产业”[1] - 会议由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同举办[1] 主旨报告与发布 -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征宇作《食养智慧驱动下的“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升级与发展》报告[1] -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凤忠作《盐碱地特色农产品资源挖掘与高值化利用》报告[1]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景蕊莲作《发掘作物抗逆潜力助推种业发展》报告[1]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李玉义发布《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1] -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大洲发布《中国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报告(黄河口滩羊)》[1] 盐碱地技术发展报告 - 《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由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组织编制[1] - 报告系统介绍中国盐碱地基本情况 梳理总结盐碱地利用主要技术发展轨迹、重要科技进展成效以及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1] 盐碱地特色产业报告 - 《中国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报告(黄河口滩羊)》由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组织撰写[2] - 报告指出东营肉羊样品具有蛋白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高、富含硒元素、具有独特杏仁香等突出特征[2] - 报告建议充分利用盐碱地资源禀赋 做好品质做强功能做足特色 推进全链条标准化并迈向品牌化 拓展羊肉精深加工[2]
第十九届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
环球网资讯· 2025-10-27 16:27
论坛概况 - 第十九届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于10月25日至26日举办 [1] - 论坛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际旱区农业科技合作组织(筹)共同主办 [3] - 来自12个国家的80余名校外嘉宾参加论坛 [1] 论坛主题与核心议题 - 论坛主题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创新·融合·绿色” [3] - 分论坛议题包括“旱区农业科技创新与绿色融合发展”、“智能装备赋能农业生产”、“葡萄酒与食品产教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5] 行业技术焦点 - 大会报告涵盖AI重构食品产业生态、赋能食品工业升级、持续食品系统与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 - 论坛通过集中展示全球农业科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交流研讨,为推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5] - 行业聚焦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动态,持续深化在农业教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7]
农业产业基金VS科创产业基金:产业资本的差异化赋能路径
搜狐财经· 2025-10-27 14:51
投资领域 - 农业产业基金聚焦农业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覆盖种子研发、土地整治、农技服务到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的完整链条 [1] - 苏州农业产业科创投资基金规模20亿元,40%投向高端农业机械与数字农业,30%布局生物农业与现代种业,30%投向农业服务领域 [1] - 科创产业基金专注于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落地横向拓展,以半导体产业为例覆盖芯片设计、光刻机核心部件、EDA软件、先进封装等上下游环节 [2] - 某国家级科创母基金投资组合中60%资金用于早期硬科技项目,30%投向成长期技术转化项目,10%配置于技术成熟期龙头企业 [2] 运作模式 - 农业产业基金采用政府引导加市场化运作双轮驱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由财政部、农发行等四家机构各出资10亿元,存续期15年 [3] - 在投资内蒙古科尔沁牛业时,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加供应链金融模式,提供3亿元股权融资并协调银行配套5亿元低息贷款,带动4万户农户增收 [3] - 科创产业基金强调市场化遴选与风险共担,某省级科创母基金子基金管理人需满足3个硬科技项目加2个专利储备准入标准,投资决策委员会技术专家占比不低于40% [3] - 投资某生物医药企业时采用里程碑付款模式,投资款分三期释放:首期30%用于临床前研究,二期40%绑定一期临床成功,尾款30%与三期临床结果挂钩 [3] 风险收益特征 - 农业产业基金呈现低波动、长周期收益特征,苏州农业科创基金12年存续期匹配农业项目5-8年培育周期,年化收益率集中在8%-12%,最大回撤控制在15%以内 [4] - 科创产业基金面临高波动、非线性收益结构,某半导体专项基金投资组合中30%项目因技术路线变更退出,40%项目实现3倍以上回报,30%项目处于培育期 [4] - 科创基金采用风险准备金加收益回拨机制,将超额收益的20%计提为风险准备金用于弥补亏损项目 [4] 政策适配性 - 农业产业基金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耦合,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扩大农业产业基金规模,重点支持数字农业、生物育种等领域 [5] - 江苏省对投资现代农业项目的基金给予管理费减免,投资额超过1亿元的子基金可获得地方政府30%的配套出资 [5] - 科创产业基金与卡脖子技术攻关计划紧密联动,2024年科技部发布《科创基金投资指引》将量子计算、高端芯片等20个领域列为优先投资方向 [6] - 某光刻机专项基金通过政策支持将投资周期从常规7年延长至10年,使企业有足够时间完成技术迭代 [6] 未来趋势 - 两类基金边界正在模糊化,苏州农业科创基金投资组合中30%资金用于农业AI、生物计算等交叉领域,管理团队引入半导体行业专家参与农业芯片项目评估 [7] - 某生物医药专项基金将15%资金配置于农业生物技术,投资合成生物学驱动的饲料添加剂项目 [7] - 基金生态共建成为新方向,2024年成立的农科交叉母基金采用子基金加直投模式,既设立农业AI专项子基金,又直接投资智慧农场项目 [7]
藏不住了!沃地泰的这些"硬核科技",正在重新定义未来农业!
