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器人

搜索文档
明年底 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有望提升至30%以上 智慧农场 科技拓展想象(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01
"这里就像人的'大脑'。"95后农田管理员侯广宇坐在指挥中心,手持平板电脑,远程操控着农业机器 人,"农场'聪明'了,人在屋中坐,就能干农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先进科 技,怎样作用于智慧农业?近日,记者在多个智慧农场进行了探访。 炎炎夏日,却不见"汗滴禾下土"。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新林村伏羲农场内,晚稻栽植成片,农业机器人 穿梭田间、巡检苗情,各类传感器遍布其间,探测墒情、气象、病虫害等信息,并实时传输到后方的指 挥中心。 依托数据 进行推演预判选择更优方案 作为智慧农场,伏羲农场是中国科学院发展智慧农业的试点项目。2023年,项目团队在河北雄安新区建 设了技术与数据总部。目前,伏羲农场已被推广到内蒙古、重庆、安徽、湖北等地,产业化和市场化程 度持续走深。 "传统农业,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运用大数据,能够在播种、灌溉、植保等各个环节进行推演预判, 选择更优方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张玉成表示,伏羲农场围绕墒情、气象、病 虫害等开发、训练了相关模型和算法,在决策层面为高产、稳产提供了可靠支撑。 田野上的新鲜数据,不断涌入算法" ...
农业农村部:稳步实施农业机器人等农机研发专项
机器人圈· 2025-07-02 18:50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IRCTC) - 大会涵盖专家报告、学术征文、青年交流等板块[1] - 提供高曝光商务合作机会[1] - 9大期刊联合征文并承诺年底正刊发表[1] 农业科技创新进展 - 国家统筹多主体科研资源,建设56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2]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超95%[2] - 每年遴选发布100余个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2]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 - 30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15kg/s喂入量谷物联合收获机实现产业化[3] - 植保无人机总量超20万架,年作业面积突破4亿亩[3] 机器人行业动态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报[5]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和价格战现象[6] - 53家机器人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6] 技术突破与创新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新突破[6] - 清华大学团队研究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6] - Uber Eats将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送货服务[6] 国际前沿进展 - 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等新型装置问世[6] - 折纸制造cm级四足机器人、昆虫级变形机器人被研制[6] - 五眼联盟推出AI合作法案[6]
乔司计划 打造国家级农业中心
每日商报· 2025-06-27 07:31
一幢幢大楼即将拔地而起,田立方·数智科创园也将成为乔司板块链接企业和田间地头的强劲平台。胡 春晓表示,"未来,我们将主要聚焦智能制造装备、数字技术研发、三产融合示范三大方向,联动未来 农场打造'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生态,集成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推动农业 4.0技术突破。" 同时,数智科创园计划导入长三角农业头部企业优质资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在乔司落地转化,助力其 打造全国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标杆。在政策支持方面,项目整合数字农业专项扶持政策,将对研发投 资的关键领域给予支持,比如,重点企业可以享受3年梯度减免租金、最高免租3个月加装修补贴,技术 攻关项目可以申请最高50万元补贴等。 在田立方·未来农场展陈中心东侧,比邻宜家家居的地块,最近,机器轰鸣声不断。"这里是田立方·数智 科创园的所在地,上周刚刚奠基开工,计划2027年年初建成,目标打造成国家级农业示范中心。"田立 方·数智科创园负责人胡春晓介绍道。 据悉,作为田立方·未来农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智科创园总用地面积约40亩,东至九华路绿化带,南 至农垦路绿化带,西至红普路,北至九华路。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 ...
