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湖南加快农机装备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行业总体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农机装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1] - 到2027年,智能农机占比超过60%,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高地 [1] -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 - 力争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以上、省级平台10个以上 [1] 产业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 - 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机装备产业深度融合 [1] - 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应用柔性生产线和智能制造系统 [1] - 加速发展具备环境感知、智能决策、精准控制、无人操作等功能的高端智能农机装备 [1] - 鼓励骨干企业建设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提供远程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共享调配等服务 [1] - 打造农机数字孪生创新平台,强化仿真设计、虚拟测试和远程运维应用 [2] 新兴技术领域布局 - 前瞻布局农业机器人、农业低空经济、智能农业传感器等新兴产业领域 [3] - 重点突破农业机器人环境感知、自主导航、机群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 [3] - 研发示范果蔬采摘、精准施药、自主运输、畜禽养殖等机器人装备 [3] - 支持无人机在播种、施肥、植保、监测、吊运、物资运输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3] - 鼓励传感器企业与农机企业协同创新,开发适用于复杂农业环境的专用智能传感器 [3] - 鼓励在农机装备领域开展再制造推广应用,支持对旧件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 [3]
四川林草机械装备产业园区在达州挂牌 建设全国丘陵山区现代农林装备制造高地
四川日报· 2025-11-10 10:28
产业园区挂牌与项目启动 - 四川林草机械装备产业园区正式挂牌并同步启动3个核心支撑项目,包括丘陵山区现代农林机械展示体验中心、智能农林机械装备产业园和低空农林机械装备产业园 [1] - 园区位于达州达川产业新区,依托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建设,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国丘陵山区现代农林装备制造高地 [1] - 同步启动的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为4.67亿元,覆盖无人机整机制造、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制造、农林机械4S服务等领域,并已确定多家入园意向企业 [1] 现有产业基础与产能 - 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已建成生产线18条,并已下线产品35款 [1] - 现有产品线覆盖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及零部件生产等多个领域,专注研发制造适配丘陵山区的现代农机 [1] 政策与产业发展支持 - 省林草局将从政策、资金、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全方位支持园区建设,旨在加快发展林草新质生产力 [1] - 支持方向包括推进林草机械装备"产、学、研、推、用"一体化发展,以补齐林草机械装备短板 [1]
智慧农机赋能八桂现代农业
广西日报· 2025-11-10 09:58
展会概况 - 2025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农业机械化专展于11月6日至9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与智慧农业博览会、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同期同址举办,旨在打造一站式交流采购平台 [1] - 展会汇聚全产业链资源,为区域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1] 参展规模与展品 - 超过15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集中展示1300余台(套)先进数字化智能化农机装备 [1] - 参展商包括中国一拖、潍柴雷沃、广西柳工、广西惠来宝等国内龙头以及约翰迪尔、久保田等国际巨头 [1] - 展品涵盖丘陵山区小型农机、甘蔗产业全程机械化系列产品、新能源电动农机、农业机器人及无人农场系统等前沿科技 [1] 展会特色与活动 - 展会规划科学,精准邀约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终端用户,并举办多场一对一贸易洽谈会和产品推介会以确保供需高效对接 [1] - 配套活动包括中国—东盟农业机械化合作与发展大会、田园汇智·新农人话农机交流会以及糖料蔗机械化技术交流活动,旨在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 [2] 历史成果与平台价值 - 该系列展会自2016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8届,累计吸引1400多家次企业参展,签约订单总额达9.54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展会创下历史新高,参展农机达1800余台套,签约订单额为5.73亿元人民币 [2] 区域智慧农业进展 - 广西在智慧农业领域取得进展,包括成功建成贵港水稻智慧农场、顺利推进崇左甘蔗智慧农场以及正式启用滴滴农机平台 [2]