环球网· 2025-10-27 14:14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于10月26日在武汉启幕 主题为"智慧农业•绿色未来" [1] - 移远通信旗下智慧农业品牌沃地泰携多款创新产品亮相 成为展会焦点 [1] 北斗农机导航辅助驾驶系统 - FMA系列导航产品具备厘米级高精度导航能力 实现农机"不重播 不漏耕"的精准作业 [2] - 系统支持远程监测 作业管理与数据分析 可解放驾驶员双手并降低劳动强度 [2] - 产品优秀的路径规划和长效作业能力受到用户好评 [2] 智能模拟驾驶舱 - FSC200智能模拟驾驶舱通过力反馈与触觉模拟技术结合运动平台 真实还原复杂作业场景 [5] - 驾驶舱与导航系统及智慧农业管理平台通过5G技术联动 实现"培训-作业-管控"跨平台可视化 [5] - 该方案能为合作社和农机服务站提供革命性培训方案 帮助新手在安全环境中缩短培训周期 [5] 精准喷雾系统 - FPS100精准喷雾系统配合高精度农机导航 可精准识别已作业区域并自动避开重复喷洒路线 [7][8] - 系统支持变速喷洒控制 根据车速自动调节喷量 有效减少药肥浪费 [8] - 作业全程数据实时记录 形成"地块-时间-用量"三位一体的可追溯 可分析数据链 [8] 基准站系统 - FBS系列GNSS基准站系统支持电台差分数据传输 在无4G/5G信号的偏远地块也能提供持续稳定的高精度定位服务 [9] - 系统灵活适配各种农业高精度导航应用 是精准农业的重要基础设施 [9] GNSS手持打点器 - FHR100 GNSS手持打点器具备厘米级定位精度 可轻松完成田间标记和作业规划 [10] - 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 结合智能天线和充电宝功能 设计精巧实用 [10] 公司背景 - 沃地泰为移远通信(股票代码:603236)旗下智慧农业品牌 [1][11] - 移远通信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产品涵盖多种通信模组及服务 [11]
秸秆高值化利用的科技革命:从"绿色烦恼"到"金色价值"的蜕变
第一财经· 2025-10-27 12:0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农秸美公司通过其创新的"三组分分离"技术,实现了对秸秆废弃物的高值化、全生态闭环利用,为解决中国农业秸秆处理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并驱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1][5][17] 秸秆资源现状与挑战 - 中国秸秆年可收集量达7.37亿吨,但传统利用方式存在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重的问题 [3] - 大量秸秆因缺乏高效处理技术而被直接焚烧或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三组分分离"技术概述 - 该技术可将9种主要农作物秸秆100%转化为纸浆纤维、莱赛尔纤维和可溶解黄腐酸等高价值工业产品,实现零废弃、低耗能、高值化利用 [5] - 相比传统化学法制浆,该技术生产能耗降低70%、水耗减少80%,秸秆利用率接近100% [5] - 技术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鉴定,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被誉为"生物质精炼的中国方案" [14] 技术三大核心突破 - 酶制剂技术:创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解聚酶,如同"分子手术刀",能在常温常压下高效解聚木质纤维素,从源头上杜绝环境污染 [10] - 装备系统集成:构建AI赋能的智能化生产体系,通过大数据处理中心优化运行、监控设备并提前预警,降低人工成本和操作误差 [12] - 工艺流程:通过全流程智能化装备系统和对生产数据的切批分析,持续优化工艺与参数,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为规模化复制奠定基础 [14] 产品市场前景与应用 - 生物基纤维可替代纸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纸品消费国,2024年纸浆消耗总量12415万吨,其中国产纸浆量为9454万吨,存在巨大供需缺口 [7] - 可溶性黄腐酸可作为有机肥用于农业还田,具有绿色环保、性能卓越、综合成本低等特点,可替代现有的矿源和生化黄腐酸 [9] - 绿色纸制品在食品、医疗等领域的需求迅猛增长,未来替代空间广阔 [7] 产业化进展与规划 - 公司已在安徽宿州成功建成2万吨级原料产业化示范线,完成从"0到1"的突破 [17] - 12万吨原料标准化酶催化降解秸秆智能化工厂被证明是最优规模,实现综合效益最佳 [15] - "十五五"期间计划在全国建设几十个酶解秸秆产业基地,年处理秸秆近千万吨,构建覆盖国内主要产区的绿色循环经济网络 [17] - 提出"一个平台、双轮驱动"产业蓝图,通过模块化复制形成"国内网络+海外产能"的双循环资源格局 [17] 行业影响与倡议 - 该技术将推动秸秆利用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彻底终结秸秆"污染+低质"的利用时代 [15] - 公司倡议完善生态价值市场化机制、共建产业生态联盟、坚持全球视野共享技术,以提升中国农业科技的国际竞争力与话语权 [19]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再创新的辉煌