黑龙江:全力打造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努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14:47
政策支持方向 - 聚焦建设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打造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集群,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1] - 对研发投入50万元以上且履行统计填报义务的企业,按研发投入存量和增量给予不同比例补助,省、市按1:1出资,智能农机企业补助资金上浮50% [1] - 支持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经认定后给予财政奖补 [1] 技术攻关与产业化 - 鼓励企业围绕智能农机装备"卡脖子"环节加大攻关力度,重点支持大马力拖拉机、智能农业机器人、大载荷农用无人机等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发 [2] - 支持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和平台,按不超过投资额30%给予奖补,最高5000万元 [2] - 鼓励共建"人工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新能源拖拉机等典型应用场景 [2] 产业升级与智能化 - 支持农机装备企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安全化技术改造项目 [3] - 实施智能工厂梯度培育,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建设不同级别智能工厂 [3] - 优先将农机装备企业纳入绿色制造培育库,对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或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给予奖励 [3] 金融与配套支持 - 对新建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给予24个月贷款贴息,最高2500万元 [3] - 引导中小企业提高专业化配套能力,鼓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认定 [4] - 支持企业为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4]
21家创想者企业正式签约落地杭州
每日商报· 2025-06-09 06:24
赛事现场,专家学者、行业领袖、投资代表、AI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揭晓"2025中国AI创业十骏",并 促成21家创想者企业正式签约落地杭州。 在《赢在AI+》总决赛现场,多家AI创想者企业入驻紫金港科技城 商报讯(见习记者蔡杭吉)AI正逐渐渗透至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而当AI遇上教育、农业、医疗等领 域,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6月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大型纪实创投节 目"智启新程,共鉴未来"《赢在AI+》总决赛在杭州举行。 "公司专注于农业机器人的研发、设计、销售及技术咨询。研发的农业机器人运用AI机器视觉技术,能 够精准识别农作物和杂草,实现智能除草。"酷牛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蒋奇军表示, 我们正与青山湖科技城积极洽谈,计划将部分研发中心落户杭州。"杭州拥有浙江大学等顶尖高校和头 部企业,在软件和算法方面有较强的优势。"蒋奇军补充道。 "为未来的企业寻找企业的未来。"据《赢在AI+》节目总导演田梅介绍,本次赛事主要从融资、技术支 持、市场营销等三个方面帮助企业发展。"102家参赛企业中,最后落地在杭州的有21家企业,同时获得 融资的企业有17家企业。可想而知,杭 ...
36氪出海·日本|从智能烹饪到农业科技,深圳机器人亮相大阪世博会(上)
36氪· 2025-05-22 15:20
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中国馆"深圳周"活动 - 活动于5月12日至14日举行,包括"深圳—大阪创新合作大会",吸引数百名政府代表及企业人士参与 [3] - 大会旨在深化深圳与日本在开放式创新领域的合作,腾讯、比亚迪、荣耀等深圳龙头企业与伊藤忠商事、松下控股等日本企业高管共同探讨科技经贸合作新机遇 [3] - 30多家深圳科技初创企业展示创新成果,机器人板块尤为突出,包括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普渡科技BellaBot送餐机器人等 [3] 智谷天厨T-Chef - 公司研发的自动烹饪机器人可在约2分钟内完成一道媲美专业厨师水准的菜肴,支持超过2000道全球美食菜谱 [6] - 产品已落地香港、新加坡、韩国、美国、迪拜等多个市场,2025年将日本作为重点战略市场 [8] - 瞄准日本餐饮业人力短缺痛点,提供"稳定出餐+降本增效"解决方案,一位操作人员可同时操作3-4台机器人 [8] - 产品已在东京川菜连锁餐厅"麻辣大学"投入使用,目标年内实现百台规模部署,并考虑设立日本法人 [8] - 针对日本市场开发日式菜单,已实现生姜烧、咖喱饭等20余种菜品,计划年内扩充至80种 [10] - 提供"智慧厨房解决方案",集成云厨房app、食品安全管理平台与菜单开发系统,实现设备远程操作、食材安全溯源等功能 [10] 酷牛COONEO - 公司由蒋奇军博士创立,推出多款智慧农业机器人,主力机型RoboOX mini为多功能全能型农业机器人 [12] - RoboOX mini采用无人驾驶设计,可嵌入多种模块,完成精准播种、智能除草、果树修剪、果实采摘等任务 [12] - 小型化机身设计适合日本山间与丘陵等地形复杂的中小型农田,还研发了履带式农业机器人增强地形适应能力 [12] - 机器人配备高灵敏度传感器机械臂,能"一根一根地拔除杂草",无需农药 [13] - 通过机器视觉自动识别芒果成熟度并精准轻柔采摘,能感知装满果实的运输车并自动更换空车 [13] - 正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及多家大型商社对接,计划通过农业展会加快在日本市场的推广 [16] 36Kr Japan - 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东京,是目前唯一进入日本主流的中国新经济媒体平台 [16] - 已发布超过14,000篇商业报道,月度全网曝光量超过300万,月刊订阅用户超过7000人 [16] - 提供媒体传播、调研与培训、活动与生态等一系列本地服务,助力中国出海企业 [16]