广西聚焦智能农机装备 促进中国—东盟农业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18:38
活动概况 - 2025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农业机械化专展于11月6日至9日在南宁举行,同期举办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2025年中国—东盟农业机械化合作与发展大会 [2] - 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办,旨在打造集展览展示、高端论坛、技术交流、产品推介与产销对接于一体的行业平台,形成展会集群效应 [2] 战略合作方向 - 广西将聚焦智能农机装备、区域合作与贸易往来,促进中国与东盟在农业机械化领域的交流合作 [1] - 活动以共拓智能新蓝海,共创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将持续深化中国—东盟在智能、绿色农机装备研发制造以及创新技术推广与贸易往来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农机贸易与标准互通 [4] -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表示愿与东盟各国相关机构、企业和专家携手,共促技术创新、共拓市场空间、共建标准体系、共享发展成果,打造可持续的农机产业合作生态 [4] 行业与市场动态 - 中国农机制造水平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2025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农机制造业合作日益紧密,双边贸易额持续攀升 [4] - 广西正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糖料蔗机收,加强智能收获装备研发制造,以提升糖料蔗机收水平,并计划持续办好农机展会,推广智慧农场经验,与东盟国家共同推动糖产业做大做强 [6] 展会成果展示 - 2025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农业机械化专展吸引150多家企业参与,1300余台(套)先进数字化智能化农机装备集中亮相,包括农业机器人、无人农场系统等智能装备 [6]
2025智慧农业博览会在南宁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00:50
博览会概况 - 2025智慧农业博览会于11月6日在广西南宁开幕 [1] - 活动由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办 [1] - 来自23个国家的约200家企业参展 [1] 核心展示板块与技术 - 博览会聚焦智能装备、"人工智能+"农业服务、数字乡村三大板块 [1] - 展示覆盖粮油、糖蔗、蔬菜、水果、畜牧、渔业等特色产业 [1] - 集中展示数字种植、智能灌溉、农业机器人、农业大数据平台等前沿技术和产品 [1] 主要活动与论坛 - 同期打造十余场主题活动,包括智慧农业创新大会、全球南方农业交流会等 [1] - 智慧农业创新大会作为主论坛,汇聚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德国权威专家 [1] - 全球南方农业交流会携手联合国机构与多国代表,探讨全球粮食安全合作 [1] - 智慧渔业交流会聚焦数字技术与跨境贸易创新 [1] - 数字技术赋能国际农产品对接活动旨在疏通供需堵点 [1] 经贸成果与未来规划 - 来自23个国家的专业采购商团现场洽谈对接 [1] - 一批涵盖智慧农业技术输出、跨境数据服务、国际联合研发的重点项目成功签约 [1] - 未来智博会将常态化开展技术对接、经贸洽谈、人才培训与成果展示 [2] - 计划拓展农机装备、数字服务等领域跨境投资 [2]
第32届杨凌农高会闭幕 
陕西日报· 2025-10-30 08:23
展会核心成果 - 第32届杨凌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圆满闭幕 [1] - 线下参观人次达161万,线上观展人次达1893万,创近五届新高 [1] - 展会期间签约金额为258亿元,现场交易额为2.73亿元 [1][2] - 展会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1][2] 展览展示与参与度 - 展会采用线下线上融合、馆内馆外结合、国内国外联动模式 [2] - 全景展示1800多家企业的9600多项科技成果 [2] - 室内展面积达14万平方米,涵盖智慧农机、种业、农业机器人等43个专题展 [2] - 吸引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与企业参展 [2] - 海外展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举办,130余家企业展示智能温室、农业物联网等技术 [2] 农业科技与创新 - 第七届杨凌种业创新论坛邀请10位院士专家分享前沿研究成果 [1] - 国家级分子育种创新服务平台杨凌分中心正式揭牌 [1] - 乡村振兴论坛围绕"发展合作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展开研讨 [1] - 国际苹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促成15项技术合作与产销对接项目 [1] - 第五届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发布我国首个奶绵羊新品种"元生爱特奶绵羊" [2] 平台建设与市场化转型 - "农品汇"常年展平台正式亮相,涵盖供销、苹果、农遗良品三大板块,使展会从5天升级为365天常态化展销平台 [2] - 通过"与辉同行"直播等活动实现销售额超5700万元,持续推进市场化转型 [2] 产业合作与招商引资 - 第五届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达成10亿元产销合作协议 [2] - 14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赴陕考察洽谈,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2]