陕西日报· 2025-10-27 08:29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被确立为核心目标,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部署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2] - 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2] 科技创新平台与机制建设 - 依托秦创原平台,深化“三项改革”,建立“企业出题、校企协同解题”机制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1][3] - 科协组织将实施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和学术引领工程,建立服务科技人才的全链条机制 [1] - 渭南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将提升创新创业孵化器效能,通过举办“三项改革”项目路演促进成果转化 [3] 重点产业与核心技术领域 - 高校将聚焦航空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动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1] - 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新材料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度融合 [1] - 环境与能源催化领域的技术难题被列为持续科研攻关方向 [2] - 航天育种和智能装备被确定为农业科技的核心技术攻关方向 [2][3] 具体产业应用与实践案例 - 青砧作为我国自主培育的新型苹果矮化砧木,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是科技自立自强在农业领域的实践 [3] - 航天农业科技作为创新典范,已将航天技术转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让“太空种子”在田野结果 [2][3] - 榆林创新院聚焦“双碳”关键核心技术,已获批或建设10余个省、市级科研创新平台,覆盖应用研究至产业示范全链条 [3]
点亮农业新未来
陕西日报· 2025-10-27 08:23
农高会作为行业平台的价值 - 农高会是展示产品的窗口、观察行业趋势的晴雨表和链接资源的连接器[2] - 企业通过平台能直接对接种植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农资经销商等核心客户,精准把握市场需求[2] - 平台还能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交流,及时捕捉设施农业领域的技术革新方向[2] 植物工厂自动化技术 - 珠海益品农业科技研发了完整的自动化种植系统,从育苗、播种到定植以及全光谱种植灯控制、施肥,再到收割和清洗均由自动化设备完成[1] - 所有程序都可通过智能软件控制,具备实时监控、数据采集等功能,解决了立体化植物工厂半自动化工作流程缺乏连续性的挑战[1] 数字农业与智能装备 -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展示的便携式作物健康AR分析系统融合AI、AR、物联网技术,以可穿戴AR智能眼镜为核心[2] - 该系统能拍照识别134种害虫和多种病害,还能通过语音交互控制无人机、机器狗,指导果树剪枝等作业[2] - 农业植保无人机、履带式智能运输车等无人神器以及具备高度仿生能力的人形机器人集中呈现[2] 智慧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 - 新疆慧尔智联技术开发了液体肥+智能施肥机+智慧电动球阀的智慧水肥一体化模式,实现远程在线作业[5] - 农户通过手机终端即可实现精准灌溉施肥,据测算每亩地可节水约40立方米,提升肥料利用率约30%,增产增收效果明显[5] 矮化苹果栽培技术突破 - 咸恒农业是国内最大的国产矮化苹果种苗繁育企业,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矮化苹果砧木青砧系列[3][4] - 青砧系列砧木解决了我国苹果矮化栽培长期依赖国外砧木的问题,表现出耐干旱、耐瘠薄、耐寒冷、建园成本低等特点[4] - 采用青砧苗木第一年建园,第二年实现亩产500公斤,第五年实现亩产4000公斤以上,降低建园成本50%,节水70%以上[4] 农业科技前沿趋势 - 植物工厂、数字农业等技术从概念走向应用,智能无人机一体化解决方案不断推陈出新[4] - 尖端技术与产品以前沿科技力量重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向[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