全球各国大田农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机器人圈· 2025-05-20 18:22
大田农业机器人概述 - 大田农业机器人指在大田环境下执行作物表型分析、农情巡检、墒情检测、杂草去除、土地平整及特种作物收获等任务的自主装备,关键技术包括精准导航、机器视觉、智慧决策、自主行走和智能作业控制 [1] 信息获取类机器人 - 主要功能为采集作物发育表型、长势、病虫草害及土壤理化性质数据,用于品种选育和田间管理决策,技术难点在于高性价比传感器研发和田间巡检平台稳定行走设计 [2] - 荷兰Phenospex、德国LemnaTec和法国RoboPec开发的龙门式/悬臂式植物表型机器人可实现昼夜扫描,每日分析面积达10000平方米,精准测量植物高度、叶面积等参数 [2] - 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全地形适应性巡检机器人采用8轮错位构型与柔性驱控算法,保障激光传感器和鱼眼相机图像稳定性 [2] -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高通量油菜表型监测平台集成GIS标注功能,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通过激光扫描实现玉米茎强度等数据测量 [2]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发的TerraSentia机器人利用深度学习算法监测作物生长活力、识别病害并预估产量 [3] 田间耕种类机器人 - 通过自主导航与伺服控制技术实现土地耕整、播种和移栽,技术难点包括高程图实时绘制、精量播种及移栽中的识苗补苗问题 [7] - 联适导航的自主平地机器人基于北斗卫星实时绘制高程图,通过动态调整平地铲高度实现精准平整 [7] - 德国乌尔姆应用科学大学的OptiVisor云控系统可协调多机器人机群的播种密度、路径规划及避碰 [8] - 魏新华团队设计的穴盘苗移栽系统实现96.9%的钵苗移栽成功率 [8] 田间管理类机器人 - 通过视觉识别与定位技术完成除草、喷药和追肥,技术难点为作物杂草实时识别与精准对靶作业 [9] -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AgBot II机器人团队协作除草,识别成功率超90% [10] - 美国BlueRiver的See&Spray机器人通过高分辨率摄像机实现单株杂草个性化喷施,瑞士EcoRobotix的太阳能除草机器人减少农药用量20倍 [12] - 美国Carbon Robotics的激光除草机器人可同时瞄准8处目标,精度达3 mm [12] 田间收获类机器人 - 通过机器视觉实现差异化精准收获,技术难点为高效低损末端执行器设计 [21] - 翟长远团队研发的甘蓝收获机器人结合北斗定位与机器视觉,完成对行采收并协同运输 [21] - 美国CROO Robotics的草莓收获机器人采用柔性分离末端执行器,实现快速采收与集箱 [21] - 荷兰Cerescon的白芦笋收获机器人采收效率达0.3 hm²/h,AvL Motion的多末端执行器平均每株收获时间1.3秒 [23]
乡村振兴2025年一季度投融市场报告
Wind万得· 2025-05-14 06:38
行业概要 乡村振兴季度概览 - 2025年一季度政策持续聚焦乡村振兴,构建"保安全、促转型、强改革、惠民生"的农业发展框架,政府工作报告将"三农"工作置于战略高度,强调粮食安全、科技赋能、农村改革和农民增收 [6] - 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为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路径,聚焦"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高素质"四大方向,种业振兴和智慧农业是具体实施路径 [6] -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4亿亩,生猪产能保持合理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3元,实际增长6.5%,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7] Q1行业相关政策 - 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基因编辑育种产业化攻关"纳入重点任务,政策审批周期缩短至18个月,并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 [6][10] -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明确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稳固 [10] - 地方政策如台州市推动"土特产"全产业链建设,北京市制定智慧农业行动方案,广东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试点 [10] Q1时间线 - 1月22日农业部等七部门发布《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目标 [12] - 2月23日国务院发布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强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12] - 3月14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干部大会,强调落实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 [13] 行业图谱 - 乡村振兴领域涵盖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禽畜养殖、乡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多个细分赛道 [14] - 代表企业包括爱科农、农信数智、极飞科技、溜溜果园集团等,覆盖农业互联网、农业无人机、农业信息化等领域 [14] 投融动态 Q1投融动态 - 2025年一季度乡村振兴领域发生融资案例45起,较上季度增长32.35%,涉及融资金额14.81亿元,环比下降0.54% [16] - 农产品加工赛道融资案例8起,细分赛道内居首;饲料赛道融资案例7起,排名第二,受益于饲料代抗政策推进 [16] - 融资轮次呈现两头下注特点,早期融资案例占比56.52%,但融资金额占比大幅下降至7.97%,中后期融资金额占比显著提升 [17] 活跃投资者 - 2024年以来乡村振兴赛道活跃投资者包括贵奎瑞和(8次)、山东财金集团(7次)、先农投资(6次)等,以国有背景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为主 [26][27] - 细分领域方面,智慧农业、转基因生物等领域备受市场关注,红杉中国、经纬创投等知名创投机构开始布局 [26][27] Q1关键融资事件 - 衣信数智完成2.88亿元B轮融资,南京创投参与,聚焦智慧农业领域 [28] - 中科原动力完成近1亿元B1轮融资,厦门金砖基金、祥峰投资中国基金参与,资金用于新能源智能农业机器人产品规模化量产 [28] - 溜溜果园集团完成7500万元D轮融资,华安嘉业等参与,聚焦农产品加工赛道 [28] 行业趋势 智慧农业 - 智慧农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 [30] - AI在种植端应用包括作物生长监测和智能决策支持(如土壤养分分析、病虫害识别)以及自动化智能耕作(如农业机器人、精准施药) [30][31] - 欧美国家AI技术规模化应用成熟,如先正达集团CropWise平台提供全周期农艺决策支持,拜耳开发生成式AI模型ELY简化作物管理 [35][36] 国内智慧农业发展 - 我国智慧农业处于发展初期,政策支持下由经济发达地区试点向全国推广,预计2025年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36] - 大型企业和农业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化,发展智慧种植、智慧畜牧等,近一年智慧农业领域投融热度持续增长 [37] - 代表企业如食铁兽科技开发AgroX智慧控制系统,构建从数据监测到精准执行的硬件闭环,已获3轮融资 [40][42] 代表企业 食铁兽科技 - 成立于2021年,聚焦农业场景硬科技创新,主要产品为AgroX智慧控制系统及相关智能硬件,帮助种植者实现降本增效 [40] - 核心团队具备农业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跨学科背景,创始人周永峰主导战略方向,提出将种植经验转化为可执行参数逻辑 [41] - 至今完成3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超200万元,投资方包括奇绩创坛、粤湾华盛等 [42]
“蔬菜游”五一火爆出圈,最高单日客流量达14万人次
齐鲁晚报网· 2025-05-08 07:00
菜博会旅游热潮 - 假期平均每天迎客10万多人,最高单日客流达14万人,成为现象级文旅新热点 [1][4] - 展会跨国界同步开幕,覆盖乌兹别克斯坦及全国五大城市分会场,构建国际交流平台 [1] - 农业与科技、文化深度融合的独特魅力吸引大量游客 [1] 科技与农业展示亮点 - 11个室内展馆展示农业机器人、机器狗等前沿技术,80余种先进栽培模式突破传统土壤限制 [2] - 巨型蔬菜展区展出"腰围"三米的巨人南瓜、"一树一亭"的西红柿树等颠覆性农作物 [2] - 国内外农业巨头参展,覆盖种业研发至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形成高效商贸交流平台 [2] 多元化活动与产业联动 - 设施蔬菜园区发展大会汇聚顶级专家、企业家,推动科技与产业合作 [3] - 农圣文化艺术活动举办数十场演出,"寿光好品"展推广当地优质果蔬及加工食品 [3] - 国际特色产品和非遗产品引入全球好物,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3] 服务与运营保障 - 数千名志愿者及社会团体提供全程服务,20余辆免费摆渡车缓解交通压力 [4] - 执勤团队成功找回60余名走丢儿童及老人,保障游客安全 [4] - 免费停车场等细节设计确保单日14万客流下秩序井然 [4] 展会持续影响 - 第二十六届菜博会展期持续至5月30日,进一步释放农业、科技、文化融合潜力 [4]
半年基金MOIC达2.5倍,追创创投完成百亿产业基金首期募集
投中网· 2025-04-10 13:57
追创创投的发展与战略 - 追创创投顺利完成绍兴百亿产业基金首期基金的募集,围绕机器人、AI、高端装备制造及追觅生态链产业进行投资布局 [3] - 2024年8月发起设立产业创投基金,半年内实现超募,MOIC达2.5倍,基金内100%项目估值至少翻倍 [3] - 采用"技术孵化+场景验证+全链条赋能"的产投模式,依托追觅的创新产业基因与技术复利优势构建独特打法 [3] 投资布局与项目孵化 - 聚焦泛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投资机会,已投出4家公司包括魔法原子、浪涌未来、千诀科技等 [5] - 浪涌未来实现80%以上核心零部件自主设计制造,自产比例行业领先,2025年上半年将推出3款新产品 [6] - 追觅生态孵化的项目如电动滑板车、割草机器人等均在6个月内完成从立项到量产 [6] 技术优势与生态体系 - 追觅生态基于高速数字马达、人工智能算法和运动控制三大底层技术构建全球机器人品类最全的生态体系 [9] - 2C市场布局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产品,2B市场孵化商业配送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业务 [9] - 魔法原子人形机器人已在工厂落地应用,启动"千景共创计划"拓展1000个应用场景 [9] 供应链与渠道协同 - 生态孵化业务与追觅协同采购核心零部件,新品类产品50%以上零部件与原有供应链通用 [11] - 浪涌未来供应链复用度达60%,实现成本比同行低30% [11] - 共享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新业务可快速上架电商平台并融入线下销售网点 [11] 全球化战略与产业创新 - 孵化项目依托追觅海外售后团队快速构建全球化能力,如原子重塑3D打印机公司布局德国、美国市场 [12] - 通过技术复用及全球供应链赋能,实现技术突围与商业规模化落地的增长闭环 [12] - 以资本投入和创新孵化模式促进产业创新变革,构建互利生态推动产业链协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