智慧农业装备集中亮相 “黑科技”为丰收保驾护航
央视网· 2025-10-28 22:11
展会概况与核心主题 -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农高会)在陕西杨凌举行,近50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智慧农业、生物育种、智能农机等前沿科技成果 [1] - 展会不仅是农业科技的试验场,更是未来农业的风向标,重点围绕粮食安全、稳产保供、特色产业发展等主题 [15] 农业机器人创新 - 农业机器人领域出现跨界发展,有公司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从工业或教育机器人领域进入农业机器人市场 [3] - 模块化设计的农业机器人“达达”具备多功能性,可在果园搭载机械臂进行采摘,在田地搭载激光进行物理除草 [5] - 名为“酷牛”的机器人采用高精度机械臂和柔性机械手,采摘水果破损率低至0.3%,其AI算法能准确判断番茄和草莓的成熟度以实现选择性采摘 [7] - 农业机器人的发展旨在通过提升AI算法解决效率问题,提高识别杂草和作物的精准度,并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农业 [7] 智能农机与抢收抢种装备 - 为解决抢收农时问题,农用无人机与物流无人机协同作业,将农产品从山头运至山脚,再接力运至农户家中,打通最后一公里 [8][10] - 针对雨后田地泥泞问题,田间作业植保机、收割机和耕种机采用全履带式底盘设计,确保雨季过后能迅速进场作业 [10][12] - 新型小麦播种机采用气吹式精准播种,配备防缠绕刀头,可同时完成整地、施肥和播种,一天播种面积可达100至150亩,有效提高抢时播种效率 [12][14] - 陕西秋冬种面积超过2500万亩,其中冬小麦播种面积超过1500万亩,主要集中在关中平原 [12] 绿色可持续与智慧农业技术 - 展会发布100多项新技术,包括中国农科院等机构的创新成果,并面向农民进行田间路演 [15] -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旱作农业提升技术模式在陕西、甘肃、宁夏等西部生态脆弱区推广,集雨节水灌溉技术可实现节水超四成 [17]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集成应用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实现绿色保粮 [17] - 适用于丘陵和坡地的小型农机,如轻型履带式遥控拖拉机,已开始应用,得益于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 [19] - 行业构建从田间到餐桌、从种子到食品的全产业链布局 [19] - 通过现代农业装备和智慧决策系统等集成科技应用,目标在未来十年再造一个“陕西粮仓”,并对30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实施“一张图”数字化管理 [21]
新华·江村对话2025 | 徐正华: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AI驱动农业现代化变革
新华财经· 2025-10-28 15:09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传统农机制造商向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1] - 公司重点推进两大方向探索:打造无人农场整体解决方案和布局农业机器人未来赛道 [1] 无人农场解决方案 - 公司在吴江区政府支持下获得500多亩试验田用于开展稻麦轮作全程无人化作业实践 [2] - 通过无人拖拉机、插秧机、植保飞机和收割机等智能装备协同作业实现耕、种、管、收全环节无人化 [2] - 农场主可实现一键启动自动完成农事操作 [2] 无人化作业价值 - 对农机手而言作业数据实时上传实现工作量与收益透明化解决跨区作业结算难题 [2] - 对农场主而言所有农资投入和产出效益一目了然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投入产出比优化 [2] - 对政府而言数字化平台为农业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2] 数据应用与绿色农业 - 通过装备测产功能可预测区域产量结合大模型分析未来可为农产品期货交易提供数据支撑 [2] - 公司研发的除草机器人可通过机械除草替代化学药剂实现精准减药 [2] - 病虫害防治系统能精准定位病灶实现靶向施药避免农药浪费和环境污染 [2] 行业趋势展望 - AI+农业被视为大势所趋 [2] - 公司将持续深耕智慧农业赛道通过技术创新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2]
“赛展结合”展示农业新成果
人民日报· 2025-10-27 06:19
展会概况 - 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于10月25日在陕西杨凌开幕 [4] - 展会吸引了近50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 [4] 展会主题与内容 - 本届杨凌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 [5] - 展会展示了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种源、农机装备等方面的研发进展 [5] - 展会通过农业机器人比赛等形式推广智慧农业创新成果 [5]
杨凌农高会吸引1800余家企业参展 “赛展结合”展示农业新成果
人民日报· 2025-10-27 05:59
展会概况 - 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于10月25日在陕西杨凌开幕[1] - 展会吸引近50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1] 展会主题与内容 - 本届杨凌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1] - 展会展示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种源、农机装备等方面的研发进展[1] - 通过农业机器人比赛等形式推广智慧农业创新成果[1]